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地震破坏情景下应急避难所责任区评价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马运佳 徐伟 赵秀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7-143,共7页
为定量研究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责任区的划定并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以最小化任一街道(乡镇)的避难需求人口到避难所的最大距离为目标,以避难所容量、避难需求人口和街道(乡镇)完整性为约束条件,建立灾害避难所责任区评价模型。用加权Vorono... 为定量研究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责任区的划定并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以最小化任一街道(乡镇)的避难需求人口到避难所的最大距离为目标,以避难所容量、避难需求人口和街道(乡镇)完整性为约束条件,建立灾害避难所责任区评价模型。用加权Voronoi算法求解该模型。以北京市中心城区的灾害避难所为例,模拟不同地震破坏情景下的避难需求人口,得到各个灾害避难所的最佳避难需求人口责任区和不同情景下的人口配置缺口。实例分析表明:目前北京市中心城区的避难所容量均不能满足3种地震情景避难人口的需求;覆盖范围明显增加的避难所负责的避难需求人口相对较多,其容量相对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避难所 责任区评价 情景分析 加权Voronoi图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模式的对比研究——以中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与国外社区为例 被引量:29
2
作者 周洪建 张卫星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0-126,共7页
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是区域减轻灾害风险、降低灾害损失的根本,而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则是提升社区能力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讨论不断升温,各类防灾减灾社区也应运而生。详细分析了中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是区域减轻灾害风险、降低灾害损失的根本,而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则是提升社区能力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讨论不断升温,各类防灾减灾社区也应运而生。详细分析了中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模式、国外"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CBDRM)"模式的基本情况、建设内容和主要特征,并从建设目标、灾害主体、参与主动性等7个方面将两种模式及其与传统模式的差异进行对比,并结合灾害风险管理过程,提出当前两种模式需要完善的环节。旨在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理念,提升社区灾害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CBDRM 灾害风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评价方法研究(Ⅰ):完备性评价 被引量:55
3
作者 刘吉夫 张盼娟 +1 位作者 陈志芬 陈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5-11,共7页
从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着手,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FTA)对其完备性进行评价。通过建立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的标准故障树,确定各基本事件的权重,并将待评价应急预案的基本事件与标准故障树进行对比,进而得到其需要加强和完善的薄弱环节,并从... 从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着手,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FTA)对其完备性进行评价。通过建立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的标准故障树,确定各基本事件的权重,并将待评价应急预案的基本事件与标准故障树进行对比,进而得到其需要加强和完善的薄弱环节,并从量化的角度出发得到待评价应急预案的不完备度。最后,采用上述方法分析一个实际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对该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价,最终确定其需要加强和完善的方面,为制定或修订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预案 评价 完备性 故障树分析法(FTA) 不完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评价方法研究(Ⅱ):责任矩阵评价 被引量:32
4
作者 刘吉夫 朱晶晶 +1 位作者 张盼娟 陈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15,共11页
在突发事件应急过程中,由于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导致的部门间或者责任人之间的推诿扯皮等现象影响应急行动的高效有序开展,甚至会导致应急行动失败。因此,在应急预案中各应急部门(人员)责任分配是否适当是应急能否成功的关键。为解决该问... 在突发事件应急过程中,由于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导致的部门间或者责任人之间的推诿扯皮等现象影响应急行动的高效有序开展,甚至会导致应急行动失败。因此,在应急预案中各应急部门(人员)责任分配是否适当是应急能否成功的关键。为解决该问题,笔者引入项目管理中的责任矩阵方法(Responsibility Matrix)。首先,根据应急的特点,定义直接责任(R)、支持(S)、建议(A)、约束(P)4种责任类型,确定了责任划分的原则;然后,总结出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主要包含41种角色类型,并在该基础上建立了应急程序和应急人员间的责任矩阵及评价准则;进而采用上述方法分析一个实际的地震应急预案,对该应急预案的责任矩阵进行评价,最终确定其需要加强和完善的方面,为制定或修订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 评价 责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层次布局研究(Ⅰ)——层次性分析 被引量:39
5
作者 陈志芬 顾林生 +1 位作者 陈晋 李强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155,共5页
随着避难时间的推移,群众的避难需求表现出逐级上升的层次性,由此决定了应急避难场所在选址和空间布局时应当考虑层次性和及其结构特征。在将应急避难场所划分为临时避难场所、短期避难场所和中长期避难场所三个层次,并进一步探讨避难... 随着避难时间的推移,群众的避难需求表现出逐级上升的层次性,由此决定了应急避难场所在选址和空间布局时应当考虑层次性和及其结构特征。在将应急避难场所划分为临时避难场所、短期避难场所和中长期避难场所三个层次,并进一步探讨避难需求与应急避难场所的层次性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应急避难场所的层次结构在空间上表现出的单一流、嵌套和非空间一致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避难需求 层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评价方法研究(Ⅲ):可操作性评价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盼娟 陈晋 刘吉夫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6-25,共10页
从预案执行人员的角度出发,将可操作性评价转化为复杂性评价,并以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为例,构建针对应急预案结构的可操作性评价方法。该方法由3步完成:首先,应急预案具有由描述性语言组成的特点,分析国内现有应急预案的组织结构,采用语句... 从预案执行人员的角度出发,将可操作性评价转化为复杂性评价,并以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为例,构建针对应急预案结构的可操作性评价方法。该方法由3步完成:首先,应急预案具有由描述性语言组成的特点,分析国内现有应急预案的组织结构,采用语句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预案中的关键信息和行动进行提取与处置;然后,引入软件工程中的程序流转图,将描述性的预案文本转换为包含行动以及它们之间逻辑与层次关系的结构控制图;最后,借鉴度量软件复杂性的方法,定义了结构控制图的内部复杂度和综合复杂度等一系列指标,用于应急预案的复杂性即可操作性评价。评价结果可为完善和修订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预案 可操作性评价 复杂性评价 软件复杂性 结构控制图 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洪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胡俊锋 杨佩国 +1 位作者 杨月巧 武建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2-87,共6页
构建了防洪减灾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意见对防洪减灾能力进行了评价方法研究,最后以淮河流域中游为例,对该区域的防洪减灾能力进行了评价,这里虽以防治洪涝灾害的能力评价为例进行了阐述,但对防... 构建了防洪减灾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意见对防洪减灾能力进行了评价方法研究,最后以淮河流域中游为例,对该区域的防洪减灾能力进行了评价,这里虽以防治洪涝灾害的能力评价为例进行了阐述,但对防治其它自然灾害能力的评价亦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灾能力 评价 指标体系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下的应急物流协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马卫峰 杨赛霓 +1 位作者 潘耀忠 庞西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结合目前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从物资需求、分配原则、路网风险以及配送方式的角度,分析了应急物流的特性.提出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协调框架,它是灾害综合评估、灾民转移和应急物资配送在应急物流系统... 结合目前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从物资需求、分配原则、路网风险以及配送方式的角度,分析了应急物流的特性.提出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协调框架,它是灾害综合评估、灾民转移和应急物资配送在应急物流系统下的有机结合,是不同组织机构、不同利益主体、不同物流网络单元间职能、目标、信息、物资、车辆等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物流协调 物资配送 运输模式 灾害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与日常状态下的责任配置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晶晶 李强 +2 位作者 朱孝林 陈晋 关琳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156-163,共8页
针对各部门在应急与日常状态下的责任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因而导致在应急过程中无法有效进行责任转换,影响应急工作开展,借鉴遥感影像分类精度评价中常用的混淆矩阵方法,通过确定标准任务、应急责任矩阵、日常相关责任、责任一致性原则等... 针对各部门在应急与日常状态下的责任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因而导致在应急过程中无法有效进行责任转换,影响应急工作开展,借鉴遥感影像分类精度评价中常用的混淆矩阵方法,通过确定标准任务、应急责任矩阵、日常相关责任、责任一致性原则等步骤,建立了应急预案混淆矩阵。笔者以2007年《××市雪天道路交通保障应急预案》为例,对应急预案在应急与日常状态下的责任一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部门以及应急预案整体的混淆矩阵,能够直观而定性地反映应急预案的责任一致性;对混淆矩阵责任一致性指数p的计算,可进一步定量化地评价应急预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是全面分析和评价应急预案所必需的手段,同时可以为应急预案的责任配置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 责任矩阵 混淆矩阵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公共场所应急疏散广播设施选址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婧婷 马英楠 +3 位作者 李强 孔媛 朱伟 王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0-176,共7页
广播设施是开放性公共场所安全管理中最灵活有效的设施之一,为使其布局更有利于应急疏散,借鉴解决最大覆盖问题的方法,构建广播设施选址最优化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声音传播中声压级的衰减性质及广播设施之间的干扰现象,兼顾最大覆盖与最... 广播设施是开放性公共场所安全管理中最灵活有效的设施之一,为使其布局更有利于应急疏散,借鉴解决最大覆盖问题的方法,构建广播设施选址最优化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声音传播中声压级的衰减性质及广播设施之间的干扰现象,兼顾最大覆盖与最小干扰的平衡,并以不被覆盖的信息接收点数与受到干扰的信息接收点数的加权和最小化作为模型的优化目标。将此模型应用于北京市什刹海景区,采用遗传算法求解5种情景下的选址方案,并与现有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类型信息接收点在不同加权系数和不同广播设施数下的构成比例是不同的,优化选址方案的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应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广播设施选址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广播设施 选址模型 干扰现象 最大覆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视角下自然灾害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蜜蜜 杨赛霓 +1 位作者 李双双 汪伟平 《灾害学》 CSCD 2016年第3期152-156,共5页
当前自然灾害研究逐渐由灾害管理向灾害风险减轻转变,社会资本理论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被引入灾害研究领域,为灾害风险减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探索高效灾害管理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已有社会资本研究中,大多关注于自然灾害管理单一... 当前自然灾害研究逐渐由灾害管理向灾害风险减轻转变,社会资本理论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被引入灾害研究领域,为灾害风险减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探索高效灾害管理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已有社会资本研究中,大多关注于自然灾害管理单一阶段,对灾害管理各阶段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的较少。本文在回顾社会资本概念沿革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社会资本视角下自然灾害管理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社会资本在备灾、抗灾及灾后重建阶段的核心作用,并依照《仙台框架》提出的四个优先行动事项,对社会资本在未来减轻灾害风险中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构建综合风险防范体系提供理论指导。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出发,探索其在新兴领域的应用,也为未来灾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灾害风险 社会资本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暴雨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的对比研究——以北京2012年7月21日暴雨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杰 彭丽霞 史培军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3期191-196,215,共7页
2012年7月21-22日,北京地区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一次罕见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该文采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V3.7,对这次极端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模式输出结果对其发生、... 2012年7月21-22日,北京地区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一次罕见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该文采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V3.7,对这次极端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模式输出结果对其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WRF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这次暴雨的落区、暴雨演变过程和24h累积降水;本次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是典型的华北暴雨环流形势,暴雨过程主要由低空中尺度系统造成,暴雨的落区和强度是由中尺度系统随时间的移动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暴雨 WRF 诊断分析 数值模拟 对比分析 北京“7·21”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应急管理到风险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崇福 《行政管理改革》 2012年第5期72-75,共4页
本文从国家强盛第三块基石的高度看待风险管理。应急管理是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技术风险管理的科技基础相当厚实,综合风险管理的探索处于国际前沿,政府的风险管理能力已有明显提升。我国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四个突出... 本文从国家强盛第三块基石的高度看待风险管理。应急管理是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技术风险管理的科技基础相当厚实,综合风险管理的探索处于国际前沿,政府的风险管理能力已有明显提升。我国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四个突出问题是重技术轻管理、重应急轻风险、重领导轻群众、重眼前轻长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风险管理 应急管理 综合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能力 科技基础 管理工作 国家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应急避难所选址单目标与层次模型对比研究——以山东省荣成市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运佳 赵秀娟 +4 位作者 秦连杰 梁埔君 周洪建 袁艺 徐伟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4期189-194,共6页
以最小化总疏散距离为目标,在同时满足距离约束和容量约束的条件下,建立了地震灾害应急避难所选址单目标模型和考虑人口分流的层次模型。层次模型中,上层考虑将行政村/社区居民疏散到距其最近的避难所,下层考虑将溢出人口分配至有容量... 以最小化总疏散距离为目标,在同时满足距离约束和容量约束的条件下,建立了地震灾害应急避难所选址单目标模型和考虑人口分流的层次模型。层次模型中,上层考虑将行政村/社区居民疏散到距其最近的避难所,下层考虑将溢出人口分配至有容量剩余的避难所。以山东省荣成市为例,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构建的模型进行解算,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目标模型针对大区域的高维复杂问题,会面临解算难度大、耗时长、易陷入局部优解等问题,这是目前的优化算法尚不能解决的难题。而层次模型可以降低高维复杂选址问题的维度和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 灾害避难所 高维复杂选址分配问题 多约束 单目标模型 层次模型 荣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减灾装备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士超 周洪建 刘吉夫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9-423,共5页
从国外社区减灾装备的基本情况入手,从区域灾害系统角度阐述社区减灾装备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尤其是灾害脆弱性、恢复性、适应性、灾害风险等系列研究热点与社区减灾装备的关系.可为中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减灾装备的科学配备,最大限度地减... 从国外社区减灾装备的基本情况入手,从区域灾害系统角度阐述社区减灾装备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尤其是灾害脆弱性、恢复性、适应性、灾害风险等系列研究热点与社区减灾装备的关系.可为中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减灾装备的科学配备,最大限度地减轻社区灾害风险和损失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减灾装备 风险 脆弱性 恢复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市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启动条件研究——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启博 赵秀娟 +1 位作者 梅玉保 徐伟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9-182,共4页
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基于历史灾情和现有救助应急预案,分析了济宁市现有四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启动条件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省级救助标准相对量,给出了济宁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启动条件设置建议,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省... 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基于历史灾情和现有救助应急预案,分析了济宁市现有四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启动条件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省级救助标准相对量,给出了济宁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启动条件设置建议,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省级响应指标相对量推算出的市级响应启动指标阈值,可作为市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设定应急响应启动条件的参考,有利于基层政府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救助 应急响应 启动条件 山东济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福祉研究进展——基于可持续科学视角 被引量:77
17
作者 黄甘霖 姜亚琼 +6 位作者 刘志锋 聂梅 刘阳 李经纬 鲍宇阳 王玉海 邬建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7519-7527,共9页
人类福祉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一并成为可持续科学的核心概念,发展迅速。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经济指标无法恰当地评估人类福祉,经济发展只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手段... 人类福祉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一并成为可持续科学的核心概念,发展迅速。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经济指标无法恰当地评估人类福祉,经济发展只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手段,而提高人类福祉才是其核心所在。人类福祉研究为评估个人福祉和国家社会的群体福祉提供概念框架和测量方法,服务于政府决策。自2005年联合国组织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明确提出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以来,人类福祉的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可持续科学的视角对人类福祉开展研究。与国际同行的工作相比,我国人类福祉研究集中于可持续科学视角下对福祉的定量化评估,而各学科之间,尤其是自然科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流合作相对较少。回顾了人类福祉研究的历史发展,及其在可持续科学视角下的新进展,具体包括:客观福祉,主观福祉,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最后,讨论了人类福祉研究的主要议题,以及我国人类福祉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福祉 生态系统服务 可持续科学 客观福祉 主观福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干目标短基线InSAR的矿业城市地面沉降监测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张学东 葛大庆 +5 位作者 吴立新 张玲 王艳 郭小方 李曼 余小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06-1611,共6页
针对煤矿区非线性地表沉降特征,探讨了相干目标短基线InSAR用于矿业城市地面沉降监测研究的方法与效果。该方法以相干目标短基线差分相位时序分析为技术核心,综合相干系数阈值法和振幅离散指数最大化提取有效相干目标,以此构建相干目标D... 针对煤矿区非线性地表沉降特征,探讨了相干目标短基线InSAR用于矿业城市地面沉降监测研究的方法与效果。该方法以相干目标短基线差分相位时序分析为技术核心,综合相干系数阈值法和振幅离散指数最大化提取有效相干目标,以此构建相干目标Delaunay三角网,进而分析相邻目标的时序相位差,根据差分相位构成中各分量的时空特性,对短基线条件下干涉相位序列进行逐个分离,最终获取地表下沉速率和下沉累积量。以唐山市为例,选用2004—2010年27景ENVISAT ASAR影像进行分析,查明了唐山市城区地面沉降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最大年沉降速率达到-46.8 mm/a,主城区沉降速率普遍低于-11 mm/a。连续动态监测也显示了矿区开采沉陷不同阶段的地面沉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目标 短基线 INSAR 矿业城市 地面沉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被指数和地表反照率影响的北京城市热岛变化 被引量:26
19
作者 王艳姣 闫峰 +1 位作者 张培群 任福民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利用TERRA/MODIS遥感反演的地表温度资料,对2000—2006年北京城市热岛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同期降水量、植被指数和地表反照率变化,分析了该地夏季城市热岛的年际变化成因.结果表明:北京多年四季热岛分布主要以城区为中心向周边... 利用TERRA/MODIS遥感反演的地表温度资料,对2000—2006年北京城市热岛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同期降水量、植被指数和地表反照率变化,分析了该地夏季城市热岛的年际变化成因.结果表明:北京多年四季热岛分布主要以城区为中心向周边郊区延伸,其中夏季城市热岛最强,春、秋和冬季较弱,这种热岛强度的季节性差异主要与太阳辐射强度、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和城市人为热释放等的季节性变化密切相关.北京夏季城市热岛的年际变化特征为:2005和2006年最显著,热岛中心强度分别为10.54和9.61℃;2002和2004年城市热岛最弱,热岛中心强度分别为6.54和7.39℃.2000—2006年北京市夏季城市热岛具有明显增强趋势,热岛强度增温率为0.326℃/a.北京夏季降水对城区地表温度影响大于郊区,降水主要通过影响城区地表温度来影响城市热岛变化;夏季地表植被和地表反照率变化对地表温度和城市热岛也均有较大影响.2000年以来,北京郊区夏季地表植被指数增加率远高于城区,受地表植被和地表反照率变化的影响,郊区降温率明显大于城区,致使城郊温差增大,热岛效应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地表温度 地表反照率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的TRMM降水数据降尺度研究——以内蒙古地区为例 被引量:17
20
作者 范科科 段利民 +4 位作者 张强 史培军 刘剑宇 顾西辉 孔冬冬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11-1421,共11页
利用内蒙古地区2001~2010年42个站点实测降水数据作为"真值",采用LOO(Leave-One-Out)交叉验证、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构建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降水数据与地形及气候等要素之间的多元回归关系,在此基础上... 利用内蒙古地区2001~2010年42个站点实测降水数据作为"真值",采用LOO(Leave-One-Out)交叉验证、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构建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降水数据与地形及气候等要素之间的多元回归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值+残差值的方法,获得空间分辨率为1 km×1 km的TRMM年降水数据,并对降尺度TRMM数据进行精度检验。研究表明:(1)TRMM数据可用于区域年降水量估计,且与实测年降水量呈显著线性关系;(2)通过建立不同年份、不同空间分辨率TRMM数据与其它遥感数据的多元统计模型,研究发现在中尺度下TRMM与观测年降水数据拟合效果较好,且在空间分辨率为0.50°×0.50°时的拟合效果最好;(3)降尺度分析提高了TRMM数据对研究区降水时空特征的描述能力,确定性系数、标准误差和偏差均有明显改善,表明降尺度算法在将TRMM降水数据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 km×1 km的同时,并能提高降水数据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MM降水数据 降尺度 高分辨率 空间自相关 多元统计 内蒙古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