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四个关键词看铃木大拙的禅学与东方学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向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4-45,共12页
铃木大拙的禅学与东方学密不可分,其禅学的话语空间始终是以日本、中国、印度为整体视域的东方(“东洋”),其基本价值立场是“东方的”,其基本研究方法是“东洋—西洋”之间的比较。他对东方学及日本禅学的创造性阐释与发挥集中体现于... 铃木大拙的禅学与东方学密不可分,其禅学的话语空间始终是以日本、中国、印度为整体视域的东方(“东洋”),其基本价值立场是“东方的”,其基本研究方法是“东洋—西洋”之间的比较。他对东方学及日本禅学的创造性阐释与发挥集中体现于四个关键词:不二、灵性、自然、自由。铃木大拙认为东方佛学之精髓是“不二”,最体现“不二”的是禅,禅在日本的表征是“灵性”,“日本的灵性”是在包容和弘扬东方文化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宗教与美学意识,在美学方面则表现为东洋的“自然”观及“自然爱”;铃木大拙还发现了禅学中严格意义上的“自由”概念,指出它是不同于西方“自由”概念的真正、绝对的“自由”。从纵向上看,以日本败战前后为界,铃木大拙的思想与表达有着明显的调整与转换,即从日本的立场重新回到作为区域概念的“东方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铃木大拙 东方学 禅学 不二 灵性 自然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三十年来我国“理论东方学”的主流形态——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到“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东方学”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向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
近三十多年来,我国学界在探讨“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时强化了“东方学”的意识,更注意东方认同与东西方之间的辨异,从晚年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的一系列论述的研究中,提炼出“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这一概念,探讨“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 近三十多年来,我国学界在探讨“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时强化了“东方学”的意识,更注意东方认同与东西方之间的辨异,从晚年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的一系列论述的研究中,提炼出“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这一概念,探讨“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问题,又在此基础上尝试建构“马克思主义东方学”,从而对东方及中国社会的独特发展道路做出理论阐释与学术探索。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到“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东方学”,形成了近三十年来我国“理论东方学”的主流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东方学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马克思主义东方学 亚细亚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来我国“东方史”建构的国外背景、理论探索与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向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共9页
“东方史”是东方学中的综合性总体性的基础学科,需要丰富的东方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积累和体系性的理论建构,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在这方面,近百年来国外已有的东方史建构可以为中国的东方史建构提供借鉴。日本学者最早提出“东洋史”建... “东方史”是东方学中的综合性总体性的基础学科,需要丰富的东方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积累和体系性的理论建构,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在这方面,近百年来国外已有的东方史建构可以为中国的东方史建构提供借鉴。日本学者最早提出“东洋史”建构设想,相关著作最多,对中国影响最大。欧美的东方史建构开始于东方古代史,而东方通史往往被包含在世界史的框架内,这种模式在中国也有译介和影响。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中国东方史的建构进展缓慢,同时也为今后的研究预留了广阔的空间。中国特色的东方史建构应该突破国别史简单相加的东方史布局,突破“三大文化圈”之类的拼合结构,尝试建立以中国为重心的东方史,使东方史成为中国史的一种自然延伸,并通过东方史的建构,确认中国的东方大国的地缘属性与文化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学 东方史 东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永仲基与日本“东洋学”的起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向远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50,共10页
日本18世纪前期的学者富永仲基在《翁之文》尤其是《出定后语》中,以理性的学术研究,改变了以往以"信仰"为前提基础的日本佛学与儒学的基本格局。他从儒学介入中国文化,由佛学介入印度文化,又把印、中、日三国进行比较分析,以... 日本18世纪前期的学者富永仲基在《翁之文》尤其是《出定后语》中,以理性的学术研究,改变了以往以"信仰"为前提基础的日本佛学与儒学的基本格局。他从儒学介入中国文化,由佛学介入印度文化,又把印、中、日三国进行比较分析,以"幻""文""绞"(质)三字概括三国的不同特点,同时提出了"加上说"及"言有三物五类"等一套理论方法,使日本学术史从国别研究进入了亚洲区域研究及"东方学"领域,并且在东方三国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诚之道",来综合东方三道,使得日本的儒学、佛学由信仰的体系而转换为学问的体系。富永仲基对东方传统文化既有理性的分析批判,也有自觉的认同与继承,是近代前期日本第一个有着自己明确方法论的学者,其研究成为近代东洋学和现代东方学的滥觞或源头,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东洋学 佛学 儒学 富永仲基 《出定后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