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A系统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归档接口设计研究——以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接口建设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魏云霞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38,共3页
根据信息化发展要求,结合电子文件归档需要,进行OA系统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归档接口建设,意义重大。论文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接口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分析了业务系统与档案接口建设的必要性,提出OA系统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根据信息化发展要求,结合电子文件归档需要,进行OA系统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归档接口建设,意义重大。论文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接口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分析了业务系统与档案接口建设的必要性,提出OA系统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归档接口设计开发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其他业务系统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归档接口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A系统 档案系统 归档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高可靠性城市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系统发展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成尧 司玉林 +1 位作者 赵雷廷 唐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2,97,共5页
[目的]随着永磁同步电机设计及控制技术日趋成熟,永磁牵引系统已成为新一代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的发展方向。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永磁牵引系统的高可靠性和智能化提升。需以实现系统数字设计、状态感知、故障反演、健... [目的]随着永磁同步电机设计及控制技术日趋成熟,永磁牵引系统已成为新一代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的发展方向。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永磁牵引系统的高可靠性和智能化提升。需以实现系统数字设计、状态感知、故障反演、健康管理及性能预测为目标,对构建永磁牵引系统数字孪生平台的关键技术进行探究。[方法]首先对永磁牵引系统和数字孪生技术的特点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进而针对具有高速移动、多物理场耦合、多时间尺度、动态特性丰富等特点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牵引系统,提出了基于模型与数据混合驱动的多时间尺度数字孪生架构设想,以及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系统集成及匹配优化设计、永磁电机控制性能提升、系统故障预警及故障反演等功能的可行性技术方案。[结果及结论]数字孪生技术可提升永磁牵引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优化系统智能感知水平,为系统性能预测、健康管理乃至车辆的智能运维提供良好技术支撑。基于数字孪生的高可靠性城市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物理场建模、车地信息交互等技术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永磁牵引系统 数字孪生 高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虚拟编组列车牵引系统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蔡运恒 高奥 +2 位作者 聂海龙 钟晗 祖绍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126,134,共6页
[目的]为满足虚拟编组技术对列车牵引系统提出的高精度、快速响应及安全可靠等新需求,特开展适用于虚拟编组列车的牵引系统研究,并实现其装车应用。[方法]通过调研虚拟编组技术的特征和应用场景,明确牵引系统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提出... [目的]为满足虚拟编组技术对列车牵引系统提出的高精度、快速响应及安全可靠等新需求,特开展适用于虚拟编组列车的牵引系统研究,并实现其装车应用。[方法]通过调研虚拟编组技术的特征和应用场景,明确牵引系统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提出基于架控方式的牵引系统技术方案。结合具体线路条件进行列车性能仿真计算,完成牵引系统产品的研制、地面试验及装车考核。在调试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实际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优化仿真模型并迭代控制策略。[结果及结论]紧急制动时牵引切除延时仅为14 ms,远低于200 ms的设计要求,且牵引系统通过SIL4安全等级认证;电制动转矩在速度降至3.1 km/h时开始线性衰退,至0.3 km/h时趋近于零,实现了无冲击精准停车;平直轨道条件下,牵引与制动加速度实际值与仿真值的偏差经修正后控制在±5%以内,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 虚拟编组 牵引系统 电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设备管理故障代码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志伟 李良 徐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68,共4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管理工作与故障代码体系紧密衔接。介绍并分析了故障代码体系的结构,详细描述了故障字典的编码规则,阐述了基于新故障代码体系的故障统计分析及其优点。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维护管理 信息系统 故障代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轨道交通专线延时运营方案设计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晓庆 孙继营 +3 位作者 杨晓飞 金艳萍 周彤 戚建国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7-133,共7页
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夜间到港旅客量的增加,机场轨道交通运营时长已难以满足客运需求。为提升线路服务水平,延长夜间运营时间,同时减少运力浪费,需要平衡线路夜间客运需求、维检修需求及运营成本,制定延时运营方案。通过挖掘北京大兴... 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夜间到港旅客量的增加,机场轨道交通运营时长已难以满足客运需求。为提升线路服务水平,延长夜间运营时间,同时减少运力浪费,需要平衡线路夜间客运需求、维检修需求及运营成本,制定延时运营方案。通过挖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大兴机场线客流变化规律,分析线路夜间客运需求,结合大兴机场线夜间维检修要求,探讨延时运营对设备设施作业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延时运营成本的构成以及成本计算方式。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延时运营方案对夜间维修时间的影响、增开列次与路网换乘情况、运营成本的增加情况,提出当前大兴机场线宜采取上行单向延长运营30 min的方案,并结合大兴机场线实际情况设计线路延时运营阶段的列车运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机场线 延时运营 客运需求 维检修作业 运营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机场专线客运服务标准化研究
6
作者 魏薇 李鹏 +2 位作者 曹然 袁征 姚向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3,共8页
轨道交通机场专线是专门服务大型机场的一类特殊线路,其功能定位、客流主体、客流特征、服务标准与市区普通的轨道交通线路存在差异,目前尚缺乏针对此类轨道交通专线的客运服务标准。为更好地满足机场客流的快速集散需求、提高机场专线... 轨道交通机场专线是专门服务大型机场的一类特殊线路,其功能定位、客流主体、客流特征、服务标准与市区普通的轨道交通线路存在差异,目前尚缺乏针对此类轨道交通专线的客运服务标准。为更好地满足机场客流的快速集散需求、提高机场专线客运服务质量,有必要制定与之匹配的客运服务标准。首先,从客流结构、线路技术条件、乘客出行需求等角度分析轨道交通机场专线运营服务的特殊性;其次,梳理现有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准,阐述轨道交通机场专线客运服务标准建立的必要性;最后,从标准编制原则、标准框架设计及运营服务重点内容等方面给出客运服务标准的编制建议。研究成果以期为轨道交通机场专线客运服务标准的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机场专线 客运服务 标准设计 运营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运维生态系统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贺莉娜 郭泽阔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9-84,89,共7页
智能化运维是发展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大数据、物联网、AI(人工智能)、5G(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等,为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运维提供了技术基础。提出构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运... 智能化运维是发展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大数据、物联网、AI(人工智能)、5G(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等,为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运维提供了技术基础。提出构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运维生态系统,从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运维的建设、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建设智能化运维生态系统的顶层目标及其意义;第三,介绍了智能化运维生态系统的实现方案;最后,展望了搭建智能化运维生态系统对智能化运维的战略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智能化运维生态系统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系统的建设方案 被引量:25
8
作者 郭泽阔 贺莉娜 王璐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6-181,共6页
车辆智能运维是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的重点内容之一。结合国内多个城市的车辆智能运维建设经验,从车辆智能运维系统的建设目标出发,提出了车辆智能运维系统建设的3个阶段,即规范化运维、信息化运维及智能化运维。对车辆智能运维系统的... 车辆智能运维是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的重点内容之一。结合国内多个城市的车辆智能运维建设经验,从车辆智能运维系统的建设目标出发,提出了车辆智能运维系统建设的3个阶段,即规范化运维、信息化运维及智能化运维。对车辆智能运维系统的建设要点进行了分析,梳理了车辆智能运维系统与线网智能运维系统的关系,提出车辆智能运维系统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智能运维系统 建设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车+一平台”综合运用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智能运维系统 被引量:10
9
作者 尹文泽 李明航 +1 位作者 徐栋 王文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2-167,共6页
目的: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服役年限逐渐累积,因设备老化引起的运营故障日益增多,以单专业为主的基础设施运维系统已无法满足运营需求,为此需要开展综合性智能运维系统研究。方法:基于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的研究现状以及运维... 目的: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服役年限逐渐累积,因设备老化引起的运营故障日益增多,以单专业为主的基础设施运维系统已无法满足运营需求,为此需要开展综合性智能运维系统研究。方法:基于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的研究现状以及运维管理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一车+一平台”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智能运维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的架构。建设了集成多种智能感知系统的动态综合检测设备,并以综合检测车为载体实现了工程应用。从少人值守下的数据采集、状态监控、数据传输及安全防护等方面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检测车的功能。设计了基础设施智能运维平台,简述了该平台的总体架构及其功能架构。结果及结论:通过构建基于“一车+一平台”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智能运维系统,实现了检测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绿色化,提高了基础设施智能化运维水平和安全运营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基础设施 智能运维系统 “一车+一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视频云存储系统架构及功能模块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京军 刘晓宇 +2 位作者 王珊珊 沈强 潘皓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2-175,181,共5页
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视频监视系统的视频云存储系统为例,介绍了视频云存储系统的架构选型和功能模块。建议视频云存储系统采用非对称式架构,从统一管理、动态负载均衡、集群性能、数据可靠性、智能运维5个方面设计管理模块,并介绍了各... 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视频监视系统的视频云存储系统为例,介绍了视频云存储系统的架构选型和功能模块。建议视频云存储系统采用非对称式架构,从统一管理、动态负载均衡、集群性能、数据可靠性、智能运维5个方面设计管理模块,并介绍了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视频云存储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数据可靠性,为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深化应用提供了高可用及在线扩容等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 视频监视系统 云存储系统 功能模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检测列车检测系统集成方案 被引量:2
11
作者 戴源廷 马志鹏 +1 位作者 徐栋 周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28,42,共7页
目的:随着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检测列车的研发,需要对其搭载检测系统的集成方案展开研究。方法: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从需求、效益、功能替代性3个维度量化各检测系统的评分,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检测列车各检测系统配置方案... 目的:随着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检测列车的研发,需要对其搭载检测系统的集成方案展开研究。方法: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从需求、效益、功能替代性3个维度量化各检测系统的评分,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检测列车各检测系统配置方案决策模型,确定各检测系统的优先级。以北京某条地铁运营线路为例,对其展开智能综合检测列车各检测系统集成分析,提出集成原则,按照动拖比配置进行分类并进行动力性能核算。提出搭载不同检测系统的3节编组列车配置方案与2节编组列车配置方案。总结了智能综合检测列车的技术优势。结果及结论:经需求、效益、功能替代性3个维度对各检测系统的评分量化,结合智能综合检测列车各检测系统配置方案决策模型,将各系统分为A_(0)、B_(0)、C_(0)3个优先级,不同检测系统的配置方案取决于钢轨探伤系统、车辆动力学响应检测系统等B_(0)级系统的搭载情况。挑选出符合车辆动力性能的动拖比配置方案,依据所搭载B0级检测系统的不同,得到适应于智能综合检测列车动拖比为2∶1的3节编组列车方案与动拖比为3∶1的2节编组列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智能综合检测列车 检测系统集成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轨道结构病害室内试验模拟与识别方法研究
12
作者 刘潇 王少林 +4 位作者 闫宇智 丁德云 刘敏 姜博龙 陈万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33-2345,共13页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保障正常运营的关键要素。为有效应对轨道结构病害带来的安全挑战,开展高效、精准的轨道结构异常状态识别研究是行业的技术趋势。针对3种轨道结构形式,采用激振设备模拟列车荷载,开展实...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保障正常运营的关键要素。为有效应对轨道结构病害带来的安全挑战,开展高效、精准的轨道结构异常状态识别研究是行业的技术趋势。针对3种轨道结构形式,采用激振设备模拟列车荷载,开展实验室内病害模拟试验,模拟扣件失效、断轨、钢弹簧失效、剪力铰失效等4种轨道结构病害,获得了不同病害下钢轨和道床振动加速度响应;分析不同轨道结构病害表现的时域和频域特征。以加速度时域和频域数据作为输入参数,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轨道结构病害识别模型,基于ReduceLROnPlateau改进学习率调节策略,形成了可动态衰减和膨胀的学习率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钢轨和道床振动加速度时域和频域特征均可反应轨道结构病害特征;病害识别模型推理时间短,鲁棒性高,能有效规避局部最优问题,可对4类轨道结构病害进行快速精准识别;频域数据集的识别精度优于时域数据集,在采用钢轨加速度、道床加速度、钢轨与道床加速度叠加情况下,识别精度分别为99.7%、100%、100%;在SNR=7 dB的噪声干扰下,频域模型依然能保证90%的预测准确率。研究显示了轨道结构病害识别模型的有效性,可为工程中轨道结构病害识别提供一种技术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结构病害 实验室试验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识别方法 学习率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识别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专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斐然 徐栋 +2 位作者 田云峰 陈万里 尚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8-152,共5页
目的:为有效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专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现场作业效率,有必要结合RFID(射频识别)技术开展相应的应用研究工作。方法:从现场人员安全管理,物资无人值守管理,工具、工装、抢险设备动态管理,走行部及车下高压部件,线缆... 目的:为有效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专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现场作业效率,有必要结合RFID(射频识别)技术开展相应的应用研究工作。方法:从现场人员安全管理,物资无人值守管理,工具、工装、抢险设备动态管理,走行部及车下高压部件,线缆温度监控,以及车辆部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专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的“痛点”问题。简述了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以及基于RFID技术的车辆检修专业信息化平台构成,并详细介绍了该平台应用层中的人员监控子系统,物资无人值守子系统,工具、工装、抢险设备动态管理子系统,温度监控子系统,以及车辆全生命周期履历管理子系统。从电子标签选型与安装、降低电子标签安装成本等方面介绍了RFID技术在车辆检修专业信息化建设应用中的关键问题。结果及结论:RFID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专业中,为人员安全管理、物资管理、工器具及设备管理、温度采集、车辆全寿命周期履历建设提供支持,在检修过程中真正实现降本增效,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检修专业 信息化建设 射频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运行系统故障处置预案设计方法研究
14
作者 文乾 王宇 +2 位作者 张坤 陈嘉迪 牛儒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2,共7页
全自动运行系统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流发展方向,但出于安全和应急响应及时性等因素考虑,目前我国全自动运行线路仍以人员值守方式运营,未能充分发挥“全自动”优势。为了解决运营单位的后顾之忧,提升设备故障应急处置效率,在广泛... 全自动运行系统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流发展方向,但出于安全和应急响应及时性等因素考虑,目前我国全自动运行线路仍以人员值守方式运营,未能充分发挥“全自动”优势。为了解决运营单位的后顾之忧,提升设备故障应急处置效率,在广泛调研多个城市全自动运行线路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提出以行车关键设备为核心的FAO线路设备相关应急预案框架。针对现行预案的完备性不足、流程不明确的问题,提出融合失效模式分析和熵权法的故障处置应急预案设计方法。考虑故障影响的严酷度、发生概率、影响范围、隔离处置难度、运营恢复难度五方面因素,结合系统设计信息和运营日志数据客观计算故障综合影响指标,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故障处置策略,进而设计应急预案。最后,以计轴设备为案例,借助某线路85个月故障日志数据,完成设备故障模式分级并针对性设计应急预案。结果表明,故障处置预案的完备性和可操作性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全自动运行系统 故障处置预案 故障模式影响 熵权法 应急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站台高峰时期候车客流引导策略研究
15
作者 杨雨函 周义棋 +1 位作者 蔡爽 钟茂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6,共7页
为分析和缓解高峰时期地铁站台客流的拥堵情况,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对一特定地铁站台场景的乘客上下车过程进行模拟,并提出2种引导策略:为乘客提供各车门处的候车人数信息(策略1);在策略1的基础上,为乘客提供列车内各车厢人数信息(策略2... 为分析和缓解高峰时期地铁站台客流的拥堵情况,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对一特定地铁站台场景的乘客上下车过程进行模拟,并提出2种引导策略:为乘客提供各车门处的候车人数信息(策略1);在策略1的基础上,为乘客提供列车内各车厢人数信息(策略2)。以现场观测获得的行人参数作为模型输入,计算无引导情况和引导策略下乘客上下车总时间,在不同车厢满载率条件下探讨各引导策略对乘客上下车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车厢满载率相差不大时,引导策略1和引导策略2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均可使乘客平均上下车时间缩短约30%;各车厢满载率相差较大时,相比于引导策略1,引导策略2对乘客的上下车效率具备更好的提升效果。即使仅有部分乘客遵从引导,引导策略也能显著提高乘客上下车效率。研究结果有助于地铁运营系统更好地应对高峰时期站台客流拥堵的现象,提升地铁运营效率和运营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台 高峰客流引导 元胞自动机模型 模拟 安全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兴机场线电动客车以太网网络控制与诊断系统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洁 饶东 张文彬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6-110,共5页
介绍了北京大兴机场线电动客车以太网网络控制与诊断系统TCMS(Train Control and Monitor System)的构成和性能。阐述了实时以太网通讯及安全控制平台TCMS在列车上的研究与应用,着重介绍了网络控制系统拓扑结构、安全架构、冗余配置等。
关键词 以太网 MVB CCU(中央控制单元) 安全计算机 安全实时以太网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客流特征分析与行车组织方案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继营 杨晓飞 +2 位作者 刘晓庆 金艳萍 张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9-124,共6页
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是为大兴机场旅客服务的机场轨道交通专线。基于大兴机场线的线路特点、客流类型、乘客乘车特征,以及线路客流与机场航空客流的关系,重点分析了该线客流OD(起讫点)客运量的时空分布特点。结合该线列车的特点,提出将... 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是为大兴机场旅客服务的机场轨道交通专线。基于大兴机场线的线路特点、客流类型、乘客乘车特征,以及线路客流与机场航空客流的关系,重点分析了该线客流OD(起讫点)客运量的时空分布特点。结合该线列车的特点,提出将断面座席满载率作为评价该线行车组织方案的重要指标。基于客流分布特征制定了该线的混合编组行车组织方案,探索了开行大站车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机场轨道交通专线 航空客流 混合编组行车组织 断面座席满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智能障碍物检测系统在北京新机场线全自动运行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强 杨峰 张宝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118,共5页
全自动运行系统对提高列车运行安全以及提升列车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全自动运行系统列车主要依赖于信号系统,缺乏主动环境感知功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与雷达融合的列车智能障碍物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有轨道区域识别... 全自动运行系统对提高列车运行安全以及提升列车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全自动运行系统列车主要依赖于信号系统,缺乏主动环境感知功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与雷达融合的列车智能障碍物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有轨道区域识别模块、列车检测模块以及视觉与雷达融合模块。其中轨道区域识别模块应用语义分割算法实现前向轨道区域的精准识别,列车检测模块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当前轨道内前向列车识别。视觉与激光雷达融合模块通过融合激光雷达数据与视觉数据,实现全天候的环境感知。实验结果表现本文的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将对提升新机场线的列车运行安全以及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运行 轨道线识别 列车识别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裂缝区沉降引起轨道几何形位变化的监测和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建利 周海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2-46,共5页
对地裂缝地段的隧道结构、轨道几何形位进行长期监测,分析隧道沉降和几何不平顺在列车荷载长期作用下的特征和发展规律,针对地裂缝地段隧道沉降和轨道几何不平顺提出可调式无砟轨道、有砟轨道和接触网调整方案,验证了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对地裂缝地段的隧道结构、轨道几何形位进行长期监测,分析隧道沉降和几何不平顺在列车荷载长期作用下的特征和发展规律,针对地裂缝地段隧道沉降和轨道几何不平顺提出可调式无砟轨道、有砟轨道和接触网调整方案,验证了应对措施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对隧道结构沉降、收敛以及轨道几何不平顺进行高精度的监测,能有效掌握地裂缝地段轨道结构恶化的情况;通过对沉降数据和轨道几何不平顺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充分掌握沉降发展规律;利用可调式无砟道床等强化措施对不均匀的结构沉降进行调整,保证地裂缝地段轨道几何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裂缝 沉降 轨道几何形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秘籍
20
作者 孙琦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4期13-15,共3页
在党的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驻村第一书记肩负着建强基层党组织、推动增收帮扶、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责任。笔者曾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派驻经济薄弱村开展帮扶工作,在总结驻村工作全过程中,笔者认... 在党的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驻村第一书记肩负着建强基层党组织、推动增收帮扶、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责任。笔者曾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派驻经济薄弱村开展帮扶工作,在总结驻村工作全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提纲挈领地对驻村工作开展的关键点进行前期思考和关注,能够更有助于驻村第一书记顺利开展驻村工作,切实发挥自身带头作用,圆满完成驻村帮扶各项任务。为此,文章拟对驻村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工作的关键点进行探讨,以期对开展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的第一书记们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驻村第一书记 乡村振兴 驻村工作 帮扶工作 经济薄弱村 治理水平 驻村帮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