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寻路实验的综合客运枢纽引导标识效用评估与诊断方法
1
作者 翁剑成 王亦昊 +2 位作者 陈旭蕊 高润鸿 胡松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3-352,共10页
综合客运枢纽引导标识系统承担着指引抵站旅客快速抵达各接续方式接驳点的重要功能,其信息类别多、用户需求差异大且换乘路径复杂,充分发挥导视系统效用,辅助旅客高效便捷换乘是提升枢纽服务品质的重要目标。本文从抵站旅客的寻路行为出... 综合客运枢纽引导标识系统承担着指引抵站旅客快速抵达各接续方式接驳点的重要功能,其信息类别多、用户需求差异大且换乘路径复杂,充分发挥导视系统效用,辅助旅客高效便捷换乘是提升枢纽服务品质的重要目标。本文从抵站旅客的寻路行为出发,探究引导标识与寻路决策的关系,构建引导标识效用评估指标体系,基于Unity引擎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开发综合客运枢纽的三维虚拟仿真交互平台。以北京南站为例,设计不同路径的旅客寻路实验,引入最佳寻路比例和寻路速度两个指标,结合被试者的犹豫驻留次数、折返次数和错误转向次数,对枢纽空间的标识引导效果进行量化评估与诊断。评估结果显示,简单寻路任务的最佳寻路比例均超过85%,复杂寻路任务的最佳寻路比例均低于50%,且旅客在信息密集区域和决策点处易表现出较高的犹豫驻留次数、折返次数和错误转向次数。基于评估结果,本文实现了枢纽空间中引导标识待优化点位的精准鉴别与诊断。结果表明,虽然基于设计规范的枢纽空间引导标识系统符合视认要求,但同一引导标识在被试人员不同寻路任务中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综合客运枢纽场站引导标识设计的优化提供定量化的诊断结果和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效用评估 虚实融合 引导标识 寻路行为 换乘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心理偏好的枢纽抵站旅客接续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翁剑成 马靖媛 +2 位作者 潘晓芳 孙宇星 柴娇龙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2,共11页
为掌握枢纽抵站旅客的出行方式选择特征,解决接续运输运力配置协同优化与效率提升问题,基于高铁枢纽接续出行问卷调查数据,引入上次接续属性、接续方式主观重要度、枢纽服务满意度、接续出行选择倾向特征等潜在变量因素,构建考虑心理倾... 为掌握枢纽抵站旅客的出行方式选择特征,解决接续运输运力配置协同优化与效率提升问题,基于高铁枢纽接续出行问卷调查数据,引入上次接续属性、接续方式主观重要度、枢纽服务满意度、接续出行选择倾向特征等潜在变量因素,构建考虑心理倾向的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和抵站旅客接续出行方式选择多项Logit(Multinomial Logit,MNL)模型相融合的SEM-MNL模型,定量计算枢纽抵站旅客接续出行分方式选择效用函数,预测不同时段旅客接续出行方式选择概率,并对比分析SEM-MNL模型与MNL模型命中率.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心理倾向潜在变量后,模型的整体命中率提升了4.6%;对枢纽环境服务满意度越高、接续方式服务重视程度越高、上次出行的时间和距离更短且使用公共交通的出行者,更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方式.通过方式选择模型预测分方式的接续出行需求,开展对外客运枢纽接续运输保障和多模式运力的协调调度,对于实现枢纽接续客流与运力资源的供需平衡,继而提升接续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行方式选择 结构方程模型 接续运输 城市客运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