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除绿篱对北京市通州区行道树银杏焦叶的影响
1
作者 秦嘉泽 贾雨龙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1期56-60,共5页
银杏是北京常见的行道树,为缓解其夏季黄叶、焦叶现象,以通州区新华大街银杏行道树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绿篱去除面积处理(对照CK:0 m^(2);处理T1:3.75 m^(2);处理T2:5.1 m^(2)),探究不同处理对银杏叶片生理特性、焦叶症状及土壤环境的影... 银杏是北京常见的行道树,为缓解其夏季黄叶、焦叶现象,以通州区新华大街银杏行道树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绿篱去除面积处理(对照CK:0 m^(2);处理T1:3.75 m^(2);处理T2:5.1 m^(2)),探究不同处理对银杏叶片生理特性、焦叶症状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绿篱显著提高银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厚度及叶面积(p<0.05),焦叶病害指数显著降低(p<0.05)。同时,处理组(T1、T2)地表温度显著降低,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p<0.05)。研究证实,绿篱去除可优化银杏生长微环境,减轻高温胁迫危害,最佳去除面积约4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焦叶 绿篱去除 高温胁迫 行道树管理 北京市通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大百合栽培养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辉 张蕾 +5 位作者 徐雨晴 蒋靖婉 林好 董知洋 邓军育 魏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95-98,共4页
在北京植物园引种栽培大百合,从种植地选择、整地施肥、种球处理、栽植、遮阴、四季养护要点、病虫害防治和园林应用8个方面,对大百合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研究,以提高大百合的成活率、开花率及观赏性,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的大百合栽培技术,... 在北京植物园引种栽培大百合,从种植地选择、整地施肥、种球处理、栽植、遮阴、四季养护要点、病虫害防治和园林应用8个方面,对大百合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研究,以提高大百合的成活率、开花率及观赏性,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的大百合栽培技术,研究成果对今后大百合在北京地区园林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百合 养护管理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植物园的3种中国新记录蚜虫记述(半翅目,蚜科) 被引量:2
3
作者 虞国跃 周达康 王合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1-606,共6页
记述了采自北京市植物园的3种中国新记录蚜虫:杉松上的杉松长足大蚜Cinara longipennis(Matsumura,1917)、欧洲荚蒾和鸡树条上的荚蒾蚜Viburnaphis viburnicola(Sorin,1983)和多歧沙参上的轮叶沙参指管蚜Uroleucon triphyllae(Miyazaki,... 记述了采自北京市植物园的3种中国新记录蚜虫:杉松上的杉松长足大蚜Cinara longipennis(Matsumura,1917)、欧洲荚蒾和鸡树条上的荚蒾蚜Viburnaphis viburnicola(Sorin,1983)和多歧沙参上的轮叶沙参指管蚜Uroleucon triphyllae(Miyazaki,1966),描述了鉴别特征,并提供了生态照片。并记录了荚蒾蚜的4种天敌昆虫:捕食性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1773)、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a(De Geer,1776)、垂边食蚜蝇Epistrophe sp.和寄生性的麦蚜茧蜂Ephedrus plagiator(Nees,18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松长足大蚜 荚蒾蚜 轮叶沙参指管蚜 形态学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风箱果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4
作者 曹颖 刘浡洋 郝强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32-34,共3页
为了优化‘琥珀’风箱果繁殖技术体系,推动该品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广泛应用,以‘琥珀’风箱果为材料,分析了植物生根剂和扦插基质对插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琥珀’风箱果最佳的嫩枝扦插组合为扦插基质体积配比V_(珍珠岩)∶V_(播种土)=... 为了优化‘琥珀’风箱果繁殖技术体系,推动该品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广泛应用,以‘琥珀’风箱果为材料,分析了植物生根剂和扦插基质对插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琥珀’风箱果最佳的嫩枝扦插组合为扦插基质体积配比V_(珍珠岩)∶V_(播种土)=2∶1,顶梢扦插的生根剂质量浓度为2 000 mg·L^(-1),中下段扦插生根剂质量浓度为4 000 mg·L^(-1),在此条件下‘,琥珀’风箱果生根率高、偏根率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风箱果 嫩枝扦插 生根剂 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丰台区花卉市场年宵花新品种市场调研及应用
5
作者 杨涓 何宇飞 +8 位作者 马腾 杨芷 郭佳琪 高晓宇 孙皓明 李梦华 王萌 安琪 成雅京 《花卉》 2024年第8期196-198,共3页
2024年初对北京丰台区3个花卉市场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年宵花的新品种、应用形式及数量。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初北京丰台区花卉市场的植物新品种较为丰富,花卉染色技术的突破提升了花卉观赏价值,并令价格走高,但也存在个别植物品种价格不... 2024年初对北京丰台区3个花卉市场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年宵花的新品种、应用形式及数量。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初北京丰台区花卉市场的植物新品种较为丰富,花卉染色技术的突破提升了花卉观赏价值,并令价格走高,但也存在个别植物品种价格不统一、养护管理技术不透明、植物名称混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观赏花卉 新品种 花卉市场 年宵花 国家植物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花藤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6
作者 赵萌 王熙 +3 位作者 张瑜琪 宋姝茜 于晓雷 成雅京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3期75-78,共4页
以生长健壮的蓝花藤枝条为材料,探究不同激素种类、浓度、插穗木质化程度对蓝花藤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种外源激素中,以IAA总体效果最好,NAA次之,IBA最差,在试验的9个处理组合中,综合生根率、不定根数量和根长3项指标,以1... 以生长健壮的蓝花藤枝条为材料,探究不同激素种类、浓度、插穗木质化程度对蓝花藤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种外源激素中,以IAA总体效果最好,NAA次之,IBA最差,在试验的9个处理组合中,综合生根率、不定根数量和根长3项指标,以1000 mg/L IAA处理的效果最佳。插条木质化程度对蓝花藤扦插影响显著,木质化枝条生根率最高,其次为半木质化枝条,嫩枝扦插生根率最差。指出了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对蓝花藤扦插有较大的影响,中高浓度有利于促进插穗生根,浓度过高会抑制插穗生长。综合分析得出,1000 mg/L IAA处理为蓝花藤扦插繁殖最适溶液,插穗宜选择木质化枝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花藤 激素 扦插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北京瘿蚊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付怀军 李菁博 +4 位作者 周达康 王白冰 许兴 孟昕 樊金龙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26-1332,共7页
丁香北京瘿蚊Pekinomyia syringae Jiao&Kolesik以幼虫在北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pekinensis和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amurensis叶片内隐蔽为害,为害严重时导致寄主提前落叶。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试验,对其生... 丁香北京瘿蚊Pekinomyia syringae Jiao&Kolesik以幼虫在北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pekinensis和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amurensis叶片内隐蔽为害,为害严重时导致寄主提前落叶。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试验,对其生活史、习性研究发现,该瘿蚊在北京1 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表土层结茧越冬。3月初越冬幼虫开始化蛹,成虫羽化盛期为3月底至4月初,成虫不需补充营养,有趋黄性,卵孵化期为4月上中旬,4-10月幼虫为害,10月老熟幼虫脱离叶片在表土层结茧越冬。本研究结果为该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了防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北京瘿蚊 北京丁香 暴马丁香 生活史 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不同园艺疗法活动对孤寡老人的身心健康效益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魏钰 董知洋 +2 位作者 虞雯 黄秋韵 李树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3-933,共11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园艺疗法对老人的身心健康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播种、间苗移植、多肉植物组合盆栽与草花植物组合盆栽等4种园艺植物栽培活动来探究其对孤寡老人压力缓解效益。研究发现,播种、间苗和多肉植物... 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园艺疗法对老人的身心健康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播种、间苗移植、多肉植物组合盆栽与草花植物组合盆栽等4种园艺植物栽培活动来探究其对孤寡老人压力缓解效益。研究发现,播种、间苗和多肉植物组合活动均能够显著改善老人心率的恢复情况;且播种、间苗活动能够显著改善老人的正性情绪和表情愉悦度,降低老人负性情绪,此两种活动更适合作为孤寡老人的园艺疗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疗法 孤寡老人 身心健康 园艺植物栽培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地域野生大百合种实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董知洋 张蕾 +1 位作者 张辉 魏钰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102,F0003,共11页
大百合为东亚特有植物,兼具观赏与药用价值,极具开发利用潜力。本研究对四川、湖北、湖南、陕西、云南等5个地域28个分布点的野生大百合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表型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百合的果实和种子相关表型性状具有多样性,种... 大百合为东亚特有植物,兼具观赏与药用价值,极具开发利用潜力。本研究对四川、湖北、湖南、陕西、云南等5个地域28个分布点的野生大百合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表型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百合的果实和种子相关表型性状具有多样性,种子百粒重具有较高的变异系数,大于30%;单株果实数量和单果种子数量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20%,种子各表型性状相对变异最小,说明种子的遗传变异相对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百合 表型性状 果实 种子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生态功能与景观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静 朱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4-18,27,共6页
介绍了禾本科芦苇属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的概况。对芦苇的生态功能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总结,包括稳固土壤、削弱风浪、减少噪声、净化水体、抑制水华、提供栖息地等方面。进而从芦苇的配置与建植方面探讨了芦... 介绍了禾本科芦苇属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的概况。对芦苇的生态功能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总结,包括稳固土壤、削弱风浪、减少噪声、净化水体、抑制水华、提供栖息地等方面。进而从芦苇的配置与建植方面探讨了芦苇的园林应用及将生态功能与景观应用的结合要点。旨在为充分利用芦苇群落在生态建设、园林景观应用方面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生态功能 景观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外来入侵植物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夏 郝强 李飞飞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3-851,共9页
基于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中国植物图像库(PPBC)、中国北方外来入侵植物研究文献,结合中国北方部分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实际分布和各类考证,首次全面、系统地整理出中国北方构成入侵的外来植物25科64属109种(含国外来源入侵种108种... 基于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中国植物图像库(PPBC)、中国北方外来入侵植物研究文献,结合中国北方部分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实际分布和各类考证,首次全面、系统地整理出中国北方构成入侵的外来植物25科64属109种(含国外来源入侵种108种和国内来源入侵种1种)。分析总结了北方109种外来入侵植物的组成、原产地、分布及进入途径、时间和危害方式,并讨论了中国北方外来入侵植物研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侵情况、防治及管理措施和有关的经验教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中国北方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样性对景观造景的优势研究——以国家植物园(北园)为例
12
作者 张钰箫 张辉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9期45-46,82,共3页
植物园是集开展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园艺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机构,在物种收集与展示工作上紧紧围绕植物多样性开展。该文通过对国家植物园花海、立体花坛、花境等经典景观的案例分析,总结植物多样性在景观营造方面的... 植物园是集开展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园艺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机构,在物种收集与展示工作上紧紧围绕植物多样性开展。该文通过对国家植物园花海、立体花坛、花境等经典景观的案例分析,总结植物多样性在景观营造方面的优势,旨在研究植物多样性对景观造景的优势影响,分析其在景观造景中有着防风固土遮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营造更好的景观效果、产生更好的科普教育和游客体验、形成更丰富的生态系统等重要作用,以期通过加强植物展示应用技术研究,更好地利用植物多样性创造出美丽丰富的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景观造景 植物园 植物收集与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鸢尾属31个分类群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莹 宋华 +2 位作者 李凯 张蕾 王白冰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6-902,共17页
为研究鸢尾分类群的花粉形态及其潜在分类学意义,以鸢尾属3个亚属的31个分类群的花粉为材料,采用临界点干燥法对供试材料的花粉形态进行扫描电镜观测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1个分类群的花粉均为异极单粒花粉,花粉大小中等或大,... 为研究鸢尾分类群的花粉形态及其潜在分类学意义,以鸢尾属3个亚属的31个分类群的花粉为材料,采用临界点干燥法对供试材料的花粉形态进行扫描电镜观测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1个分类群的花粉均为异极单粒花粉,花粉大小中等或大,扁球形、近扁球形或圆球形;远极沟膜光滑或具纹饰膜;花粉外壁具半覆盖层或无覆盖层,外壁纹饰通常为不同类型的异型网状,少数为芽孢状-杵状。(2)粗根鸢尾的花粉无萌发区,其余类群的花粉粒具远极单沟;在大苞鸢尾、矮鸢尾和囊花鸢尾花粉粒中发现具环状远极沟的花粉;在胡氏鸢尾的花粉粒上发现双极沟现象,这在鸢尾属中为首次报道。(3)系统聚类分析显示,平方欧氏距离为10时,31个鸢尾分类群的花粉聚为西伯利亚鸢尾型、德国鸢尾型、短旗鸢尾型、紫苞鸢尾型、燕子花型、琴瓣鸢尾型和粗根鸢尾型7类,参试分类群基本按照形态分类学的亚属、组和系的关系聚类;7个类型中,德国鸢尾型的花粉粒最大,紫苞鸢尾型的花粉粒最小;短旗鸢尾型花粉无覆盖层,外壁纹饰为芽孢状-杵状;琴瓣鸢尾型花粉为近扁球形,远极沟具纹饰膜。(4)3个亚属花粉形态可能的系统发育趋势为无附属物亚属较有髯鸢尾亚属更原始,紫苞鸢尾系是所研究种类中最原始的类群,野鸢尾亚属和冠饰鸢尾组可能是无附属物亚属向有髯鸢尾亚属过渡的中间类型。(5)临界点干燥法和2,2-二甲氧基丙烷(DMP)直接法是适宜鸢尾属植物花粉材料制备的方法。该研究结果表明31个鸢尾属分类群花粉形态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孢粉学特征可作为属内划分亚属、组和系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属 临界点干燥法 花粉形态 分类学意义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田垂枝杉无性系生长性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超群 董雷鸣 +3 位作者 许业洲 袁慧 王瑞珍 段爱国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5,共8页
[目的]研究罗田垂枝杉无性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筛选高产、稳定的优良基因型,为林业工程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撑。[方法]以钟祥、咸宁和阳新3个试验点的罗田垂枝杉无性系测定林为对象,测定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计算材积指数,... [目的]研究罗田垂枝杉无性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筛选高产、稳定的优良基因型,为林业工程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撑。[方法]以钟祥、咸宁和阳新3个试验点的罗田垂枝杉无性系测定林为对象,测定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计算材积指数,在对表型值空间变异进行矫正的基础上开展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特征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并利用估算的无性系育种值选择优良无性系。[结果]罗田垂枝杉无性系胸径、树高和材积指数变异丰富,且变异系数呈现出材积指数>胸径>树高的规律;多点联合分析发现3个生长性状的无性系效应、地点效应以及无性系与地点间的交互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重复力为0.60~0.79,处于较高水平;3个试验点之间的B型遗传相关系数在0.41~0.65之间,参试无性系的生长差异主要来自于钟祥和阳新、钟祥和咸宁之间;利用材积指数无性系育种值对参试无性系进行排序,5号和22号在3个试验点表现良好,为稳定高产型优良无性系,遗传增益达到28.31%,比实生对照提高25.00%。[结论]罗田垂枝杉生长性状表型变异丰富,无性系效应、地点效应以及无性系与地点间的交互效应均对无性系生长性状产生了极显著影响,22号和5号这两个系号为高产、稳定的优良无性系,适宜在鄂东南区域配套短周期小径材栽培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田垂枝杉 无性系 互作效应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蒜头果种仁主要脂肪酸成分变异及评价
15
作者 李洪果 王瑞珍 +5 位作者 段润梅 谌红辉 劳庆祥 吕仆 周炳江 孙文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目的】探究天然林中蒜头果种仁主要脂肪酸成分变异规律并筛选优良单株,为建立蒜头果基因库、育种群体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检测97份野生蒜头果种仁含油率、神经酸含量、油酸含量和芥酸含量的基础上,采用方差分析... 【目的】探究天然林中蒜头果种仁主要脂肪酸成分变异规律并筛选优良单株,为建立蒜头果基因库、育种群体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检测97份野生蒜头果种仁含油率、神经酸含量、油酸含量和芥酸含量的基础上,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4个经济性状进行分析,筛选出蒜头果优良单株。【结果】1)蒜头果主要脂肪酸成分及相对含量变异不丰富,97个样本4个经济性状的相对含量均值分别为53.85%、45.64%、30.18%和14.11%;平均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分别为1.43和10.20,含油率指标的选择潜力最大。2)蒜头果种仁含油率与神经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58,P<0.01),与芥酸含量呈极负显著相关(r=-0.44,P<0.01),表明可同时选育高含油率、高神经酸和低芥酸含量的蒜头果优良单株。3)从97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8份高含油率和高神经酸含量的蒜头果优良单株,分别为1、3、4、9、51、77、79和80号,双高单株4个经济性状的相对含量均值分别为62.71%、48.61%、29.45%和12.89%,1和9号同时为低芥酸含量单株。【结论】蒜头果种仁含油率是首选育种目标;可同时选育高含油率、高神经酸和低芥酸含量的蒜头果优良单株;筛选出的8份优良单株可作为建立蒜头果基因库、育种群体和良种选育的关键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头果 神经酸 经济性状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僵菌系统发育及防治松褐天牛成虫的菌株筛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程林 应玥 +4 位作者 王瑞珍 刘云朋 王青华 孔德治 曲良建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62,共11页
【目的】研究国内外80株绿僵菌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对松褐天牛成虫的毒力,为筛选用于防治松褐天牛成虫的高毒力菌株提供参考。【方法】提取80株绿僵菌的DNA,使用引物ITS1/ITS4和T1/T22分别扩增真菌的ITS区域和β-tubulin基因序列并测序... 【目的】研究国内外80株绿僵菌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对松褐天牛成虫的毒力,为筛选用于防治松褐天牛成虫的高毒力菌株提供参考。【方法】提取80株绿僵菌的DNA,使用引物ITS1/ITS4和T1/T22分别扩增真菌的ITS区域和β-tubulin基因序列并测序。采用MAFFT比对序列,通过IQ-TREE和Mrbayes 3.2.7软件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使用羽化3天内的健壮松褐天牛成虫测定绿僵菌的毒力。在PDA培养基上培养绿僵菌,将收集获得的孢子用0.05%的吐温-80溶液分别配置成浓度为10~7个·mL–1的孢子悬浮液,0.05%的吐温80溶液作为空白对照。采用浸渍法处理松褐天牛成虫,以累计校正死亡率为指标评价菌株的致病力。【结果】从国内外菌库中收集的123株菌株中80株为绿僵菌,分为6个主要类群,其中57株属于金龟子绿僵菌复合种,11株属于黄绿绿僵菌复合种,6株属于莱氏绿僵菌,4株属于M.viride,1株属于柱孢绿僵菌,1株属于新西兰绿僵菌。高毒力菌株主要分布在金龟子绿僵菌复合种和黄绿绿僵菌复合种;蝗绿僵菌、柱孢绿僵菌、新西兰绿僵菌、莱氏绿僵菌和M.viride对松褐天牛的成虫未表现出致病力。14株绿僵菌菌株毒力较高(LT50<15天,15天校正死亡率>80%),可作为防治松褐天牛的备选菌株。【结论】基于国内外80株绿僵菌菌株的系统发育和毒力测试结果,筛选出对松褐天牛成虫具有高毒力的菌株,其中14株具有较大应用潜力,建立了绿僵菌的系统发育关系,确认了高毒力菌株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松褐天牛 菌株鉴定筛选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种鸢尾属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响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莹 宋华 +3 位作者 张琮琦 邓莲 安晖 张蕾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37,共12页
为探讨鸢尾属植物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特性,以20种鸢尾属植物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两组(冷层积0 d、冷层积60 d)8个温度处理(30℃、25℃、20℃、15℃、30℃/20℃、25℃/15℃、20℃/10℃、15℃/8℃)下的种子萌发时间进程、萌发率与校正的萌... 为探讨鸢尾属植物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特性,以20种鸢尾属植物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两组(冷层积0 d、冷层积60 d)8个温度处理(30℃、25℃、20℃、15℃、30℃/20℃、25℃/15℃、20℃/10℃、15℃/8℃)下的种子萌发时间进程、萌发率与校正的萌发速率指数。结果表明,鸢尾属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种间差异较大,在供试的20种鸢尾中,9个种的种子30 d内萌发率大于80%,种子非休眠。11个种的种子30 d内萌发率小于80%,种子休眠类型和休眠深浅程度不一。山鸢尾、金脉鸢尾、西南鸢尾和燕子花为生理休眠。暖层积能打破矮鸢尾和囊花鸢尾的休眠,冷层积60 d能打破山鸢尾、西南鸢尾、金脉鸢尾和燕子花的休眠。冷层积60 d能提高绝大部分非休眠鸢尾属植物种子的萌发速率,但降低了鸢尾这个种的萌发速率。16种非休眠和具有中浅度休眠的鸢尾属植物中,5个种不适宜冷层积60 d,最适萌发温度分别为25℃、20℃或25℃/15℃,11个种适宜冷层积60 d,最适萌发温度分别为30℃/20℃、25℃/15℃、20℃/10℃、25℃或20℃。不同的种有其最适宜的特定温度,25℃/15℃是一个适宜绝大多数鸢尾属植物种子萌发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 休眠 冷层积 萌发进程 萌发速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种地被植物的耐阴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莹 温韦华 +1 位作者 陈进勇 赵世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94,共5页
对7种地被植物进行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结果发现:九头狮子草、大吴风草和虎耳草在全光照下生长不良,出现斑叶、枯叶甚至死亡现象,随着遮阴强度增加,生长变好。多花筋骨草、聚合草和东方草莓在全光照和不同遮阴条件下生长差异较小,表现... 对7种地被植物进行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结果发现:九头狮子草、大吴风草和虎耳草在全光照下生长不良,出现斑叶、枯叶甚至死亡现象,随着遮阴强度增加,生长变好。多花筋骨草、聚合草和东方草莓在全光照和不同遮阴条件下生长差异较小,表现出较强的光适应性。百里香在全光照下生长发育良好,遮阴下生长减缓,甚至不开花,表现不适。7种地被植物随着遮阴强度加大比叶重下降,以百里香最为明显,九头狮子草、大吴风草和虎耳草下降幅度较小。九头狮子草和虎耳草在全光照下最大光化学效率偏低,耐光性弱。综合各指标看,虎耳草、九头狮子草和大吴风草为喜阴植物,百里香为喜阳植物,其他种类为中性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地被植物 耐阴性 比叶重 最大光化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蔷薇花粉离体萌发条件及贮藏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华 朱莹 +2 位作者 邓莲 杜莹 刘娜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126,共5页
以美蔷薇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营养组分配比对花粉萌发及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H_(3)BO_(3)、CaCl_(2)、MgSO_(4)·7 H_(2)O、KNO_(3)等5因子均对美蔷薇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伸长有显著影响;美蔷薇花粉最... 以美蔷薇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营养组分配比对花粉萌发及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H_(3)BO_(3)、CaCl_(2)、MgSO_(4)·7 H_(2)O、KNO_(3)等5因子均对美蔷薇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伸长有显著影响;美蔷薇花粉最佳萌发培养基为100 g·L^(-1)蔗糖+0.1 g·L^(-1) H_(3)BO_(3)+0.3 g·L^(-1) MgSO_(4)·7 H_(2)O+0.2 g·L^(-1) KNO_(3),萌发率可达40.26%,花粉管平均长度为166.77μm。贮藏过程中,干燥剂(无水氯化钙或硅胶)不能显著延缓花粉活力的降低。不同温度贮藏的花粉寿命不同,贮藏360 d时,4℃冷藏花粉萌发率为0,-20℃冷冻花粉萌发率为19.88%,-20℃更利于花粉长期保存。将不添加干燥剂于-20℃贮藏330 d的美蔷薇花粉用于月季杂交育种,结实率超过50%,验证了该条件下贮藏一年左右的美蔷薇花粉具有活力,可应用于月季杂交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蔷薇 花粉萌发 贮藏条件 远缘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髯鸢尾数量性状的变异及分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莹 刘恒星 +4 位作者 邓莲 闫帅 王东军 全晗 宋华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6-145,共10页
为更好地对有髯鸢尾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和DUS测试,以中型和高型两种类型有髯鸢尾的150个品种为研究材料,对12个数量性状的变异情况、分布规律、分级处理和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除株高外,两种类型有髯鸢尾的11个性状间呈极显著... 为更好地对有髯鸢尾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和DUS测试,以中型和高型两种类型有髯鸢尾的150个品种为研究材料,对12个数量性状的变异情况、分布规律、分级处理和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除株高外,两种类型有髯鸢尾的11个性状间呈极显著差异,建议DUS测试时,两种类型应该分别进行分级处理。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8.50%~38.17%之间,变异系数较大的是花朵数和分枝数;花柱分枝长度和花柱分枝宽度变异系数均大于10%,因此,建议将其增列为有髯鸢尾DUS测试的选测指标。Shapiro-Wilk检验发现,两种类型有髯鸢尾的花朵数与分枝数不符合正态分布,分级时按照实测数据进行。高型有髯鸢尾花柱分枝宽度分布曲线呈一个高尖的峰态,但数据基本对称,分级时按照正态分布处理。其余性状符合正态分布或近似于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性状统一用(X-1.2818 S)、(X-0.5246 S)、(X+0.5246 S)和(X+1.2818 S)分为5级,使性状值落入1~5级的概率分别为10%、20%、40%、20%和10%,或用(X-0.5246 S)和(X+0.5246 S)2个分点分为3级,性状值落入3级的概率分别为30%,40%和30%。株高和叶片长度变异幅度相对较大,分为1、3、5、7、9五级,其余性状分为3、5、7三级。两种类型有髯鸢尾的垂瓣长度与旗瓣长度、垂瓣宽度与旗瓣宽度、分枝数与花朵数3组数量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超过0.7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髯鸢尾 DUS测试 数量性状 概率分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