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现代童话语言的叙事学分析——对话与修辞表达 被引量:5
1
作者 金莉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4-128,共5页
本文用叙事学理论对童话语言的表层和深层特征做详尽分析 ,认为成人作者与儿童读者需要通过叙事话语达到心灵的对话 ;叙事学界定的转述语与叙述语分别在文本中所占比例的不同 ,直接影响童话审美性的强弱 ;童话叙事话语的深层特质是幽默... 本文用叙事学理论对童话语言的表层和深层特征做详尽分析 ,认为成人作者与儿童读者需要通过叙事话语达到心灵的对话 ;叙事学界定的转述语与叙述语分别在文本中所占比例的不同 ,直接影响童话审美性的强弱 ;童话叙事话语的深层特质是幽默和隐喻。在具体言语的修辞表达上 ,童话叙事话语又具有“模糊性”、“不可信”和快节奏等特点。成人作者对儿童思维与审美心理的模拟既在话语中传达自身的意图 ,又唤起儿童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 ,从而真正实现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 叙事话语 对话 修辞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棚闲话》的叙事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小菊 《广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1期153-157,共5页
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到《豆棚闲话》叙事模式陡然一变。由“豆棚架”这一意象所结纳起来的众多的叙述者打破了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叙述者单一的现象 ;叙述者套叙述者的现象又直接形成了该小说集叙述层次多重复杂的特点 ,从而构建... 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到《豆棚闲话》叙事模式陡然一变。由“豆棚架”这一意象所结纳起来的众多的叙述者打破了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叙述者单一的现象 ;叙述者套叙述者的现象又直接形成了该小说集叙述层次多重复杂的特点 ,从而构建起一个立体网状的叙事空间。这些打破了自“三言二拍”以来叙述者单一、叙述层次平面化的传统的叙述方法 ,体现了作者对小说叙事宏观把握和整体控制意识的加强。《豆棚闲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棚闲话 叙述者 叙述层次 叙述空间 叙事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散文思潮评述 被引量:2
3
作者 谷海慧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9-112,共4页
新时期以来,在西方文艺思潮的冲击下,小说、诗歌与戏剧的创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人们眼中,只有散文相对沉寂。事实上,散文内部也经历了“形散神不散”、真实与虚构、“新潮散文”、“大散文”与“文体净化”、“文化散文”、“杨朔... 新时期以来,在西方文艺思潮的冲击下,小说、诗歌与戏剧的创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人们眼中,只有散文相对沉寂。事实上,散文内部也经历了“形散神不散”、真实与虚构、“新潮散文”、“大散文”与“文体净化”、“文化散文”、“杨朔模式”与“重写文学史”、“学者散文”等一系列探讨及论争。有些问题至今没有定论,甚至永远不会得出结论。但是,在探讨中,散文的文体特色、创作空间等都在进一步明晰,一向比较缺席的散文理论也得到了建设。在对资料的梳理与综述中,我们发现,散文创作及理论研究还是相对滞后的,它亟需我们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散神不散 虚构 大散文 艺术散文 新潮散文 重写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驾玉轮入海底 辗破琉璃千顷——《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的发现和流传 被引量:1
4
作者 宋若云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76-82,共7页
本文梳理《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的流传与私家藏书的关系。
关键词 脉望馆 古今杂剧 戏曲集 戏剧 剧本集 私家藏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雀相逢堪自得 懒随黄鹄薄天飞──袁中道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
5
作者 张德建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2-85,共4页
文人生活方式研究的一个目的是要尽力还原现实生活对作家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对某种类型文人、作家的具体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研究,了解文学创作是在什么样的具体生活中进行的。而对文人、作家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是这种研究的起点。... 文人生活方式研究的一个目的是要尽力还原现实生活对作家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对某种类型文人、作家的具体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研究,了解文学创作是在什么样的具体生活中进行的。而对文人、作家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是这种研究的起点。本文就袁中道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探讨,期望对晚明文人生活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中道 生活方式 文学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伯喜否透视《史记》撰述先秦人物的特征
6
作者 陈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97-100,共4页
伯喜否是春秋后期吴越争霸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司马迁为了突出自己的“一家之言”,在刻画这一人物时常弃《左传》而另采他说。通过比较分析 ,本文剖析了伯喜否被史家丑化的缘由 ,并探讨了司马迁撰述先秦人物的一些特征。
关键词 伯Pi 司马迁 谗臣形象 <<左传>> 先秦人物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汉字统一部首的立部与归部 被引量:2
7
作者 章琼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7-7+9+11+8+10,9+11+8+10,共5页
谈汉字统一部首的立部与归部□章琼部首排检法是汉字编排和检索最古老的方法之一,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算起,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了。这一千八百余年间出现的各种字书几乎都采用部首法编排,部首法因而成为影响最大、应用范... 谈汉字统一部首的立部与归部□章琼部首排检法是汉字编排和检索最古老的方法之一,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算起,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了。这一千八百余年间出现的各种字书几乎都采用部首法编排,部首法因而成为影响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排检法。时至今日,由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 部首法 《新华字典》 康熙字典 《草案》 汉字字体 《说文解字》 《辞海》 归部 汉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庭坚“心”意象中的儒与禅
8
作者 昝红霞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6-159,共4页
黄庭坚对“心”这一哲学范畴的认识体现了儒家和禅宗对他思想的综合影响。与之相对应,其诗歌中有关“心”的意象组合反映了黄庭坚作为儒家士大夫和禅宗居士的双重文化人格特征。
关键词 黄庭坚 “心”意象 儒家 禅宗 诗歌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