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载迈克尔逊干涉仪扫描角镜装调工艺研究
1
作者 李松 江希龙 +2 位作者 张迪 李星 赵亨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针对星载迈克尔逊干涉仪悬臂式扫描角镜组件装调维度多、装调精度高、检测困难等技术难点,提出了一种“向量解析+精密微动调整”方法,通过建立装调及检测基准、将角镜组件简化为空间点向量、采用“先法向后平面”的调整顺序、利用专用... 针对星载迈克尔逊干涉仪悬臂式扫描角镜组件装调维度多、装调精度高、检测困难等技术难点,提出了一种“向量解析+精密微动调整”方法,通过建立装调及检测基准、将角镜组件简化为空间点向量、采用“先法向后平面”的调整顺序、利用专用精密微动装置等措施,实现了空间多自由度角镜组件的高精度调整,角镜顶点位置对称度装调后达到8μm,优于0.01 mm的设计指标要求,有效提高了装调精度,缩短了装调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镜组件 空间悬臂 精密微动 装调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弱信号红外探测系统灵敏度需求及实现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立民 刘雨晨 +4 位作者 杨坤 龙亮 张绪国 康键 袁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7-453,共7页
针对真实环境条件下远距离对红外弱信号目标的成像探测任务,首先需结合中波及长波红外所选探测谱段分析各类复杂气象条件下大气传输对信号的衰减效应,提出红外系统在复杂环境下有效实现对弱信号目标远距离成像探测的灵敏度需求为系统噪... 针对真实环境条件下远距离对红外弱信号目标的成像探测任务,首先需结合中波及长波红外所选探测谱段分析各类复杂气象条件下大气传输对信号的衰减效应,提出红外系统在复杂环境下有效实现对弱信号目标远距离成像探测的灵敏度需求为系统噪声等效温差(NETD)达到5 mK;然后分析中波及长波红外系统NETD实现5 mK的技术难度,最后选用像素级数字化积分体制实现了甚高灵敏度的中波及长波红外系统并进行了NETD测试和成像探测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高灵敏度 弱信号探测 像素级数字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遥感数据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孙秀平 杨天鹏 +4 位作者 徐崇斌 韩维 陈前 左欣 樊子萌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生态产品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指出了自然生态系统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还可以提供具有经济效益的生态产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包含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生态文化产品,分... 生态产品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指出了自然生态系统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还可以提供具有经济效益的生态产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包含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生态文化产品,分别对应物质产品价值、生态调节价值和生态文化价值。开展GEP核算可以对生态产品价值进行量化,这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文章列举了国内外GEP核算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分析了GEP核算过程中对卫星遥感等空间数据的需求,构建了面向不同核算需求的产品体系,提出了协同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来实现高精度核算的解决方案,最后对基于遥感数据开展GEP核算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产品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价值核算 卫星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色散对航空双谱段高分辨率斜视成像影响
4
作者 张绪国 尚志鸣 +1 位作者 张跃东 曹桂丽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9年第3期73-81,共9页
航空双谱段高分辨率斜视成像载荷作为重要的成像手段,具有焦距长、分辨率高等特点,由于大气层上疏下密的分层特性,光线在大气中斜视传播时,导致光谱展宽并产生色散和畸变,严重影响系统成像分辨率和目标定位精度。文章分析了斜视成像的... 航空双谱段高分辨率斜视成像载荷作为重要的成像手段,具有焦距长、分辨率高等特点,由于大气层上疏下密的分层特性,光线在大气中斜视传播时,导致光谱展宽并产生色散和畸变,严重影响系统成像分辨率和目标定位精度。文章分析了斜视成像的几何特性;利用MODTRAN软件仿真分析了斜视成像时大气透过特性和光谱散射特性;通过光线追踪法定量分析了大气色散对可见光和中波红外谱段的光线弯曲和光谱色散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多光谱ZnS楔形窗口补偿方法。结果表明,远距离斜视成像可见光近红外0.50~0.95μm透过率高,散射小;中波3.70~4.80μm散射和路径辐射效应较小,光线斜视传播时,光线弯曲角度基本一致;大气色散对可见光谱段影响较大,航高20km斜视120km时,成像分辨率由0.375m退化至4.2m,大气色散对中波红外谱段影响较小;色散补偿后,可见光谱段色散角度下降为原来的1/2,中波红外谱段不受影响,在提升可见光成像品质的同时,保持中波红外谱段色散特性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色散 斜视成像 双谱段 高分辨率 航空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远距斜视航空相机发展概况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永昆 林招荣 张绪国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8,共8页
远距斜视相机是航空成像领域的典型产品,通过远距斜视成像,能够对对方及邻国边境、军事要地、战略部署等进行大纵深高品质详查。为发展中国航空远距斜视成像技术,吸纳国际先进技术,文章通过对全球鹰、DB-110等国际典型的传输型航空远距... 远距斜视相机是航空成像领域的典型产品,通过远距斜视成像,能够对对方及邻国边境、军事要地、战略部署等进行大纵深高品质详查。为发展中国航空远距斜视成像技术,吸纳国际先进技术,文章通过对全球鹰、DB-110等国际典型的传输型航空远距斜视相机的成像系统、主要参数、关键技术、系统特点等的详细介绍,指出了国际传输型航空相机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斜视航空相机关键技术,可为发展中国的斜视航空相机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斜视成像 关键技术 发展趋势 航空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降落伞稳态CFD计算的网格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靳宏宇 吴壮志 +2 位作者 王奇 贾贺 荣伟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9年第4期30-37,共8页
降落伞稳态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计算的网格生成是一个带边界层的三维复杂域网格生成问题,目前用于边界层计算的混合网格生成方法,往往存在计算繁琐、应用范围窄、自动化差、以及难以适应复杂外形的缺点。文章... 降落伞稳态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计算的网格生成是一个带边界层的三维复杂域网格生成问题,目前用于边界层计算的混合网格生成方法,往往存在计算繁琐、应用范围窄、自动化差、以及难以适应复杂外形的缺点。文章提出了一种结合约束德洛内(Delaunay)网格生成和网格前沿推进技术的降落伞稳态CFD计算的流场网格生成方法,实现了降落伞网格和包括边界层区域在内的流场网格一体化、全自动、高品质的生成。该方法采用网格前沿推进法来生成边界层区域的网格节点;算法整体上采用三维约束Delaunay网格生成技术,边界层层节点集合在网格生成过程中作为约束Delaunay三角化的约束条件,避免了复杂的网格求交计算和拓扑处理。网格生成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全自动生成降落伞稳态CFD网格,生成的网格品质、网格规模等满足降落伞稳态CFD计算的需求,同时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德洛内三角化 网格生成 边界层 降落伞 航天返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场作用下囊舱组合体相对姿态仿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隋蓉 高树义 卢齐跃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8年第1期19-27,共9页
对于使用缓冲气囊的返回舱,着陆姿态是影响返回舱实现预期缓冲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降落伞-返回舱组合体的降落过程中,返回舱的着陆姿态经常不理想,而加入气囊后降落伞-返回舱-气囊组合体相对于降落伞-返回舱组合体来讲着陆姿态更易受扰动... 对于使用缓冲气囊的返回舱,着陆姿态是影响返回舱实现预期缓冲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降落伞-返回舱组合体的降落过程中,返回舱的着陆姿态经常不理想,而加入气囊后降落伞-返回舱-气囊组合体相对于降落伞-返回舱组合体来讲着陆姿态更易受扰动,此时对囊舱组合体运动姿态的研究十分必要。为了研究风场对囊舱组合体运动姿态的影响,文章以带有自吸式气囊的回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Hyperwork及LS_DYNA软件,对基于流固耦合方法气囊充气状态及囊舱组合体风场作用下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不同工况下囊舱组合体的相对姿态,分析了可能影响囊舱组合体相对姿态的因素。结果表明,气囊内压与风速会对囊舱组合体的相对姿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风速越大气囊摆角越大;增加气囊内压会降低气囊的摆角,提高气囊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姿态 缓冲气囊 风场 流固耦合 航天返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PEEK薄壁结构件加工工艺研究
8
作者 李星 江希龙 +2 位作者 李松 陈曦 马骏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85,共4页
对PEEK/CA450材料特性、切削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加工试验研究了该材料典型薄壁零件的工艺特点、切削参数及热处理过程,优选出最佳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优化零件结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材料内应力和加工难度;采用PCD刀具及合适的切... 对PEEK/CA450材料特性、切削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加工试验研究了该材料典型薄壁零件的工艺特点、切削参数及热处理过程,优选出最佳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优化零件结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材料内应力和加工难度;采用PCD刀具及合适的切削参数可以保证该材料薄壁零件的加工质量;加工过程中的热处理有助于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和尺寸精度。采用优化后的工艺方法,最终成功加工出符合设计性能要求的PEEK/CA450薄壁零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EK/450CA30 加工工艺 PCD刀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卫星遥感的PM2.5浓度估算与站点异常分析
9
作者 左欣 孙晓敏 +5 位作者 张新伟 王鑫磊 徐崇斌 郑亚萌 陈前 吴俣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针对大气污染难监测、异常数据难分析等问题,充分发挥气象卫星多时相观测优势,以N维代价函数算法为依托进行逐小时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进一步以随机森林回归算法为基础,结合气象参数、地面监测参数等辅助变量进行近地面PM2.5浓度估算,... 针对大气污染难监测、异常数据难分析等问题,充分发挥气象卫星多时相观测优势,以N维代价函数算法为依托进行逐小时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进一步以随机森林回归算法为基础,结合气象参数、地面监测参数等辅助变量进行近地面PM2.5浓度估算,并据此开展时空分布与浓度异常分析。江苏省2021年1–6月PM2.5浓度遥感估算精度验证结果显示,其相关性精度达到94%,偏差为5.59μg/m3,证明以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进行PM2.5浓度估算具有高可靠性与可行性。通过其建立的全区域、多时相监测体系可有效进行PM2.5浓度的时空分布分析,明晰PM2.5分布状况,助力空气污染治理管控。通过卫星估算结果与地面站点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准确识别大泉街道数据低报事件,验证人为干扰数据采集工作,实现星地数据双向监督。文章研究证明,卫星遥感技术可有效支撑近地面PM2.5浓度估算与数据异常分析,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浓度估算 时空分布分析 异常分析 星地监督 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遥感数据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周斌 徐崇斌 +4 位作者 王鑫磊 陈前 左欣 吴俣 徐丹露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95,共11页
在光伏发电功率预测中,地表太阳辐射量的准确获取十分重要,卫星遥感能够定量获得区域气象和环境信息,为此提出结合卫星遥感数据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文章基于高时间分辨率卫星数据,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获取大范围内的地表太阳辐射数据... 在光伏发电功率预测中,地表太阳辐射量的准确获取十分重要,卫星遥感能够定量获得区域气象和环境信息,为此提出结合卫星遥感数据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文章基于高时间分辨率卫星数据,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获取大范围内的地表太阳辐射数据,进而结合光伏发电功率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结果表明,采用文章提出的预测方法,光伏发电功率4h预测平均功率精度为R2=0.92,均方根误差ERMSE=0.99MW,24h预测平均功率精度为R2=0.78,ERMSE=0.60MW。文章研究可为大范围光伏功率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光伏发电功率 短期预测 深度学习 航天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重频高峰值功率窄线宽激光放大器 被引量:5
11
作者 颜凡江 杨策 +3 位作者 陈檬 桑思晗 李梦龙 蒙裴贝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2-106,共5页
高重复频率、高峰值功率、窄线宽的激光在激光雷达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对高重频窄线宽激光进行放大时,为了同时实现高放大倍率与高光束质量激光输出,在高重频、窄线宽被动调Q激光器作为种子源的前提下,设计了利用888 nm半导体激... 高重复频率、高峰值功率、窄线宽的激光在激光雷达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对高重频窄线宽激光进行放大时,为了同时实现高放大倍率与高光束质量激光输出,在高重频、窄线宽被动调Q激光器作为种子源的前提下,设计了利用888 nm半导体激光端面泵浦Nd:YVO_4块状晶体实现高增益的一级放大,808 nm半导体激光侧面泵浦Nd:YVO_4板条晶体实现低热透镜效应的二级放大的方案。在重复频率10 kHz时,获得了峰值功率5 MW,线宽154 pm,脉冲宽度0.6 ns,平均功率31.5 W,光束质量M^2为1.98的激光输出。从而验证了将高放大倍率与高光束质量分别控制的放大器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器 高重复频率 高峰值功率 窄线宽 端面泵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et的“高分五号”卫星高光谱图像土地类型分类 被引量:21
12
作者 孙晓敏 郑利娟 +4 位作者 吴军 陈前 徐崇斌 马杨 陈震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9年第6期99-106,共8页
“高分五号”卫星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对于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何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开展高光谱图像分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深度学习中的语义分割方法在地面场景的图像中已经获... “高分五号”卫星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对于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何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开展高光谱图像分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深度学习中的语义分割方法在地面场景的图像中已经获得较好的应用,但是对于高光谱遥感图像的精度和适用性较差,无法准确获得精确的分类结果。文章采用U-net模型开展高光谱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研究,首先基于“高分五号”卫星高光谱数据,构建样本数据集,然后训练分类模型,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探讨语义分割方法在高分五号高光谱数据上的应用能力。结果表明,采用深度学习中的语义分割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精度水平,U-net模型的整体分类精度为0.9357,Kappa系数达到0.92,均高于SVM方法和CNN方法。采用深度学习中的语义分割方法,可以为“高分五号”高光谱数据的土地利用分类提供技术支撑,有效提升“高分五号”卫星的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网络模型 深度学习 高光谱图像 土地利用分类 高分五号 卫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飞船两种垂挂转换方案载荷比较及分析
13
作者 包进进 雷江利 贾贺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8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了对新一代载人飞船转垂挂载荷进行深入研究,优化结构设计,文章首先建立了转垂挂过程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与空投试验结果比对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标称工况、主伞阻力面积偏小工况、返回舱质量偏大工况,计算得到无阻尼... 为了对新一代载人飞船转垂挂载荷进行深入研究,优化结构设计,文章首先建立了转垂挂过程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与空投试验结果比对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标称工况、主伞阻力面积偏小工况、返回舱质量偏大工况,计算得到无阻尼缓冲装置和有阻尼缓冲装置两种转垂挂方案对应垂挂转换过程中垂挂吊带载荷及返回舱过载。结果表明:最小载荷出现在主伞阻力面积偏小工况下,最大载荷出现在返回舱质量偏大工况下;各种工况下,阻尼缓冲装置对降低垂挂转换过程中的过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载荷越大的工况阻尼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越差。文章的建模方法和分析结果对新一代大载重载人飞船的论证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力 过载 阻尼缓冲装置 垂挂吊带 垂挂转换 载人飞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落伞强度空投试验模型的气动–动力学特性仿真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章 王立武 +3 位作者 王文强 王奇 吕智慧 李健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8年第1期1-10,共10页
降落伞强度空投试验模型的气动-动力学特性仿真研究对空投试验方案设计和降落伞减速系统性能的考核至关重要。文章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空投试验模型的气动特性和气动稳定性,探讨了降落伞开伞前空投试验模型的弹道轨迹和运动姿态的变... 降落伞强度空投试验模型的气动-动力学特性仿真研究对空投试验方案设计和降落伞减速系统性能的考核至关重要。文章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空投试验模型的气动特性和气动稳定性,探讨了降落伞开伞前空投试验模型的弹道轨迹和运动姿态的变化,并针对不同飞行攻角下空速管动压测试值与实际开伞动压存在相对偏差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投试验模型的轴向力系数在攻角大于4°时有所下降。法向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随着飞行攻角增加以近似线性的方式增大,压心位置后移,气动稳定性良好。在模型投放后至降落伞开伞前的过程中,随着高度下降空投试验模型的速度以近似线性的形式增大,且俯仰角和攻角均存在周期摆动现象。由于飞行攻角的影响,空速管测得的动压值与开伞实际动压存在相对偏差,但相对偏差范围不会超过14%。研究结果可以为降落伞强度空投试验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落伞空投试验 气动性能 动力学特性 动压偏差 数值模拟 航天返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臂式三维测量对复杂铸件验收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志刚 李星 +4 位作者 李松 陈曦 何东科 张博伟 王刚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8-822,共5页
针对大型复杂铸件毛坯加工前验收现有钳工划线方法操作难度大、耗时费力、效率低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关节臂式三维测量新型便捷的测量方法。首先从最终产品数模中提取待测物体数模坐标系,选取基准点坐标,建立工件坐标系,然后利用关节臂对... 针对大型复杂铸件毛坯加工前验收现有钳工划线方法操作难度大、耗时费力、效率低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关节臂式三维测量新型便捷的测量方法。首先从最终产品数模中提取待测物体数模坐标系,选取基准点坐标,建立工件坐标系,然后利用关节臂对铸件实物表面进行轨迹测量实施,最终按测量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将扫描的铸件实物三维形貌与最终产品数模对比,可直观得出各铸造面铸造余量及分配情况。通过航天产品遥感器相机典型零件可见三镜支撑架和桁架的测量,对比了与钳工划线方法的差异,解决了传统划线方法无法克服的技术难题和难点。经实物验证表明,该方法对空间复杂铸件,可实现快速、准确的加工前验收,能够提高铸件产品验收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臂 铸件划线 钳工 三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棱镜垂直度误差对转向角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温中凯 雷文平 黄颖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9年第1期59-65,共7页
针对五棱镜各面垂直度误差导致出射光线转角误差的情况,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五棱镜垂直度与转角误差关系的方法。该方法总结了垂直度误差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在棱镜4个面垂直度误差、光线入射角及光线入射方向共6个变量同时影响下的转... 针对五棱镜各面垂直度误差导致出射光线转角误差的情况,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五棱镜垂直度与转角误差关系的方法。该方法总结了垂直度误差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在棱镜4个面垂直度误差、光线入射角及光线入射方向共6个变量同时影响下的转角误差计算公式,通过仿真计算给出了应用该公式所产生的误差范围。结果表明:转角误差计算公式所计算的结果在合理误差范围内与真值相吻合,可直接应用于相关工程的计算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度误差 转角误差 误差分析 五棱镜 空间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S干涉信号延时补偿算法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翟茂林 李涛 张玉贵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9年第3期47-56,共10页
基于干涉分光原理的傅里叶变换光谱仪通过将激光信号作为采样参考信号对干涉信号进行等光程差采样,然而动镜扫描不稳以及后续焦平面电路的差异会造成干涉信号与激光参考信号之间存在相对延时,导致数据的非同步性。随着多元探测器技术的... 基于干涉分光原理的傅里叶变换光谱仪通过将激光信号作为采样参考信号对干涉信号进行等光程差采样,然而动镜扫描不稳以及后续焦平面电路的差异会造成干涉信号与激光参考信号之间存在相对延时,导致数据的非同步性。随着多元探测器技术的快速发展,探测器信号路数急速扩展,目前广泛采用添加延时线的延时补偿方法需要大量硬件配置将不再适用。文章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延时补偿的软件实现方法,利用通过建模仿真得到的干涉数据完善了激光信号过零点获取、干涉数据重构等算法,并通过MATLAB进行了补偿原理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算法对干涉信号进行延时匹配重采样,可以将相对延时补偿到1μs以内,光谱复原度高于99%,可较好抑制动镜扫描不稳带来的光程差采样误差。用于高光谱遥感的后期数据处理,可有效提高光谱复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延时补偿 干涉图重构 高光谱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连接部刚度的调焦机构组件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春 李永昆 +3 位作者 魏鑫 王建永 张绪国 张春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60-266,共7页
为了研究连接部刚度对调焦机构组件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弹性力学中的赫兹接触理论计算直线滚动导轨和滚珠丝杠螺母副刚度,分析预紧力与连接部刚度之间的关系,把刚度值嵌入到Ansys Workbench软件的Bushing连接刚度矩阵中,建立了考虑连... 为了研究连接部刚度对调焦机构组件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弹性力学中的赫兹接触理论计算直线滚动导轨和滚珠丝杠螺母副刚度,分析预紧力与连接部刚度之间的关系,把刚度值嵌入到Ansys Workbench软件的Bushing连接刚度矩阵中,建立了考虑连接部刚度的调焦机构组件的动力学模型。针对不同的连接部刚度值进行了动力学仿真,通过仿真结果给出了满足组件最大振动位移响应的刚度值条件,为合理设计和调整调焦机构,提高调焦机构的动力学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部刚度 调焦机构组件 预紧力 功率谱密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轴变焦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量分析
19
作者 李欣 吕正一 +4 位作者 崔博伦 张家铭 刘紫莹 黄荀 赵天卓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102,共12页
在诸如火星探测等极端环境原位检测应用中,共轴变焦距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变焦系统的应用效能,距离校正必不可少。现有距离校正方法多为针对单一场景的经验算法,适用范围有限。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等离子体... 在诸如火星探测等极端环境原位检测应用中,共轴变焦距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变焦系统的应用效能,距离校正必不可少。现有距离校正方法多为针对单一场景的经验算法,适用范围有限。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等离子体物理的参考脉冲诊断法,无需标定设备响应即可诊断等离子体温度,进而实现变焦距定量分析。对比了所提出算法与Saha-Boltzmann法的诊断结果,最大相对误差小于8%。采用13块铝基标准样品进行了变焦距定量实验,9块于2 m处建立定量模型,4块分别于1.5、2、2.4、2.7、3 m处进行检测。反演结果中含量超过1%的元素,11号样品中Si的相对误差最大,为16%,其余大部分小于8%;含量低于1%的元素,大部分相对误差在10%~30%之间,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变焦距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变焦距检测 定量分析 参考脉冲诊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