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Sv2系统对2015年11月中国一次寒潮过程及其欧亚冷空气活动的预报评估 被引量:10
1
作者 韦志刚 朱献 +3 位作者 董文杰 刘雅静 陈广宇 刘雨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3-684,共12页
选择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EP)第二代气候预报系统CFSv2预报长度为9个月的业务化预报资料、美国NOAA气候预测中心(CPC)的全球逐日最高和最低地表气温资料、美国环境预报中心的NCEP/DOE再分析资料,评估了CFSv2系统对2015年11月21-27日发生... 选择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EP)第二代气候预报系统CFSv2预报长度为9个月的业务化预报资料、美国NOAA气候预测中心(CPC)的全球逐日最高和最低地表气温资料、美国环境预报中心的NCEP/DOE再分析资料,评估了CFSv2系统对2015年11月21-27日发生在中国的寒潮过程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分辨率较高的CPC资料和分辨率比较粗的NCEP/DOE资料对这次寒潮过程的演变特征、降温幅度和温度距平都展现的很清楚,这次寒潮过程造成的降温主要发生在中国东部地区,同时里海和黑海以北地区也明显降温,降温明显的还有亚洲北部北冰洋沿岸地区;西伯利亚到我国东部地区比常年明显偏冷,西欧地区和伊朗高原气温偏低,欧亚大陆其他区域特别是北部地区气温是偏高的;CFSv2对这次速冻寒潮过程的整体降温和温度距平提前0,5,10和15天的都有一定得预报能力,但提前20天时预报能力已经较差,整体来讲,CFSv2对寒潮降温过程空间形势分布的预报比温度距平场的好,但与观测值的绝对误差比温度距平场的大;CFSv2对这次寒潮过程造成的我国华北华南及附近区域的降温预报偏低,而对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和我国东北地区的降温预报偏高,此外对里海和黑海以北地区的降温预报也明显偏低;CFSv2对整个欧亚陆地主体区域寒潮过程温度距平的预报偏低,而对周边海洋区域及其邻近海岸地区的预报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CFSv2系统 寒潮 预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荒漠-绿洲过渡带3种典型灌木气孔导度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其对蒸腾的调控 被引量:14
2
作者 郭飞 吉喜斌 +3 位作者 金博文 赵丽雯 赵文玥 焦丹丹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2-643,共12页
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和Model 1505植物压力室对河西走廊中部荒漠-绿洲过渡带3种优势种C4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和C3植物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的水分交换过程和叶片... 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和Model 1505植物压力室对河西走廊中部荒漠-绿洲过渡带3种优势种C4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和C3植物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的水分交换过程和叶片水势(Ψ)变化进行了观测试验,对比了荒漠植物生长季降水前后水分传输因子的变化;模拟了气孔导度对主要环境因子和叶片水势的响应;从饱和水汽压差(VPD)对气孔导度的制约作用研究了荒漠植物蒸腾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影响3种灌木气孔导度的主要因子依次为VPD、气温(T)和Ψ,气孔导度随着VPD和T的升高而降低,随着Ψ的降低逐渐减小;不同荒漠植物气孔导度对环境因子和叶片水势的综合响应模拟研究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气孔导度日内变化,C3植物泡泡刺对这些因子变化的响应比C4植物梭梭和沙拐枣更敏感;通过类比于欧姆定律,表明可用气孔导度和VPD的乘积来对蒸腾速率进行线性模拟,相关性很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孔导度响应 叶片蒸腾 叶片水势 气孔调控 荒漠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模式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聂成 牛磊 +3 位作者 张旭博 李悦 杜薇 刘颖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2-411,共10页
【目的】放牧改变了典型草原生产力和土壤养分循环,影响了植被和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状况,进而使草原土壤碳排放量发生变化。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放牧措施下内蒙古典型草原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Rs)的差异,了解不同放牧管理模式影响草原碳交... 【目的】放牧改变了典型草原生产力和土壤养分循环,影响了植被和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状况,进而使草原土壤碳排放量发生变化。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放牧措施下内蒙古典型草原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Rs)的差异,了解不同放牧管理模式影响草原碳交换和碳平衡的主要途径。【方法】基于内蒙古典型草原全年放牧、休牧及禁牧三种放牧措施,于2014和2015年的7月和9月对Rs进行原位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放牧措施下Rs及其影响因子的差异。【结果】1)三种放牧措施下,Rs表现为休牧样地[CO_2 2.00μmol/(m^2·s)]>禁牧样地[CO_2 1.94μmol/(m^2·s)]>全年放牧样地[CO_2 1.56μmol/(m^2·s)]。放牧对Rs的影响还存在季节效应,7月份放牧降低了Rs,而9月份放牧则提高了Rs。2)与禁牧措施相比,放牧和休牧管理均降低了地上生物量(70.6%和47.3%)、土壤总碳含量(34.5%和32.0%)、土壤总氮含量(37.0%和34.5%),但休牧显著提高了根系生物量(37.2%)。全年放牧样地中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提高,但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下降。3) 7月份Rs主要与土壤湿度和地上生物量显著正相关,而9月份则与土壤温度和土壤PLFAs含量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SEM)结果显示,土壤温度(0.905)和湿度(0.188)通过影响微生物和根系的代谢环境对生长季Rs起主导作用,放牧通过降低土壤湿度和地上生物量对Rs有抑制作用(–0.137)。【结论】全年放牧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降低了土壤呼吸速率,休牧通过提高根系生物量增加了土壤呼吸速率,说明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途径因放牧模式的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休牧 禁牧 放牧 土壤呼吸 磷脂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凤凰山陆气相互作用观测塔通量数据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陈辰 韦志刚 +3 位作者 董文杰 朱献 陈广宇 郑志远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1-569,共9页
针对广东省珠海凤凰山森林生态系统2015年的湍流原始数据,分析了各修正过程对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点较多,需要考虑去除;频率响应修正对通量结果影响不大;倾斜修正的影响在3%左右;超声虚温修正对感热通量的影响变化幅度达30%;WPL修... 针对广东省珠海凤凰山森林生态系统2015年的湍流原始数据,分析了各修正过程对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点较多,需要考虑去除;频率响应修正对通量结果影响不大;倾斜修正的影响在3%左右;超声虚温修正对感热通量的影响变化幅度达30%;WPL修正对碳通量结果影响可达25%左右。经过对观测数据的质量评价,感热通量约有85%,潜热通量和碳通量约有80%的数据可用于通量分析。感热通量在1年中的变化幅度不大;潜热通量变化显著,尤其在季风后迅速增大;碳通量变化与森林下垫面密切相关,夏季变化幅度大,冬季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量数据 质量控制 质量评价 陆气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