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色苷的营养吸收及对结肠癌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琪 欧雅文 +2 位作者 周倩 张燕 胡小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301-305,共5页
花色苷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分布广泛。近年来研究证实,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抗炎症等活性。通过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证明,花色苷具有干预结肠癌发展的作用。通过对花色苷的营养吸收及其干预结肠癌... 花色苷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分布广泛。近年来研究证实,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抗炎症等活性。通过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证明,花色苷具有干预结肠癌发展的作用。通过对花色苷的营养吸收及其干预结肠癌发展的部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花色苷研究及开发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营养吸收 结肠癌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P诱变技术在食品和饲料加工生物催化剂改造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雪 吴亦楠 +4 位作者 马飞 王立言 张翀 李和平 邢新会 《生物产业技术》 2019年第3期13-24,共12页
食品和饲料的生物催化转化和发酵技术成为保障餐桌安全及绿色发展的重要领域,其用酶量在工业酶制剂市场中占比最大,且增长最快。性能优良的酶制剂能显著缩短发酵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目标产物的转化率,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食品和饲... 食品和饲料的生物催化转化和发酵技术成为保障餐桌安全及绿色发展的重要领域,其用酶量在工业酶制剂市场中占比最大,且增长最快。性能优良的酶制剂能显著缩短发酵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目标产物的转化率,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食品和饲料加工产业除了应用分离提取的酶制剂外,很多发酵过程仍以微生物为细胞工厂进行多种酶催化转化。该发酵过程通常涉及复杂的代谢网络和调控机制,且很多体系不能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因此理性基因工程改造通常难以满足应用需求。诱变育种仍然是食品和饲料加工用酶及微生物菌株改造的主要手段,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新技术。近年发展起来的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育种技术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环境友好、突变率高、突变库容大等特点,在食品和饲料加工微生物育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重点介绍近年ARTP在食品与饲料加工酶制剂及发酵微生物改造中的相关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 酶制剂 食品和饲料加工 微生物发酵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迁移谱技术在食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3
作者 周晨曦 郑福平 孙宝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09-318,共10页
离子迁移谱(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IMS)通过对样品分子电离、根据离子迁移率的差异进行分离检测,具有响应快、灵敏度高、易操作和成本低的优点。本文简要介绍了离子迁移谱技术的工作原理、分类和联用技术(如GC-IMS、IMS-MS),总结... 离子迁移谱(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IMS)通过对样品分子电离、根据离子迁移率的差异进行分离检测,具有响应快、灵敏度高、易操作和成本低的优点。本文简要介绍了离子迁移谱技术的工作原理、分类和联用技术(如GC-IMS、IMS-MS),总结了其在国内外食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其中包括肉类、水产品、水果等新鲜程度评估、葡萄酒中“异味”化合物定量、啤酒发酵在线监控、橄榄油和奶酪的产品分级、食用油掺假检测、伊比利亚猪肉及火腿鉴伪以及其他食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指出离子迁移谱技术在食品风味分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今后食品风味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迁移谱 食品风味分析 食品新鲜程度 异味 产品分级 食品鉴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解食品中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形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泽宇 曹雁平 朱雨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24-333,347,共11页
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是热加工食品中两种常见的具有潜在安全隐患的污染物。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的同步抑制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食品安全性问题。本文主要从丙烯酰胺、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机理,影响两者形成的缓解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综... 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是热加工食品中两种常见的具有潜在安全隐患的污染物。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的同步抑制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食品安全性问题。本文主要从丙烯酰胺、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机理,影响两者形成的缓解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本文通过总结现有缓解策略的优异,为丙烯酰胺和5-羟甲基糠醛共同抑制方法的开发和共同抑制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性参考,也为更多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5-羟甲基糠醛 抑制 美拉德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技术研究藻蓝蛋白在抑制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郝帅 李爽 +3 位作者 王静 吴婷婷 张佳雯 王成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3-101,共9页
藻蓝蛋白是我国认可的天然食品着色剂,广泛用于多种食品产业中,同时也是一种天然功能性食用因子,具有优良的抗肿瘤能力。本研究通过高通量转录组学技术对藻蓝蛋白处理前后的H460细胞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2532个基因的转录水平受到... 藻蓝蛋白是我国认可的天然食品着色剂,广泛用于多种食品产业中,同时也是一种天然功能性食用因子,具有优良的抗肿瘤能力。本研究通过高通量转录组学技术对藻蓝蛋白处理前后的H460细胞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2532个基因的转录水平受到了藻蓝蛋白的影响,其中藻蓝蛋白处理后表达上调的基因有1491个,表达下调的基因有1041个;GO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参与了细胞增殖调控过程、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细胞因子应答反应等生物学过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Cdk2、Cdc25、PCNA、TLR4等影响细胞增殖的基因均出现了显著下调(P<0.05);p27、p21等抑制细胞增殖的基因出现了显著上调(P<0.05);Bcl-2、NKD1等癌基因出现了极显著下调(P<0.01);而CCT6、GBP2等促凋亡基因出现了极显著上调(P<0.01),并且这些基因的变化情况与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一致;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PI3K-Akt信号通路是藻蓝蛋白参与调控H460细胞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转录组学技术,深入分析了藻蓝蛋白对非小细胞肺癌H460细胞的调控机制,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和抗肿瘤类功能性食品因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蓝蛋白 非小细胞肺癌 H460细胞 转录组学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蓝色素蛋白抑制A549细胞活性机制的miRNA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郝帅 李爽 +4 位作者 王静 刘媛璞 赵磊 张佳雯 王成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91-98,共8页
藻蓝色素蛋白是我国认可的天然食用色素,可用于多种低温食品的着色;它同时也是一种优良的功能性色素蛋白。许多研究表明,藻蓝蛋白具有显著的肿瘤抑制作用,能够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和迁移。为深入探究藻蓝蛋白抑制非小细胞肺癌活性的... 藻蓝色素蛋白是我国认可的天然食用色素,可用于多种低温食品的着色;它同时也是一种优良的功能性色素蛋白。许多研究表明,藻蓝蛋白具有显著的肿瘤抑制作用,能够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和迁移。为深入探究藻蓝蛋白抑制非小细胞肺癌活性的调控机制,本研究以A549细胞为代表,采用高通量小分子RNA转录组测序技术对藻蓝蛋白处理前后的细胞进行miRNA的筛选分析。结果表明,已知和新预测的miRNA被成功测序;通过统计学分析筛选得到了136个藻蓝蛋白处理后具有表达差异的miRNA,其中74个显著上调,62个显著下调。根据这些差异miRNA在不同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可以聚类为4类不同的表达模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上述miRNA进行表达量的验证,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相吻合;此外,miRNA靶基因的Gene Ontology注释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细胞增殖信号转导调控过程相关的靶蛋白例如PAK4、MAPK13、RASSF10等均被预测为差异miRNA的全新靶点,可能在藻蓝蛋白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增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不同于传统的mRNA转录组测序,本研究采用小分子miRNA测序深入探究了藻蓝蛋白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调控机制,为抗肿瘤类功能食品因子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蓝色素蛋白 A549细胞 miRNA转录组 细胞增殖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煎炸油使用安全及有害成分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解久莹 张翔宇 +2 位作者 吴永强 杨雪莲 曹雁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33-338,344,共7页
煎炸食品一直深受各个年龄段消费者的喜爱,但食用油在煎炸过程中会发生品质劣变,危害人体健康。本文针对国内外煎炸用油的品种及要求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煎炸工艺的新进展、煎炸油在热加工过程中因质量劣变产生的危害及机制,介绍了目前... 煎炸食品一直深受各个年龄段消费者的喜爱,但食用油在煎炸过程中会发生品质劣变,危害人体健康。本文针对国内外煎炸用油的品种及要求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煎炸工艺的新进展、煎炸油在热加工过程中因质量劣变产生的危害及机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煎炸油的质量评价标准、煎炸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的检测指标与测定方法以及有害成分的控制,为我国煎炸油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和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炸油 有害成分 标准 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干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冯清妍 倪元颖 +2 位作者 宋弋 肖红伟 高振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36-341,共6页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品。双孢蘑菇贮藏期较短,影响了其销售和出口。干制作为一种有效的延长双孢蘑菇贮藏期的处理方式,有利于提高干燥速率及干制品品质。本文在介绍双孢蘑菇的生产概况、传统干制...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品。双孢蘑菇贮藏期较短,影响了其销售和出口。干制作为一种有效的延长双孢蘑菇贮藏期的处理方式,有利于提高干燥速率及干制品品质。本文在介绍双孢蘑菇的生产概况、传统干制方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预处理对双孢蘑菇干制的影响及热风联合微波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等分段式干制方法的研究进展,为双孢蘑菇干制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干制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式拟合对煎炸油质量的预测 被引量:5
9
作者 解久莹 吉静筠 +2 位作者 李裕梅 杨雪莲 曹雁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1-17,23,共8页
通过测定煎炸油理化指标确定煎炸油质量过程较为繁琐,因此寻找一种方法快速确定煎炸油质量情况十分必要。通过在160、175、190、205、220℃等五个温度下进行大豆油煎炸实验获得酸价、羰基价、极性组分等理化指标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建... 通过测定煎炸油理化指标确定煎炸油质量过程较为繁琐,因此寻找一种方法快速确定煎炸油质量情况十分必要。通过在160、175、190、205、220℃等五个温度下进行大豆油煎炸实验获得酸价、羰基价、极性组分等理化指标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建模。在初次拟合模型的基础上,对删除学生化残差绝对值>3或Cook距离>1的异常数据进行剔除,并用其余数据再次进行多项式拟合建模,使用模型预测其他未知时间点的理化指标值。酸价和极性组分均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羰基价采用三次多项式拟合,通过拟合结果,R2在0.8628以上。各温度分别取三个未知油样,测定它们的三个理化指标作为测量值,计算各模型获得的拟合方程作为拟合值进行验证实验,相关性达到0.9968以上。表明模型稳定,能够很好地对未知油样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炸油 酸价 羰基价 极性组分 多项式拟合建模 指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T细胞口服免疫耐受作用的β-乳球蛋白水解物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岭含 张倩倩 +1 位作者 丛艳君 闫文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9,共13页
以牛乳中主要过敏原β-乳球蛋白为研究对象,制备和鉴定具有T细胞表位和口服免疫耐受性的水解物,旨在为牛乳过敏患者口服免疫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β-乳球蛋白的T细胞表位,通过质谱分析6种蛋白酶水解β-乳球蛋... 以牛乳中主要过敏原β-乳球蛋白为研究对象,制备和鉴定具有T细胞表位和口服免疫耐受性的水解物,旨在为牛乳过敏患者口服免疫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β-乳球蛋白的T细胞表位,通过质谱分析6种蛋白酶水解β-乳球蛋白水解物的氨基酸序列,用T细胞增殖实验鉴定水解物中多肽免疫耐受作用,体内实验测定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IgE、IgG1、IgG2a)、Th1细胞因子(IFN-γ、IL-17)、Th2细胞因子(IL-4、IL-5、IL-13)、组胺、几丁质酶-3样蛋白1的水平及小鼠脾脏细胞亚群的变化水平,验证β-乳球蛋白水解物的口服免疫治疗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物具有口服耐受性,其中复合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物具有口服耐受性是创新性发现。中性蛋白酶水解物虽然含有T细胞表位,但是仍然具有致敏性。因此含有T细胞表位的水解物不一定具有口服免疫耐受性,需要体内实验验证。研究结论以期为新型抗过敏乳基料的开发和临床治疗牛乳过敏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过敏 Β-乳球蛋白 多肽 口服耐受 T细胞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热加工技术在低或无致敏婴幼儿配方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迪 丛艳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95-402,共8页
牛乳营养丰富,对婴幼儿来说,是母乳较好的替代品,绝大多数婴幼儿配方粉都是基于牛乳制备的,非热加工技术在降低牛乳过敏原致敏性,减少营养成分损失等方面表现出较多优势。本文介绍了牛乳中主要过敏原的结构和B细胞表位,总结了低或无致... 牛乳营养丰富,对婴幼儿来说,是母乳较好的替代品,绝大多数婴幼儿配方粉都是基于牛乳制备的,非热加工技术在降低牛乳过敏原致敏性,减少营养成分损失等方面表现出较多优势。本文介绍了牛乳中主要过敏原的结构和B细胞表位,总结了低或无致敏婴儿配方粉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非热加工技术包括高压、微波、发酵及其与酶解联合处理对乳蛋白致敏性的影响,以及在婴幼儿配方粉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以期能够为营养充足、适口、低或无致敏性新型婴幼儿配方粉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过敏原 低或无致敏婴幼儿配方粉 酶解 非热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大曲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12
作者 周晨曦 郑福平 +3 位作者 李贺贺 吴继红 黄明泉 孙宝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2,共7页
白酒大曲是以小麦、大麦和(或)豌豆为主要原料、经人工制曲而成,是白酒酿造所需的糖化发酵剂和生香剂。其原料的分解产物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直接或间接构成了白酒的风味物质。研究大曲风味物质对研究酒香、改善基酒质量有重要意义。该... 白酒大曲是以小麦、大麦和(或)豌豆为主要原料、经人工制曲而成,是白酒酿造所需的糖化发酵剂和生香剂。其原料的分解产物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直接或间接构成了白酒的风味物质。研究大曲风味物质对研究酒香、改善基酒质量有重要意义。该文简要介绍了大曲的制作工艺及分类,总结了大曲风味物质研究现状,包括前处理方法、定性定量方法和已检测的风味物质,以期为今后研究大曲风味物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大曲 风味物质 研究进展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和脂溶性功能成分微胶囊的消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铁铮 钱启尧 王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6-301,共6页
微胶囊在体内和体外模拟时的消化状况是近年来微胶囊研究的焦点方向之一。本文概述了微胶囊在口腔、胃和肠道中的消化情况,以及壁材、微胶囊化方法等因素对芯材释放率和生物利用率的影响,并对微胶囊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 微胶囊在体内和体外模拟时的消化状况是近年来微胶囊研究的焦点方向之一。本文概述了微胶囊在口腔、胃和肠道中的消化情况,以及壁材、微胶囊化方法等因素对芯材释放率和生物利用率的影响,并对微胶囊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微胶囊作为功能性食品配料的研究与工业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消化 释放率 生物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