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启动子有效启动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峙峤 毋丽娜 +2 位作者 朱晓辉 马腾 邱晓彦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6-141,共6页
免疫球蛋白(Ig)启动子在多种上皮性肿瘤细胞具有高启动活性。采用PCR方法获得了Ig重链VH6-1启动子,用该启动子DNA序列替换真核表达载体(PDC316)中巨细胞白血病病毒启动子(CMV)序列,构建了Ig启动子/人增殖抑制基因(hHSG)/PDC316表达载体... 免疫球蛋白(Ig)启动子在多种上皮性肿瘤细胞具有高启动活性。采用PCR方法获得了Ig重链VH6-1启动子,用该启动子DNA序列替换真核表达载体(PDC316)中巨细胞白血病病毒启动子(CMV)序列,构建了Ig启动子/人增殖抑制基因(hHSG)/PDC316表达载体。结果显示,与CMV启动子相比,Ig启动子能够更有效地启动hHSG基因的表达,并显示其生长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提示Ig启动子可作为肿瘤靶向治疗载体中的启动子,在肿瘤基因治疗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基因治疗 免疫球蛋白启动子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DAPI和Hoechst33342染色法检测DNA的流式细胞方法探讨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锡娟 丁慧荣 张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0-484,共5页
目的:探索利用DAPI和Hoechst33342两种荧光染料检测DNA的流式细胞技术。方法:分别用DAPI、Hochest和PI3种荧光染料标记HT-29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G0/G1期、S期和G2/M期的DNA含量,比较3种方法测定结果。用标准荧光微球和DNA质量控... 目的:探索利用DAPI和Hoechst33342两种荧光染料检测DNA的流式细胞技术。方法:分别用DAPI、Hochest和PI3种荧光染料标记HT-29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G0/G1期、S期和G2/M期的DNA含量,比较3种方法测定结果。用标准荧光微球和DNA质量控制试剂盒做测试质控。结果:质控实验显示,紫外激光的变异系数(CV)为2.4;DAPI和Hoechst33342标记的小鸡红细胞核(chicken erythrocyte nuclei,CEN)出现4个峰,第2、第3和第4峰所在道数的平均值与第1峰的比值为2、3、4,且第1峰的CV均为2.4。DAPI、Hoechst33342标记小牛胸腺细胞核(calf thymocyte nuclei,CTN)出现2个峰,G2/G1为1.97,且G0/G1峰的CV为2.4。DAPI、Hoechst33342和PI3种染料标记的HT-29细胞呈现完整的细胞周期峰,结果分别为CV值3.40、3.02和4.42,G0/G1期含量为60.86%、60.22%和60.81%,S期含量为28.85%、29.70%和29.82%,G2/M期含量为10.29%、9.09%和9.37%,3种标记法测定结果一致。结论:本文探索的DAPI和Hoechst33342标记法简单易行,可作为具备紫外激光器的流式细胞仪的首选DNA荧光染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与标记 流式细胞术 DNA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CSAria流式细胞仪无菌操作分选高纯度细胞亚群 被引量:8
3
作者 刘锡娟 丁慧荣 +2 位作者 田志华 韩海勃 张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11-1815,共5页
BGC823细胞瞬时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质粒2 d后,用FACSAria流式细胞仪分选GFP阳性和阴性BGC823细胞亚群,检测其分选纯度并培养分选后细胞,观察其无菌生长状态;商品化FITC直标抗体孵育SMMC7721细胞后,FACSAria流式细胞仪分选FITC阳性和... BGC823细胞瞬时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质粒2 d后,用FACSAria流式细胞仪分选GFP阳性和阴性BGC823细胞亚群,检测其分选纯度并培养分选后细胞,观察其无菌生长状态;商品化FITC直标抗体孵育SMMC7721细胞后,FACSAria流式细胞仪分选FITC阳性和阴性细胞亚群。将所有分选的细胞进行培养检测无菌状态,并观察细胞生长情况。FACSAria流式细胞仪分选得到的GFP阳性细胞群的分选纯度达99.6%,GFP阴性细胞群的分选纯度达98.8%,同时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显示分选后的GFP阳性细胞明显富集;分选后的BGC823细胞和SMMC7721细胞常规培养,细胞均无污染且生长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无菌分选 高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恶化程度胃癌细胞系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及Cx43表达的差异 被引量:5
4
作者 田志华 丁慧荣 +2 位作者 张宏 张伟 李振甫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8,0+2,共6页
以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和不同恶化程度的人胃癌细胞系(低恶化AGS细胞系、中恶化SGC-7901细胞系、高恶化BGC-823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及划痕标记荧光染料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恶化程度的胃癌细... 以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和不同恶化程度的人胃癌细胞系(低恶化AGS细胞系、中恶化SGC-7901细胞系、高恶化BGC-823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及划痕标记荧光染料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恶化程度的胃癌细胞系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功能的差异;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探求其与胃癌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正常胃细胞系和低、中及高恶化胃腺癌细胞系中,细胞间的GJIC功能随着恶性程度的升高而减弱(AGS、SGC-7901)或消失(BGC-823),且Cx43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随着恶性程度的升高而下调(AGS、SGC-7901)或缺失(BGC-823).这提示胃癌恶性程度与胃癌细胞的GJIC功能显著相关(P<0.05),GJIC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系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 间隙连接蛋白(Cx43) 荧光漂白恢复技术 划痕标记荧光染料示踪技术 荧光定量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