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程语言学——语言的四个维度及其认知加工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彭宣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48,共16页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经典和扩展模式的基础上介绍语言的四个维度及其认知加工模型。语言的四个维度是:以时间维度为基础而延伸的三个隐喻性空间维度:(一)横向层次维度——语义→词汇语法→语音书写;(二)纵深相位维度——概念、人际、语...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经典和扩展模式的基础上介绍语言的四个维度及其认知加工模型。语言的四个维度是:以时间维度为基础而延伸的三个隐喻性空间维度:(一)横向层次维度——语义→词汇语法→语音书写;(二)纵深相位维度——概念、人际、语篇的语义、词汇语法和语音书写范畴;(三)竖向级阶维度——词-篇连续体;语言过程是在经典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前提下,以语言‘实例化’为着眼点,采用工作记忆原理加以阐述的一个认知模型,意在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的社会属性及基本范畴补足应有的认知加工环境;并以现在主义认识论为出发点,将关注重点从系统转到语言使用的过程上来,恢复语言的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过程 语言维度 实例化 认知加工 现在主义 工作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成分之大视野——《廊桥遗梦》宣称成分的故事组织功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宣维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40,共4页
在评价理论之下介入意义的众多次类中,宣称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范畴。典型地说,宣称对于组织局部和整体故事事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集中在具体语言成分上(不限于此),但也具有故事话语组织的整体特点。从前景化角度出发、分析《廊桥... 在评价理论之下介入意义的众多次类中,宣称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范畴。典型地说,宣称对于组织局部和整体故事事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集中在具体语言成分上(不限于此),但也具有故事话语组织的整体特点。从前景化角度出发、分析《廊桥遗梦》这一叙事文本中的宣称成分来明确阐述这一点,揭示了故事组织的一个全新侧面。这一方法对于分析经典小说适用,对现代、后现代小说也应当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称 《廊桥遗梦》 前景化 故事 组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算加工与特征整合——《说文解字》词义范畴形成的功能—认知解释
3
作者 彭宣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96,共14页
汉语词义的整合特点在《说文解字》中有充分体现,从发生学意义上说其生成过程往往涉及常人难以想象的复杂加工程序,相关特征之间具有类似于算数级数与几何级数的演算特点:相加、相减、相乘、相除、乘方、开方;不仅存在单一运算程序,更... 汉语词义的整合特点在《说文解字》中有充分体现,从发生学意义上说其生成过程往往涉及常人难以想象的复杂加工程序,相关特征之间具有类似于算数级数与几何级数的演算特点:相加、相减、相乘、相除、乘方、开方;不仅存在单一运算程序,更有广泛的综合运算途径,同时体现了语义范畴化的理性构拟意识甚至非理性默认加工机制。支撑以上现象相关解释的是两种语言学理论:一是系统功能语法中的逻辑语义关系,另一种是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模型,两者共同起作用的基础是两个学派的功能理念,由此揭示的语言新事实则指向汉语词义范畴的生成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理论 延伸型逻辑-语义关系 增强型逻辑-语义关系 描写 《说文解字》 词义范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文学批评史重构——以评价范畴为依据的审美立场综观 被引量:10
4
作者 彭宣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81,共13页
以"评价理论"诸范畴作为元范畴,考察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一些代表性学者和实践者对文学艺术在批评和审美观念上的评价取向,认为文学性就是评价性:文学是以评价为特点、手段和目的的互动话语和组织方式,包括情感、判断、鉴赏三类... 以"评价理论"诸范畴作为元范畴,考察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一些代表性学者和实践者对文学艺术在批评和审美观念上的评价取向,认为文学性就是评价性:文学是以评价为特点、手段和目的的互动话语和组织方式,包括情感、判断、鉴赏三类态度、以及相应的介入和级差因素。其实,这些范畴早已散见于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国别的美学和文论中,一直是人们进行美学评判和文艺理论建构的基石,只是先前缺乏这种高度概括和明确认识罢了,也没有评价理论的范畴那么具体,评价的侧重点也因着眼点不同而存在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论 情感 判断 鉴赏 介入 级差 文学批评史 审美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评价理论反观亚里士多德有关思想 被引量:6
5
作者 彭宣维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文以评价理论的态度(情感、判断、鉴赏)、介入和级差范畴为着眼点,系统考察亚里士多德著述中体现的评价思想,发现两者涉及的主要范畴之间有实质性的渊源关系,唯各自的出发点有别:前者主要是非语言学意义上的,后者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 本文以评价理论的态度(情感、判断、鉴赏)、介入和级差范畴为着眼点,系统考察亚里士多德著述中体现的评价思想,发现两者涉及的主要范畴之间有实质性的渊源关系,唯各自的出发点有别:前者主要是非语言学意义上的,后者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构拟的。这从一个角度补足了评价理论的文献综述,并可为相关其他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论 亚里士多德 对照 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名词词组中的指别成分系统及其语序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宣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61,共8页
讨论现代汉语的名词词组中具有指别作用的成分系统及其语序,具体议题包括:(一)指别成分系统,(二)特指和非特指成分的语序,(三)非特指成分之间、以及非特指和数量成分之间的语序,(四)非基本指别成分的位置。其中对指别成分的讨论是前提,... 讨论现代汉语的名词词组中具有指别作用的成分系统及其语序,具体议题包括:(一)指别成分系统,(二)特指和非特指成分的语序,(三)非特指成分之间、以及非特指和数量成分之间的语序,(四)非基本指别成分的位置。其中对指别成分的讨论是前提,后面三点则以该前提为基础做系统探讨,目的是系统考察名词词组中各指别成分之间的语序究竟是什么关系,这对学习和进一步从语料统计的角度研究相关现象提供了一种参照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词组 指别成分 语序 语义范畴 语法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