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数据的北京通州区园林绿色废弃物处理站点最优配置
1
作者 张澜卿 冯飞 +5 位作者 江思敏 张新娜 李鹤菩 邵卫才 李亚齐 Raffaele Lafortezza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26-33,共8页
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框架下,聚焦北京绿色生态大都市中园林绿色废弃物的综合管理体系构建,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其收集、高效处理、循环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流程,实现园林废弃物处理站点设置科学化,促进城市绿色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 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框架下,聚焦北京绿色生态大都市中园林绿色废弃物的综合管理体系构建,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其收集、高效处理、循环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流程,实现园林废弃物处理站点设置科学化,促进城市绿色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使用CASA模型得到通州区2022年的NPP分布,并换算成生物量和园林废弃物量;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识别通州区5类植被分布;运用优化算法耦合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得到较优的三级园林废弃物处理点。结果表明:1)通州区的NPP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部,而通州区的东南部和东北部NPP呈现中低值;2)通州区落叶乔木产生的园林废弃物量最大,主要分布在通州西南部;3)科学设置的三级处理点可以最大化降低成本,提高园林废弃物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色废弃物 CASA模型 机器学习算法 优化算法 GIS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屋顶绿化 为首都城市副中心增绿添彩——北京市通州区屋顶绿化工作调研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书勇 《国土绿化》 2014年第4期41-43,共3页
城市空间立体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形式,在拓展城市绿色空间、美化生态景观、改善气候环境和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屋顶绿化是城市空间立体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通州区积极响应北京市政府号召,在全区积极推动屋... 城市空间立体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形式,在拓展城市绿色空间、美化生态景观、改善气候环境和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屋顶绿化是城市空间立体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通州区积极响应北京市政府号召,在全区积极推动屋顶绿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政府 屋顶绿化 通州区 城市副中心 绿化工作 调研 首都 城市绿色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平原造林新增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建议——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卉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8-21,共4页
通州区创新市场化管护运作,建立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对平原造林新增森林资源进行管护。今后,应围绕城乡一体,不断理顺区乡管理体制;围绕依法治绿,强化行政执法保障机制;围绕兴绿富民,建立多元经营开发模式。
关键词 都市型现代农业 生态建设 平原造林 新增森林资源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冯小杰 刘国梁 +3 位作者 张伟 孙向阳 李素艳 闫苏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0-127,共8页
【目的】研究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影响,为精准提升土壤肥力质量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方法】以北京市副中心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施肥方案,即不施肥(NF)、氮磷钾单施(MF)、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单施(GF)、氮磷钾和园... 【目的】研究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影响,为精准提升土壤肥力质量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方法】以北京市副中心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施肥方案,即不施肥(NF)、氮磷钾单施(MF)、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单施(GF)、氮磷钾和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混施(MF+GF),每种施肥方案氮磷钾施入量均为N 10 g/kg、P2O51.5 g/kg、K2O 5 g/kg,分别在施肥后1、3、6、9、12个月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有机碳组分研究。【结果】不同施肥方案下,土壤富里酸碳、胡敏素碳和球囊霉素碳含量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施肥后1个月达到最高,分别为0.98、5.03 g/kg和215.48 mg/kg。施肥1年后,土壤富里酸碳、胡敏酸碳、可溶性碳、碳水化合物和球囊霉素碳含量均表现为在GF和MF+GF方案下最高,而土壤胡敏素碳含量则表现出在MF方案下最高。施肥对球囊霉素碳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有机碳组分,敏感性指数4.80%~229.03%。MF方案对土壤有机碳组分最不敏感,GF方案显著提高了土壤胡敏酸碳,胡敏素碳和球囊霉素碳敏感系数,MF+GF方案提高了土壤可溶性碳,富里酸碳和碳水化合物敏感系数。土壤球囊霉素碳与全氮和有效磷含量线性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7038和0.8676。土壤碳水化合物与硝态氮和速效钾线性相关性系数最高,分别为0.5246和0.5869。【结论】不同施肥方案对土壤碳组分均有影响,球囊霉素是有机碳组分最敏感指标,且与土壤全氮、有效磷含量线性相关性较强,可作为苗木施肥管理过程中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 腐殖质碳组分 非腐殖质碳组分 敏感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3种道路防护林春季滞尘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马远 贾雨龙 +1 位作者 王成 刘文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7-155,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道路防护林的滞尘能力及滞尘的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方法]在春季对3种道路防护林(油松林、圆柏林、银杏林)距道路不同宽度的滞尘量进行连续观测,对比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能力,分析降雨、极大风速、相对湿度、PM10等因... [目的]研究不同道路防护林的滞尘能力及滞尘的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方法]在春季对3种道路防护林(油松林、圆柏林、银杏林)距道路不同宽度的滞尘量进行连续观测,对比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能力,分析降雨、极大风速、相对湿度、PM10等因子对滞尘动态的影响以及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的空间分布特征。使用单位叶干质量滞尘量(mg·g-1)表征叶面滞尘能力。[结果]表明:(1)3种植物叶面滞尘能力差异显著,圆柏>银杏>油松,分别为4.79±0.20、2.48±0.07、1.42±0.04 mg·g-1,单株和单位林分面积滞尘量均为圆柏林>油松林>银杏林;(2)3种道路防护林在外界影响下滞尘量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油松林具有比银杏和圆柏林更高的滞尘稳定性;(3)降雨量较低时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量均增加,降雨量较高时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量均降低,油松和银杏林的滞尘量更容易受降雨影响而降低;随着风速增大,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作用不断加强,风速继续增大时,油松和圆柏林滞尘量均有减少,银杏林滞尘量仍有显著增加。(4)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量在五环路侧(北)均高于香山路侧(南),油松和圆柏林均呈现为道路防护林中间位置为最低点,银杏林中间位置滞尘量最高。(5)油松和圆柏林滞尘量外部比内部变化大,银杏林滞尘量内部比外部变化大。[结论]道路防护林的滞尘效益受树种、林分结构、所处环境、天气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在营建和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充分发挥滞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防护林 滞尘 动态变化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理化性状的北京市檀木港采石场工程恢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永光 孙向阳 +4 位作者 李金海 张国祯 杨建东 王红利 刘克锋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38-341,共4页
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是矿山生态恢复最重要的基础。针对北京市檀木港关停废弃采石场的未被干扰区域、修复区域、被破坏区域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和分析表明:修复区域的土壤理化性状综合效应同未被干扰区域、被破坏区域存在显著性差异,工程... 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是矿山生态恢复最重要的基础。针对北京市檀木港关停废弃采石场的未被干扰区域、修复区域、被破坏区域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和分析表明:修复区域的土壤理化性状综合效应同未被干扰区域、被破坏区域存在显著性差异,工程恢复有效改善了恢复区域的土壤理化性状。单因子假设检验显示土壤pH值及有机质、全氮性状是该矿区下一步恢复的重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山区 废弃矿山 檀木港采石场 土壤理化性状 单因子假设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力提升北京大运河的文化品质
7
作者 李铁铮 张颖 +5 位作者 张玉钧 秦光远 曹新 田阳 曹得宝 高琼 《绿色中国》 2025年第8期8-11,共4页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含支流达3000多公里)和跨越地域最广(2个直辖市和6个省)的重要的运河工程,也是具有长达2500年历史的遗产线路。大运河包含27段58处遗产点,串联了众多的水利工程设施、突出的文化和宗教遗存、各具本土特色的聚落...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含支流达3000多公里)和跨越地域最广(2个直辖市和6个省)的重要的运河工程,也是具有长达2500年历史的遗产线路。大运河包含27段58处遗产点,串联了众多的水利工程设施、突出的文化和宗教遗存、各具本土特色的聚落,优美多样的自然和农业景观、丰富的民俗文化和艺术,对于物质和文化的交流以及国家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世界遗产中的运河遗产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线路 中国大运河 文化遗存 文化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典型道路防护林滞尘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马远 贾雨龙 +2 位作者 王成 杜万光 刘文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0-117,共8页
[目的]研究北京海淀区3种道路防护林(油松林、圆柏林、银杏林)的滞尘能力、林内滞尘的空间分布规律、滞尘作用与气象因子和PM10浓度的相关性。[方法]滞尘量的测定用单位叶干质量滞尘量(mg·g-1)表征叶面滞尘能力。于冬、春、夏、秋... [目的]研究北京海淀区3种道路防护林(油松林、圆柏林、银杏林)的滞尘能力、林内滞尘的空间分布规律、滞尘作用与气象因子和PM10浓度的相关性。[方法]滞尘量的测定用单位叶干质量滞尘量(mg·g-1)表征叶面滞尘能力。于冬、春、夏、秋4季对3种道路防护林内距道路不同距离处的滞尘量进行连续观测,比较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能力,分析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降雨等气象因子及PM10浓度与滞尘作用的相关性。[结果](1) 3种道路防护林总体单位滞尘量圆柏林(4. 20±0. 19 mg·g-1)>银杏林(1. 98±0. 07 mg·g-1)>油松林(1. 71±0. 07 mg·g-1);油松和圆柏林的单位滞尘量冬季>春季>秋季>夏季,银杏林的单位滞尘量春季和秋季基本无差异,夏季最低; 3种道路防护林的单位滞尘量在各季节均为圆柏林最高,银杏林次之,油松林最低。(2) 3种道路防护林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为:油松和圆柏林的滞尘空间分布均表现为"两端高、中间低",银杏林单位滞尘量林分中间位置略高于两侧;不同季节表现为冬季北侧高,春季南侧高,夏、秋季南北侧差异不显著。(3)降水量对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作用影响最大,是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的最主要限制因子,极大风速、气温、相对湿度和PM10浓度对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的直接作用。[结论]在相同配置模式(5 m×5 m)及林龄(18年)下,林地尺度滞尘量油松林最大、圆柏林次之、银杏林最低。道路防护林迎风一侧往往具有较高滞尘量,可根据盛行风向强化迎风侧的树木配置。降雨是树木滞尘的主要限制因子,冬季和春季降雨少,树木滞尘量较大,可结合人工冲洗措施使其发挥更大滞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防护林 滞尘 动态变化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绿地草坪及其他单一型地被调查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昌俊 贾哲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根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的相关地被植物指导书,对北京市36家绿地进行草坪及其他单一型地被调查,分析两者在绿地中的应用现状、优缺点及发展趋势,建议加大对优秀单一型地被植物的推广,丰富和提升北京地区地被植物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单一型地被 草坪 应用频度 景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樱桃产业现状及对北京市樱桃产业发展的建议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浩 张开春 +3 位作者 周景哲 张莹莹 丁彩霞 张伟 《落叶果树》 2020年第4期27-30,共4页
阐述了世界和中国的樱桃生产情况,分析了北京市樱桃产业发展现状,并结合产业现状提出北京市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发展标准,以及对未来樱桃产业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樱桃 种植面积 产量 产值 发展标准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运河文化传承的城市公园园林景观改造提升——以北京西海子公园改造提升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亚齐 《湖北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60-64,共5页
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改造运河周边园林景观,是运河沿岸地区城市公园园林景观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针对这一问题,以北京西海子公园改造提升为例,分析了西海子公园周边历史遗存及人文景观,确定了公园定位及规划原则,采用传统园林... 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改造运河周边园林景观,是运河沿岸地区城市公园园林景观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针对这一问题,以北京西海子公园改造提升为例,分析了西海子公园周边历史遗存及人文景观,确定了公园定位及规划原则,采用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集中展示运河文化内涵,营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综合性城市公园。改造后的西海子公园已成为通州历史人文风貌的集中展示区,大运河文化带上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观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城市公园 历史遗存 改造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园使用现状研究--以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为例
12
作者 胡斌 《花卉》 2021年第6期43-46,共4页
本文以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为根本,从城市森林公园的使用状况评价(POE)出发,以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为案例进行研究,对这一园区各功能区的使用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园区的整体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影响城市森... 本文以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为根本,从城市森林公园的使用状况评价(POE)出发,以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为案例进行研究,对这一园区各功能区的使用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园区的整体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影响城市森林公园的三个主要的因素为规划设计、忽视公共参与性、公园管理。最后对公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为今后城市森林公园发展和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公园 POE 北京通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区城市公园绿地环境效益评价
13
作者 包红光 王波 +3 位作者 闫晓云 贾雨龙 秦嘉泽 王卫民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1期18-27,45,共11页
[目的]评价干旱半干旱区城市公园绿地环境效益,旨在为植被群落结构的最优配置模式提供数据支持,为城市绿地建设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为研究对象,于2020-2021年不同季节选取晴天、晴间多云为主的天气各10天,在7∶0... [目的]评价干旱半干旱区城市公园绿地环境效益,旨在为植被群落结构的最优配置模式提供数据支持,为城市绿地建设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为研究对象,于2020-2021年不同季节选取晴天、晴间多云为主的天气各10天,在7∶00-19∶00对5种不同结构绿地及对照点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平均风速、PM_(2.5)、空气正负离子以及噪声等指标进行实地监测,分析变化特征并评价环境效益。[结果]人体舒适度(Ⅰ_(CHB))季节日变化与季节均值主要表现为较舒适(Ⅴ)、偏热(Ⅵ)、舒适(Ⅳ)、冷(Ⅱ)等级;同一季节不同结构绿地差异不显著。不同季节PM_(2.5)呈“上午高,下午低”的状态,15∶00-19∶00出现监测时段最低值;冬季、夏季PM_(2.5)均值分别表现最高、最低;PM_(2.5)日变化及季节变化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II级标准。春季、夏季、秋季18∶00-19∶00,冬季7∶00-8∶00空气清洁度指数(CI)达到容许(D)及以上;不同季节均值等级分别为C~D、B~C、B~C、C~D,对照点均值为D;冬季灌草型均值最高,其他季节乔灌草型均值最高。冬季噪声均值在Ⅰ~Ⅲ,其他季节噪声均值在Ⅰ~Ⅱ,同一季节多层结构绿地噪声较低;秋季、冬季不同结构绿地噪声显著高于其他季节。[结论]PM_(2.5)为影响城市公园绿地环境效益的主要因素;春季灌草型,夏季、秋季、冬季乔木型环境效益综合得分最高。建议公园管理部门实行季节性绿地管理模式,根据不同结构绿地的环境效益表现,建立科学合理的绿地更新规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绿地 人体舒适度指数 PM_(2.5) 空气清洁度指数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形桃树栽培管理技术
14
作者 李彦广 于雷 +3 位作者 郑书旗 方锡红 陈浩 佟萌 《落叶果树》 2025年第3期95-98,共4页
桃起源于中国的西部高原,对光照要求较高,耐旱不耐涝,不耐盐碱。Y形桃树栽培技术适合桃树对强光照的需求,接受光照时间长,光能利用率高,早实、丰产、稳产、果品优质,还具有整形修剪简单、便于机械化管理等优点。1 Y形桃树栽培模式Y形桃... 桃起源于中国的西部高原,对光照要求较高,耐旱不耐涝,不耐盐碱。Y形桃树栽培技术适合桃树对强光照的需求,接受光照时间长,光能利用率高,早实、丰产、稳产、果品优质,还具有整形修剪简单、便于机械化管理等优点。1 Y形桃树栽培模式Y形桃树栽植可采用株行距1.5~2 m×4~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实 栽培管理 耐旱 Y形桃树 果品优质 光照 丰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包红光 闫晓云 +3 位作者 王波 侯秀娟 贾雨龙 秦嘉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88,共7页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为对象,于2020—2021年,每个季节选取晴天、晴间多云为主的天气各10 d,同步监测07:00—19:00时段,5种不同结构绿地(乔草型、乔灌型、乔木...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为对象,于2020—2021年,每个季节选取晴天、晴间多云为主的天气各10 d,同步监测07:00—19:00时段,5种不同结构绿地(乔草型、乔灌型、乔木型、灌草型、乔灌草型)及对照区(CK)空气负离子浓度及PM10、PM2.5、温度、湿度、风速、大气压强、噪声等环境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季节日变化有所差异;同一季节,复杂结构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较高,不同结构绿地之间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差异不显著;同一结构绿地,夏、秋季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显著高于春、冬季;不同结构绿地空气清洁度夏、秋季较高,空气清洁度评价指数均值分别为0.58~0.78、0.52~0.80。绿地结构、季节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为主效应,绿地结构×季节对空气负离子浓度交互作用不显著;除此之外,相对湿度、PM10、PM2.5是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城市公园绿地 空气负离子浓度 空气清洁度评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灌溉果岭草坪对淋溶水盐分及营养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贾哲峰 刘菊芳 +2 位作者 常智慧 尹淑霞 李德颖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101,共8页
使用自来水、二级再生水、三级再生水3种水质灌溉果岭草坪,每月表施草炭与石膏混合物、湿润剂、沙子3种基质,结果表明:淋溶水的pH未呈显著性变化(P>0.05);金属离子(Cu2+、Fe2+、Zn2+)含量只发生小幅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表施... 使用自来水、二级再生水、三级再生水3种水质灌溉果岭草坪,每月表施草炭与石膏混合物、湿润剂、沙子3种基质,结果表明:淋溶水的pH未呈显著性变化(P>0.05);金属离子(Cu2+、Fe2+、Zn2+)含量只发生小幅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表施草炭与石膏混合物下二级再生水浇灌后,淋溶水电导率(EC)为5.83 mS/cm,比自来水、三级再生水浇灌下淋溶水EC分别显著高4.07、3.32 mS/cm,且表施湿润剂和沙子下二级再生水浇灌后淋溶水EC也显著高于自来水、三级再生水浇灌的EC(P<0.05);二级再生水灌溉处理下淋溶水中的Na+、总氮、总磷含量同样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果还表明:三级再生水可以长时间灌溉果岭草坪,不会对地表水造成污染;而二级再生水灌溉可能会对地表水产生某些影响,仍需要加强对水质的处理,以减免危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淋溶水 金属离子 营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叶稠李叶绿素含量与叶色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振芹 胡斌 李桂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75-77,共3页
为了探索紫叶稠李叶绿素含量与叶色变化的关系,分别在4、5、6、7、9、10月测定紫叶稠李叶绿素含量、类胡罗卜素含量,并观测叶色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年中紫叶稠李成熟新叶叶绿素a、b含量及总叶绿素含量都比成熟老叶的小;类胡罗卜素... 为了探索紫叶稠李叶绿素含量与叶色变化的关系,分别在4、5、6、7、9、10月测定紫叶稠李叶绿素含量、类胡罗卜素含量,并观测叶色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年中紫叶稠李成熟新叶叶绿素a、b含量及总叶绿素含量都比成熟老叶的小;类胡罗卜素含量在幼叶及老叶中稍高,而成熟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紫叶稠李叶色表现稳定,为典型的夏、秋类阳性彩色观赏树木,适于在光照下栽培,是中国北方地区良好的彩色植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含量 叶色 紫叶稠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落叶松林净初级生产力时空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芸 王轶夫 +3 位作者 孙玉军 雷渊才 邵卫才 李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47-959,共13页
为评估吉林省落叶松林的生产力现状并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植被监测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吉林省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林省及其周边100 km范围内41个气象站点资料,采用LPJ-DGVM模型模拟了2000-2019年吉林省落叶松林近20年的净... 为评估吉林省落叶松林的生产力现状并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植被监测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吉林省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林省及其周边100 km范围内41个气象站点资料,采用LPJ-DGVM模型模拟了2000-2019年吉林省落叶松林近20年的净初级生产力,并采用线性回归趋势分析、变异系数、Hurst指数和相关性分析法对其时空变化、稳定性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9年吉林省落叶松林年均净初级生产力(NPP)为592 g C m^(-2)a^(-1),年均增长率为2.81%,随时间推移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β=14.55,R^(2)=0.784,P<0.01)。(2)NPP变异系数为0.07-2.33,均值为0.48,除幼龄林外,整体波动较小。Hurst指数介于0.441-0.849之间,均值为0.612,未来吉林省落叶松林NPP呈增加趋势。(3)吉林省落叶松林NPP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北部和南部区域NPP较高,是近20年NPP增长较快的区域。(4)2000-2019年吉林省落叶松林年均NPP与年总降水、生长季降水量之间均不显著(P>0.05),与年均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生长季均温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该阶段内温度比降水更能对吉林省落叶松林NPP的年际变化产生影响。LPJ模型模拟吉林省落叶松林2000-2019年NPP与样地实测值极显著相关(P<0.01),可以用于模拟吉林省落叶松林的N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林 LPJ-DGVM模型 净初级生产力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栗栲、苦槠和青冈幼苗叶片功能性状对增温和施氮的响应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致远 赵广东 +4 位作者 王兵 邓宗富 夏晨 罗嘉东 王财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3-49,共7页
通过MSR-2420红外辐射增温装置和人工氮输入,设置出增温和不同施氮梯度,研究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优势树种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苦槠(C.sclerophylla)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幼苗叶片干质量面积、叶氮质量分数... 通过MSR-2420红外辐射增温装置和人工氮输入,设置出增温和不同施氮梯度,研究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优势树种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苦槠(C.sclerophylla)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幼苗叶片干质量面积、叶氮质量分数、叶氮面积质量和叶片干质量与饱和鲜质量比4个功能性状指标对增温、施氮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结果表明:增温导致增温区平均空气温度增加了1.22℃,平均空气相对湿度降低了7.07%,5、20 cm处平均土壤温度分别增加了1.05、0.65℃,土壤平均体积含水量分别降低了7.02%、5.52%。增温导致丝栗栲、苦槠和青冈幼苗叶片干质量面积、叶氮质量分数降低,干质量与饱和鲜质量比增加。施氮引起丝栗栲、苦槠和青冈幼苗叶片叶氮质量分数、叶氮面积质量和干质量与饱和鲜质量比增加,干质量面积降低。3种植物干质量面积、叶氮质量分数、叶氮面积质量和干质量与饱和鲜质量比对增温和施氮交互作用的响应趋势不同。增温和施氮交互作用对丝栗栲叶片干质量面积的影响程度大于单独增温和单独施氮,对苦槠叶片干质量面积的影响与单独施氮基本一致,而对青冈叶片干质量面积则没有明显影响。3种植物叶片叶氮质量分数对增温和施氮交互作用、单独施氮的响应基本一致。苦槠叶片叶氮面积质量对增温和施氮交互作用、单独施氮的响应相似,丝栗栲表现为交互作用大于单独施氮,并且WN2大于WN1,青冈则是交互作用小于单独施氮,并且WN2大于WN1。增温和施氮交互作用均导致3种植物叶片的干质量与饱和鲜质量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栗栲 苦槠 青冈 叶片功能性状 增温 施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景观的生态美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玮 唐晓川 李庆卫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3-20,共8页
过去对梅花景观的美学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少有通过数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的报道。本文对梅花群落配置的景观效果从形式美、时空美、生态美、意境美等进行了生态美学分析,选择了若干梅园景观重要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采用AHP-模... 过去对梅花景观的美学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少有通过数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的报道。本文对梅花群落配置的景观效果从形式美、时空美、生态美、意境美等进行了生态美学分析,选择了若干梅园景观重要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梅花景观美感评价指标体系,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进行分析,提高了梅园景观生态美感评价的精确度,验证了该模型在梅园景观美感评价中的适用性及可操作性。该模型既能评价建成的梅园景观,也可应用于梅园景观设计方案的预评价和选优,对梅园建设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 生态性 美观性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