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超 王晶 +1 位作者 杨朝辉 高汉青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3-410,共8页
目的:分析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为通州区制定老年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所... 目的:分析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为通州区制定老年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所有登记管理的60岁及以上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包括病案信息、诊疗情况、实验室检查等,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患者特征和治疗转归,应用季节指数对时间序列进行季节效应分析。结果:2016—2022年,通州区共登记管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208例,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963例(22.88%),占比从2016年的22.75%(157/690)上升至2022年的28.06%(142/506),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5.749,P=0.016)。老年肺结核患者登记率[53.18/10万(963/181.08万)]明显高于全人群[37.67/10万(4208/1117.14万)],且分别从2016年的82.81/10万(157/18.96万)和50.07/10万(690/137.80万)下降至2022年的43.80/10万(142/32.42万)和27.45/10万(506/184.31万),均呈下降趋势(χ_(趋势)^(2)=10.266,P=0.001;χ_(趋势)^(2)=52.560,P<0.001)。老年患者病原学阳性率[53.27%(513/963)]和0月序痰涂片阳性率[30.22%(291/963)]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38.34%(1244/3245)和18.86%(612/32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534,P<0.001;χ^(2)=56.844,P<0.001)。老年肺结核患者以男性[68.95%(664/963)]、60~69岁[48.81%(470/963)]、被动发现[90.24%(869/963)]、综合医院转诊[81.83%(788/963)]为主;平均就诊延迟率为40.08%(386/963)。老年肺结核流行期为每年的6~9月,季节指数分别为127.15%、103.47%、134.63%、102.22%。总体成功治疗率为84.29%(692/821),且从2016年的82.80%(130/157)上升至2021年的90.78%(128/141),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4.359,P=0.026);其中,女性成功治疗率[88.45%(222/251)]高于男性[82.46%(470/570)],低龄组成功治疗率[89.63%(363/405)]高于中龄组[82.44%(216/262)]和高龄组[73.38%(113/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21,P=0.030;χ^(2)=23.243,P<0.001)。结论: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老年肺结核疫情呈下降趋势,但老年肺结核患者登记数占比仍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以60~69岁、男性、转诊者居多,并具有病原学阳性率高、就诊延迟率高、治疗转归不理想的特点,应结合老年肺结核疫情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老年 治疗结果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2005—2011年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超 王晶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843-845,共3页
流动人口结核病是结核病控制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流动人口中结核病的疫情常高于户籍人口,已成为导致我国城市结核病疫情回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流动人口结核病是结核病控制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流动人口中结核病的疫情常高于户籍人口,已成为导致我国城市结核病疫情回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流动人口中肺结核患者数明显增加趋势对北京市结核病流行的影响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活动性肺结核 北京市 流行特征 通州区 结核病控制 疫情回升 城市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超 王晶 +1 位作者 唐桂林 耿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94-600,共7页
目的:分析2012—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特点,为通州区制订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北京市通州区2012—2021年3202例流动人口... 目的:分析2012—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特点,为通州区制订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北京市通州区2012—2021年3202例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患者来源、治疗分类、治疗转归等信息,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患者特征、治疗和转归,应用季节指数对时间序列进行季节效应分析。结果:2012—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共登记4996例肺结核患者,其中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3202例,占64.09%。流动人口肺结核登记率从2012年的34.48/10万上升到2016年的62.36/10万(χ^(2)_(趋势)=32.913,P<0.001),再下降到2021年的37.80/10万(χ^(2)_(趋势)=15.061,P<0.001);男女性别比为1.75∶1,年龄以15~44岁中青年为主[79.17%(2535/3202)];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41.41%(1326/3202)];患者来源以综合医院转诊为主[65.46%(2096/3202)],普遍存在就诊延迟[37.76%(1209/3202)];来自河北省[22.49%(720/3202)]和黑龙江省[9.81%(314/3202)]的患者最多。所有患者均进行全程督导管理,总体治疗成功率为94.38%(3022/3202),丢失85例(2.65%),死亡12例(0.37%),转入耐多药治疗36例(1.12%)。结论:北京市通州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就诊延迟率高,地区分布有差异,应针对流行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流动人口 治疗结果 流行特征(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1年北京市通州区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诊疗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杨超 王晶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45-547,共3页
痰涂片阳性(简称"涂阳")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5岁及以上人群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为459/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66/10万。积极发现和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痰涂片... 痰涂片阳性(简称"涂阳")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5岁及以上人群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为459/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66/10万。积极发现和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阳性),是当今结核病控制最有效、最符合成本-效益的疾病控制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患者 初治涂阳 通州区 北京市 结核病控制 痰涂片阳性 诊疗 活动性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9年北京市通州区学校肺结核患者就诊和诊断延误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解艳涛 高汉青 +3 位作者 吴越 王赛赛 康万里 刘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06-512,共7页
目的探索北京市通州区学校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诊断延误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4—2019年北京市通州区辖区学校的15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病案... 目的探索北京市通州区学校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诊断延误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4—2019年北京市通州区辖区学校的15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病案数据、北京市统一制定的学校肺结核患者的个案调查表数据和学校相关数据,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学校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误(从出现症状至首次到医疗机构就诊的时间间隔超过14d)和诊断延误(从首次就诊至被确诊为肺结核的时间间隔超过14d)的影响因素。结果2014—2019年北京市通州区学校肺结核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就诊的天数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0(0.0,11.0)d,从初次就诊到确诊的天数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0.5(6.0,19.0)d;就诊延误率为16.4%(25/152),诊断延误率为34.9%(53/1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执行晨午检为对照,未执行晨午检的学校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的风险高[OR(95%CI)=26.900(3.188~226.978)];以被动发现为对照,健康体检和密切接触者筛查发现的学校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误的风险低[OR(95%CI)=0.049(0.005~0.436)和OR(95%CI)=0.088(0.010~0.802)];相对于第四季度发病,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发病的学校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误的风险低[OR(95%CI)=0.089(0.020~0.391)和OR(95%CI)=0.169(0.036~0.801)];以首诊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为对照,首诊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学校肺结核患者诊断延误的风险高[OR(95%CI)=2.638(1.203~5.785)];以被动发现为对照,密切接触者筛查发现的学校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延误风险低[OR(95%CI)=0.169(0.037~0.785)]。结论北京市通州区学校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误、诊断延误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医疗机构和学校方面的因素,对于上述延误的影响因素要加强干预,在提升非定点医疗机构结核病诊断水平和发现意识的同时,重点关注学校晨午检制度、定期健康体检制度等学校相关因素的干预,减少延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院校 延误就诊 延误诊断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