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恶性肿瘤肝转移 被引量:14
1
作者 林淑芝 徐倩 +2 位作者 武金玉 严昆 吴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恶性肿瘤肝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RFA治疗的109例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09例肝转移癌患者中,单发31例(31/10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恶性肿瘤肝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RFA治疗的109例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09例肝转移癌患者中,单发31例(31/109,28.44%),多发78例(78/109,71.56%);肝转移病灶来源于结直肠、肺、乳腺、胃、胰腺、卵巢及前列腺的恶性肿瘤。共198个肝转移癌病灶中,直径<3cm者151个(151/198,76.26%),直径≥3cm者47个(47/198,23.74%)。治疗后1个月,187个(187/198,94.44%)病灶完全灭活,11个(11/198,5.56%)病灶存在残余活性。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标明显改善(P均<0.0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2%(7/109)。结论对于非手术适应证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RFA治疗相对安全、有效,短期内可局部控制肝内转移癌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导管消融术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留复发性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超声造影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严昆 陈敏华 +4 位作者 李荣杰 吴薇 张仲一 王延杰 杨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6-499,共4页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超声(CEUS)在肝脏残留复发性恶性肿瘤进行射频消融(RFA)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517例原发性肝癌(HCC)、肝转移癌患者经各种治疗后残留或局部复发拟行RFA治疗,共619个病灶为研究对象。复发HCC 281例290灶,病灶大小平均(3....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超声(CEUS)在肝脏残留复发性恶性肿瘤进行射频消融(RFA)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517例原发性肝癌(HCC)、肝转移癌患者经各种治疗后残留或局部复发拟行RFA治疗,共619个病灶为研究对象。复发HCC 281例290灶,病灶大小平均(3.4±1.5)cm,其中CEUS引导治疗组150例154灶,常规超声引导组131例136灶。另复发肝转移癌236例329灶,病灶大小平均(3.1±1.3)cm,其中CEUS引导治疗组152例198灶,常规超声引导组84例131灶。结果复发HCC CEUS组与常规组治疗结果比较:1个月肿瘤灭活率分别为96.1%和89.7%(P=0.032);肿瘤局部复发率各为9.7%和17.6%(P=0.049);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复发肝转移癌CEUS组与常规组治疗结果比较:1个月肿瘤灭活率88.4%和87.0%(P=0.712);肿瘤局部复发率16.7%和23.7%(P=0.11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EUS指导RFA治疗复发HCC,可有效提高早期灭活率,降低局部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肝肿瘤 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丁珂 严昆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63-666,共4页
颈部淋巴结转移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复发和远处转移危险因素,术前明确诊断可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充分依据。常规超声对评估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优势,但诊断特异度高而敏感度低,尤其对中央区... 颈部淋巴结转移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复发和远处转移危险因素,术前明确诊断可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充分依据。常规超声对评估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优势,但诊断特异度高而敏感度低,尤其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PTC原发癌结节的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特点对提高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可能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淋巴转移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鉴别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延杰 严昆 +3 位作者 范智慧 孙宇 闫晓峦 杨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定量参数鉴别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获病理诊断的4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癌的CEUS检查图像,并对其动态图像进行TIC定量分析,得出峰值强度(IMAX)、到达时间(AT)、达峰... 目的探讨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定量参数鉴别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获病理诊断的4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癌的CEUS检查图像,并对其动态图像进行TIC定量分析,得出峰值强度(IMAX)、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结果 16例神经内分泌肿瘤与周围胰腺比较,各项定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12例呈高及等增强型神经内分泌肿瘤IMAX与周围胰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38±60.35)%vs 100%,P=0.02)]。27例胰腺癌TIC参数与周围胰腺比较:胰腺癌IMAX小于周围胰腺[(59.12±26.17)%vs 100%,P〈0.01],AT大于周围胰腺[(14.50±6.83)s vs(11.87±4.51)s,P=0.01],mTT小于周围胰腺[33.30(26.00-73.70)s vs 45.00(35.00-150.10)s,P=0.11)。神经内分泌肿瘤与胰腺癌比较:神经内分泌肿瘤IMAX大于胰腺癌,TTP小于胰腺癌,mTT大于胰腺癌(P均〈0.05)。以IMAX≥97.05%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05%(37/43)、75.00%(12/16)、92.60%(25/27)、85.71%(12/14)、86.20%(25/29)。联合TTP≤7.70s、mTT≥38.80s诊断指标,可提高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效率。结论 CEUS定量分析可获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癌鉴别诊断的定量化指标,可为两者鉴别诊断提供更客观、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神经内分泌瘤 胰腺肿瘤 时间-强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肝肿瘤消融治疗的历史、现状及问题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敏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3-465,共3页
随着影像引导下经皮消融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安全性及疗效已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在现代肿瘤微创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鉴于操作技术水平、治疗经验、仪器设备及患者病情间的较大差异,治疗效果参差不齐,复发率及并发... 随着影像引导下经皮消融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安全性及疗效已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在现代肿瘤微创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鉴于操作技术水平、治疗经验、仪器设备及患者病情间的较大差异,治疗效果参差不齐,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样较高。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进一步提高消融疗效及安全性,其关键在于建立中国肝肿瘤消融治疗的适应证以及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方案策略、规范操作及布针穿刺技术等,进行规范治疗。及早制定准入机制,多学科互补专业差距,重视影像引导下的规范化治疗,有望提高我国肝癌消融治疗水平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消融 规范化治疗 影像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肿瘤射频消融电极针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姜安娜 杨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6-470,共5页
射频消融(RFA)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肝肿瘤治疗的微创、有效方法 ,适用于不愿或不宜外科手术治疗患者。近20余年来RFA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作为主要治疗工具,射频电极针对RFA疗效具有很大影响。该文就目前临床常用或处于研发阶段的... 射频消融(RFA)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肝肿瘤治疗的微创、有效方法 ,适用于不愿或不宜外科手术治疗患者。近20余年来RFA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作为主要治疗工具,射频电极针对RFA疗效具有很大影响。该文就目前临床常用或处于研发阶段的射频电极针,如多针尖可扩展电极针、灌注电极针、内冷却电极针及双电极针等的特点进行总结,比较它们的优势与不足,展望进一步研究方向,以提高RFA治疗肝肿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消融 电极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应用于治疗肝转移癌 被引量:23
7
作者 武金玉 陈敏华 +5 位作者 严昆 张晖 王惠莉 霍苓 杨薇 宋一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对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不宜手术、放疗、化疗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转移癌患者 48例 (91个灶 )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原发灶来自消化道肿瘤 33例(6 8.7% ) ,乳腺癌 7例 (14.5 % )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对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不宜手术、放疗、化疗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转移癌患者 48例 (91个灶 )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原发灶来自消化道肿瘤 33例(6 8.7% ) ,乳腺癌 7例 (14.5 % ) ,其他肿瘤 8例 (16 .8% )。本组肿瘤最大直径范围为 1.5~ 7.2cm (中位数 2 .3cm) ,2 6例为单发灶 ,余 2 2例为 2~ 5个病灶。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为主结合彩超、穿刺活检、肿瘤标记物等检查方法综合评价疗效。结果 :1个月后螺旋CT增强扫描显示 87个病灶完全失去活性 ,近期有效率达 95 .6 %。有 4例局部复发 ,14例肝内其他部位再发 ,而行第 2~ 4次治疗。全部病例经 3~ 18个月随访 ,目前 46例存活 ,2例射频后肿瘤缩小者行手术治疗 ,因手术并发症死亡。较重并发症 1例 (2 .1% )为肝被膜损伤出血 ,经射频消融凝固止血成功。结论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可作为肝转移癌的一种微创局部治疗方法 ,其并发症少 ,缓解率高 ,是治疗肝转移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射频消融术 肝肿瘤 肝转移癌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仲一 陈敏华 +3 位作者 严昆 杨薇 吴薇 李荣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46-125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接受经皮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的CRLM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原发肿瘤为结肠癌者105例,直肠癌者87例。结果 192例患者共接受RFA治... 目的探讨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接受经皮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的CRLM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原发肿瘤为结肠癌者105例,直肠癌者87例。结果 192例患者共接受RFA治疗302例次,肝转移灶共437个。首次RFA治疗后1个月肿瘤总体灭活率93.59%(409/437)。肿瘤局部复发率为11.21%(49/437),平均复发时间为RFA治疗后(9.34±7.25)个月(2~34个月)。治疗后肝内新生转移灶发生率48.96%(94/192)。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7.0%、40.8%、16.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P=0.003)、最大径(P=0.001)、肝内分布(P=0.001)及治疗后1个月肿瘤灭活情况(P=0.007)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P=0.001)及最大径(P=0.001)为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RFA治疗后较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31%(10/302),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RF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CRLM治疗方法,肿瘤最大径≤3cm及单发肝转移灶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射频消融 存活率 治疗结果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肺周占位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凇 杨薇 +4 位作者 张晖 殷延华 吴薇 严昆 陈敏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2-48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2例肺周占位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其中72例患者穿刺前进行CEUS检查,为造影组;之前60例未进行CEUS检查,为对照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2例肺周占位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其中72例患者穿刺前进行CEUS检查,为造影组;之前60例未进行CEUS检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图像特点,穿刺活检次数,病理诊断准确率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分析CEUS对提高经皮肺穿刺活检成功率的应用价值。结果造影组肺周病灶内部坏死的显示率为44.4%(32/72),高于对照组的6.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造影组中,12.5%(9/72例)显示病灶伴局部不张肺组织,CEUS可清楚显示位于不张肺组织内的病灶,对照组为1.7%(1/60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组对照病理,诊断正确率为95.8%(69/72),高于对照组的80%(48/6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穿刺次数分别为(2.4±0.6)次和(2.6±0.6)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发生率分别为2.8%与3.3%,均无严重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肺穿刺前行CEUS检查可对病灶内部结构进行有效评估以及筛选适应证,并可显著提高病理诊断正确率,在经皮肺穿刺活检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活检 超声造影 肺肿瘤 诊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诊断胆囊实性病变:与常规超声、增强CT/MRI对比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仲一 吴薇 +5 位作者 严昆 杨薇 高文 丛悦 武金玉 陈敏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5期302-305,共4页
目的评价CEUS鉴别胆囊实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并与常规超声(US)、增强CT/MRI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胆囊实性病变患者的CEUS、US、增强CT/MRI资料,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49例中,胆囊癌32例,胆囊腺瘤局灶恶... 目的评价CEUS鉴别胆囊实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并与常规超声(US)、增强CT/MRI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胆囊实性病变患者的CEUS、US、增强CT/MRI资料,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49例中,胆囊癌32例,胆囊腺瘤局灶恶变2例,胆囊恶性黑色素瘤1例,胆泥3例,胆囊息肉8例,胆囊腺肌症1例,胆囊炎2例;恶性病变共35例,良性病变共14例。US、CEUS与增强CT/MRI诊断胆囊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71.43%、87.75%、89.80%。US与CEUS间(P=0.039)、US与增强CT/MRI间(P=0.020)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EUS与增强CT/MRI间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不同检查方法间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EUS对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优于US,与增强CT/MRI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疾病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胃癌肝转移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姜彬彬 张仲一 +4 位作者 严昆 杨薇 吴薇 李荣杰 陈敏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胃癌肝转移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接受经皮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的胃癌肝转移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评价患者总体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55例(102个病灶)胃癌肝转移患者1、... 目的探讨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胃癌肝转移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接受经皮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的胃癌肝转移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评价患者总体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55例(102个病灶)胃癌肝转移患者1、2、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0.45%、42.90%、20.32%及10.16%。RFA治疗后1个月,肿瘤灭活率94.12%(96/102),肿瘤局部复发率15.69%(16/102),肝内新生转移灶发生率52.73%(29/55)。单因素分析示年龄(P=0.015)、肿瘤数目(P=0.011)、RFA前是否有肝外转移(P=0.026)、RFA后是否化疗(P=0.031)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示年龄(P=0.033)、肿瘤数目(P=0.004)、RFA后是否化疗(P=0.001)是独立预后因素。RFA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2%(1/55),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经皮超声引导下RF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胃癌肝转移治疗方式,年龄、肿瘤数量、RFA后联合化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导管消融术 肿瘤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分级与应变率比值鉴别诊断甲状腺微小结节 被引量:9
12
作者 崔秋丽 严昆 +4 位作者 杨薇 刘文英 丛悦 张乃嵩 宋蕴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4-717,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分级与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对直径≤1cm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55例患者的72个直径≤1cm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弹性图像进行分析,弹性分级分为4级,计算甲状腺组织与结节的弹性应变率比值。分别绘...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分级与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对直径≤1cm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55例患者的72个直径≤1cm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弹性图像进行分析,弹性分级分为4级,计算甲状腺组织与结节的弹性应变率比值。分别绘制弹性分级法及弹性应变率比值法的ROC曲线,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弹性分级及弹性应变率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超声弹性分级及弹性应变率比值判断甲状腺占位性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0.890(P=0.124)。甲状腺良、恶性小结节弹性应变率比值诊断界值为2.85。结论超声弹性分级法同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均能够有效地鉴别诊断甲状腺微小结节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甲状腺微小癌 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肝癌早期诊断及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敏华 吴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211-1213,共3页
肝细胞癌的早期发现及有效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建立简便有效的早期诊断、普查方法及流程,并进行微创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我国肝癌诊治水平的重要课题。介绍了超声造影在肝癌早期诊断及射频消融规范化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叙述了... 肝细胞癌的早期发现及有效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建立简便有效的早期诊断、普查方法及流程,并进行微创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我国肝癌诊治水平的重要课题。介绍了超声造影在肝癌早期诊断及射频消融规范化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叙述了超声造影对肝硬化背景下的小肝癌及其分化程度的判断,以及增生癌变及癌前病变的鉴别诊断。指出超声造影技术在射频规范化治疗以及治疗方案﹑策略制订方面的重要作用,阐明其可应用于射频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造影 导管消融术 早期诊断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在涎腺肿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锐 吴薇 +3 位作者 王凇 杨薇 郝艳红 严昆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0-273,共4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在涎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涎腺肿块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资料。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如果为恶性可定为真阳性;如果为良性或未见恶性,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并临床随...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在涎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涎腺肿块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资料。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如果为恶性可定为真阳性;如果为良性或未见恶性,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并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最终确定诊断。计算穿刺活检的成功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并比较涎腺良、恶性肿块穿刺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彩色多普勒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的56例涎腺肿块,穿刺次数1~3次。确诊良性病灶32例,恶性肿瘤23例;1例穿刺病理诊断不明确,后经切除活检确诊为B细胞淋巴瘤。穿刺成功率、敏感度、特异度和假阴性率分别为98.21%(55/56)、95.83%(23/24)、100%(32/32)、4.17%(1/2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6例良恶性涎腺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中,肿块的边界、形态、回声均匀性、包膜完整性和血流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彩超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具有安全、准确、并发症少的优点,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对涎腺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转移癌射频消融治疗方案制定--超声造影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薇 吴洁 +5 位作者 武金玉 严昆 杨薇 李荣杰 张仲一 陈敏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转移癌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前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7月—2012年12月期间经皮RFA治疗的肝转移癌共267例485灶为本研究对象。其中180例251灶RFA治疗前行CEUS检查并确定RFA治疗方案(CEUS组),另87例234灶为RF...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转移癌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前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7月—2012年12月期间经皮RFA治疗的肝转移癌共267例485灶为本研究对象。其中180例251灶RFA治疗前行CEUS检查并确定RFA治疗方案(CEUS组),另87例234灶为RFA治疗前未行CEUS检查(对照组)。两组病例的各项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采用增强CT或(和)MRI、CEUS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定期随访判断疗效。结果 CEUS组中,25.1%(63/251灶)的CEUS测值较常规超声增大3 mm以上;8.8%(22/251灶)CEUS后显示清晰;造影后发现新病灶41灶。RFA治疗后,肿瘤早期灭活率CEUS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2%(239/251灶)、92.7%(217/234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复发率CEUS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4%(31/251)、19.7%(46/234)(P<0.05)。局部复发时间CEUS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转移癌经皮RFA治疗前行CEUS检查有助于准确判断病灶大小及数目,制订有效治疗方案,从而提高肿瘤早期灭活率、降低复发新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对比剂 肝转移癌 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诊断肝纤维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尹珊珊 陈敏华 +2 位作者 戴莹 武金玉 严昆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06-2210,共5页
目的探讨CEUS定量诊断肝纤维化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对肝纤维化组118例及对照组27例患者行CEUS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记录造影剂到达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肝实质的时间及达峰值时间,分析不同分期肝纤维化的灌注规律。结果在不同分... 目的探讨CEUS定量诊断肝纤维化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对肝纤维化组118例及对照组27例患者行CEUS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记录造影剂到达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肝实质的时间及达峰值时间,分析不同分期肝纤维化的灌注规律。结果在不同分期肝纤维化患者中,造影剂到达肝动脉时间、达峰值时间及门静脉达峰值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1~S4期患者门静脉到达时间均长于S0(P均<0.05);S3及S4期患者肝静脉到达时间显著短于S0期(P均<0.05);S4期患者肝实质达峰值时间显著早于S0期(P<0.05)。应用ROC曲线,以肝静脉到达时间≤23s为界值,CEUS诊断肝硬化(S4)的敏感度为79.0%,特异度为85.2%;以肝实质达峰值时间≤27s为界值,诊断肝硬化的敏感度为55.6%,特异度为100%。结论 CEUS技术有助于定量诊断肝纤维化,并有望对肝硬化前期做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脂质体抗肿瘤药物改善肝肿瘤热消融疗效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凇 翁勰 +4 位作者 龚伟 李荣杰 王延杰 梅兴国 杨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6-510,共5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抗肿瘤药物热敏脂质体长春瑞滨(TL-VIN)治疗肿瘤的病理机制,分析联合治疗对改善实验动物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种植H22肝腺癌模型的国产雄性ICR荷瘤小鼠入组本研究。分3阶段分别进行肿瘤坏死面积测量...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抗肿瘤药物热敏脂质体长春瑞滨(TL-VIN)治疗肿瘤的病理机制,分析联合治疗对改善实验动物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种植H22肝腺癌模型的国产雄性ICR荷瘤小鼠入组本研究。分3阶段分别进行肿瘤坏死面积测量,分析治疗后肿瘤病理表现;测量瘤内药物浓度;以及对不同组治疗后生存率的比较。第1阶段,选取40只荷瘤小鼠随机接受5组不同治疗方案(每组8只)治疗后24 h取肿瘤切片,分别测量坏死面积,确认最佳热敏脂质体药物浓度;以及分析各组肿瘤治疗后的病理表现。第2阶段,选取13只荷瘤小鼠治疗后0.5 h取出肿瘤组织,测量瘤内药物浓度。第3阶段,选取32只荷瘤小鼠随机进入4组(每组8只),治疗后随访90 d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比较各组小鼠肿瘤治疗后的生存率。结果与单纯RFA组相比,TL-VIN显著增加RFA对肝肿瘤的破坏范围(P<0.01),而游离长春瑞滨(free-VIN)联合RFA的肿瘤坏死面积与单纯RFA相似(P>0.05)。TLVIN药物浓度在10 mg/kg时可获得显著优于free-VIN的效果,为(341.8±65.4)mm2比(225.3±25.4)mm2(P<0.01)。单纯RFA组消融区边缘坏死及变性细胞与正常肝组织交叉,界限不清;而联合治疗组消融区边缘变性细胞减少,与正常组织分界更清晰。RFA联合治疗中,TL-VIN在肿瘤内沉积效果显著增加,浓度约为free-VIN的10倍,为(1 156.5±158.3)ng/ml比(194.5±52.3)ng/ml(P=0.005)。TL-VIN+RFA平均终点生存期最长,达(37.6±20.1)d,优于free-VIN+RFA(23.3±1.2)d及单独RFA组(23.4±5.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型药物载体——热敏脂质体长春瑞滨可以在加热状态下大量释放药物,提高瘤内浓度,增强与热消融协同作用,扩大坏死范围,并最终改善生存期,为RFA治疗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肝肿瘤 热敏脂质体 抗肿瘤药物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肝癌消融术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严昆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570-572,共3页
肝癌消融术后影像学评价是临床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超声造影技术无创、安全,可获得治疗区域微循环信息。简要介绍超声造影方法、局部及异位复发的表现。当肝消融灶超声造影各时相无增强、无异常廓清,治疗区域呈灌注缺失状态表明消融完... 肝癌消融术后影像学评价是临床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超声造影技术无创、安全,可获得治疗区域微循环信息。简要介绍超声造影方法、局部及异位复发的表现。当肝消融灶超声造影各时相无增强、无异常廓清,治疗区域呈灌注缺失状态表明消融完全。局部残存活性或复发灶形态多样,常位于病灶周边,以结节状、不规则形增强多见,超声造影动脉期发现异常强化为阳性诊断指标,可以检出大部分活性灶。随访中病灶增大提示肿瘤局部复发或有活性。认为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评价肝肿瘤消融后的价值相近,是可用于疗效判断和随访的影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肝癌消融治疗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敏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共3页
中国肝癌患者就诊时肿瘤多较大、已为中晚期、多合并肝硬化、肝功能差[1],传统的手术切除治疗复发率较高。对于临床大量不宜手术切除的肝癌及复发癌患者,行局部消融治疗可有效凝固灭活肿瘤,因对肝脏创伤小、易于操作、疗效显著等优点,... 中国肝癌患者就诊时肿瘤多较大、已为中晚期、多合并肝硬化、肝功能差[1],传统的手术切除治疗复发率较高。对于临床大量不宜手术切除的肝癌及复发癌患者,行局部消融治疗可有效凝固灭活肿瘤,因对肝脏创伤小、易于操作、疗效显著等优点,使肝癌的局部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3],但临床上不少病例选择经皮微创消融治疗同样难度大,且技术要求高,规范化消融治疗的应用推广及复发问题仍较严重[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消融治疗 肝癌患者 学科建设 手术切除 复发率 肝脏创伤 局部治疗 经皮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肿瘤热消融的规范化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敏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561-563,共3页
热消融已成为同手术切除、肝移植治疗肝癌的三大根治方法,其疗效及微创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中国肝癌须行消融治疗的患者多数肝功能差,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而影响疗效及普及推广。重点简述影像指导下肝肿瘤热消融规范化治疗的原则和... 热消融已成为同手术切除、肝移植治疗肝癌的三大根治方法,其疗效及微创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中国肝癌须行消融治疗的患者多数肝功能差,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而影响疗效及普及推广。重点简述影像指导下肝肿瘤热消融规范化治疗的原则和方案策略,旨在提高疗效及本项技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热消融 肿瘤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