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在ICU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瑞莲 彭晶晶 +1 位作者 周佳欣 张欢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S1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的有效护理的方法,缩短危重病人的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ICU89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病人实施输液及护理措施。结果:89例病人,穿刺置管一次成功81例,5例因颈外静脉显露不良,更换另一...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的有效护理的方法,缩短危重病人的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ICU89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病人实施输液及护理措施。结果:89例病人,穿刺置管一次成功81例,5例因颈外静脉显露不良,更换另一侧颈外静脉而穿刺成功,3例未能成功。结论:对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的使用,可短时间内建立快速静脉通路,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人费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外静脉 穿刺留置针 ICU 穿刺置管 静脉通路 危重病人 抢救时间 锁骨上缘 四肢静脉 液体外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控制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2
作者 赵瑞莲 张欢欢 张婧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S1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病区实施质量控制后在病房管理时发挥的作用。方法:病区成立质控小组对医疗护理进行质量控制。通过设立病区质控小组,按计划实施监督、记录、反馈、整改,以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结果:病区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目的:探讨病区实施质量控制后在病房管理时发挥的作用。方法:病区成立质控小组对医疗护理进行质量控制。通过设立病区质控小组,按计划实施监督、记录、反馈、整改,以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结果:病区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设立病区质控小组,是提高病区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控小组 病房管理 护理质量 质量改进 护理人员 主管护师 护理病历 质量控制 差错事故 质控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护室护士一次性口罩更换行为调查分析
3
作者 张欢欢 姚婷婷 张金伶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S1期5-6,共2页
目的:调查监护室护士一次性口罩更换行为现状,找出现存问题,制定相应措施。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本院103名监护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白班护士更换口罩的依从性高于夜班护士。工作繁忙时口罩的更换依从性较差,不更换的高达66.0%。结论:... 目的:调查监护室护士一次性口罩更换行为现状,找出现存问题,制定相应措施。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本院103名监护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白班护士更换口罩的依从性高于夜班护士。工作繁忙时口罩的更换依从性较差,不更换的高达66.0%。结论:监护室护士正确更换一次性口罩的依从行为不佳,医院管理部门应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加强职业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护士防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从性 夜班护士 调查分析 行为现状 医院管理部门 更换频率 主管护师 夜班工作 深静脉置管 护士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董伟 张欢欢 张金伶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10期87-88,共2页
目的对56例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通过自制表格对56例患者依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和比较。结果年龄较大的、男性、文化程度低以及病情严重的患者发生率高。结论针对ICU综合征的高发人群,采取... 目的对56例患者发生ICU综合征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通过自制表格对56例患者依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和比较。结果年龄较大的、男性、文化程度低以及病情严重的患者发生率高。结论针对ICU综合征的高发人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ICU综合征的发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综合征 原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威威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3期112-113,共2页
目的:观察为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5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6例... 目的:观察为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5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6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非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采用限制性体液复苏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复苏的时间、住院的时间、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总输液量、PaC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吸入氧浓度百分比)及死亡率。结果:接受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复苏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总输液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其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PaCO2/FiO2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为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其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 创伤失血性休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性肺炎患者呼出气与细菌培养顶空气体光声光谱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静莎 张健鹏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0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细菌性肺炎患者呼出气与同种细菌顶空气体之间光声光谱特异性波峰的异同。方法:选择住院的细菌性肺炎患者20例,收集其呼出气,同时对其痰细菌培养筛选出的阳性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传代接种,获得单... 目的:观察细菌性肺炎患者呼出气与同种细菌顶空气体之间光声光谱特异性波峰的异同。方法:选择住院的细菌性肺炎患者20例,收集其呼出气,同时对其痰细菌培养筛选出的阳性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传代接种,获得单纯致病菌株,并接种到增菌培养基平板中,培养24 h。采用PASTA-1001光声光谱分析仪对肺炎患者呼出气及同种细菌顶空气体进行检测并分析,明确二者光声光谱特异性波峰的异同。结果:大肠杆菌顶空气体检测到与大肠杆菌感染性肺炎患者呼出气的波峰相似,但形态不完全相同;肺炎克雷伯杆菌顶空气体检测到与肺炎雷伯杆菌感染性肺炎患者呼出气相似的波峰,但幅度存在差异;铜绿假单胞菌顶空气体检测到与铜绿假单胞杆菌感染性肺炎患者呼出气相似的波峰。结论:细菌性肺炎患者的呼出气光声光谱检测对同种细菌的顶空气体检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作为细菌性肺炎早期致病菌的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肺炎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细菌顶空气体 呼吸诊断 光声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声光谱在细菌性肺炎患者病原菌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刘静莎 张健鹏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5期13-17,共5页
目的:应用光声光谱分析技术对细菌性肺炎患者及健康人的呼出气进行检测分析,以期探索可用以鉴别细菌性肺炎的特异性气体波峰,探寻细菌性肺炎的早期病原学诊断方法。方法:选择住院的痰细菌培养阳性的肺炎患者12例(肺炎组)及医院健康工作... 目的:应用光声光谱分析技术对细菌性肺炎患者及健康人的呼出气进行检测分析,以期探索可用以鉴别细菌性肺炎的特异性气体波峰,探寻细菌性肺炎的早期病原学诊断方法。方法:选择住院的痰细菌培养阳性的肺炎患者12例(肺炎组)及医院健康工作人员6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Tedlar采样袋收集其呼出气。用PASTA-1001光声光谱分析仪对上述气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患者呼出气光声光谱检测结果显示,大肠杆菌肺炎患者在1120~1126波数段(E峰)(灵敏度50%、特异度100%)、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在1240~1242波数段(K峰)(灵敏度50%、特异度100%)出现区别于健康对照组的波峰。结论:临床上可根据大肠杆菌肺炎、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呼出气光声光谱检测中的E峰、K峰将其与健康对照者相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肺炎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大肠杆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 光声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发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分析
8
作者 刘婷 袁烁 张威威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3期41-42,共2页
目的:分析检测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发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0月入院24 h内转变为脓毒症休克患者72例,根据是否发生LVDD分为A组(已发生)39例和B组(未发生)3... 目的:分析检测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发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0月入院24 h内转变为脓毒症休克患者72例,根据是否发生LVDD分为A组(已发生)39例和B组(未发生)33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发生LVDD的独立危险因素及NT-proBNP水平对发生LVDD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NT-proBNP、血肌酐及心肌肌酐蛋白Ⅰ(CTnⅠ)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存在差异的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是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发生LVD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检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NT-proBNP水平对其是否并发LVDD有显著预测价值,可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 血肌酐 肌钙蛋白Ⅰ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效果
9
作者 刘婷 袁烁 张威威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9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102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102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入院至尿量恢复正常的时间、进行器官支持治疗的时间、住ICU的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Ⅱ)的评分及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入院至尿量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住ICU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其APACHⅡ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治疗期间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对脓毒症合并AKI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可促进其快速康复,降低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血液透析 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