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 ELISA试验临界值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正敏 王瑞 +12 位作者 黄力勤 胡京辉 常乐 甄伟 王鹏 王芳 魏超 朱绍汶 曾劲峰 释艳华 郑伟 王露楠 葛红卫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259,共7页
目的:评价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 ELISA实验灰区的必要性及适宜性。方法:7家血站实验室编码为1,2,3,4,5,6和7,而8种ELISA试剂分别编码为A,B,C,D,E,F,G和H。7家血站实验室使用8种不同厂商ELISA试剂中的1种或2种对同一组(n=1259)标本进行抗-... 目的:评价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 ELISA实验灰区的必要性及适宜性。方法:7家血站实验室编码为1,2,3,4,5,6和7,而8种ELISA试剂分别编码为A,B,C,D,E,F,G和H。7家血站实验室使用8种不同厂商ELISA试剂中的1种或2种对同一组(n=1259)标本进行抗-HCV检测。对检测结果有差异的标本进行Western blot补充试验以明确标本血清学状态。统计各实验室真阳性检出率、灰区标本确证阳性率以分析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试验"灰区"设置的必要性。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 ELISA试验的最佳临界值,比较3种不同临界值(实验室工作临界值、厂商推荐临界值、最佳临界值)下灵敏度及特异性的变化以分析7家血站实验室抗-HCV ELISA试验"灰区"的合理性。结果:7家血站实验室(其中编码1号实验室采用了A、B两种试剂)真阳性检出率分别是95.40%(1A)、99.23%(1B)、94.25%(2C)、96.17%(3D)、98.08%(4E)、96.93%(5F)、97.32%(6G因为有1家血站使用了两种ELISA试剂)、93.10%(7H)。除2C(94.25%)、7H(93.10%)外其余均大于95%。设立灰区的6家血站实验室(1A、1B、3D、4E、5F、6G和7H)灰区确证阳性率分别为0.00%、0.00%、21.43%、0.00%、0.00%、0.00%、38.89%。绘制ROC曲线比较3种不同临界值关系显示,5家实验室(1B、2C、4E、5F、6G)抗-HCV最佳临界值>厂商推荐临界值>实验室工作临界值,使用厂商推荐的临界值已可以达到筛查实验室高灵敏的要求; 1A、3D、7H抗-HCV最佳临界值<厂商推荐临界值,考虑使用适宜的灰区。设立灰区的6家实验室,使用实验室,工作临界值与使用厂商推荐临界值相比,仅3D、7H灵敏度略有提高(分别为1.60%、2.70%),其余实验室灵敏度无变化且特异性下降(0.20%-0.50%)。结论:除1A、3D、7H可适当设置灰区外,研究结果支持其他实验室抗-HCV ELISA试验取消灰区;即使是同一实验室也要对灰区设置进行科学评估,不宜盲目使用同一尺度,应建立适宜的判定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曲线 抗-HCV 血站实验室 灰区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接种对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感染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思佳 刘瑾红 +1 位作者 佟雪莲 陈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698-700,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接种对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患有HBsAg阳性的母亲于我院接受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所生的新生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接种对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患有HBsAg阳性的母亲于我院接受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所生的新生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24h、1个月、6个月进行乙肝疫苗和乙肝球蛋白联合接种100IU,观察组产妇在孕周27、30、33、36周连续进行免疫球蛋白注射,每次200IU,新生儿出生后24h、1个月、6个月进行乙肝疫苗和乙肝球蛋白联合接种100IU。新生儿出生12个月之后,观察两组新生儿感染情况以及两组产妇不同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感染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和HBsAb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的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7例,其中观察组为1例,对照组有6例。剖腹产的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4例,均为对照组新生儿。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新生儿HBsAg阳性率观察组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论采用顺产还是剖腹产分娩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接种均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HBsAg阳性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免疫球蛋白 HBSAG阳性 新生儿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DA-1方全血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存期内溶血率的调查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美霖 车进 +1 位作者 张燕华 麻静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034-3035,共2页
2012年7月1日出台的《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对红细胞类制品增加了储存期末溶血率的标准,规定红细胞类制品的储存期末溶血率应小于红细胞总量的0.8%。我们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随机采集的CPDA-1方全血制备的悬浮... 2012年7月1日出台的《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对红细胞类制品增加了储存期末溶血率的标准,规定红细胞类制品的储存期末溶血率应小于红细胞总量的0.8%。我们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随机采集的CPDA-1方全血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各40袋,在储存期第0、7、14、21、28和35天对容量、血细胞比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红细胞 全血制备 去白细胞 储存期 溶血率 调查 红细胞类 成分血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