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TC4钛合金表面交流微弧氧化膜研究
被引量:
32
1
作者
薛文斌
王超
+1 位作者
邓志威
林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26-331,共6页
在铝酸盐溶液中,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方法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出氧化物陶瓷膜.使用显微力学探针测定了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布,并探讨了微弧放电对氧化膜和钛合金基体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钛合金表面经微弧氧化处理后,膜/...
在铝酸盐溶液中,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方法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出氧化物陶瓷膜.使用显微力学探针测定了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布,并探讨了微弧放电对氧化膜和钛合金基体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钛合金表面经微弧氧化处理后,膜/金属界面附近钛合金基体显微组织保持不变,基体上也不存在硬化区.另外,来自溶液氧原子没有扩散进入未氧化的钛合金基体.氧化膜的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布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从膜表层到膜内部,硬度和弹性模量逐渐增加.靠近钛/膜界面附近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和230GPa膜不同深度处TiO2金红石和TiAl2O5尖晶石相的相对含量变化决定了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钛合金
弹性模量
显微硬度
氧化物陶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纯钛表面微弧氧化膜纳米压入法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薛文斌
王超
+1 位作者
李永良
陈如意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微弧氧化是一项较新的等离子体化学-电化学成膜技术,硬度和弹性模量是膜的基本微区力学性能.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方法在铝酸盐溶液中在TA2纯钛表面制备出较厚的氧化膜,利用纳米压入法测定了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并探讨了微弧放电对氧化膜相...
微弧氧化是一项较新的等离子体化学-电化学成膜技术,硬度和弹性模量是膜的基本微区力学性能.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方法在铝酸盐溶液中在TA2纯钛表面制备出较厚的氧化膜,利用纳米压入法测定了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并探讨了微弧放电对氧化膜相组成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膜的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布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从膜表层到膜内部,硬度和弹性模量逐渐增加,并在内层膜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78GPa和176GPa,比钛基体高的多;膜不同深度处TiO2金红石和TiAl2O5相的相对含量变化决定了硬度和弹性模量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膜
微弧氧化
钝钛
纳米压入法
氧化物陶瓷膜
等离子体化学
表面处理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C4钛合金表面交流微弧氧化膜研究
被引量:
32
1
作者
薛文斌
王超
邓志威
林志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低能
核物理
研究所
射线
束
与
材料
工程
开放实验室
北京
科技
大学
新金属
材料
国家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26-33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9801003)
国家"863"计划(715-011-020)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955810
文摘
在铝酸盐溶液中,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方法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出氧化物陶瓷膜.使用显微力学探针测定了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布,并探讨了微弧放电对氧化膜和钛合金基体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钛合金表面经微弧氧化处理后,膜/金属界面附近钛合金基体显微组织保持不变,基体上也不存在硬化区.另外,来自溶液氧原子没有扩散进入未氧化的钛合金基体.氧化膜的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布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从膜表层到膜内部,硬度和弹性模量逐渐增加.靠近钛/膜界面附近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和230GPa膜不同深度处TiO2金红石和TiAl2O5尖晶石相的相对含量变化决定了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布.
关键词
微弧氧化
钛合金
弹性模量
显微硬度
氧化物陶瓷膜
Keywords
microarc oxidation
titanium alloy
microhardness
elastic modulus
分类号
TG174.458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TQ174.758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纯钛表面微弧氧化膜纳米压入法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薛文斌
王超
李永良
陈如意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射线束材料工程开放实验室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980100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863-715-011-020)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资助项目(9558102500)
文摘
微弧氧化是一项较新的等离子体化学-电化学成膜技术,硬度和弹性模量是膜的基本微区力学性能.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方法在铝酸盐溶液中在TA2纯钛表面制备出较厚的氧化膜,利用纳米压入法测定了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并探讨了微弧放电对氧化膜相组成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膜的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布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从膜表层到膜内部,硬度和弹性模量逐渐增加,并在内层膜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78GPa和176GPa,比钛基体高的多;膜不同深度处TiO2金红石和TiAl2O5相的相对含量变化决定了硬度和弹性模量的分布.
关键词
氧化膜
微弧氧化
钝钛
纳米压入法
氧化物陶瓷膜
等离子体化学
表面处理
电化学
Keywords
microarc oxidation
pure titanium
nanoindentation
分类号
TG174.543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TC4钛合金表面交流微弧氧化膜研究
薛文斌
王超
邓志威
林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纯钛表面微弧氧化膜纳米压入法研究
薛文斌
王超
李永良
陈如意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