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阶段心理护理应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屈亚新 周作玲 +2 位作者 唐立荣 刘欣苹 刘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432-3434,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分阶段心理护理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在顺义区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有典型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共78例,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观察3个月。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 目的:对比研究分阶段心理护理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在顺义区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有典型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共78例,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观察3个月。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采取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双阶段分级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再次住院率、心功能状况、抑郁评分及生存质量。结果:(1)分阶段心理护理可以缩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3个月的再次入院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2)分阶段心理护理可以减低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减轻其临床分级,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3)分阶段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其生存质量评分,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分阶段心理护理应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理护理 密尔顿抑郁量表 SF-36生命质量简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康对介入术后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建国 朱正炎 +1 位作者 马军力 王礼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594-1596,1600,共4页
目的:观察血脂康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合并高血脂患者心功能预后,并观察其对血脂和血浆FI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2016年在顺义区医院诊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予... 目的:观察血脂康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合并高血脂患者心功能预后,并观察其对血脂和血浆FI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2016年在顺义区医院诊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予一般基础治疗,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服用血脂康治疗,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脂、血浆FIB、PAI-1、t-PA水平,并于治疗前后及随访3个月后进行心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1)2组患者TG、TCHO、HDL-C、LDL-C均较治疗前减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2组的血浆Fib、PAI-1治疗后均降低,t-PA值增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心功能都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3个月随访后其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康可以降低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其血液凝聚度,并可明显提高其心功能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康 冠心病 高脂血症 心功能 预后 血浆FI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冠心病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4
3
作者 郭峰 张宝娓 朱正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0期2757-2760,共4页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冠心病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冠心病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冠心病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冠心病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压、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功能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SBP、DBP、hs-CRP、TNF-α、NO、ET-1、LVEF、LVEDD及LVES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hs-CRP、TNF-α、ET-1、LVEDD及LVESD水平均显著低于组内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SBP、DBP、hs-CRP、TNF-α、ET-1、LVESD水平较治疗后对照组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对比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LVE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水平相比,两组治疗后NO、LVE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冠心病伴轻中度高血压,可有效控制血压,减轻机体炎性应激,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功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伴轻中度高血压 替米沙坦 硝苯地平控释片 炎性因子 血管内皮功能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磷脂合酶抑制剂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小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范一帆 齐丹 +1 位作者 刘佳馨 杨新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1-735,共5页
目的研究鞘磷脂合酶抑制剂D609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雄性野生型C57BL/6J小鼠2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区组分组法分为对照组、D609组、AngⅡ组和AngⅡ+D609组,每组7只。通过持续皮下灌注AngⅡ... 目的研究鞘磷脂合酶抑制剂D609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雄性野生型C57BL/6J小鼠2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区组分组法分为对照组、D609组、AngⅡ组和AngⅡ+D609组,每组7只。通过持续皮下灌注AngⅡ建立高血压模型,2周后观察小鼠的血压变化,行心脏超声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采用HE与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使用ELISA方法测定小鼠血浆中炎性反应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6,IL-6)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小鼠比较,AngⅡ组小鼠血压出现显著升高和心肌肥厚,而且心肌纤维化明显增加,血浆中TNF-α及IL-6的浓度显著增加。与AngⅡ组比较,AngⅡ+D609组小鼠血压降低,心肌肥厚明显减轻,心肌及血管组织的胶原纤维沉积显著减少,且血浆TNF-α及IL-6的浓度显著降低。结论鞘磷脂合酶在高血压导致的心肌纤维化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肌纤维化 鞘磷脂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对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春波 胡大一 +1 位作者 朱正炎 秦明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328例病情稳定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或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按照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将其分为合并糖尿病组(101例)和非糖尿病组(227例)。两组均给予...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328例病情稳定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或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按照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将其分为合并糖尿病组(101例)和非糖尿病组(227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100mg/d口服,连服14d后分别以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作诱导剂检测两组血小板聚集率。以同时满足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20%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者为AR;仅满足一项者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均不满足者为阿司匹林敏感(AS)。分析两组AR、ASR、AS发生情况及影响AR/ASR的危险因素。结果(1)合并糖尿病组ASR、AR+ASR发生率分别为35.6%和42.6%,非糖尿病组分别为23.8%和27.8%,两组ASR及ASR+AR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合并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AR+ASR患者除血糖水平分别为(7.1±2.6)mmol/L和(4.8±0.6)mmol/L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他临床相关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合并糖尿病组AR+ASR患者女性(60.5%)、吸烟者比例(11.6%)及TG水平(1.7±0.7)mmol/L与合并糖尿病组AS患者分别为41.4%、29.3%和(2.2±1.7)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女性是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AR/ASR的独立危险因素β=-1.185,χ2=7.738,P=0.005,OR=0.306,95%CI为(0.133,0.705)。结论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心脑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ASR及AR+ASR发生率高于心脑血管疾病非糖尿病患者。性别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发生AR/ASR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阿司匹林 心血管病 血小板聚集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肺栓塞的误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谢文丽 王海艳 郝玉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03-404,共2页
关键词 肺栓塞 误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的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任春琦 孔羽 +2 位作者 伏圣高 朱正炎 杜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分析患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的中青年患者的临床特征,探求导致此类人群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年龄在18~59岁之间拟诊冠状动... 目的分析患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的中青年患者的临床特征,探求导致此类人群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年龄在18~59岁之间拟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141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者44例)和对照组(主动脉瓣正常者97例),对两组的基线资料及合并的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观察性研究。结果与主动脉瓣正常的中青年相比,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患者的总胆固醇浓度更高[(4.45±1.00)mmol/L vs(3.93±0.77)mmol/L,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高[(2.73±0.76)mmol/L vs(2.42±0.68)mmol/L,P=0.016]、合并冠心病比例更高(100%vs 90.7%,P=0.03)。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的中青年患者均存在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合并的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越少,其吸烟、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占比越高。中青年患者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总胆固醇浓度是中青年发生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的影响因素(P=0.007,OR=4.882,95%CI:1.553~15.347)。结论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的中青年患者比同年龄段主动脉瓣正常者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更高,合并冠心病者更多,高总胆固醇可能是中青年发生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 经胸超声心动图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