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工作会议纪要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丽辉 殷善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4-525,共2页
在2016年7月14日~17日由《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及嗓音学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的“第十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学术会议”期间,7月14日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 在2016年7月14日~17日由《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及嗓音学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的“第十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学术会议”期间,7月14日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于山西省太原市并州饭店举行了工作会议,倪道凤、卜行宽、黄丽辉、郗昕、李晓璐、陈振声等26位听力学组成员及听力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新任组长殷善开教授由于航班延误未能如期抵达会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学 中华医学会 殷善开 倪道凤 言语医学 学术会议 嗓音学 工作会议纪要 新生儿听力筛查 力学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塞音发音特点研究
2
作者 郭倩倩 孟超 +3 位作者 吕静 潘慧 陈雪清 王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3-337,共5页
目的分析早期行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语前聋儿童术后普通话塞音产出特点。方法以30例3岁以内单侧CI语前聋儿童(CI组,平均生理年龄4.37±1.57岁,平均植入年龄1.54±0.78岁,其中听力年龄≤2岁组、2~3岁组、≥... 目的分析早期行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语前聋儿童术后普通话塞音产出特点。方法以30例3岁以内单侧CI语前聋儿童(CI组,平均生理年龄4.37±1.57岁,平均植入年龄1.54±0.78岁,其中听力年龄≤2岁组、2~3岁组、≥3岁组各10例)和30例生理年龄(平均4.02±0.67岁)相匹配的听力正常(normal hearing,NH)儿童(NH组)为研究对象,选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研发的《1.5至6岁普通话儿童发音测试(北京地区)》词表进行塞音发音测试,计算两组儿童产出塞音(/b/、/d/、/p/、/t/、/k/、/g/)的正确率及偏误率,及其与生理年龄和听力年龄等的相关关系。结果①CI组塞音产出总正确率及各个塞音的正确率均显著低于NH组(P<0.05),CI组各个塞音的正确率从高到低为/b/>/d/>/p/>/t/>/g/>/k/,NH组从高到低为/b/>/p/>/d/>/t/>/g/>/k/;②CI组塞音偏误模式与NH组类似,主要偏误均为替代错误,最易发生相同发音部位的音的相互替代,以及较难发音部位的音容易被较易发音部位的音替代;③随生理年龄和听力年龄增长,CI儿童塞音产出总正确率增加(P<0.05),术后3年进步最大,但依然没有达到百分百的正确率,塞音产出正确率与植入年龄无关(P>0.05)。结论语前聋CI儿童塞音产出水平落后于同龄NH儿童,听力年龄和生理年龄对塞音产出正确率有影响,其产出能力在术后3年内发展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语前聋 儿童 塞音发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者噪声环境下普通话言语测听测试方案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亓贝尔 刘博 +3 位作者 张宁 刘海红 刘莎 董瑞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探讨适宜临床应用的人工耳蜗植入者噪声环境下普通话言语测听(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test,MHINT)方案。方法对10名母语为普通话的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MHINT测试。测试方案1: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安静环境言语识别率测试(spee... 目的探讨适宜临床应用的人工耳蜗植入者噪声环境下普通话言语测听(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test,MHINT)方案。方法对10名母语为普通话的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MHINT测试。测试方案1: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安静环境言语识别率测试(speech recognition scores,SRS)→固定信噪比SRS测试→言语识别阈测试(reception threshold of sentences,RTS);测试方案2:由难到易的顺序进行RTS测试→固定信噪比SRS测试→安静环境SRS测试。优化测试方案:预测试→对象以言语识别率得分高低分级→正式测试。结果①测试方案1:全体受试者安静环境SRS测试的完成率100%(10/10),固定信噪比SRS测试的完成率50%(5/10);4名可完成固定信噪比SRS测试的受试者接受RTS测试,2名完成测试(50%,2/4);②测试方案2:全体受试者依次接受RTS测试(完成率20%,2/10)、噪声环境SRS测试(完成率50%,5/10)和安静环境SRS测试(完成率为100%,10/10);③优化测试方案:10名对象根据预测试SRS得分分级后,5名受试者接受并完成安静环境SRS测试(完成率100%,5/5);5名受试者接受并完成噪声环境SRS测试(完成率100%,5/5),其中4名进一步接受自适应RTS测试,2名完成测试(完成率50%,2/4)。结论根据预测试结果对受试者的言语能力进行分级,选取难度适中的测试方案进行测试,可提高言语测试的效率。根据助听装置使用者的言语能力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测试参数和合理的评估流程,将有利于MHINT测试在临床言语识别评估工作的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言语测试 普通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应用于人工耳蜗植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董瑞娟 银力(综述) +1 位作者 刘博 曹永茂(审校)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195,共3页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耳蜗植人 听觉通路 临床医师 术后调试 神经反应 植入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听后耳聋儿童音乐能力与听觉能力、言语可懂度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军宁 陈雪清 +2 位作者 郭倩倩 孟超 尤妍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人工听觉装置后耳聋儿童音乐能力与听觉能力及言语可懂度的相关性,为听觉言语康复提供参考。方法以27例感音神经性语前聋(耳聋程度为中度至极重度)儿童为研究对象,男14例,女13例。生理年龄9~95个月,平均42±25个月;均... 目的探讨使用人工听觉装置后耳聋儿童音乐能力与听觉能力及言语可懂度的相关性,为听觉言语康复提供参考。方法以27例感音神经性语前聋(耳聋程度为中度至极重度)儿童为研究对象,男14例,女13例。生理年龄9~95个月,平均42±25个月;均为双耳助听,干预年龄1~72个月,平均26±24个月;听力年龄为1~60个月,平均16±14个月。使用儿童音乐能力评估量表(Musical Ears量表)、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量表、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量表分别评估患儿的音乐能力、听觉能力、言语可懂度,并对评估结果进行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患儿音乐能力、听觉能力、言语可懂度得分分别为27.1±16.7、4.4±1.9、2.8±1.4分,音乐能力得分与听觉能力得分显著相关(r=0.856,P=<0.001),音乐能力得分与言语可懂度得分显著相关(r=0.827,P=<0.001)。结论助听后感音神经性聋患儿音乐能力与听觉能力及言语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听觉 言语 音乐 耳聋 助听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耳别和季节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37
6
作者 黄丽辉 韩德民 +7 位作者 陈瑜 亓贝尔 张雪峰 史蕾 邢锦红 莫玲燕 张华 刘博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性别、耳别和季节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听力筛查的32981名新生儿的资料。新生儿出生后3~5天采用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目的探讨性别、耳别和季节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听力筛查的32981名新生儿的资料。新生儿出生后3~5天采用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听力筛查,分别对各年度性别、耳别及季节的通过率、各年度不同季度中性别及耳别的通过率、各年度不同季度的总通过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年度性别和耳别对通过率有显著影响(P<0.01),即女婴通过率高于男婴,右耳通过率高于左耳,而季节对通过率的影响无规律可循。结论性别和耳别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可能有一定影响,分别制定男婴和女婴,左耳和右耳的听力筛查通过标准可能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 耳声发射 通过率 性别 耳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聋程度对选配助听器婴幼儿言语产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靖 陈雪清 +5 位作者 吴燕君 张华 王硕 孔颖 刘博 亓贝尔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耳聋婴幼儿选配助听器后言语产出能力的规律,探讨耳聋程度对患儿言语产出能力的影响,为这类婴幼儿听觉言语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32名选配助听器的中重度和极重度语前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选配助听器年龄为3~34个月,平均1...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耳聋婴幼儿选配助听器后言语产出能力的规律,探讨耳聋程度对患儿言语产出能力的影响,为这类婴幼儿听觉言语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32名选配助听器的中重度和极重度语前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选配助听器年龄为3~34个月,平均16±9个月。根据耳聋程度(0.5~4kHz平均气导听阈)将患儿分为三组,A组为中度耳聋听阈为(41~60dB HL,5例),B组为重度耳聋听阈为(61~80dB HL,9例),C组为极重度耳聋听阈(≥81dB HL,18例)。分别在助听器选配前及选配后1、3、6、9、12个月时采用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meaningful use of speech scale,MUSS)对各组患儿的言语产出能力进行评估。结果经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随助听器使用时间的延长,B组和C组患儿言语产出能力得分显著提高(P<0.05),而A组患儿无显著提高(P>0.05);经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A、B两组患儿间在助听器选配前和选配后1、3、6、9、12个月各评估阶段的言语产出能力得分的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与C及B与C各两组患儿之间在上述各评估阶段言语产出能力得分的差异也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和极重度聋婴幼儿在选配助听器1年内其言语产出能力随助听器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耳聋程度对选配助听器婴幼儿言语产出能力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听力损失 助听器选配 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 言语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生命质量评价 被引量:17
8
作者 董瑞娟 刘博 +1 位作者 陈雪清 龚树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评价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生命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例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临床资料和听力学资料,并应用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ijmegen cochlear implant questionnaire,NICQ)对植入者进行评估... 目的评价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生命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例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临床资料和听力学资料,并应用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ijmegen cochlear implant questionnaire,NICQ)对植入者进行评估。按照术前交流方式将植入者分为手语交流组(7例)和言语交流组(13例),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生命质量。结果 20例植入者术后17例可使用言语交流,其中5例完全依赖言语,术后交流方式中,手语交流组3例(15.0%,3/20),言语交流组17例(85.0%,17/20),与术前(手语和言语交流组分别为35.0%和6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言语交流组在高级声音感知及言语能力方面的得分高于手语交流组(P<0.05)。结论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后可获得较好的生命质量,术前言语能力和交流方式可影响术后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语前聋 青少年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亓贝尔 李晓芳 +1 位作者 董瑞娟 刘博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听力损失者借助人工耳蜗重获听力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听力正常人群的差异。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18例语后聋人工耳蜗使用者(... 目的探讨重度听力损失者借助人工耳蜗重获听力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听力正常人群的差异。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18例语后聋人工耳蜗使用者(耳蜗组)的心理健康状态及人格特质进行评估,并与45例听力正常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SCL-90评分结果显示:耳蜗组在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六个因子方面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躯体化、强迫、抑郁三个因子的得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EPQ评定结果显示:耳蜗组在人格特质的内外倾、神经质、精神质三个维度评分与对照组相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人工耳蜗有利于改善重度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但人工耳蜗植入者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仍存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等不良心理状态,提示在进行听觉言语康复的同时,还应关注其心理和社会交往状况,以帮助其改善生活质量、回归主流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人工耳蜗植入 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开放式听觉言语能力评估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宁 刘莎 +3 位作者 徐娟娟 王晓翠 刘畅 孔颖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对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儿童的开放式听觉言语能力进行评估,以期获得其听觉言语发育特性。方法选取听觉言语能力已达到进行开放式言语测试的27例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CI组),按照从易到难的测试方法和顺序,依次进行... 目的对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儿童的开放式听觉言语能力进行评估,以期获得其听觉言语发育特性。方法选取听觉言语能力已达到进行开放式言语测试的27例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CI组),按照从易到难的测试方法和顺序,依次进行声场下普通话儿童词汇相邻性双音节易词-双音节难词-单音节易词-单音节难词及儿童版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 for children,MHINT-C)的安静环境-非植入侧噪声-植入侧噪声-前方噪声的测试。将获得的数据与年龄相匹配的听力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27例CI儿童均能进行词汇相邻性测试,其中9例能进行安静环境下句子测试,7例能进行更高难度的噪声环境下的句子测试;双音节难易词表间、单音节难易词表间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易词得分均明显高于难词;能进行噪声下言语测试的儿童,噪声在非植入侧、植入侧和前方的言语识别阈(speech response threshold,SRT)分别为4.38±3.43、8.76±4.18、9.15±3.39dB S/N,噪声在非植入侧与噪声在植入侧和前方得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在前方与噪声在植入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静环境下CI儿童的MHINT-C的SRT与听力正常儿童相差31.5dB S/N,噪声在前方、非植入侧和植入侧环境下分别相差13.4、15.2、19.7dB S/N。结论 CI儿童与听力正常儿童一样均对语音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对易词的识别好于难词;两者听觉言语发育遵循同样的轨迹,但CI儿童相对滞后;聆听技巧的掌握及发挥双耳对噪声的压制作用对CI儿童言语理解尤其是噪声环境下的言语理解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儿童 言语测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评估耳聋儿童助听器验配效果的意义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郭倩倩 陈雪清 +1 位作者 莫玲燕 孟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在助听器验配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耳聋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26例语前聋患儿均双耳选配助听器,分别测试患儿助听条件下的CAEP及助听听... 目的探讨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在助听器验配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耳聋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26例语前聋患儿均双耳选配助听器,分别测试患儿助听条件下的CAEP及助听听阈;根据助听后三个刺激声/m/、/g/、/t/在55dB SPL强度下是否全部引出波形将患儿分为A组和B组,全部引出波形的患儿为A组,其余患儿为B组,比较二组的助听听阈。结果 26例患儿CAEP波形引出率为96.15%(25/26),A组(11例)0.25、0.5、1、2、4kHz助听听阈均值分别为32.73±7.54、27.27±5.18、35.00±5.48、35.91±7.35、35.45±4.72dB HL;B组(15例),除1例未引出CAEP外,有9例在65dB SPL强度下全部引出CAEP波形,其0.25~4kHz各频率助听听阈均值分别为36.11±7.82、35.00±4.33、38.89±6.51、40.00±7.07、43.33±8.66dB HL;有5例在75dB SPL强度下全部引出CAEP波形,其0.25~4kHz各频率助听听阈均值分别为44.00±12.94、39.00±7.41、49.00±6.52、44.00±6.52、54.00±11.94dB HL,且A组患儿各刺激声对应频段助听听阈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阈值强度下低频声/m/、中频声/g/、高频声/t/的P1波潜伏期均值分别为130.16±24.85、114.80±25.99、122.88±27.05ms,幅值分别为6.58±4.53、6.41±3.97、5.58±3.56μV,相应频段助听听阈分别为34.30±7.69、40.20±8.48、41.40±8.07dB HL,P1波潜伏期与相应频段助听听阈均无显著相关(P〉0.05),P1波幅值与相应频段助听听阈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AEP测试可用于评估儿童助听器选配效果,55dB SPL强度下能够引出CAEP波形可作为评估助听器选配效果良好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 助听听阈 助听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对音乐音色感知的特点与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古鑫 刘博 +3 位作者 刘子夜 亓贝尔 董瑞娟 王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7-601,共5页
目的评价语后聋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对音乐音色的识别能力,探讨人工耳蜗植入者与听力正常者在音乐音色感知中的差异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组为人工耳蜗植入时间≥0.5年的成年语后聋患者30例,对照组为30例听力正常成人。使用人工耳蜗音... 目的评价语后聋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对音乐音色的识别能力,探讨人工耳蜗植入者与听力正常者在音乐音色感知中的差异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组为人工耳蜗植入时间≥0.5年的成年语后聋患者30例,对照组为30例听力正常成人。使用人工耳蜗音乐评估软件(Mu.S.I.C)对两组受试者进行不同音色(包括来自不同乐器家族且具有代表性的六种乐器以及男高音、女高音)识别能力的测试,记录并比较两组的识别正确率。结果①实验组音色识别正确率49.23%±18.93%,对照组90.23%±12.28%,后者高于前者(P<0.001);实验组识别正确率:男高音(76.7%)最高、钢琴(73.3%)次之,吉他(23.3%)最低。②实验组对每种音色的错选率均高于对照组,且选择更为分散,其中将吉他误选为钢琴的错选率最高(66.7%);其次为长笛错选为小号(33.3%)。结论人工耳蜗植入者对音乐音色的识别能力低于听力正常者,并且容易造成弦乐器之间、管乐器之间的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音乐 音色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孔颖 刘莎 +2 位作者 任寸寸 刘欣 陈雪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目的分析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听觉-言语-心理康复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ental health test,MHT)对60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人工耳蜗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与听力正常... 目的分析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听觉-言语-心理康复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ental health test,MHT)对60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人工耳蜗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与听力正常青少年(听力正常组)MHT得分进行比较。结果人工耳蜗组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3.33%,其在过敏倾向方面的得分(5.63±2.22分)高于听力正常组(4.05分),在身体症状方面的得分(4.03±2.72分)低于听力正常组(4.99分),在恐怖倾向方面的得分(1.95±2.01分)低于听力正常组(3.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人工耳蜗可以帮助他们改善听力和言语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他们仍需要家长、老师及社会更多的关注和爱护,帮助其顺利度过青春期,更好地回归主流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青少年 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龄耳聋儿童听觉能力发展问卷评估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雪清 张忠心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9-352,共4页
目的评估选配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听觉能力,为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调查对象为50名语前聋儿童(患儿组),其中使用人工耳蜗和助听器者各25名;生理年龄为3至65个月,平均28±14个月;听力年龄为0至21个月,... 目的评估选配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听觉能力,为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调查对象为50名语前聋儿童(患儿组),其中使用人工耳蜗和助听器者各25名;生理年龄为3至65个月,平均28±14个月;听力年龄为0至21个月,平均8±5个月。使用小龄儿童听觉发展测评工具中的《小龄儿童听觉发展问卷之评价儿童听觉行为的父母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由家长填写,结果与引自小龄儿童听觉发展测评工具中听力正常儿童的正常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儿选配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的平均月龄为20±13个月。3岁以下32人(64%,32/50),3岁以上18人(36%,18/50)。33名患儿出生时接受过听力筛查(66%,33/50),17名未接受过听力筛查(34%,17/50)。随听力年龄的增长,各组儿童的听觉能力均不断提高,使用人工耳蜗患儿的听觉能力进步速度比佩带助听器的患儿快,3岁以下选配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的患儿听觉能力的发展速度比3岁以上快;各组患儿听觉能力的发展速度均比正常儿童慢。结论耳聋患儿使用助听装置时间越长,其听觉能力发育的越好。重度以上耳聋儿童宜早期进行人工耳蜗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听器 人工耳蜗 问卷 耳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助听器佩戴史对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开放式言语识别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欣 刘海红 +3 位作者 孔颖 任寸寸 杨宜林 刘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7-290,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术前助听器佩戴史对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者早期开放式言语识别的影响。方法植入年龄0.9~3.0岁的CI儿童306例,按照术前是否佩带助听器分为助听器(hearing aid,HA)组94例,非助听器(non-hearing aid,... 目的初步探讨术前助听器佩戴史对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者早期开放式言语识别的影响。方法植入年龄0.9~3.0岁的CI儿童306例,按照术前是否佩带助听器分为助听器(hearing aid,HA)组94例,非助听器(non-hearing aid,NHA)组212例,用普通话词汇相邻性测试(Mandarin lexical neighborhood test,M-LNT)分别对两组受试儿童进行开放式言语识别能力评估,比较两组儿童M-LNT正确识别率。结果年龄相同或人工耳蜗使用时长相同的助听器组与非助听器组间M-LNT正确识别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佩戴助听器不同时长者与非助听器组之间M-LNT识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0.9~3.0岁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儿童,术前有无助听器佩戴史对其术后开放式言语识别能力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人工耳蜗植入 助听器 开放式言语识别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月正常新生儿自发性耳声发射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亓贝尔 程晓华 +2 位作者 恩晖 顾延庆 黄丽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自发性耳声发射(spontaneous otoacoustic emission ,SOAE)的特性。方法采用丹麦尔听美公司Capella全功能耳声发射仪,对147例(236耳)通过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筛查的足月新生儿进行SOAE测试,分析SOAE...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自发性耳声发射(spontaneous otoacoustic emission ,SOAE)的特性。方法采用丹麦尔听美公司Capella全功能耳声发射仪,对147例(236耳)通过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筛查的足月新生儿进行SOAE测试,分析SOAE的检出率、反应幅值、反应峰值以及频率分布特性。结果①147例236耳中,SOAE总检出率为56.77%(134/236),其中女婴检出率69.23%(90/130)明显高于男婴(41.51%,44/106)(P<0.05),右耳检出率(64.17%,77/120)明显高于左耳(49.14%,57/116)(P<0.05)。②SOAE平均幅值为11.78±8.36 dB SPL ,其中男婴11.73±8.25 dB SPL ,女婴11.81±8.43 dB SPL ;左耳11.97±8.56 dB SPL ,右耳11.65±8.22 dB SPL ;无性别和耳间差异(P>0.05)。③SOAE频率集中分布于3212~3718 Hz ,其中男婴2930~3409 Hz ,女婴3353~3863 Hz ;左耳3212~3718 Hz ,右耳3151~3638 Hz ;男婴的频率分布低于女婴(P<0.01)。④SOAE反应峰值均数为3.70±2.75个/耳,其中男婴3.86±2.87个/耳,女婴3.62±2.70个/耳;左耳3.70 ± 3.02个/耳,右耳3.70±2.55个/耳;无性别和耳间差异(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SOAE检出率女婴高于男婴,右耳高于左耳,频率分布趋于高频,反应呈现多峰的特点,并且检出率及频率分布特性在女婴中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自发性耳声发射 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内耳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颖 陈彪 +1 位作者 王乃利 郝欣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5-910,共6页
目的通过对人内耳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制作过程中防脱片和抗原修复方法的探讨,寻找获得满意染色效果的最佳技术方法。方法取无已知耳科疾病的尸检颞骨标本,经取材、固定、脱钙、脱水、包埋后,行冰冻切片,-20℃冷冻保存。染色前的... 目的通过对人内耳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制作过程中防脱片和抗原修复方法的探讨,寻找获得满意染色效果的最佳技术方法。方法取无已知耳科疾病的尸检颞骨标本,经取材、固定、脱钙、脱水、包埋后,行冰冻切片,-20℃冷冻保存。染色前的防脱片处理分为Ⅰ组(后固定组)、Ⅱ组(烤片组)和Ⅲ组(后固定联合烤片组)。处理后,每组再行抗原修复,分别分为A组(热修复组)、B组(酶消化组)和C组(Triton组)。应用间接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WARP、NF200、CD68及IBA1这4种抗体在各组中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并对其脱片情况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在防脱片处理的3组中,Ⅲ组(后固定联合烤片组)的防脱片效果最佳,基本无脱片现象。抗原修复的3组中,A组和C组的抗原修复作用较为满意,B组修复作用不佳,且对组织的细胞结构产生了破坏作用。结论应用后固定联合烤片法防止脱片和应用热修复或Triton进行抗原修复在本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适当的防脱片处理和抗原修复方法对提高内耳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敏感性和制片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内耳 冰冻切片 防脱片 抗原修复 间接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固定剂对鼻息肉上皮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颖 矫健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通过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鼻息肉体外培养上皮细胞在3种不同固定剂作用下的免疫荧光染色效果,探讨不同固定剂对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佳固定方法。方法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鼻息肉上皮细胞,接种培养7 d后,分别用4%(质量分... 目的通过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鼻息肉体外培养上皮细胞在3种不同固定剂作用下的免疫荧光染色效果,探讨不同固定剂对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佳固定方法。方法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鼻息肉上皮细胞,接种培养7 d后,分别用4%(质量分数)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PFA)、等体积甲醇丙酮混合液及甲醇室温固定,1%(体积分数)Triton X-100透膜,山羊血清封闭,滴加一抗4℃过夜,滴加相应荧光二抗,含DAPI封片剂封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等量甲醇丙酮混合液及甲醇对标记的4个标记蛋白均有较好的固定作用;4%(质量分数)PFA对跨膜蛋白16A(transmembrane protein 16A,TMEM16A)固定效果差,对紧密连接蛋白(zonular occludens-1,ZO-1)的固定效果不理想。结论甲醇丙酮混合液及甲醇对标记的4个标记蛋白的固定作用均较好,为体外培养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最佳固定剂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剂 上皮细胞 免疫荧光 激光共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频率压缩助听器对耳聋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尤妍颜 陈雪清 +6 位作者 徐立 Voss Solveig Christina 孟超 Rehmann Julia 郭倩倩 Kuehnel Volker 钱金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8-292,共5页
目的探讨非线性频率压缩(nonlinear frequency compression,NLFC)助听器对以汉语普通话为母语的耳聋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的影响,为耳聋患者助听器选配及助听效果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25例以汉语普通话为母语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均双耳佩... 目的探讨非线性频率压缩(nonlinear frequency compression,NLFC)助听器对以汉语普通话为母语的耳聋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的影响,为耳聋患者助听器选配及助听效果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25例以汉语普通话为母语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均双耳佩戴助听器,根据患者是否有NLFC助听经验分为A、B两组:A组13例有NLFC助听经验,日常使用NLFC技术;B组12例无NLFC助听经验,日常使用传统放大(conventional process,CP)技术。所有患者分别在NLFC和CP条件下进行噪声下句子识别测试,比较其结果。结果 A组患者在NLFC和CP条件下的噪声下言语识别率分别为82.33%±16.06%、76.70%±18.08%,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组分别为83.04%±12.56%、81.79%±20.07%(P=0.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在NLFC和CP条件下的高频(4、6、8kHz)助听听阈分别为53.54±7.30、57.01±6.81dB SPL,B组分别为57.42±8.38和61.21±7.42dB SPL,两组NLFC条件下的助听听阈低于CP条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统计学回归处理,患者在NLFC和CP条件下的高频助听听阈差值与言语识别率差值呈线性相关(r=0.63,t=3.89,P=0.007)。结论 NLFC技术可改善患者高频可听度及噪声下言语识别,一定的NLFC使用经验可使NLFC助听效果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听器 非线性频率压缩 言语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期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单字声调产出特点 被引量:4
20
作者 潘慧 陈雪清 +3 位作者 李炀 孟超 郭倩倩 郑雪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6-281,共6页
目的探究3岁以内单侧植入人工耳蜗、使用普通话交流且言语康复半年以上的语前聋儿童术后单字声调产出特点和发展规律。方法以19例3岁以内单侧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CI组,生理年龄平均3.79±1.23岁,植入年龄平均1.28±0.55岁... 目的探究3岁以内单侧植入人工耳蜗、使用普通话交流且言语康复半年以上的语前聋儿童术后单字声调产出特点和发展规律。方法以19例3岁以内单侧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CI组,生理年龄平均3.79±1.23岁,植入年龄平均1.28±0.55岁)和24例生理年龄与CI组匹配的正常听力儿童(NH组,生理年龄平均3.90±1.22岁)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发的《1.5至6岁普通话儿童发音测试(北京地区)》词表,用图片命名法(picture-naming)对儿童的发音进行录音,选取儿童产出的单字声调进行分析,分析两组儿童的声调产出表现,以及声调产出正确率与生理年龄、听力年龄、植入年龄的关系。结果①CI组的声调产出总正确率显著低于NH组(P<0.01),各声调偏误率显著高于NH组(P<0.01);②CI组的声调产出偏误模式与NH组类似,偏误率从高到低为阳平(35.97%)、上声(27.75%)、阴平(13.87%)、去声(9.50%),其偏误类型主要为替代错误,最易发生阳平和上声的相互替代;③随听力年龄的增长,CI组声调产出总正确率升高,各声调偏误率降低,声调偏误分布由分散趋于集中;CI组中听力年龄≥3岁儿童的声调产出总正确率平均为96.05%,个体声调产出总正确率均在90%以上;④CI组的声调产出总正确率与植入年龄无统计学相关性,与听力年龄(r=0.788)和生理年龄呈正相关(r=0.684)。结论3岁内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单字声调产出能力显著落后于正常听力儿童,但随听力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在术后3年趋于稳定;早期植入和进行有效言语康复有助于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在术后获得更好的声调产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普通话 声调产出 偏误率 偏误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