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车辆运维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阮巍 周广浩 +1 位作者 曹向静 董剑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4-179,共6页
都市圈建设给城市轨道交通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区域快线的建设是城市轨道交通新的发展方向。区域快线车辆运维需求有别于地铁、城际铁路,且建设执行的相关标准、规范缺少实际工程验证。通过对大兴机场线工程概况、车辆关键设备主要技术参... 都市圈建设给城市轨道交通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区域快线的建设是城市轨道交通新的发展方向。区域快线车辆运维需求有别于地铁、城际铁路,且建设执行的相关标准、规范缺少实际工程验证。通过对大兴机场线工程概况、车辆关键设备主要技术参数、车辆日常维护检修状态、轮对在线检测等在线检测设备采集数据的分析,参考车辆供应商需求、国内车辆部件的技术水平以及同行业的检修经验,优化大兴机场线车辆检修标准,提出以列检、月检为日常维护及定修、架修(A修、B修)、大修为定期检修的车辆维护检修标准,并对新的车辆检修标准下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通过新标准的实施可有效控制车辆基地的建设规模,降低车辆运维成本、提高车辆利用率,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的区域快线车辆基地的建设以及网络化资源共享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区域快线 都市圈 车辆段 修程 标准 轮对 状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特殊桥梁选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乐天 陈轶鹏 +1 位作者 武同乐 李红伟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28,共5页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特殊桥梁采用的梁型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刚构、钢-混凝土组合梁、梁-拱组合体系、斜拉桥、钢桁架桥等。在阐述轨道交通桥梁设计特点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特殊桥梁的结构特点、施工方法等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为轨道...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特殊桥梁采用的梁型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刚构、钢-混凝土组合梁、梁-拱组合体系、斜拉桥、钢桁架桥等。在阐述轨道交通桥梁设计特点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特殊桥梁的结构特点、施工方法等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为轨道交通特殊桥梁的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高架线 特殊桥梁 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提供货运服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冯佳 刘剑锋 +2 位作者 金奕 豆飞 毛保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5-159,166,共6页
利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富余能力提供货运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兴未艾,大体可分为客货混运和客货混跑两种模式。目前理论研究多聚焦在客货混跑方案的优化上,实践则以服务于小批量货物的客货混运案例居多。基于日本北越快线、高铁极速... 利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富余能力提供货运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兴未艾,大体可分为客货混运和客货混跑两种模式。目前理论研究多聚焦在客货混跑方案的优化上,实践则以服务于小批量货物的客货混运案例居多。基于日本北越快线、高铁极速达、桃园机场捷运以及德国包裹城际项目实证案例,归纳客货混运和客货混跑两种运输组织方式的特点。客货混运组织方案主要用于满足零散化的货运需求,利用车厢空间时应有必要的固定设施以保障安全;建议采用“运装分离”方案,以提升装卸效率,减少对客运作业的干扰。在客货混跑案例中,采用与客运列车速度接近的较高速度的货运专列,并在夜间进行运输,以保障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货混运 货运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域快线主要技术指标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忍相 冯爱军 万学红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0,共4页
分析现阶段北京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提出研究市域轨道交通主要技术指标的必要性。北京市域快线具有服务半径大、旅行时间长、运行速度快、服务水平高等特点,根据市域快线的特点把技术指标归纳为需求层、服务层、系统层3个层次,提出北京市... 分析现阶段北京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提出研究市域轨道交通主要技术指标的必要性。北京市域快线具有服务半径大、旅行时间长、运行速度快、服务水平高等特点,根据市域快线的特点把技术指标归纳为需求层、服务层、系统层3个层次,提出北京市域快线最高速度、旅行速度、行车间隔、车辆定员、车辆参数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线 需求指标 服务指标 车辆指标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总体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孙希波 张波 张志伟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50-56,共7页
基于BIM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特点,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实施的总体管理模式。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总体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工作内容,包括目标设定、工作原则、组织与管理、BIM模型构建及交付标准制定、BIM数据集成... 基于BIM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特点,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实施的总体管理模式。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总体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工作内容,包括目标设定、工作原则、组织与管理、BIM模型构建及交付标准制定、BIM数据集成与管理平台建设、BIM应用与成果管理和数字化交付管理等。实践证明,建设管理方主导+BIM总体管理模式适应于当前的城市轨道交通BIM建设和管理,并可为数字轨道交通生态链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城市轨道交通 总体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区域快线车辆检修修程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阮巍 李森林 +1 位作者 曹向静 周广浩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9-164,共6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区域快线对车辆日常维护检修提出新的要求,科学合理的车辆检修标准既能提高列车可靠性和投运率,同时可以避免过度修,节约资源。通过对车辆检修修程的影响因素及目前国内主要轨道交通日常维护及检修修程进行研究,...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区域快线对车辆日常维护检修提出新的要求,科学合理的车辆检修标准既能提高列车可靠性和投运率,同时可以避免过度修,节约资源。通过对车辆检修修程的影响因素及目前国内主要轨道交通日常维护及检修修程进行研究,结合在建区域快线项目的特点,提出区域快线车辆检修修程研究成果,为区域快线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快线车辆检修 修程 检修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系统集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59
7
作者 肖衍 苏立勇 《中国铁路》 2015年第5期109-113,共5页
为了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现代化的步伐,北京市计划建设燕房线全自动驾驶示范工程。从燕房线全自动驾驶系统集成的过程入手,研究全自动驾驶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集成、接口及验证,深入论述运营场景、风险源分析和总体需求。介绍系统集... 为了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现代化的步伐,北京市计划建设燕房线全自动驾驶示范工程。从燕房线全自动驾驶系统集成的过程入手,研究全自动驾驶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集成、接口及验证,深入论述运营场景、风险源分析和总体需求。介绍系统集成的原则、接口定义和最小系统集成验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系统集成的经验,提出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全自动驾驶系统集成通用模型的方法,为后续工程设计、施工和系统集成提供技术支撑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全自动驾驶 系统集成 最小系统 通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8
作者 李欣 万学红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24,共5页
在北京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的十多年中,由于建设标准化体系不完备而造成的工程问题频繁出现,并且各线路建设方案也有差别,致使北京地铁建设呈现多样化的局面,不利于线网的建设发展。对目前工程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技术标准的需求进... 在北京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的十多年中,由于建设标准化体系不完备而造成的工程问题频繁出现,并且各线路建设方案也有差别,致使北京地铁建设呈现多样化的局面,不利于线网的建设发展。对目前工程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技术标准的需求进行调研,指出北京轨道交通有必要建立满足自己网络建设的标准化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标准化体系建立首先应以提高网络化建设技术水平为目标,颁布相应的管理办法,明确实施主体,开展标准化技术文件的编制、发布、更新和补充,同时建立监督审查机构,落实标准化在工程中的实施情况。技术文件应涵盖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等工程项目领域,应以不降低创新水平、不影响建设效率为主要原则,突出网络标准化的实效性和长效性。建立标准化体系应在充分总结既往地铁设计、建设和运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落实顶层设计理念,建立管理体系、技术文件体系和健全的审查机制,促进和提升工程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标准化体系 审查维护 技术文件 实施方案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的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55
9
作者 张艳兵 王道敏 肖衍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0-74,共5页
通过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从探索到推广、再到成熟应用的发展历程,分析全自动驾驶的发展趋势及技术特点,提出目前全自动驾驶以高架线或高架与地下混合线路为主,主要采用钢轮钢轨制式,入侵检测设备多采用站台安全门,车辆以?300~70... 通过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从探索到推广、再到成熟应用的发展历程,分析全自动驾驶的发展趋势及技术特点,提出目前全自动驾驶以高架线或高架与地下混合线路为主,主要采用钢轮钢轨制式,入侵检测设备多采用站台安全门,车辆以?300~700?人中低容量为主,列车运行间隔逐渐缩短。在此基础上,阐释我国发展全自动驾驶的必要性,提出从技术路线、技术装备、应急处置、安全评估、运营组织等方面发展我国全自动驾驶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全自动驾驶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田时沫 鲁放 +5 位作者 杨珂 刘宇 雷丽霞 李若怡 张红健 杨瑞霞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0,共5页
截至2017年底,中国内地共有33座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4 706 km,运营线路161条,其中新增运营线路32条(段),新增运营里程874 km。统计运营线路的名称、里程等情况,并对统计口径和特别情况予以说明(本文中的统计数字没有包含... 截至2017年底,中国内地共有33座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4 706 km,运营线路161条,其中新增运营线路32条(段),新增运营里程874 km。统计运营线路的名称、里程等情况,并对统计口径和特别情况予以说明(本文中的统计数字没有包含由国家铁路部门管理的324 km市域快轨线路)。给出2017年中国各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数量和里程排序。并对我国轨道交通总体发展情况做了简要分析。北京以22条线位居运营线路数量首位,上海以676 km位居运营总里程首位。预测到2018年底,运营总里程将接近6 000 km,运营城市数量达到36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线路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客流仿真评估指标体系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房霄虹 冯爱军 刘彦君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73,共6页
为更好实现客流仿真技术在轨道交通换乘车站评估中的合理、高效应用,在初步构建的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客流仿真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优化了换乘车站客流仿真评估指标体系,并明确了各项指标计算方法、评价范围及评价... 为更好实现客流仿真技术在轨道交通换乘车站评估中的合理、高效应用,在初步构建的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客流仿真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优化了换乘车站客流仿真评估指标体系,并明确了各项指标计算方法、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最后,通过北京地铁安华桥站客流仿真实例,验证了换乘车站客流仿真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的可行性、全面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客流仿真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高架桥梁发展方向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轶鹏 李文会 白苹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23,共4页
通过梳理总结国内轨道交通高架桥的发展历程,对国内多条轨道交通高架线进行对比,从美学、环保、施工和全寿命周期设计几方面对轨道交通高架桥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阐述,希望为轨道交通高架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轨道交通高架桥 美学 环保 施工 全寿命周期设计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摞地铁区间轨排井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月阳 杜玉峰 +3 位作者 刘飞 王伟锋 李哲 靳天睿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10,共9页
为选择地铁轨排井合理设计方案,解决设计过程中较大轨排洞口严重削弱板的刚度、施工工况下传统二维框架断面计算无法满足设计需求与实际情况的问题,基于北京地铁22号线管庄站—永顺站区间高水压细颗粒地层中叠摞地铁区间轨排井设计的具... 为选择地铁轨排井合理设计方案,解决设计过程中较大轨排洞口严重削弱板的刚度、施工工况下传统二维框架断面计算无法满足设计需求与实际情况的问题,基于北京地铁22号线管庄站—永顺站区间高水压细颗粒地层中叠摞地铁区间轨排井设计的具体案例,从工程围护、主体结构方案的设计思路等方面,分析结构计算重难点等关键问题,并建立二维、三维模型进行结构受力分析。总结设计经验与控制工况,得出合理的设计方案:针对富水地层较深叠摞轨排井,支护结构采用地连墙与内支撑,主体结构采用加大边梁结构体系抵抗水平荷载。研究成果对以后地铁建设过程中的轨排井设计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高水压细颗粒地层 叠摞地铁区间 轨排井设计 结构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安检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赫楠 张在龙 +2 位作者 马卫东 李晓宁 关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4-216,220,共4页
立足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安检工作实际,分析了现有安检工作中存在的安检能力不足、乘客出行体验差、安检人员工作能力与安检要求存在差距等问题,针对安检效率与安检质量、乘客高效与便捷出行、安检工作水平提升等安检新需求,结合现有制度... 立足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安检工作实际,分析了现有安检工作中存在的安检能力不足、乘客出行体验差、安检人员工作能力与安检要求存在差距等问题,针对安检效率与安检质量、乘客高效与便捷出行、安检工作水平提升等安检新需求,结合现有制度、环境及技术等,基于乘客信用体系建设,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特点,提出由智能化精准检物子系统、智能化快速检人子系统及安检信息化管理子系统等构建的智慧安检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智慧安检系统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活编组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过能力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段博韬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8-124,共7页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能与运量的耦合度,解决非高峰时段列车满载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列车灵活编组模式。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在时间上的不均衡性,对灵活编组模式进行了需求分析。通过对信号系统和车辆网络传输作业的分析,研究了列车...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能与运量的耦合度,解决非高峰时段列车满载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列车灵活编组模式。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在时间上的不均衡性,对灵活编组模式进行了需求分析。通过对信号系统和车辆网络传输作业的分析,研究了列车解体和编组作业流程,得出列车解体和编组作业时间分别为84.2 s及103.2 s。结合全日客流时段的形态分布,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灵活编组转换衔接方案,建议早高峰前采用列车以小编组形式出段运行,高峰转非高峰过渡时段采用正线上列车解编的方式。针对高峰转非高峰过渡时段内列车不同运行场景,以“3辆编组A型车+3辆编组A型车”灵活编组列车为例,通过铺画车站作业图的方法进行列车通过能力分析,验证了灵活编组模式下正线上列车解编作业可以满足过渡时段的列车通过能力需求。对灵活编组条件下的重联列车中部不贯通的疏散问题,以及极限状态下列车救援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案。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灵活编组模式可提高行车组织与客流时间分布的匹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通过能力 列车灵活编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交换的轨道交通公务电话网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肖衍 梅棋 王春红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64,共4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系统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轨道交通规模化建设、网络化运营和智能化管理的需求,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软交换技术的优势,指出基于软交换技术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网的...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系统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轨道交通规模化建设、网络化运营和智能化管理的需求,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软交换技术的优势,指出基于软交换技术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网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建设线网级大容量软交换中心的组网方案和技术经济性,阐明新的思路和方法:采用支持模拟电话业务(POTS)终端、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终端和以太网接口的综合接入设备,实现多业务接入;通过整合电话、办公自动化、视频会议系统和无线Wi-Fi的应用,建立综合型智能通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软交换 组网应用方案 技术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车站冷却塔设置方案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房爱民 周炜 +1 位作者 李嘉俊 张东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51,共6页
以北京轨道交通车站冷却塔设置方案为研究对象,将冷却塔的设置类型分为地面开敞设置、建筑屋面设置、地下风道设置等封闭空间设置3种形式,并从设备技术成熟度、功能实现、系统可靠性、运营维护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目前应用最成熟的方式... 以北京轨道交通车站冷却塔设置方案为研究对象,将冷却塔的设置类型分为地面开敞设置、建筑屋面设置、地下风道设置等封闭空间设置3种形式,并从设备技术成熟度、功能实现、系统可靠性、运营维护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目前应用最成熟的方式仍是地面放置。通过对典型问题案例和成功案例的分析,提出运行效果与环保、景观措施的合理融合是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确定冷却塔的运行效果、环境影响及景观影响作为冷却塔设置方案的评价因子,通过分析得出,不同建设时期车站冷却塔的设置对于周边环境及景观的影响程度不同,冷却塔普遍运行效果达标但仍需关注运营维护便捷与设备水平等因素,环保措施仍存在改进空间,冷却塔景观措施仍需加强。提出轨道交通车站冷却塔设置应注重功能与对外影响的协调统一,严格控制设备技术水平,采用多途径的方案解决地面无条件设置冷却塔的难题,引入多方协同的冷却塔景观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站 冷却塔 设置方案 分析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既有线区间增设车站及其配线纵向坡度设计研究
18
作者 李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针对既有线改造工程中的区间增设车站的纵向坡度可选取范围进行初步探讨,从列车停止平稳性、列车启动和制动、车站纵向排水、车站建筑及无障碍设计、车站站台门安装、车站设置配线等几个角度对纵向坡度的要求进行初步分析,并得出以下结... 针对既有线改造工程中的区间增设车站的纵向坡度可选取范围进行初步探讨,从列车停止平稳性、列车启动和制动、车站纵向排水、车站建筑及无障碍设计、车站站台门安装、车站设置配线等几个角度对纵向坡度的要求进行初步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必须对地铁列车的停放制动以及列车的启动和制动的技术性能进行必要及足够的校验、验证,这是决定在既有线区间增设车站的纵向坡度是否可适度放大的关键所在;2)综合考虑地铁列车的停放制动以及列车启动和制动等技术性能,车站纵向坡度应该允许适度放大,但考虑车站建筑的设计以及乘客使用便利,这个幅度也不宜过大;3)从道岔的养护和维修角度,建议允许设置道岔的纵向坡度不宜超过现有规范10‰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既有线改造 增设车站 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轨道分类及低运量轨道建设的建议
19
作者 李明 王海霞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79,共5页
研究目的:为了理性看待低运量轨道交通,本文针对目前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标准存在的问题,对分类标准的调整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同时通过梳理国内相关标准、规范或政策文件的规定,提出了对低运量轨道交通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后提出了我... 研究目的:为了理性看待低运量轨道交通,本文针对目前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标准存在的问题,对分类标准的调整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同时通过梳理国内相关标准、规范或政策文件的规定,提出了对低运量轨道交通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后提出了我国低运量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过程中最应该关注的几个关键点,供轨道交通行业同仁参考。研究结论:(1)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分类,建议以“走行形式”对系统制式进行分类,并尽可能与运输能力、服务层次(同空间范围)、路权形式、设计最高速度等要素脱钩,避免规范标准在车辆选型方面的政策引导;(2)低运量轨道交通的可替代品有很多,其并非是一种必需品,仅仅是一种可能的选择;(3)低运量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应重视客流预测工作,并与城市道路公交比较性价比,谨慎选择敷设方式,同时提高城市管理能力;(4)本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分类及低运量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分类 低运量轨道交通 建设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政策调整方向刍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共5页
我国多次调整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相关政策,这对于不同时期的轨道建设节奏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首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对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主要政策变化进行对比,最后结合政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问... 我国多次调整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相关政策,这对于不同时期的轨道建设节奏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首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对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主要政策变化进行对比,最后结合政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判断未来政策可能调整的方向,供业内同行交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规划建设管理 政策 变化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