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筑教育智能新生态,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发布教育数智中枢“AI大先生”平台
1
作者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25年1月17日,一场聚焦教育未来走向的盛会北京师范大学“AI大先生”平台发布会暨AI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盛大启幕。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近400位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代表,中小学校长、教师和企业代表现场参与,全... 2025年1月17日,一场聚焦教育未来走向的盛会北京师范大学“AI大先生”平台发布会暨AI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盛大启幕。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近400位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代表,中小学校长、教师和企业代表现场参与,全国各地近2万名教育工作者在云端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大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参与 北京师范大学 中小学校长 教育工作者 AI 赋能教育 教育智能 未来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土地资源与区域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
2
作者 周丁扬 刘学敏 +5 位作者 何春阳 姜广辉 李波 李强 刘志锋 李琳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1,共8页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是国内开展土地资源与区域发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知名单位.30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土地资源与区域发展研究随着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与国际科学研究前沿的趋势变化同步发展.经过30年的持续积累和开...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是国内开展土地资源与区域发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知名单位.30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土地资源与区域发展研究随着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与国际科学研究前沿的趋势变化同步发展.经过30年的持续积累和开拓创新,研究团队不仅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等基础研究方面不断深耕,而且在城乡土地资源利用转型、景观可持续性、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在乡村振兴、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产权等应用研究方面开拓引领,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国家自然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在推动城乡可持续发展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土地资源与区域发展研究将立足学科的系统性、交叉性、应用性,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进一步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交流,为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和区域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科建设亮点论文
3
作者 杜恩在 何春阳 +4 位作者 黄庆旭 刘志锋 江源 吴秀臣 于德永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
在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科建设中,涌现出了众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有7篇论文发表在《Nature》子刊.它们关注植物资源、水资源、人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评估等自然资源学科热门和前沿领域,研究立意深远、观点新颖,具有丰富的学术价... 在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科建设中,涌现出了众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有7篇论文发表在《Nature》子刊.它们关注植物资源、水资源、人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评估等自然资源学科热门和前沿领域,研究立意深远、观点新颖,具有丰富的学术价值,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影响力研究 亮点成果 生物资源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人类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生态水文与水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
4
作者 徐同仁 刘绍民 +8 位作者 李小雁 王佩 徐自为 胡霞 马育军 朱忠礼 柴琳娜 陈锡云 赵少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3,共10页
生态水文学是研究陆地表层系统生态格局与过程变化及其水文学机制的交叉学科,水资源则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院生态水文与水资源研究中心旨在建设以干旱半干旱区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监测、机制分析、模型... 生态水文学是研究陆地表层系统生态格局与过程变化及其水文学机制的交叉学科,水资源则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院生态水文与水资源研究中心旨在建设以干旱半干旱区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监测、机制分析、模型模拟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综合集成研究为特色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本文介绍了研究中心10余年的工作进展和研究成果.研究中心在陆表水热碳参量综合监测、尺度转换与数据融合、多尺度生态水文过程与机制研究、高寒退化湿地植被恢复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8项,获得了省部级奖励3项,研究成果为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观测数据、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热碳参量综合监测 尺度转换与数据融合 生态水文过程与机制 植被恢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经济研究进展与展望
5
作者 金建君 刘学敏 +1 位作者 王玉海 周丁扬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本文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经济研究团队30年来开展资源经济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资源经济研究的重点.研究团队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资源再生利用、资源经济价值评估、公共资... 本文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经济研究团队30年来开展资源经济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资源经济研究的重点.研究团队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资源再生利用、资源经济价值评估、公共资源及其有效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明确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原因和在中国转型的特殊性,探究了循环经济的机制和模式,系统改进了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探讨了共享资源对区域发展的价值及实践路径等.研究团队未来将以中国现实的资源问题为基础,紧扣国家相关资源政策,精准聚焦和服务国家重大资源战略需求,进一步加强资源经济多学科交叉融合、关注各类资源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结合及其系统关联机制、拓展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方法和价值实现路径、探究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资源共享机制、加强资源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经济 资源型城市 资源价值 共享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校园碳足迹核算及零碳校园规划路径分析——以北京师范大学海淀校园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蔡鑫 孟凡鑫 +3 位作者 孙宇彤 庞凌云 张哲 蔡博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7,共8页
本研究综合考虑高校地理边界内的直接碳排放和跨境间接碳排放,从生命周期视角出发构建了高校校园碳足迹核算方法学模型,选取北京师范大学海淀校园(简称海淀校园)作为案例,系统性地核算并分析了海淀校园碳足迹(包括直接碳排放与间接碳排... 本研究综合考虑高校地理边界内的直接碳排放和跨境间接碳排放,从生命周期视角出发构建了高校校园碳足迹核算方法学模型,选取北京师范大学海淀校园(简称海淀校园)作为案例,系统性地核算并分析了海淀校园碳足迹(包括直接碳排放与间接碳排放)现状,并从消费侧及生产侧2个视角出发,设计低碳校园、深度减碳及零碳校园3种情景规划,探究零碳校园规划路径.结果表明:1)海淀校园2022年的碳足迹为96.72 kt,其中高校碳足迹主要来源为外调电力引起的间接碳排放,占比50.3%;校园直接碳排放与其他间接碳排放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相当,分别占高校碳足迹总量的25.5%和24.2%.2)海淀校园教师公寓区、学生宿舍区、办公区为高校碳足迹的主要来源区域,碳排放总量达到42.06 kt,占高校碳足迹总量的43.5%,主要由电能消耗及天然气消耗导致;其余功能区中,图书馆、生活服务区、教学区及主楼碳排放量分别为9.30、8.32、7.92、7.25 kt,其中,生活服务区的碳排放来源比较特殊,主要由用水及用天然气驱动引起.3)海淀校园如果参考低碳校园情景方案,在2060年可实现40%的校园碳减排;若执行深度减碳情景规划,则可在2060年减少近70%的校园碳排放;如果高校可以依照零碳校园规划路径,综合消费侧及生产侧各项减碳措施,则有望在2060年实现零碳校园建设.本研究结果可为高校落实“碳中和”政策,厘清高校碳足迹现状并实现零碳校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 零碳校园 碳排放核算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资源的地理与生态研究进展与展望
7
作者 杜恩在 李晓兵 +12 位作者 黄永梅 董孝斌 龚吉蕊 于德永 唐海萍 田玉强 刘颖慧 徐霞 董满宇 田育红 王雪超 吕鑫 江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生物资源是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在过去30余年(1993-2024),始终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瞄准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生态-生产范式、植被动态模型、植被资源的时空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植被生产力和碳汇评估... 生物资源是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在过去30余年(1993-2024),始终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瞄准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生态-生产范式、植被动态模型、植被资源的时空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植被生产力和碳汇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持续深入,研究方法更为综合,高水平成果持续涌现,国际化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地理与资源生态研究中心未来将重点开展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1)全球变化背景下植被资源动态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2)生态系统碳汇评估与碳存储技术研发;3)人工生态系统功能及其优化提升技术研发;4)区域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水平与目标实现路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地理 森林资源 草地资源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保护 生态-生产范式 全球变化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十年探索:回顾反思与未来展望——专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辛涛
8
作者 杨丽萍 辛涛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8,共16页
核心素养作为一个关键教育概念被纳入我国教育政策框架,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迈入了以素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阶段。作为该领域最早的研究者之一,辛涛教授在访谈中回顾了过去十年核心素养融入我国教育改革的过程,揭示了核心素养的政策指向... 核心素养作为一个关键教育概念被纳入我国教育政策框架,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迈入了以素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阶段。作为该领域最早的研究者之一,辛涛教授在访谈中回顾了过去十年核心素养融入我国教育改革的过程,揭示了核心素养的政策指向,明确了核心素养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价值。辛涛教授认为基础教育阶段核心素养落地实践取得的成就能够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借鉴,并指出当前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展望未来,辛涛教授提出推进核心素养进一步融入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着力点,包括要进一步细化和拓展核心素养理论框架,加强与相关政策的系统性整合,加速推进以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并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从而使教育改革的每一步都坚实地迈向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跃升,确保核心素养对人才培养的指引明确而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人才培养 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标准 教育评价 教育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矿产资源平台建设与成果概述
9
作者 陶明信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8,共11页
记述了能源与矿产资源平台的建设过程、机构设置演变与团队组成等历史概况;介绍了教学体系中油气地质课程的设置与教学,以及研究生培养情况;总结并重点介绍了其主要科研成果与进展.团队开辟了北京师范大学在油气及相关地质矿产资源领域... 记述了能源与矿产资源平台的建设过程、机构设置演变与团队组成等历史概况;介绍了教学体系中油气地质课程的设置与教学,以及研究生培养情况;总结并重点介绍了其主要科研成果与进展.团队开辟了北京师范大学在油气及相关地质矿产资源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完成各类科研项目,获得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科技奖,服务于我国的油气地质工作;在国际、国内多种重要期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出版多部专著,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矿产资源 平台建设 课程设置与教学 主要科研成果 国际合作与学术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科建设30年回顾与展望
10
作者 李晓兵 李小雁 +3 位作者 姜广辉 王佩 黄庆旭 刘颖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共11页
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科建设30年来在多个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涵盖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综述了自然资源学科研究团队在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资源形成与演变机制、资源开发与利... 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科建设30年来在多个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涵盖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综述了自然资源学科研究团队在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资源形成与演变机制、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资源规划与管理等领域取得的突出贡献.梳理了学科发展面临队伍建设、科研转型、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挑战.亟须面向新时期自然资源学科发展的新要求,立足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特点,在学科融合和集成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服务于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为“地理学”一流学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科学与技术 自然资源管理 回顾与展望 人才培养 30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科野外台站建设回顾与展望
11
作者 徐霞 徐自为 +7 位作者 田玉强 赵少杰 张峰 李小雁 刘绍民 何春阳 黄永梅 张春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1,共11页
野外台站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科的重要研究基地.基于区域特点和研究特色,野外台站不断扩大建设,样地和软硬件设施逐步完善,研究内容不断丰富,高水平成果持续涌现.本文分析了野外观测台站在资源学科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及现阶段的发... 野外台站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科的重要研究基地.基于区域特点和研究特色,野外台站不断扩大建设,样地和软硬件设施逐步完善,研究内容不断丰富,高水平成果持续涌现.本文分析了野外观测台站在资源学科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及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科野外台站的建设历程,深入剖析了典型野外台站的建设历史、现状和研究成果,并展望台站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资源学科野外台站的未来建设思路和规划.旨在为资源学科野外台站的建设以及观测数据的获取和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台站 资源学科 发展趋势 建设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水彩作品选登
12
作者 徐腾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I0005-I0005,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共同体逻辑——关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五虎将”的学术实践研究
13
作者 余清臣 班建武 周作宇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1,共19页
在全力建设新时代中国教育学知识体系的今天,回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五虎将”的学术探索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五虎将”的教育学探索主要发生在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学发展的“新春天”时期。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 在全力建设新时代中国教育学知识体系的今天,回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五虎将”的学术探索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五虎将”的教育学探索主要发生在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学发展的“新春天”时期。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新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奠基与积累、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等,都是“五虎将”教育学探索的重要背景因素。“五虎将”分别侧重从教育哲学、教学原理、现代教育发展、教育科学发展、教育社会学等主题领域开展富有学术个性的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但同时他们也共享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科学探索教育现代化规律的目标追求和推动新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使命担当。“五虎将”的教育学探索经历为今天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基于学术共同体的行动逻辑。新时代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亟需通过中国教育学的新时代理想信念引领全国教育学者发挥出富有学术个性的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五虎将” 学术个性 学术共同体 北京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和需求双重驱动的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科研评价服务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姚兰 张谦 李书宁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文章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数据和需求双重驱动的精细化科研评价服务实践和取得的创新与突破,梳理了全生命周期科研成果数据管理方案,总结了基于管理决策需求、学科和学院需求、学术研究需求、人才评估需求和社会用户需求形... 文章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数据和需求双重驱动的精细化科研评价服务实践和取得的创新与突破,梳理了全生命周期科研成果数据管理方案,总结了基于管理决策需求、学科和学院需求、学术研究需求、人才评估需求和社会用户需求形成的多元科研评价需求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提供的评价服务。旨在分享交流高校图书馆科研评价服务的经验,为提高服务质量,促进高校加强科研管理,以及进一步开展相关问题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科研评价服务 数据管理 评价需求 高校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校园高等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杰 覃铭 +1 位作者 曾晓华 黄丽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8-194,共7页
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校园高等植物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植物的种类及分布现状,在此基础上编制校园高等植物名录,并鉴别外来入侵植物,确立其危害程度,通过对这些植物的入侵途径和危害性进行分析,对校园生态平衡和治理提出防治建议.调... 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校园高等植物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植物的种类及分布现状,在此基础上编制校园高等植物名录,并鉴别外来入侵植物,确立其危害程度,通过对这些植物的入侵途径和危害性进行分析,对校园生态平衡和治理提出防治建议.调查发现学校共有高等植物183种,隶属于73科.蕨类植物5科5种,裸子植物3科3种,被子植物35科175种.其中,外来入侵植物12科33种,占校园高等植物的18.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高等植物 外来入侵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图书馆发展探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雷菊霞 孙魁明 贾西兰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42,共4页
首先对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概念进行再探讨,之后回顾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历程。从网络基础、系统平台、资源建设等方面总结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图书馆的成就与不足,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和规划,指出转型期数字图书馆建设应该... 首先对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概念进行再探讨,之后回顾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历程。从网络基础、系统平台、资源建设等方面总结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图书馆的成就与不足,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和规划,指出转型期数字图书馆建设应该从技术转向管理和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 复合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生活节水技术与措施改进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14
17
作者 徐劲草 许新宜 +1 位作者 王韶伟 贾香香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57,共5页
高校是用水大户,研究与改进生活节水技术与措施意义重大。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通过分析该高校的生活用水情况、节水措施,指出节水工作中存在中水处理能力不足、学生使用自来水浪费、洗澡用水量过大、冲厕用水浪费、用水器具常损坏导致... 高校是用水大户,研究与改进生活节水技术与措施意义重大。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通过分析该高校的生活用水情况、节水措施,指出节水工作中存在中水处理能力不足、学生使用自来水浪费、洗澡用水量过大、冲厕用水浪费、用水器具常损坏导致漏水损失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增加中水处理规模、基于定额管理的学生宿舍自来水用水控制、基于阶梯式水价的学生洗澡用水控制、冲厕水量控制、供水系统故障举报奖励机制这五项节水技术与措施。上述技术措施是在现有节水技术措施上的改进和完善,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学校每年可节水约22.8万m3,节水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节水 中水回用 定额管理 阶梯式水价 北京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生科学研究项目实施特色——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实践 被引量:7
18
作者 虞立红 王静爱 葛岳静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4年第8期20-21,共2页
开展本科生科学研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自主学习精神,使其创新能力得到主动、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 本科生 科学研究项目 实施特色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 人才培养基地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内麻雀(Passer montanus)冬季活动区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潘超 郑光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7-540,共4页
对麻雀 (Passermontanus)进行无线电追踪 ,确证了冬季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麻雀的活动范围相对固定 ,面积约为 76 0 0m2 (90 %调和平均转换法计算 ) .麻雀是集群性鸟类 ,取食地点相对固定 ,作为环境监测的指示物种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麻雀 北京师范大学校园 无线电追踪 活动区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校园秋季鸟类环志报告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阳 雷进宇 《四川动物》 CSCD 2003年第2期88-90,共3页
2 0 0 1年 9月 3日至 11月 10日 ,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园经过 5 1d的工作 ,共网捕环志鸟类 2目 10科 2 8种16 5只。其中留鸟 4种 ,占总数的 14 2 9% ;旅鸟 18种 ,占总数的 6 4 2 9% ;夏候鸟 4种 ,占总数的 14 2 9% ;冬候鸟 2种 ,占总数的... 2 0 0 1年 9月 3日至 11月 10日 ,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园经过 5 1d的工作 ,共网捕环志鸟类 2目 10科 2 8种16 5只。其中留鸟 4种 ,占总数的 14 2 9% ;旅鸟 18种 ,占总数的 6 4 2 9% ;夏候鸟 4种 ,占总数的 14 2 9% ;冬候鸟 2种 ,占总数的 7 15 %。通过网捕环志技术 ,并结合春季同一地区的环志结果 ,分析了迁徙季节本地区鸟类群落的组成 ,以及群落随时间、季节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 秋季 鸟类 环志 迁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