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同步过调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杰 李军 +2 位作者 邱瑞昌 徐春梅 刘志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91-100,共10页
轨道交通牵引系统运行速度范围广,稳定性要求高,这就使得牵引系统应具备从异步调制到方波的平滑过渡能力,通常的解决方法是采用混合脉宽调制策略。目前,常用的混合脉宽调制策略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无载波调制连接异步调制和方波,另一种则... 轨道交通牵引系统运行速度范围广,稳定性要求高,这就使得牵引系统应具备从异步调制到方波的平滑过渡能力,通常的解决方法是采用混合脉宽调制策略。目前,常用的混合脉宽调制策略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无载波调制连接异步调制和方波,另一种则采取同步过调制策略连接异步调制和方波。该文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针对同步过调制策略,介绍了传统的异步过调制和同步过调制,结合传统方法的缺陷,该文提出了改进型同步SVPWM过调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证明改进型同步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过调制策略具有实现简单,过渡期转矩无脉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牵引传动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过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在线融冰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运达 张钢 +2 位作者 邱瑞昌 刘志刚 徐起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70-1978,共9页
为了解决低温环境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时段频繁出现接触网覆冰的问题,总结分析了传统热力融冰方法难以进行在线融冰的原因,提出了一种以上下行接触网作为融冰电流回路的接触网在线融冰方法;结合在线融冰运行特点,设计了融冰功率单元的结... 为了解决低温环境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时段频繁出现接触网覆冰的问题,总结分析了传统热力融冰方法难以进行在线融冰的原因,提出了一种以上下行接触网作为融冰电流回路的接触网在线融冰方法;结合在线融冰运行特点,设计了融冰功率单元的结构拓扑及控制策略,基于电网络模型定量分析了在线融冰方法对牵引供电系统的影响,建立了包含融冰功率单元的牵引供电系统精确动态仿真模型对在线融冰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注入融冰电流后,接触网电流有效值显著提高,能够达到预期的融冰效果;最恶劣覆冰环境下2500 A融冰电流对列车造成的最大电压偏移量仅在100 V以下,在线融冰过程不影响列车及牵引所的正常工作,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城市轨道交通 热力融冰 在线融冰 融冰功率单元 电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阻抗网络建模分析的交直流微电网振荡问题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吴翔宇 张晓红 +2 位作者 尚子轩 赵一钢 吴潇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94-2310,共17页
交直流微电网在不同类型电力电子变流器的不同带宽控制环节作用下,容易引发系统发生宽频振荡问题。现有的微电网振荡分析主要基于阻抗分析法和特征分析法,然而这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该文研究了基于频域阻抗网络模型的交直... 交直流微电网在不同类型电力电子变流器的不同带宽控制环节作用下,容易引发系统发生宽频振荡问题。现有的微电网振荡分析主要基于阻抗分析法和特征分析法,然而这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该文研究了基于频域阻抗网络模型的交直流微电网振荡问题建模与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交直流微电网在频域下的等效阻抗网络模型,并计算节点频域导纳矩阵及回路频域阻抗矩阵。其次,基于频域模式分析法,建立了交直流微电网的节点/回路振荡参与程度指标以及设备和控制参数的灵敏度指标,给出了振荡的交直流传播特性分析方法,便于明晰系统振荡机理与关键影响因素。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时域仿真及算例分析验证了上述频域阻抗网络建模和振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微电网 频域阻抗网络建模 振荡稳定性 频域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构网逆变器的虚拟振荡器控制技术:统一设计框架与关键问题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史亚帆 许寅 +1 位作者 吴翔宇 时珊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51-2261,I0003,I0004,共13页
虚拟振荡器控制是近年来新兴的逆变器构网型控制方式,相较于下垂控制、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等现有构网型控制而言,其在动态响应速度与大扰动稳定性等方面具有优势。首先基于已有研究介绍了虚拟振荡器控制的基本原理及现有类型,接着针对... 虚拟振荡器控制是近年来新兴的逆变器构网型控制方式,相较于下垂控制、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等现有构网型控制而言,其在动态响应速度与大扰动稳定性等方面具有优势。首先基于已有研究介绍了虚拟振荡器控制的基本原理及现有类型,接着针对虚拟振荡器设计目前缺乏普适性的问题提出了虚拟振荡器控制的统一设计框架及详细设计步骤,并以自行设计的两类虚拟振荡器为例,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所提设计框架的可行性;最后从功率调度能力、抗扰动稳定运行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3方面针对目前限制虚拟振荡器控制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探讨,并给出了解决思路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振荡器 构网逆变器 逆变器控制 稳定性 统一设计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本矢量钳位策略的过调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董侃 刁利军 +1 位作者 赵雷廷 刘志刚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5-40,共6页
低开关频率大功率牵引变流器为了充分利用直流电压,往往要过渡到方波工作模式,传统双模式过调制算法采用异步方式实现过渡,很难保证输出电流的对称性,且存在较多的寄生谐波和转矩脉动。本文基于基本矢量钳位策略BBCS(Basic Bus Clamping... 低开关频率大功率牵引变流器为了充分利用直流电压,往往要过渡到方波工作模式,传统双模式过调制算法采用异步方式实现过渡,很难保证输出电流的对称性,且存在较多的寄生谐波和转矩脉动。本文基于基本矢量钳位策略BBCS(Basic Bus Clamping Strategy)对传统过调制算法进行了改进,在每个扇区固定位置通过特定矢量作用顺序进行调制,保证了低开关频率下较好的谐波特性,有效抑制了转矩脉动,且能平滑过渡到方波。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开关频率 基本矢量钳位策略 过调制 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牵引逆变器的中频区调制算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钢 董侃 +1 位作者 刁利军 刘志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1-9,共9页
轨道交通用大功率车载牵引逆变器开关频率低、调速范围宽,其调制算法通常采用低频区异步调制、基频以上方波调制的方式,而中频区用于实现异步调制与方波调制的过渡,并对逆变器输出谐波特性进行改善。该文对过调制和优化同步调制这两类... 轨道交通用大功率车载牵引逆变器开关频率低、调速范围宽,其调制算法通常采用低频区异步调制、基频以上方波调制的方式,而中频区用于实现异步调制与方波调制的过渡,并对逆变器输出谐波特性进行改善。该文对过调制和优化同步调制这两类中频区调制算法进行了研究,从调制性能、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同步调制虽然数字实现相对复杂,但是具有更好的谐波特性,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过调制 优化同步调制 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分析的无拍频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董侃 刁利军 +2 位作者 陈奕舟 赵雷廷 刘志刚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23,共7页
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由于单相脉冲整流器的引入,使直流环节存在2倍频脉动电压。该脉动电压会在电机侧产生拍频现象,引起电机转矩和电流脉动。本文分析产生拍频现象的原因,并通过对传动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得到电机转矩脉动和电机电流脉动... 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由于单相脉冲整流器的引入,使直流环节存在2倍频脉动电压。该脉动电压会在电机侧产生拍频现象,引起电机转矩和电流脉动。本文分析产生拍频现象的原因,并通过对传动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得到电机转矩脉动和电机电流脉动与脉动电压的关系,采用一种基于频域分析的无拍频控制策略,通过加入一个补偿环节,根据脉动电压对电机转差频率进行修正,消除直流电压脉动引起的电机转矩和电流脉动,并通过仿真和实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拍频现象 无拍频控制 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周期控制的载波移相策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馨予 张钢 +2 位作者 刁利军 钱江林 刘志刚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67,共7页
为了抑制系统内部网侧四象限变流器产生的高频谐波,减小对电网的谐波污染,防止产生车网高频谐振,提出一种基于周期控制的载波移相策略及实现方法。针对同一列车多个牵引系统之间无同步线的情况,提供一种以网压过零点为参考,通过微调PWM... 为了抑制系统内部网侧四象限变流器产生的高频谐波,减小对电网的谐波污染,防止产生车网高频谐振,提出一种基于周期控制的载波移相策略及实现方法。针对同一列车多个牵引系统之间无同步线的情况,提供一种以网压过零点为参考,通过微调PWM载波周期,实现准确且稳定的校正载波移相角的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及混合动力动车组牵引系统运行实验,验证该载波移相策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四象限变流器 周期控制 载波移相策略 实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柔性牵引供电系统及优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钢 郝峰杰 +2 位作者 王运达 龙赤宇 李梦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53-162,共10页
针对传统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列车再生能量利用不充分、直流供电波动大、交流网功率因数偏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引入双向变流器的柔性牵引供电系统方案。介绍了柔性牵引供电系统的几种典型工作模式,以及其中双向变电所的实现方案。研究了双... 针对传统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列车再生能量利用不充分、直流供电波动大、交流网功率因数偏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引入双向变流器的柔性牵引供电系统方案。介绍了柔性牵引供电系统的几种典型工作模式,以及其中双向变电所的实现方案。研究了双向变流器的建模、直流特性优化、分散式无功补偿等关键技术,提出柔性供电系统分层控制结构,实现对交直流混合系统的柔性控制。建立城轨柔性供电系统仿真模型,并对典型应用场景下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仿真,实现了系统的综合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柔性 牵引供电 混合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DCDC电路有源二次滤波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沈来来 陈杰 +3 位作者 刘国东 邱瑞昌 张钢 刘志刚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6-92,99,共8页
二次功率脉动是单相四象限变流器固有的问题,传统方法是在直流母线并联LC二次谐振电路或增大直流侧电容.以避免该脉冲分量对后级负载造成影响,为提高变流器的功率密度,提出了一种利用双向DCDC电路对二次功率进行有源滤波的方法.该方法... 二次功率脉动是单相四象限变流器固有的问题,传统方法是在直流母线并联LC二次谐振电路或增大直流侧电容.以避免该脉冲分量对后级负载造成影响,为提高变流器的功率密度,提出了一种利用双向DCDC电路对二次功率进行有源滤波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检测四象限变流器输入至直流侧的二次脉动功率,以此为指令采用比例谐振对DCDC电路进行控制以产生相应二次补偿功率,消除了直流母线二次脉动电压,滤波效果明显,并且通过PI控制保证了补偿储能电容电压的稳定.同时,基于电感电流在额定功率下能跟踪指令电流和储能电容最大电压限制的,给出了储能电容及其偏置电压之间的约束条件,并进行了参数设计.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对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并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一致,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 二次脉动 有源滤波 比例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脉冲式死区补偿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倪瑞政 李庭 +1 位作者 陈杰 刘志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553-559,共7页
死区效应广泛存在于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控制中,死区时间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输出电压的准确度和输出电流的谐波特性,在有些系统中还会导致系统出现不稳定的状况。该文针对逆变器的死区效应进行详细分析,综合考虑开关管的死区时间、开关延时... 死区效应广泛存在于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控制中,死区时间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输出电压的准确度和输出电流的谐波特性,在有些系统中还会导致系统出现不稳定的状况。该文针对逆变器的死区效应进行详细分析,综合考虑开关管的死区时间、开关延时、通断损耗等问题对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影响,提出一种脉冲式的死区补偿方法。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死区补偿方案,该补偿方法针对每个开关周期内的实际作用脉冲进行精确补偿。尤其在低速区域,在保证输出电压准确性的同时可降低输出电流谐波。最后,利用300kW大功率对拖电机平台进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都证明了该补偿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区效应 通断损耗 电流谐波 脉冲宽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滤波器的铁路谐波抑制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奇志 谢旭钦 +2 位作者 邓焯辉 阮白水 张钢 《电气工程学报》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随着交-直-交动车组在电气化铁道中的大量使用,动车组产生的高次谐波引起的牵引网谐波放大、谐振问题越发严峻。针对该问题,本文建立了牵引网的等效电路模型,对牵引网谐振和谐波放大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并介绍了一种通过在机车... 随着交-直-交动车组在电气化铁道中的大量使用,动车组产生的高次谐波引起的牵引网谐波放大、谐振问题越发严峻。针对该问题,本文建立了牵引网的等效电路模型,对牵引网谐振和谐波放大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并介绍了一种通过在机车内的牵引变压器辅助绕组上增加高通滤波器来抑制谐波电流增益的方法。最后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抑制谐波增益的有效性,对防止谐波对牵引网造成的危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谐波传输特性 高通滤波器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DD算法的故障诊断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淑英 汪培桢 杨春 《电气工程学报》 2017年第2期38-42,共5页
故障树分析法在运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维数爆炸"等问题,本文重点研究基于BDD算法的故障树分析法,分析故障树转化为BDD的方法,并基于BDD算法求解顶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底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最后采用该算法进行算例分析与应用。
关键词 故障树分析法 BDD算法 故障诊断 结构重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直流环节高频链辅助逆变器与SRSPWM混合调制研究
14
作者 常玉洁 周朝阳 +2 位作者 杨春 李雪飞 杜会卿 《电气工程学报》 2017年第2期8-14,37,共8页
为保证脉冲直流环节高频链辅助逆变器较高的输出电压质量,引进SRSPWM混合调制策略。该调制前级采用移相控制方式,而移相角度由6脉波与三角载波的占空比决定;后级实现对前级的解调,但在一个基波周期内仅有1/3周期处于调制状态,与传统SPW... 为保证脉冲直流环节高频链辅助逆变器较高的输出电压质量,引进SRSPWM混合调制策略。该调制前级采用移相控制方式,而移相角度由6脉波与三角载波的占空比决定;后级实现对前级的解调,但在一个基波周期内仅有1/3周期处于调制状态,与传统SPWM调制相比大大减小了开关损耗。通过数学推导验证了该调制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对该混合调制策略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直流环节高频链辅助逆变器 SRSPWM混合调制 谐波分析 输出LC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移动电氢资源多区互济的负荷恢复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祝士焱 许寅 +1 位作者 和敬涵 王颖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共8页
电-氢-交通协同可以提高灵活性并增强能源系统韧性。提出了一种考虑移动电氢资源多区互济的负荷恢复方法。针对分布在多个区域的电-氢耦合系统,提出在停电期间协同利用本地的分布式电源、储氢和移动电氢资源,快速恢复关键用户需求。通... 电-氢-交通协同可以提高灵活性并增强能源系统韧性。提出了一种考虑移动电氢资源多区互济的负荷恢复方法。针对分布在多个区域的电-氢耦合系统,提出在停电期间协同利用本地的分布式电源、储氢和移动电氢资源,快速恢复关键用户需求。通过基于交通地图系统的移动电氢资源调度,提出了负荷恢复和移动电氢资源调度集成的故障恢复决策框架。进而构建了移动电氢资源交通调度与负荷恢复的耦合约束,建立了移动电氢资源参与恢复的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可以进行恢复与交通调度的统一决策。所提方法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协调和分配电氢资源,最大限度地恢复关键用户的需求。通过构建的多区域电-氢耦合系统和相对应的交通系统,验证了所提协同恢复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配电网 恢复 电-氢-交通 优化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微电网投影的配电系统协调恢复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祝士焱 许寅 +1 位作者 和敬涵 王颖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4-230,共7页
微电网参与配电系统恢复可以提高恢复效果进而提升系统韧性。提出了一种考虑微电网隐私和参与配网应急恢复偏好的含多微网配电系统恢复方法,可以统筹协调配电网和微电网的发电资源。首先,建立基于虚拟节点和虚拟流分解的多微网参与配电... 微电网参与配电系统恢复可以提高恢复效果进而提升系统韧性。提出了一种考虑微电网隐私和参与配网应急恢复偏好的含多微网配电系统恢复方法,可以统筹协调配电网和微电网的发电资源。首先,建立基于虚拟节点和虚拟流分解的多微网参与配电网恢复的协调机制,有效保护微电网隐私;进而针对恢复问题提出了基于投影的关键恢复信息共享方法,并利用顶点搜索快速得到投影域,实现关键信息交互;然后,提出了配电网-微电网的双层协调恢复框架。其中,下层微电网向配电网提供包含恢复偏好和可行域的有限信息,上层配电网进行统筹决策,并将决策得到的联络线功率下发至微电网,下层微电网以联络线功率作为约束条件决策内部负荷恢复;最后,基于构建的含多微网配电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配电网恢复 恢复 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异构微源的混合型孤岛微电网暂态有功响应分析与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郅毅 许寅 +1 位作者 吴翔宇 董江浩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072-6084,共13页
在逆变器接口微源(IM)与同步机接口微源(SM)并存的混合型孤岛微电网中,由于两类微源的物理结构与动态特性存在差异,易导致微电网有功负荷投切暂态响应存在初始有功分配不均、响应速度慢的问题。在有功负荷突增场景下,IM在暂态初始阶段... 在逆变器接口微源(IM)与同步机接口微源(SM)并存的混合型孤岛微电网中,由于两类微源的物理结构与动态特性存在差异,易导致微电网有功负荷投切暂态响应存在初始有功分配不均、响应速度慢的问题。在有功负荷突增场景下,IM在暂态初始阶段中有功输出峰值过高,易触发逆变器限流保护动作。该文首先以IM与SM并联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类微源有功负荷突增暂态的角频率响应差异,进一步得出造成暂态初始阶段IM输出有功峰值过高的原因。为量化并联系统响应速度,构建并联系统传递函数模型,分析系统主导极点的分布对响应速度的影响。然后,针对混合型孤岛微电网的暂态有功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在不引入通信的情况下,引入虚拟电抗法调节初始有功分配,通过控制参数优化加快系统响应速度;在引入通信情况下,提出IM的附加控制方法,实现并联系统暂态有功性能的改善,并将该控制推广到含多台异构微源的混合型孤岛微电网。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时域仿真验证了该文分析结论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孤岛微电网 有功负荷分配 控制参数优化 暂态性能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寒灾害下电力-天然气耦合系统故障连锁传播过程推演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宸赓 许寅 +1 位作者 王玥 张琪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84-4093,I0042,I0041,共12页
随着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的耦合日益紧密,极端灾害发生时跨能源系统的故障传播风险加剧,可能进一步扩大停电范围。电力和天然气耦合系统的故障推演分析可为剖析演化机理和制定相应的阻断措施奠定基础。首先,以得州停电事件为背景,分析... 随着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的耦合日益紧密,极端灾害发生时跨能源系统的故障传播风险加剧,可能进一步扩大停电范围。电力和天然气耦合系统的故障推演分析可为剖析演化机理和制定相应的阻断措施奠定基础。首先,以得州停电事件为背景,分析了极端灾害下故障如何跨能源系统传播,并指出分析时须重点考虑的关键问题。其次,为分析故障推演过程,分别从耦合建模、联合仿真以及实现方式3方面展开。重点关注时间尺度和建模需求,考虑了适用于灾害连锁传播分析的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以及耦合元件的模型;设计了时间驱动和事件驱动相结合的联合仿真方法,并通过设计仿真软件之间信息交互的定制化接口方式实现。该方法实现了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在各自平台上仿真信息的时空交互,可直观刻画故障在耦合系统中的推演过程。最后,通过电力-天然气耦合系统测试,分析了极寒灾害下电力-天然气耦合系统的故障传播过程和故障防御措施,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天然气系统 得州停电 故障推演 联合仿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压源逆变器最小损耗PWM算法性能优化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杜会卿 刁利军 +2 位作者 陈杰 刘志刚 王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005-3016,共12页
为降低高频隔离型辅助变流器中三相电压源逆变器开关损耗,提出一种零序分量连续可调的改进型广义不连续PWM算法,通过实时调节调制相角,实现不同60°不连续PWM算法的线性平滑过渡,进而基于优化的时域仿真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算法... 为降低高频隔离型辅助变流器中三相电压源逆变器开关损耗,提出一种零序分量连续可调的改进型广义不连续PWM算法,通过实时调节调制相角,实现不同60°不连续PWM算法的线性平滑过渡,进而基于优化的时域仿真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算法谐波性能,并引入谐波畸变因数进行规律验证,确定谐波性能优越的调制度下限;进一步建立系统损耗模型,提出基于开关损耗函数与死区效应的损耗分析方法,实现最小损耗不连续PWM算法;在过调制的非线性区内,协调考虑电压调制增益与谐波性能,确定整体性能优化的调制度上限。最后利用DSP进行数字化实现,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归一化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变流器 不连续PWM算法 谐波分析 损耗分析 死区效应 过调制 调制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低次谐波抑制能力的PIR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7
20
作者 张馨予 张钢 +1 位作者 钱江林 刘志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19-27,共9页
为了抑制由牵引网网压畸变引起的单相四象限变流器交流电流中的低次谐波,在电流环中引入一种比例积分谐振(PIR)控制器。通过对比研究不同种类的谐振控制器性能差异,选取一种较为合适的准谐振控制器应用于PIR中,并利用根轨迹法设计PIR控... 为了抑制由牵引网网压畸变引起的单相四象限变流器交流电流中的低次谐波,在电流环中引入一种比例积分谐振(PIR)控制器。通过对比研究不同种类的谐振控制器性能差异,选取一种较为合适的准谐振控制器应用于PIR中,并利用根轨迹法设计PIR控制器的参数,以保证系统稳定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及样机实验,验证了所提PIR控制器在谐波抑制及稳定运行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次谐波抑制 单相四象限变流器 比例积分谐振控制器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