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一大市场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韩笑 肖尧 魏杨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6-152,共7页
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增长贡献视角,考察统一大市场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统一商品与要素市场可以通过效率改善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显著提升本地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增长贡献... 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增长贡献视角,考察统一大市场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统一商品与要素市场可以通过效率改善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显著提升本地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商品市场统一与要素市场统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互补效应;数字经济发展能正向调节统一大市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影响。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助益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大市场 新质生产力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的区域产业组织网络形成研究:来自义乌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敏 胡载舟 鲁倩倩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6-757,共12页
在经济活动中,各类市场主体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进而形成产业组织网络。采用银行转账数据还原义乌市企业间的相互关联,克服了投入产出方法只能反映产业层面关联的限制,并引入指数随机图模型,从更微观的层面,更充分和全面... 在经济活动中,各类市场主体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进而形成产业组织网络。采用银行转账数据还原义乌市企业间的相互关联,克服了投入产出方法只能反映产业层面关联的限制,并引入指数随机图模型,从更微观的层面,更充分和全面地考察影响企业间关系形成的多种社会过程及其对产业组织网络的塑造作用。研究发现:义乌市企业关系中存在强烈的互惠倾向,双向互动多于单向买卖;义乌市企业选择交易对象更多地是通过中间商联络,传递性在网络中起到了较大的正向作用,而聚敛性和扩张性主要起到负向作用,即企业拓展商业渠道的意愿不强烈;与非企业机构相比,企业更多地担任供给方的角色,位于相对富裕、人口较少地区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对外输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组织网络 企业间关系 指数随机图模型 内生结构效应 行动者-关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1
3
作者 彭桥 肖尧 陈浩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13-116,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市场一体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以核心-边缘结构理论为基础,获取我国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价格法"测算了我国省际区域市场分割指数并采用门限与分组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市场一体化对区域经... 文章旨在探讨市场一体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以核心-边缘结构理论为基础,获取我国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价格法"测算了我国省际区域市场分割指数并采用门限与分组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市场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整体而言,随着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区域的经济差异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并逐渐趋同的阶段效应,而市场一体化对东部与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模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阶段效应 门限与分组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竞争博弈模型的经济集聚与区域协调发展分析
4
作者 彭桥 肖尧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3-129,共7页
本文采用空间竞争博弈模型描述了非区域要素与区域要素之间的匹配度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以及区域组织结构的形成机制,通过模型推导分析发现,可以流动的非区域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通过增加与区域要素的匹配程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吸... 本文采用空间竞争博弈模型描述了非区域要素与区域要素之间的匹配度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以及区域组织结构的形成机制,通过模型推导分析发现,可以流动的非区域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通过增加与区域要素的匹配程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吸引更多的非区域要素集聚形成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在非区域要素流动成本以及拥挤成本较小时,形成“中心-外围”结构,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当非区域要素流动成本较大时,虽然非区域要素的集聚可以增加要素报酬,但较大的流动成本阻碍了非区域要素的流动,从而形成各区域彼此分割的对称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匹配 经济集聚 区域协调发展 空间竞争博弈 生产效率 对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与企业绿色化转型 被引量:5
5
作者 曹增栋 岳中刚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9,共10页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重塑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绿色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基于2008—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专利数据库,从微观视角度量了企业数实融合程度,并探究数实融合对企业绿色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重塑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绿色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基于2008—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专利数据库,从微观视角度量了企业数实融合程度,并探究数实融合对企业绿色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绿色化转型。机制分析表明,数实融合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促进包括绿色技术在内的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企业绿色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部特征方面,除数字产品制造业以外,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和数字要素驱动业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对绿色化转型均有显著正向作用;这种绿色化转型效应对于高污染行业企业的作用更突出。在外部环境方面,环境规制强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以及数实融合概念的提出,能够增强数实融合对绿色化转型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绿色化转型 产品质量 生产效率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提升落后地区学生的学业表现吗?——来自华北某县智慧课堂和双师教学项目的证据 被引量:7
6
作者 陈超凡 关成华 汤学黎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71,共12页
以华北某县实施的智慧课堂和双师教学项目为准自然实验,通过1114名学生样本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首次评估了这两个项目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表明,智慧课堂在实施初期对学生成绩造成了负面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负面影响转变为正... 以华北某县实施的智慧课堂和双师教学项目为准自然实验,通过1114名学生样本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首次评估了这两个项目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表明,智慧课堂在实施初期对学生成绩造成了负面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负面影响转变为正向影响,在项目实施近一年后,该项目使学生主科总分上升了3.60分,特别是对学生英语成绩的提升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从学生和其家庭异质性来看,男生、有网课经历、学习成绩中等或最优、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更加受益于此项目。双师教学项目在短期内显著提高了学生的主科总成绩和数学成绩,在项目进行的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项目使学生主科总分和数学成绩分别提升4.88分和6.89分,但其长期影响效应还需进一步考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跨时空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为落后地区引入优质教育科技助学项目、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实践,以进一步缩小区域和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教育扶贫 智慧课堂 双师教学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保费阶段性减免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 被引量:6
7
作者 肖尧 彭桥 魏杨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0-81,共12页
2020年初,国家为应对疫情推出企业社保费阶段性减免政策。基于新凯恩斯DGE和DSGE理论中国化改进,构建模拟分析框架,检验该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其一,阶段性社保费减免政策的疫情应对是精准有效的,政策对经济基本面主要变量产... 2020年初,国家为应对疫情推出企业社保费阶段性减免政策。基于新凯恩斯DGE和DSGE理论中国化改进,构建模拟分析框架,检验该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其一,阶段性社保费减免政策的疫情应对是精准有效的,政策对经济基本面主要变量产生较强的短期刺激及长期趋势正向调整效应。同时该政策与财政支出扩张和利率下降救助政策总体上存在一定趋同效应;其二,目前我国经济基本面难以支持社保费的长期减免,基于趋势性与稳定性分析,对阶段性社保费减免政策的长期扩展应持谨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社保费减免 DGE模型 DSG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大循环、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
8
作者 车治辂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8-113,共6页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31个省份和27个部门的中国经济定量模型,在国内大循环视角下分析特定生产率冲击对区域、部门及区域-部门层面实际全要素生产率、GDP和福利的影响机制及其量化效应。基于一系列反事实分析,探究各种机制的量化效应,揭...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31个省份和27个部门的中国经济定量模型,在国内大循环视角下分析特定生产率冲击对区域、部门及区域-部门层面实际全要素生产率、GDP和福利的影响机制及其量化效应。基于一系列反事实分析,探究各种机制的量化效应,揭示了异质性的地区要素禀赋和特定的投入产出联系如何影响特定生产率冲击的扩散。基于校准模型量化评估了两个生产率冲击实例的经济影响,结果表明:2020年湖北省实际TFP的下降导致中国GDP减少0.11%,福利减少0.07%;2013年开始的新一轮“去产能”政策使得金属加工及其制品业促进中国总GDP年均增长1.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促进中国总GDP年均增长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率冲击 区域贸易 投入产出联系 量化贸易模型 空间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