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可疑过敏性鼻炎病人吸入性变应原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马思远 娄鸿飞 +1 位作者 王成硕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1-676,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可疑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后吸入性变应原特征,为AR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北京地区2 598... 目的回顾性分析可疑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后吸入性变应原特征,为AR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北京地区2 598例具有AR典型症状的病人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分析比较不同病人变应原检测结果差异。结果 (1)在2 598例可疑过敏性鼻炎受试者中,有2 292例(88.2%)病人至少对一种变应原有临床意义上的阳性。(2)在AR病人中,SPT检测阳性率前4位的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43.1%)、屋尘螨(37.6%)、德国小蠊(32.6%)、艾蒿(26.6%)。就诊病人中女性居多,但SPT检测阳性率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SPT检测阳性受试者中,单一变应原阳性(18.0%)、双重变应原阳性(22.6%)、三重变应原阳性(19.4%)占多数,未成年病人单一变应原阳性率较低。(4)AR就诊人数在4~6月和8~9月迎来两个高峰。(5)在单一变应原阳性病人中,德国小蠊阳性检出率(31.6%)远大于其他变应原。(6)粉尘螨、屋尘螨在不同年龄段变应原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粉尘螨、屋尘螨、德国小蠊、艾蒿是北京地区AR病人的主要变应原,变应原存在年龄及时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变应原 流行病学 皮肤点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受体基因非同义变异rs2228145和中国过敏性鼻炎病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赵亚丽 张媛 +1 位作者 王成硕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5-699,共5页
目的过敏性鼻炎是鼻部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其发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在临床表现和遗传基础具有交叉重叠。本研究拟对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发现的和哮喘相关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interleukin-6 receptor,IL-6R)基... 目的过敏性鼻炎是鼻部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其发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在临床表现和遗传基础具有交叉重叠。本研究拟对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发现的和哮喘相关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interleukin-6 receptor,IL-6R)基因的rs2228145位点进行分析,检测其和中国过敏性鼻炎病人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02例明确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病人,以及416例正常对照,所有个体均为中国汉族。从外周血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应用时间飞行质谱的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等位基因分析显示过敏性鼻炎及正常对照在IL-6R基因的rs2228145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存在差异(P=0.0039,Pcorrected=0.001 6)。基因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位点和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性,共显性模型(PA/C vs A/A=0.000,ORA/C vs A/A=0.546,95%CI:0.389~0.766)和显性模型(PA/C+C/C vs A/A=0.001,ORA/C+C/C vs A/A=0.575,95%CI:0.418~0.790)分析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提示和哮喘相关基因IL-6R的rs2228145位点和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有关,可降低其发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哮喘 白细胞介素6受体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延明 王成硕 +2 位作者 赵亚丽 张媛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8-694,共7页
目的探索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human leukocyte antigenⅡ,HLA-Ⅱ)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71例,健康对照92例,提取受试者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索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human leukocyte antigenⅡ,HLA-Ⅱ)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71例,健康对照92例,提取受试者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分型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based genotyping,PCR-SBT)进行HLA-Ⅱ基因(DRB1、DQB1)分型。采用R软件进行HLA-Ⅱ基因频率统计及单倍体型分析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基因频率在AR与对照组中的比较应用χ2及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结果进行Bonferroni多重矫正。结果共检测到16个HLA-DRB1等位基因,13个HLA-DQB1等位基因。其中DQB1*06:01:01(P校正=0.010,OR=2.347,95%CI:1.392~4.225)、DRB1*08:03:02(P校正=0.012,OR=3.213,95%CI:1.732~7.821),在尘螨过敏性病人中的基因频率较健康对照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HLA-DRB1*08:03:02和HLA-DQB1*06:01:01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的风险因子。单倍体型DRB1*08:03-DQB1*06:01(19%vs 4.8%,P校正=0.007,OR=4.232,95%CI:1.822~9.237)在病例组中频率增加。结论 HLA-DRB1*08:03:02和HLA-DQB1*06:01:01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的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尘螨 人类白细胞抗原 DQB1 DRB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H9影响过敏性鼻炎鼻黏膜上皮屏障功能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麒淇 蓝凤 +3 位作者 王晶 郝柳思琪 李艳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6-892,共7页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原钙黏蛋白9(protocadherin 9,PCDH9)对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鼻黏膜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GEO数据库中正常人和AR患者鼻黏膜上皮细胞基因芯片数据进行差异基因和功能富集分析,筛选关键基因。收集正...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原钙黏蛋白9(protocadherin 9,PCDH9)对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鼻黏膜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GEO数据库中正常人和AR患者鼻黏膜上皮细胞基因芯片数据进行差异基因和功能富集分析,筛选关键基因。收集正常对照和AR患者鼻黏膜上皮细胞,验证其表达水平。体外培养鼻黏膜上皮细胞(human nasal epithelial cells,HNEPC)和支气管上皮细胞(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BEAS-2B),过表达或敲除PCDH9,研究PCDH9表达水平对细胞紧密连接和Wnt通路激活水平的影响。结果GSE118243基因芯片正常对照组和AR鼻黏膜上皮细胞转录组共4406个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细胞黏附等生物学过程,其中PCDH9同时参与Wnt通路调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CDH9在AR鼻黏膜上皮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PCDH9能够促进鼻黏膜上皮细胞闭锁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 protein 1,ZO-1)基因和蛋白表达,抑制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论PCDH9在AR患者鼻黏膜上皮中表达水平增加,在体外能够促进鼻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表达,抑制Wnt通路激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上皮屏障 原钙黏蛋白 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自报过敏性鼻炎病人吸入过敏原检测临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5
5
作者 娄鸿飞 马思远 +5 位作者 赵岩 曹飞飞 贺飞 王向东 王成硕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5-670,共6页
目的调查京津冀地区自报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吸入过敏原的致敏率,分析阳性过敏原的年龄及性别差异,阐明过敏原与过敏性鼻炎症状、合并症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20种标准化过敏原,对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 目的调查京津冀地区自报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吸入过敏原的致敏率,分析阳性过敏原的年龄及性别差异,阐明过敏原与过敏性鼻炎症状、合并症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20种标准化过敏原,对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6 236例京津冀地区自报过敏性鼻炎病人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记录病人鼻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和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病史。应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病人的阳性过敏原及其致敏率,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过敏原的临床相关性。结果 5 530例病人(88.7%)至少1种过敏原阳性。京津冀地区自报过敏性鼻炎病人最常见的过敏原是粉尘螨和屋尘螨,致敏率分别为47.3%和41.7%,其在自报过敏性鼻炎成年病人中的致敏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性高于女性。尘螨致敏与过敏性鼻炎的持续性、严重程度均无关,但户外过敏原的致敏率在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病人显著高于轻度过敏性鼻炎病人,在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病人显著高于间歇性过敏性鼻炎病人。SPT中尘螨的皮肤指数与过敏性鼻炎症状无关,艾蒿、禾本花粉的皮肤指数与过敏性鼻炎症状正相关。≥54%的AR合并哮喘或过敏性结膜炎病人呈现4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尘螨、德国小蠊阳性与AR合并哮喘或过敏性结膜炎无相关性,户外过敏原(艾蒿、蒲公英、大豚草)的致敏率在AR合并哮喘或过敏性结膜炎病人中显著高于无合并症AR病人。结论尘螨是京津冀地区自报过敏性鼻炎病人中最常见的吸入过敏原。吸入过敏原致敏率在不同的年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过敏性鼻炎伴合并症病人多重致敏率高。户外过敏原致敏率与过敏性鼻炎症状严重程度正相关,其在过敏性鼻炎合并症病人中的致敏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 致敏 合并症 临床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护理干预在过敏性鼻炎病人尘螨皮下免疫治疗延迟注射后重新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吕巍 张媛 张罗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59-1663,共5页
目的:观察强化护理干预在过敏性鼻炎尘螨皮下免疫治疗延迟注射后重新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6月1日正在进行尘螨集群皮下免疫治疗达到维持剂量且出现延迟注射超过16周的72例病人,均需要重新开始集群皮下免疫治... 目的:观察强化护理干预在过敏性鼻炎尘螨皮下免疫治疗延迟注射后重新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6月1日正在进行尘螨集群皮下免疫治疗达到维持剂量且出现延迟注射超过16周的72例病人,均需要重新开始集群皮下免疫治疗,随机分为强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强化护理干预包括疫苗注射前危险因素评估、严重不良反应危险因素的护理预防、护理宣教、心理护理以及多维联合方案管理病人5个范畴。比较两组间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强化护理干预组有1例(2.8%)脱落,低于常规护理组(6例,16.7%);满意度评分[5.0(5.0,5.0)分]高于常规护理组[4.0(4.0,5.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过敏性鼻炎病人尘螨皮下免疫治疗延迟注射后重新治疗中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免疫治疗 尘螨 注射延迟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LAT1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明 卜祥婷 +3 位作者 栾格 王阳 王成硕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etastasis-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MALAT1)在不同亚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中的表达,及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etastasis-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MALAT1)在不同亚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中的表达,及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方法利用real-time PCR检测MALAT1在嗜酸性粒细胞型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型CRSwNP鼻息肉组织及健康对照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MALAT1表达与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性,并比较同一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MALAT1的表达变化。结果MALAT1在两种亚型CRSwNP鼻黏膜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并且在非嗜酸性粒细胞型CRSwNP组低于嗜酸性粒细胞型CRSwNP组;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G)的表达在嗜酸性粒细胞型CRSwNP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型CRSwNP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MALAT1的表达与IFNG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95,P=0.001)。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显著上调不同亚型CRSwNP中MALAT1的表达(P=0.015)。结论MALAT1在不同亚型CRSwNP中显著低表达,且与IFNG的表达呈负相关,糖皮质激素能上调MALAT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干扰素-Γ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对皮肤角化上皮屏障功能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段甦 矫健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4-609,共6页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人皮肤角化上皮细胞在组胺刺激下的跨膜阻力(trans-epithelial resistance,TER)和细胞间通透性的变化,研究组胺对角化上皮屏障功能的作用。方法应用气-液细胞培养技术(air-liquid interface,ALI)培养正常人和特异性皮炎...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人皮肤角化上皮细胞在组胺刺激下的跨膜阻力(trans-epithelial resistance,TER)和细胞间通透性的变化,研究组胺对角化上皮屏障功能的作用。方法应用气-液细胞培养技术(air-liquid interface,ALI)培养正常人和特异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皮肤原代角化上皮细胞,以组胺及其受体拮抗剂等连续刺激上皮细胞96 h,监测TER及细胞间荧光素通过强度,评价皮肤角化上皮屏障功能的改变。结果组胺刺激可以降低皮肤角化上皮细胞的TER,增加上皮细胞间荧光素FITC-葡聚糖(FITC-Dextran)的通透性,作用曲线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组胺刺激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胺受体1(histamine 1 receptor,H1R)拮抗剂可以抑制组胺对TER的降低作用,而Ca2+载体离子霉素可以诱导类似组胺对TER的降低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实验提示组胺可以降低人皮肤原代角化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有可能与AD等慢性皮肤炎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并有可能为临床治疗提供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皮肤角化上皮 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质量指数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艳 王麒淇 +4 位作者 张宇玲 段甦 张海波 王向东 蓝凤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9-904,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至2019年共448例CRSwNP接受鼻内镜手术患者(病例组)和308例接受鼻中隔偏曲手... 目的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至2019年共448例CRSwNP接受鼻内镜手术患者(病例组)和308例接受鼻中隔偏曲手术的无其他鼻部疾病的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按照BMI级别分为非超重组(BMI<25.0kg/m^(2))、超重&肥胖组(BMI≥25.0kg/m^(2)),结合性别再次分组,比较各组合并哮喘及再手术率的差异。结果CRSwNP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伴过敏史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CRSwNP患者合并哮喘比例高于男性患者组(31.6%vs 20.7%),男性超重患者多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超重&肥胖的患者再次手术率为43.6%,高于非超重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非超重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超重&肥胖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低于非超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超重&肥胖的CRSwNP患者更容易合并哮喘和复发,控制CRSwNP患者体质量可能对预防女性CRSwNP患者的复发和缓解病情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体质量指数 哮喘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