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ST段回落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迎花 华琦 +7 位作者 王云飞 李小明 吴晴晴 李博宇 刘志 孔强 张钰聪 李静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5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ST段回落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 连续观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行急诊PCI,且术后TIMI血流3级的STEMI患者127例,以ST段回落是否... 目的探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ST段回落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 连续观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行急诊PCI,且术后TIMI血流3级的STEMI患者127例,以ST段回落是否≥50%,分为ST段完全回落组和ST段回落不良组,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探讨ST段回落不良的临床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ST段回落不良组入院心率大于ST段完全回落组(80.3±11.9比73.3±17.5,P=0.023);其他基线资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症状发作到冠状动脉开通时间(OR:0.998,95%CI:0.996-0.999,P=0.014)、左冠状动脉闭塞(OR:0.341,95%CI:0.122-0.951,P=0.040)是STEMI患者心电图ST段回落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再灌注治疗时机和病变解剖部位与STEMI患者ST段回落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ST段回落 左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心脏瓣膜钙化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孔强 张迎花 +6 位作者 华琦 王云飞 李小明 江大川 薛淞 吴晴晴 李静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4期262-267,共6页
目的:分析合并心脏瓣膜钙化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连续入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80例,经胸超声心动图筛选出主动脉瓣膜或二尖瓣膜钙化病例,分为心脏瓣膜钙化组( VC组,89例)和无心脏瓣膜钙化... 目的:分析合并心脏瓣膜钙化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连续入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80例,经胸超声心动图筛选出主动脉瓣膜或二尖瓣膜钙化病例,分为心脏瓣膜钙化组( VC组,89例)和无心脏瓣膜钙化组( NVC组,9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NVC组和VC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6.07±11.67)岁和(67.06±10.93)岁(t=6.035,P=0.001);急性心肌梗死Killip分级分别为1.28±0.61和1.53±0.72(t=2.593,P=0.018);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分别为1.67±0.85和2.16±0.81(t=3.694,P=0.001);入院时心率分别为(72.92±14.94)次/min和(79.42±18.10)次/min(t=2.646,P=0.016);两组吸烟史分别为61例(67.1%)和38例(42.7%)(χ2=17.709,P=0.000)。住院期间,VC组死亡11例(12.4%), NVC组无死亡病例(χ2=11.979,P=0.001)。院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VC组8例(10.25%),NVC组2例(2.19%)(χ2=4.899,P=0.027)。 COX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Killip分级(OR:1.753,95%CI:1.135~2.705,P=0.011)及瓣膜钙化(OR:2.643,95%CI:1.043~6.701,P=0.041)是院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脏瓣膜钙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近、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瓣膜钙化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