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时车辆源强的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奇 秦延朋 +4 位作者 马保龙 滕玉禄 黄瀚哲 刘臻真 郭宇春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8-362,共5页
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是公路建设与使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准确预测交通噪声对道路两旁敏感点的噪声贡献和影响能为噪声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该研究从移动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能推导出交通噪声计算数学模型。通过实验室测试和实地测... 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是公路建设与使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准确预测交通噪声对道路两旁敏感点的噪声贡献和影响能为噪声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该研究从移动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能推导出交通噪声计算数学模型。通过实验室测试和实地测试进行验证,得出预测点位测量值与预测值的差值在3 dB(A)以内,说明使用该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噪声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再通过该模型的应用研究,计算某一敏感点噪声主要受多长范围内道路的影响,以此作为依据为后期治理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噪声 移动声源 声功率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和TOPSIS-GRA法的城市地铁车站应急疏散能力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继信 黄东阳 +2 位作者 王东民 康健 商泽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8-184,225,共8页
城市地铁站的应急疏散能力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运营和高效疏散的重要指标。为准确评价地铁站的应急疏散能力,首先,分析影响城市地铁站应急疏散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包含16个三级指标的地铁站应急疏散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观层次... 城市地铁站的应急疏散能力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运营和高效疏散的重要指标。为准确评价地铁站的应急疏散能力,首先,分析影响城市地铁站应急疏散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包含16个三级指标的地铁站应急疏散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观层次分析法和客观熵权法分别计算得到主客观权重,引入博弈论计算得到各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其次,将灰色关联分析(GRA)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结合,对城市地铁站的应急疏散能力进行评价,通过计算各评价对象的综合相对贴近度,实现对各个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和排序。实例分析表明,该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该评价方法既能对各个评价对象进行整体评判,又能克服TOPSIS法欧氏距离相近无法区分排序的缺陷。通过与其他模型的对比排序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赋权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 灰色关联分析法(GRA) 地铁车站 应急疏散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共振机理的声子晶体声屏障设计与降噪性能测试 被引量:4
3
作者 秦晓春 倪安辰 +2 位作者 陈正昊 马保龙 孟范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4-482,共9页
针对轮胎-路面噪声,基于U型理论模型探究并优化了3种腔体形式声子晶体的能带结构,最终设计出一种“宽频多带”的沙漏型声子晶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新型交通声屏障,且进行了降噪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噪声特征频段覆盖率,沙漏型>锥... 针对轮胎-路面噪声,基于U型理论模型探究并优化了3种腔体形式声子晶体的能带结构,最终设计出一种“宽频多带”的沙漏型声子晶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新型交通声屏障,且进行了降噪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噪声特征频段覆盖率,沙漏型>锥型>直线型,且禁带范围可通过腔体尺寸进行有效调整;对于声子晶体声屏障降噪效果,将Bragg散射与腔体共振效应耦合、增加排数均可有效提升禁带内降噪效果0.9~3.5dB(A),且作为不连续型周期结构,屏障后声场分布不均,特别是在散射体间隔处,因此测量时需增加测点数目并考虑间隔处影响;沙漏型相较于传统声屏障与Bragg型声子晶体声屏障在500~1000Hz目标禁带内降噪效果提升0.9~14d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噪声 声子晶体 声屏障 能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