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门头沟区主要果树果实品质提升试验研究
1
作者 伏芳 刘晓琳 姜燕 《烟台果树》 2024年第2期20-21,25,共3页
课题组开展了果树专用叶面肥在苹果、樱桃、京白梨、香白杏等4种果树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这4种果树上增施果树专用叶面肥,能显著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氨基酸总量,明显改善果实内在品质,提升果实的商品价值。
关键词 门头沟 果树 果实品质 果树专用叶面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门头沟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提升对策
2
作者 刘晓琳 伏芳 姜燕 《烟台果树》 2024年第3期33-34,共2页
门头沟区是北京市重要的果树产区,苹果种植历史悠久。2023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给门头沟区苹果产业造成了大范围、毁灭性的打击。结合灾害调研,课题组对门头沟地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结合灾后... 门头沟区是北京市重要的果树产区,苹果种植历史悠久。2023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给门头沟区苹果产业造成了大范围、毁灭性的打击。结合灾害调研,课题组对门头沟地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结合灾后重建提出了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头沟区 苹果 产业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灰窑遗址及公路边坡裸露地表植被修复模式的生态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苗保河 郑延海 +6 位作者 伏芳 孙楠 张文波 卢欣艳 吴晶 苏本营 李永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128,共4页
研究对北京市门头沟区石灰窑废弃地及公路边坡裸露地表8种生态修复模式中的植被生态学特征及生态恢复效果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石灰窑遗址人工景观再建模式、框格+植被模式及无土碎石挡土墙灌浆模式修复效果较好,容器苗修复模式和... 研究对北京市门头沟区石灰窑废弃地及公路边坡裸露地表8种生态修复模式中的植被生态学特征及生态恢复效果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石灰窑遗址人工景观再建模式、框格+植被模式及无土碎石挡土墙灌浆模式修复效果较好,容器苗修复模式和挂网喷播模式效果最差。8种生态修复模式中,植被物种丰富度以客土移栽模式最高(29±1.15),石灰窑人工景观再建模式次之(23.6±2.02),保育棒模式最低(7±1.1);植被盖度以石灰窑人工景观再建模式(88.3%)和框格+植被模式(87%)最高,植生袋模式和挂网喷播模式最低,分别为48%和32%;植被高度以客土移栽模式最高(546.3cm),人工景观模式次之(316cm);挂网喷播和植生袋最低,分别为44.97cm和54.13cm。综合评价结果认为,石灰窑人工景观再建、框格+植被和挡土墙灌浆模式是门头沟区石灰窑及公路边坡裸露地表生态恢复较适合的修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头沟 石灰窑遗址 公路边坡 植被恢复模式 生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门头沟区日光温室草莓促成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武雅娟 付雷 +3 位作者 李晶 伏芳 薛小征 苏本营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第19期73-75,共3页
通过开展草莓日光温室栽培的示范推广,整理出门头沟区草莓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技术,为当地草莓种植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草莓 日光温室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红外感应自动照相机对北京市王平矿区鸟兽的快速调查 被引量:6
5
作者 苗保河 张文波 +6 位作者 杨科 孙楠 付芳 吴晶 卢欣艳 邓棋 夏灿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9-291,共3页
自2010年8—9月,利用10台红外感应自动照相机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煤矿区进行野生动物调查,累积监测212 d,共拍摄到鸟、兽等野生动物6目11科14种.同时,利用样带调查法调查到鸟、兽等野生动物5目18科24种.2种调查方法调查的物种有较大的... 自2010年8—9月,利用10台红外感应自动照相机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煤矿区进行野生动物调查,累积监测212 d,共拍摄到鸟、兽等野生动物6目11科14种.同时,利用样带调查法调查到鸟、兽等野生动物5目18科24种.2种调查方法调查的物种有较大的差异,在物种普查中可以有较好的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感应自动照相机 野生动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落酸调控芙蓉菊及其杂交后代耐盐性的生理特性及分子机制
6
作者 刘畅 陆雨帆 +8 位作者 姜燕 郭子雨 项睿子 王雨新 向丽娟 张玥 张宁 傅学浩 孙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5-1036,共12页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脱落酸(ABA)对于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及杂交后代耐盐性作用机制,为菊花耐盐种质培育创新奠定基础。【方法】以耐盐种质芙蓉菊、盐敏感种质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及两者杂交后代中较耐盐的FG2...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脱落酸(ABA)对于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及杂交后代耐盐性作用机制,为菊花耐盐种质培育创新奠定基础。【方法】以耐盐种质芙蓉菊、盐敏感种质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及两者杂交后代中较耐盐的FG26为研究材料,分析700 mmol·L^(-1)氯化钠(NaCl)处理下内源脱落酸动态变化;以0 mmol·L^(-1)氯化钠处理并施加清水为对照组(ck),研究300 mmol·L^(-1)氯化钠溶液与清水(T1)、T1结合200μmol·L^(-1)脱落酸(T2),以及T1结合1 mmol·L^(-1)钨酸钠溶液(T3)3种不同处理下的生理指标变化,揭示3种不同耐盐性植物的生理差异,解析脱落酸在3种植物盐胁迫中调控机制差异;利用转录组与系统发育分析,解析脱落酸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模式及进化历史。【结果】(1)700 mmol·L^(-1)氯化钠溶液处理下,植物内源脱.落酸质量分数均显著提高(P<0.05),芙蓉菊响应速度与峰值高于FG26和甘菊。(2)T2处理,3种植物的内源脱落酸质量分数较T1分别增加2.03,2.14及2.99倍,均呈上升趋势。同时芙蓉菊的脯氨酸质量分数较T1上调44.42%,甘菊和FG26的脯氨酸质量分数较T1分别降低71.74%和22.27%。芙蓉菊和FG26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较T1变化均不显著,甘菊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T1下降11.45%,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较T1显著下降37.63%(P<0.05)。(3)盐胁迫后,脱落酸信号通路PP2C类基因HAB1、HAI1和AHG1-1仅在芙蓉菊和FG26中特异性上调,在甘菊中变化不明显。【结论】盐胁迫响应中内源脱落酸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外施脱落酸能特异性调控不同植物生理代谢,改善抗逆能力。芙蓉菊较强的耐盐性与高效脱落酸响应、渗透调节及稳定抗氧化与膜保护系统有关。耐盐相关性状及关键基因HAB1、HAI1和AHG1-1可通过杂交部分遗传给后代FG26。证实了芙蓉菊具有作为菊花耐盐新品种培育优良种质资源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芙蓉菊 脱落酸 PP2C基因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菊干旱响应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作用及耐旱基因挖掘
7
作者 项睿子 巴亭亭 +6 位作者 姜燕 郭子雨 刘畅 张宁 张玥 傅学浩 孙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3-1013,共11页
【目的】探究黄酮类化合物在太行菊Opisthopappus taihangensis响应干旱胁迫中的作用,并为抗旱菊花Chysanthemum×morifolium新品种培育提供可利用的基因资源。【方法】以耐旱种质太行菊和干旱敏感种质菊花脑C.nankingense为材料,... 【目的】探究黄酮类化合物在太行菊Opisthopappus taihangensis响应干旱胁迫中的作用,并为抗旱菊花Chysanthemum×morifolium新品种培育提供可利用的基因资源。【方法】以耐旱种质太行菊和干旱敏感种质菊花脑C.nankingense为材料,在模拟干旱及复水条件下,测定太行菊的总黄酮及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同时鉴定可能调控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候选基因OtMYB12,并分析其表达动态及亚细胞定位。【结果】(1)在干旱胁迫下,太行菊叶片和根部黄酮类物质质量分数随胁迫时间延长持续升高,于24 h达峰,复水后显著下降,且始终高于菊花脑对应器官中的质量分数。(2)在5种黄酮类化合物中,芦丁含量在太行菊叶片和根中都最高,各类物质均随干旱胁迫时间持续积累,复水后下降。(3)OtMYB12进化过程中未经历重复和丢失事件,定位于细胞核中,其表达水平变化与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结构基因的变化趋势高度相关。【结论】黄酮类物质参与响应太行菊干旱胁迫,OtMYB12可能通过调控类黄酮化合物的合成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菊 干旱胁迫 黄酮类化合物 MYB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核桃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致病性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45
8
作者 陈善义 陶万强 +2 位作者 王合 李金钟 周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9-473,I0001,共6页
核桃黑斑病是危害核桃生产的重要细菌病害,造成树势衰弱,减产严重,甚至树体死亡。2008年在北京郊区栽植的幼树上发现疑似病害,且呈爆发之势。为确定其病原菌分类地位,用组织分离法分离核桃黑斑病菌,纯化培养后用针刺接种法回接到健康核... 核桃黑斑病是危害核桃生产的重要细菌病害,造成树势衰弱,减产严重,甚至树体死亡。2008年在北京郊区栽植的幼树上发现疑似病害,且呈爆发之势。为确定其病原菌分类地位,用组织分离法分离核桃黑斑病菌,纯化培养后用针刺接种法回接到健康核桃树枝条和叶片上,14 d后叶片和枝条分别出现典型病斑,接种发病组织再分离所得病菌性状、16S rDNA与初分离的一致,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以分离的核桃黑斑病菌总DNA为模板,采用细菌16SrDNA的通用引物,通过PCR扩增到约1.5 kb的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16S rDNA片段长为1 453个核苷酸,通过GenBank上BLAST分析,表明该病原细菌为Xanthomonas campestr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黑腐病 细菌 致病变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粪添加比例对玫瑰花托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
9
作者 刘晓琳 伏芳 +1 位作者 李晶 苏本营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6期69-71,87,共4页
以玫瑰花托为基本原料进行堆肥试验,研究不同比例猪粪与玫瑰花托混合堆肥体系中温度、pH、总氮含量、水溶性NH_(4)^(+)-N含量和种子发芽指数(GI)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适宜的猪粪,能使玫瑰花托堆肥更快进入高温分解阶段,增加高... 以玫瑰花托为基本原料进行堆肥试验,研究不同比例猪粪与玫瑰花托混合堆肥体系中温度、pH、总氮含量、水溶性NH_(4)^(+)-N含量和种子发芽指数(GI)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适宜的猪粪,能使玫瑰花托堆肥更快进入高温分解阶段,增加高温分解持续时间和总氮含量,加快物料NH_(4)^(+)-N降低的速率和堆肥腐熟化进程。玫瑰花托与猪粪按照9∶10的质量比配比效果最佳,在堆肥3 d时进入高温分解阶段(>50℃),高温持续时间为11 d,至堆肥28 d,该处理NH_(4)^(+)-N含量比纯玫瑰花托对照降低54.04%,GI达到8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托 猪粪 添加比例 堆肥 腐熟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门头沟观光旅游休闲农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法英 苗保河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5期16-18,共3页
分析了北京门头沟观光旅游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科学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扶持政策、建设区域知名品牌、健全管理机制及加强领导和宣传等加快门头沟观光旅游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门头沟 观光旅游休闲农业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头沟区台湾红藜引种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喻泓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期257-258,271,共3页
台湾红藜7月底开始抽穗开花,9月下旬至10月初成熟,平均谷物产量可达178 kg/亩,表现出较好的生长适宜性和丰产特性,门头沟山区比较适宜台湾红藜的栽培种植。幼苗期是台湾红藜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应依据土壤墒情适时进行浇水灌溉;生长期... 台湾红藜7月底开始抽穗开花,9月下旬至10月初成熟,平均谷物产量可达178 kg/亩,表现出较好的生长适宜性和丰产特性,门头沟山区比较适宜台湾红藜的栽培种植。幼苗期是台湾红藜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应依据土壤墒情适时进行浇水灌溉;生长期进行一般的锄草松土、浇水、施肥等农作物生产管理措施即可。台湾红藜抗性强,病虫害也较少,基本不需要进行药物防治或仅在危害发生地段进行针对性的局部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红藜 引种栽培 生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酵素在土壤改良和作物栽培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武雅娟 伏芳 +1 位作者 苏本营 李晶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6期112-115,共4页
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农用酵素作为生物活性物质在土壤改良及作物栽培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为合理应用农用酵素,改善土壤污染情况、提高土壤综合肥力及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以期对未来农用酵素的开发利用研究提... 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农用酵素作为生物活性物质在土壤改良及作物栽培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为合理应用农用酵素,改善土壤污染情况、提高土壤综合肥力及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以期对未来农用酵素的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酵素 土壤改良 植物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钙对主要苹果品种果实品质影响研究
13
作者 伏芳 刘晓琳 姜燕 《烟台果树》 2024年第1期17-17,20,共2页
为研究进口新型钙制剂-活性钙对苹果品质的影响,以‘金冠’‘富士’‘红星’三个苹果品种为试材,在北京门头沟九龙头苹果园内进行试验,测定苹果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总糖和可滴定酸。结果表明,叶片喷施活性钙后,果实硬度、... 为研究进口新型钙制剂-活性钙对苹果品质的影响,以‘金冠’‘富士’‘红星’三个苹果品种为试材,在北京门头沟九龙头苹果园内进行试验,测定苹果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总糖和可滴定酸。结果表明,叶片喷施活性钙后,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型物含量、果实鲜重、总糖含量均显著增加,提高了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钙 苹果品质 总糖 糖酸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草莓避雨基质育苗技术 被引量:17
14
作者 宗静 郝国庆 +2 位作者 宋沛云 马欣 王琼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6-48,I0002,共4页
在大棚内采用基质育苗技术繁育草莓种苗,可有效避免夏季雨水对种苗的冲击,并可减少土传病害发生;草莓种苗健壮,缓苗期短,成活率高。
关键词 大棚草莓 育苗技术 基质 病害发生 成活率高 种苗 缓苗期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子苗砧嫁接及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华 董凤祥 +1 位作者 曹炎生 徐迎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7,共5页
2004年在北京门头沟区科技开发实验基地研究了核桃子苗嫁接技术和核桃子苗砧嫁接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2 000 mg.L-1GA3浸泡种子、摘心处理能显著提高砧木茎粗度;愈合环境温度控制在26℃,锯末含水量控制在410 g.kg-1,箱... 2004年在北京门头沟区科技开发实验基地研究了核桃子苗嫁接技术和核桃子苗砧嫁接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2 000 mg.L-1GA3浸泡种子、摘心处理能显著提高砧木茎粗度;愈合环境温度控制在26℃,锯末含水量控制在410 g.kg-1,箱上打孔,嫁接成活率可达80%以上;子苗展真叶1-10片时,IAA、GA3、ZR含量与IAA/ABA值相对较高;砧穗愈合过程中,砧木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与IAA/ABA值先降后升再降,PPO活性呈相反趋势,IAA、GA3、ZR含量先降后升,ABA含量一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子苗砧嫁接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头沟山区矿产废弃地及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技术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同雨 顾慈阳 +3 位作者 郑延海 李永庚 李占涛 苏本营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5-48,66,共4页
对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典型矿产废弃地和裸露公路边坡实施的8种植被恢复技术的效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对潭柘寺及妙峰山石灰窑废弃地进行的人工景观修复效果最佳,植被覆盖度达85%以上,美景度达优级,居民满意度最高;付家台公路上边... 对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典型矿产废弃地和裸露公路边坡实施的8种植被恢复技术的效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对潭柘寺及妙峰山石灰窑废弃地进行的人工景观修复效果最佳,植被覆盖度达85%以上,美景度达优级,居民满意度最高;付家台公路上边坡绿化笼砖裸岩生态修复技术和黄土台无土碎石边坡创新生态修复技术的植被恢复效果也较好,冲蚀量及入渗速率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无土碎石边坡植被恢复中,容器苗修复技术存在着植株成活率较低的问题;百花山景区公路沿线采用客土移栽修复技术植被恢复效果显著,但这种技术对土质及坡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植生袋及保育棒修复技术虽然植被盖度较高,但所用植株较低、绿期短,且存在建设成本较高的问题;挂网喷播修复技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在坡角大于50°时,由于土壤冲蚀量大,坡面挂不住土层,所以植株无法正常生长,而在坡角小于50°时,一般无需使用这种技术,因为它的建设成本及维护成本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地 公路边坡 生态修复 植被恢复技术 门头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处理方式对京白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伏芳 姜燕 《烟台果树》 2023年第3期29-30,共2页
研究了调控采收期、冷藏温度及减压气调等对京白梨贮藏的影响,探索温度、采收期及减压条件下京白梨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变化,总结出京白梨适宜的贮藏条件,延长了京白梨的上市时间,为京白梨提质增效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京白梨 贮藏保鲜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