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点简介 |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2
|
论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
郑师渠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3
|
以教改求发展 以发展促教改——谈北京师大历史系课程设置改革 |
杨共乐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4
|
关于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
马卫东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5
|
让中学历史教学走向现代化 |
孙恭恂
|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6
|
从历史的视角看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生态环境灾难 |
贾珺
梅雪芹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6
|
|
7
|
现代国家理念与地方性实践交互影响下的医疗行为——中国红十字会起源的双重历史渊源 |
朱浒
杨念群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2004 |
15
|
|
8
|
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 |
赵世瑜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67
|
|
9
|
虚构与真实——民间传说、历史记忆与社会史“知识考古” |
户华为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9
|
|
10
|
湖湘文化及其特征与历史定位 |
户华为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40
|
|
11
|
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 |
赵世瑜
杜正贞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2
|
|
12
|
田园城市理论的初步实践和历史影响 |
马万利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2
|
|
13
|
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的定性及其历史解读 |
李少兵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14
|
一般的思想及其背后:庙会中的行善积功——以明清京师泰山信仰的碑刻资料为中心1 |
赵世瑜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15
|
略论晚清北京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其特点 |
孙燕京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2003 |
12
|
|
16
|
明清北京的马神崇拜及其功能、意义的转变 |
邓庆平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17
|
明代社会风俗的历史转向 |
陈宝良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18
|
戴震义理之学的历史评价及近代启蒙意义 |
王杰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9
|
《宋书·符瑞志》历史价值初探 |
金霞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20
|
1956—1998年北京市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之变迁 |
张太原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200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