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专科医院肺癌住院费用及相关因素的回顾调查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周彩虹 张力建 +3 位作者 熊洪超 牟巨伟 杨剑 王艾 《中国医院管理》 2010年第7期37-40,共4页
目的回顾调查了解影响肺癌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抽样调查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病例190例,对2家医院住院费用、患者年龄、性别、付费方式、住院次数、入院合并症、术后抗生素使用、抢... 目的回顾调查了解影响肺癌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抽样调查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病例190例,对2家医院住院费用、患者年龄、性别、付费方式、住院次数、入院合并症、术后抗生素使用、抢救、转归、分期、手术时间、术前住院天数以及住院天数等可能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2家医院间自费患者、住院次数、手术时间、术前住院天数和住院天数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主要有病例来源、术前住院天数、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中西药费的比例偏大,而体现手术技术含量的项目收费偏低。结论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积极实施临床路径,健全早诊早治机制,是有效控制住院费用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肺癌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针及其在肿瘤防治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芦殿荣 刘晓琳 +10 位作者 侯小兵 代忠 王福庆 何生奇 于建华 王宁军 王芳 高音 杜艳林 冯利 夏玉卿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14-1516,共3页
如何减轻化疗相关恶心呕吐,尤其是含顺铂的化疗方案所致化疗相关恶心呕吐,是相关研究领域研究难点、热点。文章通过介绍电热针工作原理及电热针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电热针在肿瘤防治的研究现状,指出中医外治疗法针灸治疗由于避... 如何减轻化疗相关恶心呕吐,尤其是含顺铂的化疗方案所致化疗相关恶心呕吐,是相关研究领域研究难点、热点。文章通过介绍电热针工作原理及电热针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电热针在肿瘤防治的研究现状,指出中医外治疗法针灸治疗由于避免药物首过效应,有疗效确切,价廉,不良反应少,具有其他治疗不可代替的优势,又由于电热针具有温度恒定、持久、可以调节的优点,具有良好的舒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破坚散结之功,值得设计严格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来对比和验证其确切疗效,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针 肿瘤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时间价值及融资租赁理论在医院设备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隗铁夫 樊荣 《中国医院》 2005年第11期77-78,共2页
根据货币时间价值理论和融资租赁理论,对医院在购买设备时的不同方案进行计算,得出不同方案不同的回报额,并进行比较,为医院最终决策提供参考,提示医院在购买设备等投资活动中应重视上述财务理论。
关键词 货币时间价值 融资租赁 设备投资 货币时间价值 医院设备 投资决策 融资租赁 价值理论 购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教育项目提高癌症患者疼痛治疗效果的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陆宇晗 关珊 马双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0-283,共4页
目的:确定疼痛教育项目对减轻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提高遵医行为,从而提高疼痛缓解程度及对疼痛治疗的满意程度的有效性。方法:对112例癌症疼痛患者开展疼痛教育,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和遵医行为的变化,对比干预前后患者... 目的:确定疼痛教育项目对减轻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提高遵医行为,从而提高疼痛缓解程度及对疼痛治疗的满意程度的有效性。方法:对112例癌症疼痛患者开展疼痛教育,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和遵医行为的变化,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及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的变化。结果:与疼痛教育前比较,教育后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总体顾虑水平明显减低(P<0.01);能够完全遵医嘱用止痛药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P<0.01);疼痛中度及明显缓解的患者比例增加(P<0.01);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在规范化治疗的前提下,开展疼痛教育项目,可明显减轻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疼痛治疗的顺利进行,对临床癌症疼痛控制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教育 顾虑 遵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对直肠癌肠周淋巴结检出率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廖盛日 戴莹 +3 位作者 范智慧 杨薇 吴薇 陈敏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085-1087,共3页
目的:总结术前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对直肠癌肠周淋巴结检出率,分析影响检出率的因素、淋巴结大小与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直肠癌术前行TRUS,记录超声检出的淋巴结数目及大小,对手术切除标本再行术后超声检查,研究病例术前均未行放... 目的:总结术前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对直肠癌肠周淋巴结检出率,分析影响检出率的因素、淋巴结大小与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直肠癌术前行TRUS,记录超声检出的淋巴结数目及大小,对手术切除标本再行术后超声检查,研究病例术前均未行放、化疗。结果:病理检查共检出肠周淋巴结698个,与病理结果比较,术前TRUS对肠周淋巴结总检出率为22.5%,其中最大径(L)<5mm的淋巴结检出率为12.6%,5mm≤L<10mm为42.4%,L≥10mm为67.9%。当肿瘤位于直肠上段或导致肠腔明显狭窄时,TRUS对肠周淋巴结的检出率较低,分别为12.1%、10.3%。病理结果显示,L<5mm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3.2%,5~10mm达30.7%,≥10mm达64.3%。结论:TRUS检出的肠周淋巴结数目明显少于病理检查,淋巴结太小、肠腔狭窄,肿瘤位于直肠上段、声像图不典型为影响淋巴结检出率的主要因素,TRUS漏检淋巴结降低了TRUS对肠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结 经直肠超声 手术切除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紫杉醇及长春瑞宾联合铂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树才 杨新杰 +7 位作者 胡范彬 王群慧 范晓昉 王敬慧 顾艳斐 王海永 张卉 李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 探讨国产紫杉醇及长春瑞宾加顺铂及卡铂联合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初治晚期NSCLC 181例 ,分别应用NP(长春瑞宾 +顺铂 )、TC(国产紫杉醇 +卡铂 )及TP(国产紫杉醇 +顺铂 )方案治疗。每例均完... 目的 探讨国产紫杉醇及长春瑞宾加顺铂及卡铂联合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初治晚期NSCLC 181例 ,分别应用NP(长春瑞宾 +顺铂 )、TC(国产紫杉醇 +卡铂 )及TP(国产紫杉醇 +顺铂 )方案治疗。每例均完成两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近期有效率分别为NP组 42 .4%,TC组 40 .3 %,TP组 43 .3 %,三组间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 χ2 =0 .10 86,P >0 .0 5 )。NP组中位生存期为 8.4个月 ,TC组 9.4个月 ,TP组 8.9个月 (P >0 .0 5 )。NP组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3 9.0 %、16.9%、5 .1%;TC组分别为 41.9%、2 1.0 %、6.5 %;TP组分别为 40 .0 %、18.3 %、5 .0 %,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 χ2 =0 .14 0 4,P >0 .0 5 )。三组毒副反应均以骨髓抑制、脱发及恶心呕吐为主 ,但均未影响治疗。三组病例均无化疗相关死亡发生。结论 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长春瑞宾 紫杉醇 铂类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在肝癌伴脾亢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朱旭 杨仁杰 +2 位作者 王天武 陈辉 张宏志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 :对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 (脾亢 )患者行部分脾栓塞 ,使其血细胞恢复正常 ,以便能进一步行肝动脉化疗。方法 :对 46例不能行手术切除 ,且血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的肝癌伴脾亢的患者行部分脾栓塞 ,栓塞面积控制在 5 0 %~ 70 % ,栓塞... 目的 :对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 (脾亢 )患者行部分脾栓塞 ,使其血细胞恢复正常 ,以便能进一步行肝动脉化疗。方法 :对 46例不能行手术切除 ,且血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的肝癌伴脾亢的患者行部分脾栓塞 ,栓塞面积控制在 5 0 %~ 70 % ,栓塞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 ,并作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 :脾栓术后 2 4h、48h、72h、1周、2周、4周的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 (P <0 .0 5和P <0 .0 1)。结论 :部分脾栓塞能治疗脾功能亢进 ,提高血细胞数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脾栓塞 介入治疗 肝癌 脾功能亢进 肝动脉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DNA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卫燕 勇威本 +4 位作者 朱军 张运涛 郑文 孟松娘 金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DNA含量和S期细胞比例(SPF)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35例NHL患者(NHL组)和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对照组)的新鲜淋巴组织,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中DNA含量,并计算SPF。结果:35例NHL中... 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DNA含量和S期细胞比例(SPF)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35例NHL患者(NHL组)和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对照组)的新鲜淋巴组织,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中DNA含量,并计算SPF。结果:35例NHL中异倍体出现率为37.10%(13/35)。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中无异倍体出现。NHL组SPF均值为22.39%,对照组为9.88%(P<0.01)。NHL患者中低度恶性、中度恶性及高度恶性的SPF均值分别为9.10%、23.48%及29.16%。化疗有效者(完全缓解加部分缓解)SPF为25.63%,无效者为14.23%(P<0.05)。结果表明NHL中SPF的表达有随着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肿瘤表现异倍体或高SPF者近期疗效好。结论:异倍体或高SPF有助于NHL的诊断并与疗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DNA含量 S期细胞比例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用粘质沙雷氏菌菌苗(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允中 史鹤龄 +10 位作者 钱浩 黄雯霞 洪专 张忻平 徐农 张力 刘冬耕 佟仲生 李淑芬 张力建 郑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 评价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经胸穿或闭式引流抽净胸水后 ,胸腔注入S3110 .32mg ,每周 1次 ,连续 3周 ,停药后观察 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2 41例患者完成胸腔注入S311治疗 ,总有效率 92 .1%。主要的不良... 目的 评价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经胸穿或闭式引流抽净胸水后 ,胸腔注入S3110 .32mg ,每周 1次 ,连续 3周 ,停药后观察 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2 41例患者完成胸腔注入S311治疗 ,总有效率 92 .1%。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和胸痛 ,发生率分别为 81.0 %和 5 2 .2 %。少数患者出现寒战、呼吸困难、恶心、呕吐 ,个别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结论 粘质沙雷氏菌菌苗 (S311)是一种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药物疗法 粘质沙雷氏菌菌苗 临床试验 Ⅱ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瑞滨合并顺铂(NP)加参一胶囊或安慰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双盲随机临床研究报告 被引量:81
10
作者 孙燕 林洪生 +9 位作者 朱允中 冯继锋 陈正堂 李攻戍 张湘茹 张宗岐 唐俊舫 史美祺 郝学志 韩慧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54-258,共5页
背景与目的 参一胶囊Rg3是由人参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参一胶囊辅助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按GCP原则由5中心应用同一方案治疗并观察患者。所有患者纳入后均接... 背景与目的 参一胶囊Rg3是由人参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参一胶囊辅助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按GCP原则由5中心应用同一方案治疗并观察患者。所有患者纳入后均接受NP化疗,并随机分入治疗组口服参一胶囊或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开盲前统一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之后统一分析生存数据。结果 共收入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115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36例;鳞癌29例,腺癌71例,腺鳞癌8例,其他7例;11期45例,Ⅳ期70例;既往曾经化疗者17例,初次化疗者98例;未经放疗者100例,曾经放疗者15例;曾经手术者23例,未经手术者92例。由于患者放弃治疗(4例)和治疗1周期后发生严重不良事件(5例),共9例未能完成观察,完成疗效观察者共106例。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33.3%(17/51),对照组为14.5%(8/55)(P=0.011);治疗组平均生存期为15.3月,对照组为9.7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0.0月,对照组为8.0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8)。结论 参一胶囊辅助化疗可能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和生存期,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随机双盲临床研究 NP方案 参一胶囊 近期客观疗效 平均生存期 中位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MR影像表现——与组织病理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欧阳汉 朱强 周纯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89-491,共3页
目的:了解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文对21例有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人进行MR检查,并与组织病理作对比研究。其中6例前列腺癌,2例前列腺肉瘤,13例良性前... 目的:了解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文对21例有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人进行MR检查,并与组织病理作对比研究。其中6例前列腺癌,2例前列腺肉瘤,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采用自旋回波(SE)T1和T2加权像对所有病例进行分析。结果:MRT2加权像52%(11/21)的病人显示位于前列腺两侧及后部的边缘带腺体呈高信号,而中央带的腺体呈低信号。76%(10/13)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显示为中央带腺体增大呈较低信号强度而两侧高信号的边缘带腺体呈压缩变薄的改变。在前列腺癌和肉瘤中7例表现为MRT2加权像一侧或两侧的边缘带高信号消失,且周边不见低信号的纤维包膜。21例前列腺增生与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0.9%。此外本文还对肿瘤外侵的估计作了初步探讨。结论:我们认为MR在前列腺增生和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良性 前列腺增生 MRI 病理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癌症病人的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76
12
作者 吴冠青 孙燕 +14 位作者 罗健 杨萍 徐嘉彰 李佩文 吴进冬 王欣 史斌 陈嘉 吕霞 张宗歧 张玉玲 李玉升 高彦文 马宝荣 张和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66-75,共10页
1992年我们对我国癌症病人疼痛和生活质量组织了三省市11单位的前瞻性调查。在1543例各类癌症患者中,有789例(51.1%)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早、中、晚期患者伴有疼痛分别占30%,50.6%和66.4%。在所有... 1992年我们对我国癌症病人疼痛和生活质量组织了三省市11单位的前瞻性调查。在1543例各类癌症患者中,有789例(51.1%)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早、中、晚期患者伴有疼痛分别占30%,50.6%和66.4%。在所有伴有疼痛的患者中直接由肿瘤本身引起的占78.6%,其它原因仅占20%左右,其中伴有两种以上原因的为6.7%。对癌症类型、疼痛性质和部位也作了分析。在386例有远处转移的病人中伴有疼痛的为85%。在各种镇痛方法中,抗肿瘤治疗的例数最多(61%),其次为镇痛药物(37%)和中药治疗(23.4%),针刺和神经阻滞各占1.8%和0.4%。在789例有疼痛的病人中,有193例(24.5%)未得到相应治疗,其中近80%为轻度疼痛,20%为中度疼痛,仅1例为重度疼痛。按WHO三阶梯治疗的141例有效率为87.2%,而且重度疼痛者较多。对生活质量指标的调查,早期病人的平均记分为50.6±5.9,中期病人为47.1±7.2,晚期病人为42.9±8.9。晚期病人的生活质量(QOL)较早期病人要差,说明QOL与肿瘤的进展有明确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生活质量 三阶梯疗法 中国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剂量格拉诺赛特预防消化系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被引量:1
13
作者 雷兰英 杨伯琴 +3 位作者 沈琳 李燕 李洁 金懋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37-638,共2页
目的 :观察格拉诺赛特 (GranocyterhG CSF)高低剂量预防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观察效果。方法 :用药参照原来白细胞下降的程度 ,在化疗后 48小时先给予格拉诺赛特 ,待白细胞正常用量减半 ,停药设对照周期观察。30例消化系癌在第一周期化... 目的 :观察格拉诺赛特 (GranocyterhG CSF)高低剂量预防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观察效果。方法 :用药参照原来白细胞下降的程度 ,在化疗后 48小时先给予格拉诺赛特 ,待白细胞正常用量减半 ,停药设对照周期观察。30例消化系癌在第一周期化疗后 ,白细胞 <4.0× 10 9/L时 ,对照给格拉诺赛特治疗用药升白 ,作为对照周期。于第二周期化疗结束后 48小时预防给药 ,每日皮下注射格拉诺赛特 10 0 μg ,用 3~ 5日后 ,当白细胞升至 >10 .0× 10 9/L ,剂量减半 ,再用 5~ 7日 ,总用药 10日。结果 :30例中 ,男性 13例 ,女性 17例。食管癌 1例 ,胃癌 12例 ,肠癌 9例 ,肝癌 3例 ,胰腺癌 5例。全部 30例 ,总有效率 10 0 % (有效率 10 0 % ,无效率 0 )。全组只有 1例用药第 2天出现不良作用。结论 :参照对第一周期化疗的患者白细胞下降程度 ,于第二周期化疗结束后 48小时用高低剂量的格拉诺赛特 ,可有效防止白细胞下降 ,升白疗效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癌 白细胞减少 格拉诺赛特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ELDI技术建立下咽鳞癌放疗疗效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文栋 曾宗渊 +1 位作者 于文斌 李湘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82-1287,共6页
目的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探讨下咽鳞癌的血清蛋白质组指纹图谱。方法采集58例下咽鳞癌患者血清,采用CM10芯片和PBSⅡ-C型蛋白质芯片阅读机检测,对下咽鳞癌不同组别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进行比... 目的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探讨下咽鳞癌的血清蛋白质组指纹图谱。方法采集58例下咽鳞癌患者血清,采用CM10芯片和PBSⅡ-C型蛋白质芯片阅读机检测,对下咽鳞癌不同组别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寻找潜在的相关差异蛋白,初步建立预测下咽鳞癌放疗敏感性决策分类树模型。结果颈淋巴结转移组和无颈淋巴结转移组血清各差异蛋白峰的表达强度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较差组和分化较好组有1个血清差异蛋白的表达强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区分度并不理想;化疗敏感组和化疗不敏感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敏感组和放疗不敏感组比较,P≤0.05时有5个差异性表达蛋白峰,均在放疗敏感组高表达。Biomarker Pattern软件选取2个差异性蛋白峰建立的下咽鳞癌放疗敏感性分类树预测模型,灵敏度100%(13/13),特异度83.33%(10/12)。结论下咽鳞癌放疗敏感组患者血清中m/z为6115.75的蛋白较放疗不敏感组高表达(P=0.0019)。初步建立的放疗敏感性预测模型有望用于预测下咽鳞癌的放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肿瘤 鳞状细胞癌 蛋白质组 SEL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在不能手术肝癌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红兵 肖荫祺 +5 位作者 钱志平 李为民 张艺军 贾树林 周建平 魏文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51-453,共3页
本文探讨了DSA对肝癌的诊断价值与治疗用途。通过应用DSA技术与设备对158例临床拟诊为肝癌病例行DSA检查166次,均被确诊为不能手术的肝癌(原发性120例,转移性38例),随即行THAI176次及THAE22次,使癌瘤生长得以控制或缩小者占80.4%。获... 本文探讨了DSA对肝癌的诊断价值与治疗用途。通过应用DSA技术与设备对158例临床拟诊为肝癌病例行DSA检查166次,均被确诊为不能手术的肝癌(原发性120例,转移性38例),随即行THAI176次及THAE22次,使癌瘤生长得以控制或缩小者占80.4%。获得随访的135例,半年和1年生存率各为54.8%和41.1%。结果表明,DSA不仅为肝癌的一种可靠的诊断技术,而且提高了THAI及THAE的准确性、安全性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诊断 DSA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化疗及放疗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50-351,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瘤 化疗 放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泪腺癌的临床治疗分析
17
作者 桂琳 何小慧 +2 位作者 侯立杰 皮金萍 丛霄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8-702,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少见、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的晚期泪腺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晚期泪腺癌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7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例晚期泪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为男性... 目的:探讨临床少见、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的晚期泪腺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晚期泪腺癌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7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例晚期泪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为男性(33~66岁),中低分化腺癌4例、腺样囊性癌2例。泪腺肿瘤平均最长径为(3.3±0.5) cm,4例侵犯眶壁骨质。在泪腺癌病灶完全切除及放疗后,6例患者均出现远处转移,其中5例骨转移、4例肺转移、2例远处淋巴结转移、皮肤和肝转移各1例。6例患者均接受化疗,5例患者一线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1例患者一线采用顺铂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后仅1例获得缓解,2例稳定,3例进展。其中1例三线化疗失败的患者应用阿帕替尼治疗取得部分缓解,无进展生存期达6.1个月,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腹泻和咯血,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分化较差和局部侵犯范围广的泪腺癌患者易发生远处转移,骨和肺为常见转移部位。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疗效欠佳,阿帕替尼用于晚期泪腺癌的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泪腺癌 临床特征 阿帕替尼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尼替尼经线粒体内活性氧引起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8
作者 庄桂宝 韩淑燕 +2 位作者 陈衍智 郭军 李萍萍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引起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H9C2细胞分别用舒尼替尼0.1,1和10μmol.L-1处理24,48,72 h,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处理24 h细胞的凋亡、细胞内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ΔΨm)水平及胱天蛋白酶...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引起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H9C2细胞分别用舒尼替尼0.1,1和10μmol.L-1处理24,48,72 h,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处理24 h细胞的凋亡、细胞内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ΔΨm)水平及胱天蛋白酶3活性。结果与同一时间点正常对照组相比,舒尼替尼1,10μmol.L-1处理24,48,72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明显下降了22%和32%(24 h);41%和68%(48 h);62%和82%(72 h)(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舒尼替尼1,10μmol.L-1作用24 h后,心肌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升高(4.41±0.76 vs 8.68±0.74,3.57±1.45)(P<0.05),线粒体膜电位下降(309±6 vs 244±28,174±2)(P<0.05),胱天蛋白酶3活性升高(0.96±0.13 vs 59.40±13.17,79.90±0.06)(P<0.05)及细胞凋亡率增加(〔6.03±0.40)%vs(21.05±5.55)%,(59.05±4.62)%〕(P<0.05)。结论舒尼替尼可通过诱导心肌细胞内ROS的产生,经线粒体内途径引起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尼替尼 细胞 培养的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K通过和EGFR的相互作用调节MAPK和Akt之间的相对平衡
19
作者 李永林 蔡永 +8 位作者 刘先菊 R.M.Lafranie 沈洁 王嫣 张璐 董伟 张扬清 祝梅香 张连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93-199,F0005,共8页
目的研究上皮生长因子受体和FAK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下游信号的影响。方法建立聚集粘连激酶(FAK)缺失突变和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del1-693FAK-GFP、del1-100FAK-GFP和FAK-GFP稳定表达细胞系。结果同野生型FAK-GFP相比,N-端1-100氨基... 目的研究上皮生长因子受体和FAK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下游信号的影响。方法建立聚集粘连激酶(FAK)缺失突变和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del1-693FAK-GFP、del1-100FAK-GFP和FAK-GFP稳定表达细胞系。结果同野生型FAK-GFP相比,N-端1-100氨基酸残基的缺失突变体,缺失1-693氨基酸残基的突变体结合在黏附点的能力被完全抑制。应用等电聚焦和SDS-PAGE双向电泳证明,EGF和纤维连接蛋白诱导FAK磷酸化的位点不同,进一步证实del1-693FAK-GFP、del1-100FAK-GFP,抑制MAPK的磷酸化,增强Akt的磷酸化;而FAK-GFP增强MAPK磷酸化,抑制Akt磷酸化。结论FAK通过和EGFR的相互作用调节MAPK和Akt之间的相对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整粘蛋白 MAPK 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