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53蛋白、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海青 吕福东 +2 位作者 邓立宏 王术增 严红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p5 3蛋白、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表达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14 7例NSCLC癌组织标本中p5 3、ER、PR的表达。结果 p5 3蛋白总阳性率为 61.2 % ( 90 / ...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p5 3蛋白、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表达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14 7例NSCLC癌组织标本中p5 3、ER、PR的表达。结果 p5 3蛋白总阳性率为 61.2 % ( 90 / 14 7) ,鳞癌、腺癌、鳞腺癌、大细胞癌阳性率分别为63 .5 % ( 4 0 / 63 )、5 7.6% ( 3 3 / 66)、66.7% ( 10 / 14 )、5 0 % ( 2 / 4)。腺癌p5 3蛋白阳性表达与其预后有密切关系 ,生存期低于 3年组和高于 3年组的p5 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75 % ( 2 1/ 2 8)和 44.7% ( 17/ 3 8)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2 5 )。ER和PR总阳性率分别为 49.7% ( 73 / 14 7)和 76.9% ( 113 / 14 7) ,鳞癌与腺癌的ER阳性率分别为 3 8.1% ( 2 4/ 63 )和 66.7% ( 4 4/ 66) ,PR阳性率分别为 66.7% ( 4 2 / 63 )和 90 .9% ( 60 / 66)。ER和PR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组织分型相关 ,腺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鳞癌 (P <0 .0 0 5 ) ;ER和PR表达的部位在鳞癌和腺癌中亦有不同 ,鳞癌以核阳性居多 ,腺癌则以浆阳性为多。在PR阳性组中 ,细胞核阳性者的 3年生存率低 ,而细胞浆阳性者生存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2 5 )。结论 检测肺腺癌p5 3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指标 ;检测ER和PR表达在鉴别肺鳞癌和肺腺癌中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P53蛋白质 雌激素 孕激素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H1与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子彤 张海青 李世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 探讨nm2 3 H1与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14 7例NSCLC标本中nm2 3 H1、CD44v6的表达。结果 全组nm 2 3 H1阳性率为62 .6% (92 /14 7) ,其中Ⅰ +Ⅱ期与Ⅲ +Ⅳ期 ,N0 组... 目的 探讨nm2 3 H1与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14 7例NSCLC标本中nm2 3 H1、CD44v6的表达。结果 全组nm 2 3 H1阳性率为62 .6% (92 /14 7) ,其中Ⅰ +Ⅱ期与Ⅲ +Ⅳ期 ,N0 组与N1~ 3 组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 ,腺癌与鳞癌 ,生存期低于 3年组与生存期超过 3年组间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CD44v6阳性率为 63 .9% (94/14 7) ,其中Ⅰ +Ⅱ期与Ⅲ +Ⅳ期 ,N0 组与N1~ 3 组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 ,鳞癌与腺癌 ,生存期低于 3年组与生存期超过 3年组间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nm2 3 H 1(+ )CD44v6(-)者的预后明显好于nm 2 3 H1(-)CD44v6(+ ) (P <0 .0 1)。结论 nm2 3 H 1和CD44v6的表达与NSCLC的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及预后密切相关 ,与PTNM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nm 2 3 H1(+ )CD44v6(-)者比nm 2 3 H1(-)CD44v6(+ )的预后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H1 CD44V6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意义 预后 免疫组化S初学者 肿瘤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