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人杂交瘤免疫球蛋白分泌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许佐良 王纲 +2 位作者 皮至明 张秀霞 张桂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53-155,175,共4页
对三株人—人杂交瘤细胞株的免疫球蛋白分泌稳定性作了研究。研究中注意到用有限稀释法多次克隆的杂交瘤细胞(C_(10),13H_2)与未经克隆的细胞株(F_3)在体外培养和扩增中,其细胞形态大小,染色体数和抗体分泌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研究... 对三株人—人杂交瘤细胞株的免疫球蛋白分泌稳定性作了研究。研究中注意到用有限稀释法多次克隆的杂交瘤细胞(C_(10),13H_2)与未经克隆的细胞株(F_3)在体外培养和扩增中,其细胞形态大小,染色体数和抗体分泌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研究证实杂交瘤球蛋白分泌稳定性与染色体丢失或不分泌群体的过度生长有关。我们用HAT筛选培养液进行再处理,注意到C_(10)这一株细胞的四倍体细胞数明显增加,抗体分泌量也有所增加。结果提示对杂交瘤细胞及早克隆,或适时用HAT进行重筛选,对稳定分泌群体可能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瘤 免疫球蛋白 分泌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人单克隆抗体研究现状的分析
2
作者 许佐良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1年第6期29-33,共5页
一、前言 1980年,Olsson及Croce分别报道了他们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首次制备出分泌人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人单抗)的人一人杂交瘤。目前人单抗的研究已广泛涉足于病毒、细菌及其产物、原虫、寄生虫,肿瘤及自身免疫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 一、前言 1980年,Olsson及Croce分别报道了他们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首次制备出分泌人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人单抗)的人一人杂交瘤。目前人单抗的研究已广泛涉足于病毒、细菌及其产物、原虫、寄生虫,肿瘤及自身免疫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十年来,这一领域已发表近千篇论文,且有逐年增多之势。第一届国际人单抗会议也于1990年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肿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附分子CD_(44)v6在乳腺癌组织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金锋 张蕾 +2 位作者 孙素莲 徐光炜 林本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25-328,共4页
目的 :探讨CD4 4v6基因在不同乳腺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113例不同乳腺组织进行CD4 4v6表达的研究。结果 :CD4 4v6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 (96 7% )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 (5 0 0 % )... 目的 :探讨CD4 4v6基因在不同乳腺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113例不同乳腺组织进行CD4 4v6表达的研究。结果 :CD4 4v6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 (96 7% )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 (5 0 0 % )和正常乳腺组织 (13 3% ) (P <0 0 1) ;CD4 4v6表达强阳性在淋巴结转移组 (92 5 % )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30 0 % ) (P <0 0 5 ) ,但淋巴结转移灶 (2 2 2 % )明显低于原发癌灶 (10 0 % ) (P <0 0 5 )。结论 :CD4 4v6基因高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癌具有转移倾向的临床参考指标。乳腺癌细胞CD4 4v6表达量增高可能是转移发生之前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D44基因 细胞粘附分子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结合型TNF-α基因在人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胡荫 许佐良 +1 位作者 于杰 张桂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71-272,共2页
TNF-α是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因子.它有二种形式,一种是26kD膜结合型,另一种是17kD分泌型,二者在体外均有细胞毒活性。我们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LXSN构建了插入突变的膜结合型TNF-α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用Lipofectin将逆... TNF-α是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因子.它有二种形式,一种是26kD膜结合型,另一种是17kD分泌型,二者在体外均有细胞毒活性。我们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LXSN构建了插入突变的膜结合型TNF-α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用Lipofectin将逆转录病毒载体及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引入包装细胞CR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基因 人胃癌细胞 肿瘤细胞生长 表达 包装细胞 细胞毒活性 体外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插入突变 结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对LAK细胞杀伤耐受的胃癌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相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5
作者 董坚 许佐良 张桂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04-304,共1页
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经反复与LAK细胞共培养获得对LAK细胞杀伤耐受的特性。在反复共培养十个周期后,残留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并达到稳定。在八小时^3H-TdR释放细胞毒实验中,当效靶比为40:1时,LAK细胞对亲代细胞MGC-803^p杀伤率为90%,... 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经反复与LAK细胞共培养获得对LAK细胞杀伤耐受的特性。在反复共培养十个周期后,残留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并达到稳定。在八小时^3H-TdR释放细胞毒实验中,当效靶比为40:1时,LAK细胞对亲代细胞MGC-803^p杀伤率为90%,而对耐受株MGC-803^R的杀伤率仅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细胞 耐受 MGC-803 杀伤 胃癌细胞株 共培养 ^3H-TDR 研究 特性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生长因子活性上清对人—人杂交瘤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王福章 刘华 许佐良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0年第2期40-45,共6页
本研究用金黄色葡萄球菌(Cowan 1株)死菌制剂(SAC)刺激人B淋巴细胞建立了人B细胞生长因子(BCGF)的检测系统。发现经PHA刺激的人扁桃体细胞培养上清可以促进SAC活化的B细胞的生长,~3H-TdR掺入率提高了2~3倍。同时,用~3H-TdR掺入法和有... 本研究用金黄色葡萄球菌(Cowan 1株)死菌制剂(SAC)刺激人B淋巴细胞建立了人B细胞生长因子(BCGF)的检测系统。发现经PHA刺激的人扁桃体细胞培养上清可以促进SAC活化的B细胞的生长,~3H-TdR掺入率提高了2~3倍。同时,用~3H-TdR掺入法和有限稀释法观察了该上清对人-人B细胞杂交瘤生长和克隆率的影响,发现其可以促进人-人B细胞杂交瘤的生长、~3H-TdR掺入率提高2~3倍,可提高克隆率3倍以上。但人-人B细胞杂交瘤可吸收掉上述BCGF活性上清中的促杂交瘤细胞生长因子(HGF)活性,而对BCGF活性无明显影响。提示该上清同时具有人BCGF和HGF活性,部分BCGF活性与HGF活性可能是由不问的分子所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 细胞生长因子 杂交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检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和骨髓的微转移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金锋 张蕾 +2 位作者 孙素莲 林本耀 徐光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71-574,共4页
目的 :检测原发性乳腺癌常规病理检查阴性淋巴结和骨髓中微转移的发生及与其它临床参考指标的关系。方法 :利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联合检测腋窝淋巴结和骨髓中细胞角蛋白 19(CK 19)基因表达。将乳腺癌细胞株 (T47D)与骨... 目的 :检测原发性乳腺癌常规病理检查阴性淋巴结和骨髓中微转移的发生及与其它临床参考指标的关系。方法 :利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联合检测腋窝淋巴结和骨髓中细胞角蛋白 19(CK 19)基因表达。将乳腺癌细胞株 (T47D)与骨髓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 ,比较RT PCR与免疫组化 (IHC)方法的检测敏感性。结果 :35例乳腺癌共 137枚淋巴结有 8例 11枚CK 19表达阳性 ;35份骨髓标本 ,其中 8份CK 19表达阳性。淋巴结或骨髓阳性表达共 14例 (4 0 % )。RT PCR方法能检出 1∶5× 10 5肿瘤细胞 ,而IHC方法仅能检出 1∶5× 10 4 。微转移与其它临床指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以CK 19为标志物 ,RT PCR方法检测原发性乳腺癌微转移灵敏、特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角蛋白19 肿瘤微转移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粘连蛋白特异性受体——整合素α6亚单位胞外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天敬 张青云 周柔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 :制备针对整合素α6胞外区的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生物学特异性。方法 :利用整合素α6cDNA构建可表达整合素α6胞外区的原核表达载体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GST———整合素α6胞外区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凝胶分离纯化后免疫Balb C小鼠 ... 目的 :制备针对整合素α6胞外区的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生物学特异性。方法 :利用整合素α6cDNA构建可表达整合素α6胞外区的原核表达载体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GST———整合素α6胞外区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凝胶分离纯化后免疫Balb C小鼠 ,取其脾细胞 ,用传统杂交瘤技术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及次黄嘌呤、氨基喋呤与胸苷选择性培养。单克隆杂交瘤上清经ELISA双筛后 ,分析其亚类及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 :经ELISA双筛 ,获得了一株能稳定分泌针对整合素α6胞外区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其分泌抗体亚类为IgG1。免疫细胞化学显示此单抗在人肝癌细胞系BEL 74 0 2呈强阳性反应。结论 :通过原核表达产物制备并纯化了针对整合素α6胞外区的单克隆抗体 ,对分离纯化α6亚单位、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及鉴定正常和疾病状态下是否表达整合素α6及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 层粘连蛋白受体 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腺苷酸信号缺陷病毒捕获宿主序列导致细胞转化
9
作者 张青云 李振甫 +2 位作者 王利民 王雅明 徐建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2-475,共4页
目的 :通过人工改变逆转录病毒多聚腺苷酸化信号 ,检测病毒转录能否产生病毒 宿主融合转录产物及其是否具有转化细胞的能力 ,探讨病毒致癌的机制。方法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人工定点突变鼠逆转录病毒多聚腺苷酸化信号 ,使之产生多聚腺苷... 目的 :通过人工改变逆转录病毒多聚腺苷酸化信号 ,检测病毒转录能否产生病毒 宿主融合转录产物及其是否具有转化细胞的能力 ,探讨病毒致癌的机制。方法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人工定点突变鼠逆转录病毒多聚腺苷酸化信号 ,使之产生多聚腺苷酸缺陷性病毒 ;用该病毒转染大鼠REF 1细胞 ,并用G418筛选抗性细胞。通过Northernblot方法检查通读RNA的表达 ;通过细胞形态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转化。结果 :多聚腺苷酸化信号缺陷病毒PS可在CRIP包装细胞形成病毒 ;用该病毒感染大鼠REF 1细胞 ,可捕获下游宿主细胞序列 ;多聚腺苷酸化信号缺陷病毒感染的REF 1混合细胞中的部分细胞可使REF 1细胞集聚能力增强 ,在软琼脂中以集落式生长。结论 :多聚腺苷酸信号缺陷病毒感染REF 1细胞后可通过表达病毒 宿主通读RNA激活下游宿主序列使细胞发生转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 多聚腺苷酸化信号 细胞转化 病毒 宿主细胞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胰岛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10
作者 刘彩云 孙素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1-52,共2页
抗人胰岛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刘彩云孙素莲(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免疫室,北京100034)人血中胰岛素的测定主要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对于选用药物和判定某些药物的疗效,以及对胰岛瘤的诊断也具有一定... 抗人胰岛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刘彩云孙素莲(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免疫室,北京100034)人血中胰岛素的测定主要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对于选用药物和判定某些药物的疗效,以及对胰岛瘤的诊断也具有一定的意义。目前,一般应用RIA测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人胰岛素 单克隆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孕激素受体单克隆抗体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巩平 张蕾 孙素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54-55,共2页
抗人孕激素受体单克隆抗体的初步应用巩平张蕾孙素莲(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免疫室,北京100034)测定乳腺癌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水平,对乳腺癌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并能估测预后。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 抗人孕激素受体单克隆抗体的初步应用巩平张蕾孙素莲(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免疫室,北京100034)测定乳腺癌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水平,对乳腺癌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并能估测预后。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有效率和生存率均明显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激素 受体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细胞 D7 C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对原核表达的pS2融合蛋白复性的影响
12
作者 刘彩云 杨蔚 +1 位作者 孙素莲 丁桂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1-414,共4页
目的 :分析半胱氨酸对变性pS2融合蛋白复性的影响。方法 :经半胱氨酸处理与不处理的纯化pS2融合蛋白与抗 pS2多抗血清及进口 pS2单抗于 37℃孵育 1h后 ,再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试验 (IHC)。此二种pS2融合蛋白经 1... 目的 :分析半胱氨酸对变性pS2融合蛋白复性的影响。方法 :经半胱氨酸处理与不处理的纯化pS2融合蛋白与抗 pS2多抗血清及进口 pS2单抗于 37℃孵育 1h后 ,再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试验 (IHC)。此二种pS2融合蛋白经 15 % (质量比 )SDS PAGE后进行Westernblotting分析。 结果 :ELISA、IHC、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 ,用半胱氨酸处理pS2融合蛋白后 ,其抗原性明显提高 ,提示 pS2融合蛋白经剧烈变性复性后 ,pS2三叶草结构域二硫键绝大部分发生错配而导致其抗原性丧失。 结论 :在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2融合蛋白 半胱氨酸 药理学 原核细胞 重组融合蛋白质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抗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定鉴 被引量:1
13
作者 青卫国 孙素莲 +1 位作者 刘晓光 徐光伟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1年第2期39-43,共5页
将人血红蛋白(Hb)免疫LOU/M(IgK-1a)大鼠,取脾细胞与IR983F大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了3株大鼠抗Hb单克隆抗体(McAb)2A10、9B5,4F12杂交瘤细胞株。3种McAb腹水效价分别为1:16×10~4、1:3.2×10~4、1:323×10~4。培养上清效... 将人血红蛋白(Hb)免疫LOU/M(IgK-1a)大鼠,取脾细胞与IR983F大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了3株大鼠抗Hb单克隆抗体(McAb)2A10、9B5,4F12杂交瘤细胞株。3种McAb腹水效价分别为1:16×10~4、1:3.2×10~4、1:323×10~4。培养上清效价分别为1:256、1:16、1:8。亚类测定分别为IgM、IgG2_a、IgG2_4、染色体记数2A10为60±5,9B5为72±6。3种McAb的亲和常数分别为1.28×10~6M^(-1)、6.35×10~7M^(-1),3.64×10~8M^(-1)。特异性检测表明3种McAb与人Hb及人红细胞的亲和力明显高于其它种类动物的红细胞,与无关蛋白无结合活性。用这些McAb检测Hb最低可测到1υg水平,检测人红细胞可检测到4~8个RBC/ml(相当于90~190ngHb/ml)。大大高于目前临床常用的测定潜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杂交瘤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L—2和rIFN—γ在抗体生成中的协同作用
14
作者 葛红 许佐良 +2 位作者 皮至明 刘华 姜平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2年第1期54-58,共5页
本文研究了基因工程重组的IL-2和IFN-γ对人-人B细胞杂交瘤的作用。结果发现1000u/ml rIL-2短期作用于人-人杂交瘤细胞,即可以提高抗体分泌量2倍,如果和rIFN-γ合并使用即可以提高3倍。当杂交瘤细胞培养于低血清培养基时,500u/ml的rIL-... 本文研究了基因工程重组的IL-2和IFN-γ对人-人B细胞杂交瘤的作用。结果发现1000u/ml rIL-2短期作用于人-人杂交瘤细胞,即可以提高抗体分泌量2倍,如果和rIFN-γ合并使用即可以提高3倍。当杂交瘤细胞培养于低血清培养基时,500u/ml的rIL-2可以提高抗体分泌量4倍,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表明,约7%~8%的B细胞杂交瘤表面呈现抗Tac抗体染色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乳腺癌单克隆抗体HD1的特性
15
作者 励跃 刘华 +1 位作者 陈竞华 徐建军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1年第1期9-12,共4页
HD1是由1株抗人乳腺癌杂交瘤腹水扩增,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分泌抗体(IgG)的蛋白含量:上清为10μg/ml,腹水为1.5mg/ml。用ABC法检测,HD1与3株人乳腺癌细胞系呈阳性反应,而与胃癌、结肠癌等细胞和正常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呈阴... HD1是由1株抗人乳腺癌杂交瘤腹水扩增,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分泌抗体(IgG)的蛋白含量:上清为10μg/ml,腹水为1.5mg/ml。用ABC法检测,HD1与3株人乳腺癌细胞系呈阳性反应,而与胃癌、结肠癌等细胞和正常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呈阴性反应。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部分乳腺癌石蜡切片为阳性,而对多种正常组织为阴性。HD1对3株乳腺癌细胞系的亲和力在1.3×10^(-8)~2.7×10^(-8)mol/L之间。免疫印迹实验表明,HD1可使乳腺癌细胞MCF-7和475-A细胞膜Mr为60000的抗原组分染色,使另一株乳腺癌细胞BCaP-37 Mr为56000和94000的组分着色。对3株乳腺癌细胞有抗体介导的细胞毒效应(18%~27%)。以上的研究有助于对HD1性质及其相对应抗原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