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药品检验所微机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研制和开发
1
作者 张伟 杨琨 唐伟红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1992年第4期248-252,共5页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System简称MIS)是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它是研究现代化管理中信息活动的全过程,以便有效地完成提供各类管理决策信息的服务。因此,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System简称MIS)是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它是研究现代化管理中信息活动的全过程,以便有效地完成提供各类管理决策信息的服务。因此,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系统思想的指导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检验所 微机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烷酸异丙酯在疏水性化妆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江志杰 张光华 +1 位作者 牛振东 高春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4-276,共3页
参考《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中疏水性化妆品供试液的制备方法,同时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项下非水溶性样品供试液的制备方法制备2份供试液,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黑曲霉和白色念珠... 参考《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中疏水性化妆品供试液的制备方法,同时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项下非水溶性样品供试液的制备方法制备2份供试液,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黑曲霉和白色念珠菌为实验菌株,对2份供试液进行菌落计数方法学验证,考察十四烷酸异丙酯能否在疏水性化妆品微生物检验中应用。结果表明,十四烷酸异丙酯能溶解分散疏水性化妆品,同时可去除化妆品中的一些抑菌成分,提高实验菌株的回收率和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微生物检验 十四烷酸异丙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液机器人与传统人工配液质量对比探究
3
作者 吴寿鹏 牛振东 +3 位作者 肖斯婷 王琳 司延斌 赵志刚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8-672,共5页
目的对比智能调配机器人与传统人工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配液成品的质量,保证临床输液安全。方法在人工配液和机器人配液2种模式下,分别以奥美拉唑和氨溴索为主药,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混配后的成品液为对象,评... 目的对比智能调配机器人与传统人工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配液成品的质量,保证临床输液安全。方法在人工配液和机器人配液2种模式下,分别以奥美拉唑和氨溴索为主药,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混配后的成品液为对象,评估了多项质量指标,包括药品残留量和不溶微粒数等。结果机器人配液和人工配液模式下药品残留量在5%以内,不溶微粒远小于限度、pH值符合人体输液范围,内毒素和无菌培养均为阴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配液模式下配液成品液质量有保障,与传统人工配液质量无显著差异,为PIVAS应用机器人配液提供成品液质量的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 机器人配液 人工配液 质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贴膜中可迁移荧光增白剂的测定及质谱确证
4
作者 杨玲 左雪 +4 位作者 杜勇 王琪 毕思丹 邸铮 张华珺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5-1273,共9页
建立面贴膜中可迁移荧光增白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及质谱确证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涡旋超声提取,以乙腈和8mmol/L的四丁基溴化铵溶液作为流动相,经Waters Symmmetry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分离,用荧光检测器(FLD... 建立面贴膜中可迁移荧光增白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及质谱确证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涡旋超声提取,以乙腈和8mmol/L的四丁基溴化铵溶液作为流动相,经Waters Symmmetry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分离,用荧光检测器(FLD)进行检测。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确认。9种荧光增白剂在相应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在0.999以上,加标回收率为93.6%~108.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3.9%。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面膜类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增白剂 面贴膜 高效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关键质量属性分析
5
作者 李彧 侯金凤 +6 位作者 刘海涛 寇晋萍 刘琦 李佳慧 高露娟 冷碧涵 车宝泉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19,共7页
目的评价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部分关键质量属性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溶液颜色检测法、析晶-包材-不溶性微粒的相关性、元素杂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并对14家企业的187批抽验样品进行分析。结果通过... 目的评价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部分关键质量属性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溶液颜色检测法、析晶-包材-不溶性微粒的相关性、元素杂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并对14家企业的187批抽验样品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样品吸光度与色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以450 nm为检测波长,建立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溶液的颜色;综合各企业、过效期和破坏实验样品的测定结果,确定限度为A450不得过0.13。证明样品析晶的难易程度与所采用包材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关,按易发生析晶程度排序,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三层及五层共挤膜>玻璃瓶;析晶样品复溶后,尽管目视无可见异物,但4~6μm不溶性微粒数量显著升高。采用ICP-MS法,测定样品中10种可能引入的元素杂质的含量,其含量均低于安全限度的30%。结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溶液颜色更为方便、准确;应关注样品析晶-复溶后引入的质量风险;不需格外关注由元素杂质引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质量评价 溶液颜色 结晶 元素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品控制菌(大肠杆菌)标准的研究
6
作者 张荣藻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14-15,共2页
目前,我国药品卫生标准中以“大肠杆菌”作为口服药品控制菌标准。通过实验研究,认为以“大肠杆菌”作为控制菌标准,有可能使一部分被污染大肠杆菌的药品漏检,提出了应以“大肠菌群”作为口服药品控制菌标准的建议。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药品 控制菌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白凤丸
7
《中成药》 CAS 1981年第4期25-25,共1页
白凤丸又名乌鸡白凤丸。历史悠久,疗效显著。有补气养血、止带的作用,是治疗妇女气血两亏、身体虚弱、腰痠腿软、阴虚盗汗、崩漏带下、产后体弱、失血过多、头晕等症的良药。白凤丸收载于明·龚廷贤著《寿世保元》。方中主要成分为... 白凤丸又名乌鸡白凤丸。历史悠久,疗效显著。有补气养血、止带的作用,是治疗妇女气血两亏、身体虚弱、腰痠腿软、阴虚盗汗、崩漏带下、产后体弱、失血过多、头晕等症的良药。白凤丸收载于明·龚廷贤著《寿世保元》。方中主要成分为乌骨鸡,又名乌鸡,因毛色洁白素有白凤之称,是中国特产。白凤丸所用中药原料均经精细加工并选用优质蜂蜜,使丸药滋润柔软细腻乌黑,入口无渣,醇香味正,并以蜡皮封固,经久贮存不变质。并按灭菌工艺生产,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白凤丸近年来又广泛应用于治疗肝炎,获得一定疗效,特别是降血清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作用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凤丸 血清转氨酶 阴虚盗汗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氧化型染发产品中42种限用染发剂的筛查和定量分析
8
作者 左雪 邸铮 +3 位作者 汪亚菁 杨玲 张华珺 柳青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0-498,共9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筛查和定量分析氧化型染发产品中42种限用染发剂的方法。染发产品经亚硫酸氢钠水溶液-乙醇超声提取后,以0.02 mol/L乙酸铵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在TechMate AQUA-STIII色谱柱上进行梯度洗脱和分离,选择235和28... 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筛查和定量分析氧化型染发产品中42种限用染发剂的方法。染发产品经亚硫酸氢钠水溶液-乙醇超声提取后,以0.02 mol/L乙酸铵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在TechMate AQUA-STIII色谱柱上进行梯度洗脱和分离,选择235和280 nm作为检测波长,对42种染发剂进行一次性定性筛查,同时实现其中35种染发剂的定量分析,当筛查结果表明产品中含有2,6-二甲氧基-3,5-吡啶二胺盐酸盐、2-甲基-5-羟乙氨基苯酚等7种染发剂时,以0.02 mol/L乙酸铵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在Waters Symmetry C_(18)色谱柱上进行等度洗脱,选择235 nm作为检测波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42种染发剂的方法检出限为10~101μg/g,定量限为33~337μg/g。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42种染发剂色谱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8。在4个不同含量水平下,各目标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在81.3%~119.6%之间,RSD不大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氧化型染发产品 限用染发剂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检查中药制剂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16种镇静催眠药物 被引量:40
9
作者 高青 车宝泉 +2 位作者 张喆 戴红 郭洪祝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建立准确、灵敏的LC-MS/MS方法甄别中药制剂及保健食品中可能添加的16种化学镇静催眠药物,以打击中药制剂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现象。方法和结果:采用Waters Sunfire C18色谱柱,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20mmol/L醋酸铵溶液,流动... 目的:建立准确、灵敏的LC-MS/MS方法甄别中药制剂及保健食品中可能添加的16种化学镇静催眠药物,以打击中药制剂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现象。方法和结果:采用Waters Sunfire C18色谱柱,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20mmol/L醋酸铵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 mL/min(分流比为4∶1)。选择正负离子全扫描方式检测临床常用的16种镇静催眠药物。利用质谱解析软件研究上述药物的质谱裂解规律,通过比较样品峰与对照品峰的一级质谱、二级质谱质荷比,确定样品中是否掺杂了化学药物。LC-MS/MS方法测定上述化学物质的最小检出量为1~40 n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准确性均可满足定性检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催眠药物 LC-MS/MS 中药制剂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防晒剂奥克立林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9
10
作者 邸铮 贾伯阳 +4 位作者 周荔 王颖 左雪 张蓉 邬国庆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70-1575,共6页
通过对化妆品能力验证样品中奥克立林含量检测的不确定度评定,分析影响防晒剂定量检测的相关因素。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15种防晒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按照JJF 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JJF 1059.1... 通过对化妆品能力验证样品中奥克立林含量检测的不确定度评定,分析影响防晒剂定量检测的相关因素。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15种防晒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按照JJF 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有关规定,建立测定奥克立林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并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和评定。结果表明,当化妆品中奥克立林含量为0.843%时,拓展不确定度为0.026%(k=2)。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标准溶液的配制及工作曲线的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奥克立林 化妆品 防晒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色谱法检测阿奇霉素及其有关物质 被引量:20
11
作者 余立 王俊秋 +2 位作者 王国兰 庞青云 陆岩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7-229,共3页
比较了多种阿奇霉素的薄层色谱条件 ,确定了分离效果较好、Rf 值适宜的展开系统和灵敏度较高的显色剂 ,设计了系统适用性实验方法和三个浓度的对照品 ,从而确定了较理想的阿奇霉素及有关物质薄层色谱检测法。市售硅胶 G预制版 ,展开剂... 比较了多种阿奇霉素的薄层色谱条件 ,确定了分离效果较好、Rf 值适宜的展开系统和灵敏度较高的显色剂 ,设计了系统适用性实验方法和三个浓度的对照品 ,从而确定了较理想的阿奇霉素及有关物质薄层色谱检测法。市售硅胶 G预制版 ,展开剂为乙酸乙酯 -正乙烷 -二乙胺 (5∶ 5∶ 1,v/ v)显色剂为苯酚 3g、硫酸 5 ml、无水乙醇 95 ml混匀 ,均匀喷至板上后 80℃加热数分钟。该法灵敏度高 ,分离效果好 ,特别是系统适用性实验和多浓度点对照液的设计 ,弥补了薄层色谱法测定阿奇霉素及其有关物质时结果的准确性易受薄层色谱条件影响 ,且量化功能较差的弱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薄层色谱法 降解物质 溶剂系统 显色剂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同时分析液体制剂及口服液型保健品中31种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安东 吴兆伟 +3 位作者 余倩 王铁松 车宝泉 丛骆骆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8-446,共9页
为满足药品监管需要,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测定以水、醇等液体为基质的药品及保健品中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技术,同时检测滴眼液、注射液、滴剂、涂剂、口服液型保健品中的三氯叔丁胺、苯酚、... 为满足药品监管需要,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测定以水、醇等液体为基质的药品及保健品中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技术,同时检测滴眼液、注射液、滴剂、涂剂、口服液型保健品中的三氯叔丁胺、苯酚、苯甲醇、山梨酸、苯甲酸、2-甲基异噻唑啉酮、脱氢乙酸、乙氧基喹啉、己基间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酯等28种防腐剂及TBHQ、BHA、BHT等3种抗氧化剂。结果显示,31种物质在0.005~1mg/L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5~0.999 9;在0.02~0.30mg/L加标范围内,回收率为73.6%~109.9%,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2%~13.6%;检出限(LODs,S/N≥3)为0.001~0.008mg/L,定量下限(LOQs,S/N≥10)为0.003~0.020mg/L。应用该方法进行了多个批次的实际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灵敏、准确、稳定、可靠,且应用范围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防腐剂 抗氧化剂 液体制剂 注射液 保健品 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抗高血压药物液相色谱鉴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高青 张喆 车宝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研究建立一种RP-HPLC条件可同时对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的6种化学合成降压药(比索洛尔、吲达帕胺、硝苯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及利血平)进行检查鉴别。方法:采用氰基(25 cm×4.6 mm)色谱柱,以0.01 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用20%... 目的:研究建立一种RP-HPLC条件可同时对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的6种化学合成降压药(比索洛尔、吲达帕胺、硝苯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及利血平)进行检查鉴别。方法:采用氰基(25 cm×4.6 mm)色谱柱,以0.01 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用20%磷酸调节pH值至2.7)-乙腈(7∶3)为流动相,柱温35℃,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0 nm,265 nm。结果:在本色谱条件下,6种降压药有很好的分离度,检测灵敏度,及最小检出量均为2 ng;连续5针进样色谱图中各组分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抗高血压药类药物的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吲达帕胺 硝苯地平 尼群地平 非洛地平 利血平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离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一懿 郭洪祝 +1 位作者 陈有根 傅欣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7-1222,共6页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方法这些药物20%乙腈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方法这些药物20%乙腈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40℃;体积流量0.2 mL/min。结果共鉴定出46种皂苷类成分,并首次检测到以人参二醇脱氢产物为苷元母核的新型皂苷。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液 血栓通注射液 化学成分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减肥保健食品现状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齐 杜勇 +1 位作者 杨玲 邬国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9-213,共5页
为了分析我国已注册减肥保健食品原料使用、功效/标志性成分测定的分布情况,为此类产品的研发和监管提供参考,本文利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系统调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布的已注册减肥保健食品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表... 为了分析我国已注册减肥保健食品原料使用、功效/标志性成分测定的分布情况,为此类产品的研发和监管提供参考,本文利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系统调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布的已注册减肥保健食品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行有效的国产减肥保健食品共有360个,原料使用频率最高的为荷叶、决明子、左旋肉碱等;功效/标志性成分测定频率最高的为左旋肉碱、总黄酮、总蒽醌等。此类产品存在原料选择集中、部分功效/标志性成分测定手段落后、对含蒽醌原料的毒理研究不足的缺点,今后应加强开发新原料及新配方,采用科学全面的质量控制方法,研发更为安全有效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肥 保健食品 原料 功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的因素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赵建 李想 +1 位作者 鲁政 文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6-218,共3页
目的:证实在黄嘌呤氧化酶法中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的干扰因素及其对保健食品抗氧化功能评价造成误差。方法: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加入白蛋白、总蛋白、甘油三酯、葡萄糖、VC、还原型谷胱甘肽6种物质对SOD检测体系的影响以... 目的:证实在黄嘌呤氧化酶法中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的干扰因素及其对保健食品抗氧化功能评价造成误差。方法: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加入白蛋白、总蛋白、甘油三酯、葡萄糖、VC、还原型谷胱甘肽6种物质对SOD检测体系的影响以及小鼠灌胃VC后的SOD比活力值。结果:在黄嘌呤氧化酶法反应体系中,SOD灭活后依然能够检测到SOD比活力值。白蛋白、总蛋白、甘油三酯、葡萄糖、VC、还原型谷胱甘肽6种物质都对该体系造成干扰。透析能够消除小鼠血清中小分子物质的干扰。结论:由于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SOD为非特异性反应,血清中的蛋白质、脂肪、VC、还原型谷胱甘肽等物质都对SOD活性测定产生干扰而造成正误差。可采用透析的方法去除血清中含有对SOD检测体系构成干扰的小分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保健食品 功能评价 超氧化物歧化酶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鉴别中药制剂中的15种糖皮质激素 被引量:23
17
作者 夏瑞 车宝泉 张喆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6-929,共4页
为了打击药物的非法滥用,建立起鉴别中药制剂中可能添加的糖皮质激素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中药剂型,采用不同的试样处理方式。提取后的样品溶液采用Diamond C18柱(5μm,250mm×4.6mm)分离,以流动相A(水-四氢呋喃,体... 为了打击药物的非法滥用,建立起鉴别中药制剂中可能添加的糖皮质激素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中药剂型,采用不同的试样处理方式。提取后的样品溶液采用Diamond C18柱(5μm,250mm×4.6mm)分离,以流动相A(水-四氢呋喃,体积比为100∶1)和B(乙腈-水-四氢呋喃,体积比为80∶20∶1)进行梯度洗脱。通过与对照品保留时间、一级质谱及二级质谱图的对比进行定性。应用该法鉴定了中药制剂中的糖皮质激素,在供试品溶液中检出了醋酸泼尼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法 糖皮质激素 中药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4种抗生素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包丽颖 顾峻岭 车宝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70-272,共3页
研究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 HPCE)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大观霉素、奈替米星的定量分析 .用外标法测定了大观霉素、硫酸奈替米星、红霉素、阿奇霉素样品的含量 ,得到了 4种抗生素的线性范围 .对比了 HPCE法与微生物效价法含量测定结果 .研... 研究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 HPCE)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大观霉素、奈替米星的定量分析 .用外标法测定了大观霉素、硫酸奈替米星、红霉素、阿奇霉素样品的含量 ,得到了 4种抗生素的线性范围 .对比了 HPCE法与微生物效价法含量测定结果 .研究表明 ,HPCE法快速、准确、成本低 ,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 ,优于效价法 .研究建立了 4种抗生素的毛细管电泳含量测定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大观霉素 硫酸奈替米星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泻肝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颖 胡琴 陶志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61-2666,共6页
目的建立龙胆泻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龙胆、柴胡、黄芩、栀子、泽泻、当归、地黄、甘草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法测定龙胆中龙胆苦苷、栀子中栀子苷、黄芩中黄芩苷的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龙胆苦苷在0.03306... 目的建立龙胆泻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龙胆、柴胡、黄芩、栀子、泽泻、当归、地黄、甘草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法测定龙胆中龙胆苦苷、栀子中栀子苷、黄芩中黄芩苷的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龙胆苦苷在0.03306~0.4959B,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颗粒A(水煮提取)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为1.7%,颗粒B(全原粉包衣)平均回收率为97.58%,RSD为0.36%;栀子苷在0.0761~1.141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颗粒A平均回收率为98.24%,RSD为1.1%,颗粒B平均回收率为102.73%,RSD为1.5%;黄芩苷在0.2144~1.608I,z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颗粒A平均回收率为102.15%,RSD为2.7%,颗粒B平均回收率为99.74%,RSD为1.5%。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用于龙胆泻肝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颗粒 龙胆苦苷 栀子苷 黄芩苷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大鼠发热模型研究 被引量:72
20
作者 左泽平 王志斌 +2 位作者 郭玉东 王碧松 高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干酵母、2,4-二硝基酚、脂多糖(LPS)、细菌内毒素引起SD大鼠实验性发热的过程和特点,比较不同浓度外致热原对大鼠发热过程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干酵母(2 g/kg、1 g/kg)、2,4-二硝基酚(30mg/kg、15 mg/kg)、LPS(100μg/kg、20μg... 目的探讨干酵母、2,4-二硝基酚、脂多糖(LPS)、细菌内毒素引起SD大鼠实验性发热的过程和特点,比较不同浓度外致热原对大鼠发热过程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干酵母(2 g/kg、1 g/kg)、2,4-二硝基酚(30mg/kg、15 mg/kg)、LPS(100μg/kg、20μg/kg)、细菌内毒素(120 EU/kg、60 EU/kg)发热模型,记录不同时间点大鼠升温值,绘制各模型平均升温曲线,比较不同大鼠发热模型的发热特点。结果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注射后2~3 h开始升温,6~7 h达峰值,升温持续20 h;皮下注射2,4-二硝基酚溶液,注射后20 min开始升温,1~1.5 h达峰值,升温持续3~5 h;腹腔注射LPS、细菌内毒素,注射后30 min开始升温,此后升温曲线表现为双相热或三相热,升温持续5~8 h。结论不同外致热原所致SD大鼠发热的过程和特点不同;外致热原浓度不同,所致大鼠发热过程和特点不同。解热试验中,应根据受试药物本身特点选用合适的大鼠发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发热模型 发热过程 发热特点 升温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