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当代文化认同视阈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
任东景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2
|
机器可以实现科学发现吗?——机器智能在科学发现中的价值与限度 |
贾玮晗
董春雨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中山大学初期红色基因的孕育(1924—1927) |
曹天忠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让文化灵魂驱动中国——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韩震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5
|
“传统与当代世界:走向多元文化、思想与价值的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朱其永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6
|
当代社会价值体系的三种文化资源 |
兰久富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7
|
多元文化视野的科学价值观及其建构 |
张静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8 |
0 |
|
8
|
人与类人之间的道德前景——从意向性看人工智能的伦理之“锚” |
田海平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9
|
“遥控”作为算法现象的技术伦理批判 |
田海平
|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庄子》共同性思想的义理层次与理论特征 |
李祥俊
|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批判的革命的”辩证法何以形成——从黑格尔、马克思到后形而上学思想 |
田海平
郭友兵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人工智能“类人化”的伦理限度 |
田海平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
杨耕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9
|
|
14
|
论价值的普遍性与普遍价值 |
张曙光
宋友文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5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重大问题 |
吴向东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3
|
|
16
|
发挥学科优势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空间 |
韩震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17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刍议 |
韩震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6
|
|
18
|
儒家义利之辨的概念含义、问题层次与价值取向 |
李祥俊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5
|
|
19
|
价值的存在论研究 |
张曙光
戴茂堂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20
|
“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本体论证明——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再思考 |
杨耕
|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