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7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化:影视艺术的现实路径与未来目标——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黄会林教授 被引量:4
1
作者 黄会林 杨乘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54,59,共5页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二。本篇访谈立足于电视艺术蓬勃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大国这一基本事实,深入探讨了中国影视民族化理念的基本内涵、学理品格以及现实路径与未来目标,同时对中国影视民族化美学与中、西方理...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二。本篇访谈立足于电视艺术蓬勃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大国这一基本事实,深入探讨了中国影视民族化理念的基本内涵、学理品格以及现实路径与未来目标,同时对中国影视民族化美学与中、西方理论资源的内在关系作了梳理,并着重强调了本土艺术传统的生命力与长远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艺术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 院长 黄会林 教授 民族化 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秀”:从媒介景观到文化表征——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周星教授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星 杨乘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65,共4页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二。面对当今电视界呈现的“秀”浪潮,周星教授从梳理中国“电视秀”的发展脉络出发,围绕着“电视秀”这一媒介景观的文化语境、文化表征、媒介规则的失范与自律、文化自觉等范畴,着重从理论的层...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二。面对当今电视界呈现的“秀”浪潮,周星教授从梳理中国“电视秀”的发展脉络出发,围绕着“电视秀”这一媒介景观的文化语境、文化表征、媒介规则的失范与自律、文化自觉等范畴,着重从理论的层面,媒介与文化的双重视角,对“电视秀”展开了深入论述,并对“电视秀”的走向和未来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秀” 媒介景观 意识形态 文化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系优秀作品选
3
作者 甄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作者甄巍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京师美术馆执行馆长、美术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199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
关键词 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美术系 作品选 西安美术学院 教育研究中心 硕士生导师 副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系优秀作品选
4
作者 王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优秀作品选 传媒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系优秀作品选
5
作者 黎加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作者黎加多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系讲师,1982年生,江西萍乡人。200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作品多次参加“走进学院——全国高校名师中国画作品邀请展”、“今日美术馆青年美展”等大型展览,出版著作《西方... 作者黎加多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系讲师,1982年生,江西萍乡人。200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作品多次参加“走进学院——全国高校名师中国画作品邀请展”、“今日美术馆青年美展”等大型展览,出版著作《西方大师经典——席勒》、《中国绘画流派识别图鉴》等,并有多篇论文及作品发表于学术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作品选 美术系 2008年 硕士学位 国画作品 大型展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觉创建民族化艺术与文化理论——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先生 被引量:3
6
作者 黄会林 王宜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0-160,共11页
年过八旬的黄会林教授幽默地自称是名"80后"。熟悉她的人知道,这个"80后"可不只是调侃意义上的说辞,黄先生的学术思维、行为方式和精神气质呈现的恰恰就是"80后"的状态。她的日程安排一向很紧张,节奏之快甚至是一般"80后"都无... 年过八旬的黄会林教授幽默地自称是名"80后"。熟悉她的人知道,这个"80后"可不只是调侃意义上的说辞,黄先生的学术思维、行为方式和精神气质呈现的恰恰就是"80后"的状态。她的日程安排一向很紧张,节奏之快甚至是一般"80后"都无法相比的。访谈者王宜文荣幸地受邀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来做黄先生专访,但2015年上半年黄先生日程很满:主持规模宏大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中央各部委以及北京市等决策部门各种咨议活动、还有众多的学术会议及研讨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会林 民族化 文化自觉 “第三极文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探·再访·更新:电影研究的一元与万象”——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7
作者 孟硕 宋安可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8-40,共3页
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第五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以“重探·再访·更新:电影研究的一元与万象”为主题,共有51篇来自国内外青年学者的论文被论坛录用。论坛共分为四场,分别为“重探:电影与艺术理论的共生同构”... 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第五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以“重探·再访·更新:电影研究的一元与万象”为主题,共有51篇来自国内外青年学者的论文被论坛录用。论坛共分为四场,分别为“重探:电影与艺术理论的共生同构”“再访:经典影史的意义复沓(上半场)”“再访:经典影史的意义复沓(下半场)”“更新:‘电影’与新媒介技术与自设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国际电影节 大学生电影节 复沓 新媒介技术 青年学者论坛 万象 重探 一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下的影视创作:人工智能赋能的创新逻辑与路径——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主题论坛综述
8
作者 杨云飞 刘晨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4-46,共3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迭代,影视产业在新技术的持续迭代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与新挑战,艺术与科技持续融合,新的工作流与新的商业模式在产业链整合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为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指明了新的方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迭代,影视产业在新技术的持续迭代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与新挑战,艺术与科技持续融合,新的工作流与新的商业模式在产业链整合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为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指明了新的方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影视创作 产业链整合 发展路径 影视产业 人才培养 新发展理念 艺术与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影未来,再续新章——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展映活动综述
9
作者 江泠睿 严旭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1-53,共3页
作为国内独一无二的青春电影名片,大学生电影节始终秉持“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宗旨,坚持“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大学生拍”的鲜明特色,不断奔赴充满青春与激情的电影盛宴,见证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光影新篇。31年来,大... 作为国内独一无二的青春电影名片,大学生电影节始终秉持“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宗旨,坚持“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大学生拍”的鲜明特色,不断奔赴充满青春与激情的电影盛宴,见证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光影新篇。31年来,大影节坚持以大学生独到的眼光为国产电影鼓与呼,推荐了一部部紧跟时代发展、激扬青春精神的电影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品位 电影作品 青春电影 大学生电影节 国产电影 光影 北京国际电影节 青春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与融合:电影的跨媒介影像表达——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影视+”主题论坛综述
10
作者 蔡若彤 李沂潼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7-50,共4页
2024年4月,为探寻提升影视新质生产力,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举办了“影视+”系列产业论坛,涵盖了“影视+文旅”“影视+环保”“影视+舞蹈”等三个主题,通过跨界视野和思想碰撞,结合探讨更多元的议题,以期做出更有影... 2024年4月,为探寻提升影视新质生产力,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举办了“影视+”系列产业论坛,涵盖了“影视+文旅”“影视+环保”“影视+舞蹈”等三个主题,通过跨界视野和思想碰撞,结合探讨更多元的议题,以期做出更有影响力的内容表达。论坛期间,来自文旅产业、环保产业、舞蹈行业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着“影视文旅融合助力城市形象推广的实践与探索”“环保影像:从记录到启示”“国际青年舞蹈影像的多元表达”等主题开展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共同探讨影视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国际电影节 影像表达 文旅融合 跨媒介 形象推广 产业论坛 内容表达 跨界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国际导演工作坊”综述
11
作者 李雪 张晓彤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1-43,共3页
在当今全球化与数字化的大背景下,电影艺术的创作与传播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为拓展电影创作的国际视野、介绍国际先进创作理念、提升电影创作专业水平而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 在当今全球化与数字化的大背景下,电影艺术的创作与传播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为拓展电影创作的国际视野、介绍国际先进创作理念、提升电影创作专业水平而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联合举办了“国际导演工作坊”。本文旨在对工作坊期间放映的影片、导演讲座以及对谈内容进行综述,以期对电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实践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国际电影节 大学生电影节 工作坊 电影创作 影视传媒 学术交流平台 国际视野 学术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AI艺术认知与实践调查研究报告
12
作者 尹一伊 李昕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39,共7页
随着AI进入艺术领域,越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艺术作品涌入市场,得到青年群体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群体关于AI技术在艺术领域的认知、接触、实践以及态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AI技术和AI艺术... 随着AI进入艺术领域,越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艺术作品涌入市场,得到青年群体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群体关于AI技术在艺术领域的认知、接触、实践以及态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AI技术和AI艺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不同方面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认知差异和行为倾向,为AI技术在艺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艺术 大学生 认知 实践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中国电影史的全景观照——第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立足新世纪·重读电影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燕 黄若菡 赵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9-150,共2页
2015年,站在中国电影110周年的节点上回顾历史,中国电影的艺术创作与产业发展不断推进,不仅问世了众多脍炙人口、具有人文观照的经典电影佳作,涌现出无数为中国电影拼搏奋斗的电影人,而且还在商业主流的运作脉络中发展、积淀,形成了中... 2015年,站在中国电影110周年的节点上回顾历史,中国电影的艺术创作与产业发展不断推进,不仅问世了众多脍炙人口、具有人文观照的经典电影佳作,涌现出无数为中国电影拼搏奋斗的电影人,而且还在商业主流的运作脉络中发展、积淀,形成了中国电影中西合璧、自成一格的独特文化。但就学术研究而言,两岸三地的电影史研究仍存在诸多空白或疑问亟待深度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史 北京大学生 经典电影 深度探讨 人文观 学术研究 武侠电影 华语电影 台湾电影 影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电影创作、传播新路径——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纪录·动画·戏曲特别单元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赟姝 许铁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08-109,共2页
2022年8月24日至2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承办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学生电影节纪录·动画... 2022年8月24日至2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承办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学生电影节纪录·动画·戏曲特别单元展映暨文化沙龙活动在北京市东城区77文创园顺利举办。活动为期三天,以三个独立单元的形式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国际电影节 大学生电影节 北京市东城区 沙龙活动 戏曲电影 北京师范大学 动画 东城区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代电影三十年:影像美学、文化反思与商业探索——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国第五代电影30年大型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15
作者 张燕 任晟姝 贾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8-139,共2页
一 1984年,电影《一个和八个》和《黄土地》相继公映。自此以陈凯歌、张艺谋、张军钊、田壮壮、吴子牛、黄建新等为代表的一群锐气十足的“第五代”青年电影人在中国影坛崭露头角,进而走向世界,开启了中国电影影像美学探索的新时代。
关键词 第五代电影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中国电影 影像美学 学术研讨会 文化反思 三十年 《一个和八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媒介重塑北京中轴线文化表达 被引量:6
16
作者 蔡晓芳 王传琪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7-109,共3页
数字媒介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便利,同时亦改变了大众的思维方式、表述方式与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数字影像技术重新塑造了北京中轴线的数字保护与文化表达,沉浸文化场域则进一步重塑了北京中轴线的互动体验与现代连接。我们... 数字媒介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便利,同时亦改变了大众的思维方式、表述方式与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数字影像技术重新塑造了北京中轴线的数字保护与文化表达,沉浸文化场域则进一步重塑了北京中轴线的互动体验与现代连接。我们需要适应媒介和受众的发展趋势,依托不同维度的古今互动、文化与科技的美学交汇,展现中轴线文化的历史深度和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中轴线 媒介地理 文化传承 数字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光影青春力量,抒发中国电影新声——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光影青春”优秀国产影片创作访谈
17
作者 王娅姝 张雨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93-95,共3页
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光影青春”优秀国产影片于2022年8月23日至8月31日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线下展映。展映期间,电影节组委会共邀请到《快乐密码》《邓小平小道》《柳浪闻莺》《浴血誓言》《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光影青春”优秀国产影片于2022年8月23日至8月31日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线下展映。展映期间,电影节组委会共邀请到《快乐密码》《邓小平小道》《柳浪闻莺》《浴血誓言》《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五个扑水的少年》《我们的岁月》《守岛人》《爱情神话》《暗恋·橘生淮南》《扫黑·决战》《及格人生》等十二部优秀国产影片的主创团队到场与观众进行了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资料馆 国产影片 北京国际电影节 大学生电影节 主创团队 光影 十二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18
作者 路春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3,共1页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和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线上启动仪式正式开始。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向各位领导、嘉宾,多年来支持电影节的各位专家、学者,广泛参与大影节的老师们、同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和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线上启动仪式正式开始。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向各位领导、嘉宾,多年来支持电影节的各位专家、学者,广泛参与大影节的老师们、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从1993年到2020年的27年间,大学生电影节陪伴着中国电影一起成长,始终坚持"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宗旨,始终保持"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品位 广泛参与 大学生电影节 北京国际电影节 老师 致辞 始终坚持 嘉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光生万物,影绘新篇
19
作者 肖向荣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4,共4页
本文对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的整体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与精彩呈现。全文紧扣电影节“四个回归”的主线,全面展示了其在坚守电影初心、发扬青年气象、建立学术阵地和服务青年学子等方面的卓越举措与丰硕成果。同时,结合当前电影产业的... 本文对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的整体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与精彩呈现。全文紧扣电影节“四个回归”的主线,全面展示了其在坚守电影初心、发扬青年气象、建立学术阵地和服务青年学子等方面的卓越举措与丰硕成果。同时,结合当前电影产业的发展态势,对大学生电影节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与宝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电影节 青年电影节展 人才培育 文化普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回归与想象突围——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青年电影人论坛综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鹏博 张若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7-98,共2页
2023年4月26日上午,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与北京国际电影节联合主办的青年电影人论坛——“现实的回归和想象的突围”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北京国际... 2023年4月26日上午,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与北京国际电影节联合主办的青年电影人论坛——“现实的回归和想象的突围”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李小明,北京市怀柔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占智,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莅临本次论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国际电影节 大学生电影节 青年电影 副台长 北京市怀柔区 肖向荣 雁栖湖 论坛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