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神经环路研究技术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彦熹 徐志栋 +3 位作者 刘婷婷 马连素 孙芳玲 王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2,128,共10页
神经环路由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相互连接而形成,是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理的基本单元,在神经功能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卒中后,脑梗死区域及梗死周围区域与远程区域的神经连接受损,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残疾。然而,随着检测技术进... 神经环路由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相互连接而形成,是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理的基本单元,在神经功能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卒中后,脑梗死区域及梗死周围区域与远程区域的神经连接受损,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残疾。然而,随着检测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研究已证实卒中患者在慢性期时能产生一定的功能恢复,可能与突触连接和神经环路的重新建立有关。因此,开发特定的技术来识别和操纵神经元活动模式,以及使用高时空分辨率成像策略解读这些神经变化过程,使我们能够了解卒中恢复的全脑网络动力学和神经环路重建的发生机制,从神经生物学角度理解卒中病理学发展到行为结果的闭环关系。目前研究神经环路的技术主要集中于光遗传学、化学遗传学、在体钙成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本文将介绍这4种主要技术的工作原理,重点总结各自在解析卒中后神经重塑研究中的应用成果,并简要分析了每种技术的应用场景、优劣性和未来发展趋势,帮助临床及基础研究人员利用这些技术发现新的治疗策略以及评估康复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神经环路 光遗传学 化学遗传学 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鼠心肌再生相关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梦琪 刘婷婷 +6 位作者 孙芳玲 田欣 郑文荣 祝自新 王宇峰 马连素 王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心肌梗死导致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既往观点认为,成年哺乳动物心脏中心肌细胞自我增殖更新能力有限,而近年来大量报道指出,哺乳动物在出生早期具备心肌再生的能力,并且其强度足...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心肌梗死导致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既往观点认为,成年哺乳动物心脏中心肌细胞自我增殖更新能力有限,而近年来大量报道指出,哺乳动物在出生早期具备心肌再生的能力,并且其强度足以修复受损的心脏组织。新生鼠心肌再生现象的发现,为探讨影响心肌再生的相关机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继而许多能够逆转心肌细胞周期阻滞和促进心肌再生的调控机制得以揭示。本文基于近几年开展的有关新生鼠心肌再生的研究,综述了影响心肌再生基因表达的因素(ncRNAs、转录因子等)、心肌再生相关信号通路和非心肌细胞(细胞外基质、免疫反应、心外膜等)对心肌再生的调节作用,以期为实现成年哺乳动物心肌损伤后心肌再生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生 心血管疾病 细胞增殖 新生心脏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抗剪切应力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廖福龙 李斌 +2 位作者 彭健 李文 殷晓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观测川芎嗪对剪切应力诱导血小板聚集(SIPA)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研制的激光散射剪切装置观测川芎嗪及对照药Aspirin在体内外对抗SIPA的作用。结果与结论:Aspirin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但不能... 目的:观测川芎嗪对剪切应力诱导血小板聚集(SIPA)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研制的激光散射剪切装置观测川芎嗪及对照药Aspirin在体内外对抗SIPA的作用。结果与结论:Aspirin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但不能抑制SIPA。川芎嗪在体内(25~50mg·kg-1)体外(9.2~73.4mmol·L-1)均有显著抗SIPA作用(P<0.01),其机制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剪切应力 血小板聚集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房亚兰 罗玉敏 赵咏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8-722,共5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导致我国成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早期溶栓,但溶栓的治疗时间窗短、颅内出血风险大,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限。大黄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活性。...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导致我国成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早期溶栓,但溶栓的治疗时间窗短、颅内出血风险大,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限。大黄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对大黄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缺血性脑血管病 炎性反应 活性氧自由基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炎症及抗炎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美蓉 孙芳玲 +4 位作者 艾厚喜 张丽 蒋莹 魏守蓉 王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40-1043,共4页
帕金森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运动障碍性疾病之一,其特征是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纹状体内多巴胺水平降低,进而引起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失调的症状。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复杂,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但... 帕金森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运动障碍性疾病之一,其特征是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纹状体内多巴胺水平降低,进而引起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失调的症状。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复杂,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但近年来,炎症反应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炎性因子的高表达参与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应用抗炎药物延缓或阻止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已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帕金森病中的炎症机制以及抗炎药物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小胶质细胞 炎症 抗炎药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中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郑娜 王奇 尹琳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3-575,共3页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点为病灶的空间和时间多发性。目前,临床上对MS尚无特效治疗药物,西医主要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中医主要采用...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点为病灶的空间和时间多发性。目前,临床上对MS尚无特效治疗药物,西医主要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中医主要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加以治疗。根据MS不同的临床表现,中医将MS归属为"痿证"、"痹证"范畴,认为该病病位在"脑与髓"。中医理论认为"肾虚"为本病的根本病因,由于肾主骨生髓,髓汇于脊柱为脊髓、汇于脑为脑髓,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肾虚为本的角度探讨补肾药物对多发性硬化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补肾中药 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记忆缺损者内颞叶结构MR体积测量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树良 李坤成 +3 位作者 王蕊 张新卿 汤哲 陈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3期384-387,共4页
目的 观察年龄相关性记忆缺损 (AAMI)者与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和轻度认知障碍 (MCI)者内颞叶结构体积测量值 ,评价AAMI者内颞叶结构体积指标与正常对照者和MCI者的差别。方法 对 45名研究对象 (正常老年人 2 2例 ,AAMI者 10例 ,MCI者 1... 目的 观察年龄相关性记忆缺损 (AAMI)者与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和轻度认知障碍 (MCI)者内颞叶结构体积测量值 ,评价AAMI者内颞叶结构体积指标与正常对照者和MCI者的差别。方法 对 45名研究对象 (正常老年人 2 2例 ,AAMI者 10例 ,MCI者 13例 )行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查 ,在不知晓临床资料的情况下测量海马结构、内嗅皮层、杏仁核和侧脑室颞角等结构的体积 ,应用社会科学统计程序 (SPSS)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三组间比较 ,右侧海马结构体积测量值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1) ,其他内颞叶结构体积测量值未见显著性差异。各组间两两比较 ,AAMI组与MCI组之间右侧海马结构体积测量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0 3 ) ;AAMI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各脑结构体积测量值无显著差异 ;MCI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左侧内嗅皮层显著性萎缩 (P =0 .0 3 2 )。结论 AAMI者与正常对照者比较 ,内颞叶脑结构体积测量值无明显差异 ;而MCI者右侧海马结构和左侧内嗅皮层体积测量值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记忆缺陷 轻度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内颞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老化小鼠SAMP8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延峥 李林 张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9-1122,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记忆能力下降为主要特征。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胆碱能神经元功能减退、突触和树突棘缺失等为阿尔茨海默病特征性病理改变。快速老化小鼠SAMP8在早期即出现学习记忆功... 阿尔茨海默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记忆能力下降为主要特征。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胆碱能神经元功能减退、突触和树突棘缺失等为阿尔茨海默病特征性病理改变。快速老化小鼠SAMP8在早期即出现学习记忆功能障碍、Aβ异常沉积、tau蛋白磷酸化、神经递质改变、突触结构和功能障碍、生理节律紊乱,以及基因表达等多方面的特征性改变,与人类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改变较为一致,可以作为较理想的动物模型,用于阿尔茨海默病防治药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快速老化小鼠 动物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专利申报和成果转化现状及政府优惠政策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雅莉 张兰 李林 《中国医院》 2018年第8期39-41,共3页
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997-2015年专利授权情况及成果转化进行统计,分析目前医疗机构专利申报和转化现状,同时对国家和北京市相关专利资助政策予以阐述。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医疗机构的专利授权数量明显增加,但是其成果转化进程... 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997-2015年专利授权情况及成果转化进行统计,分析目前医疗机构专利申报和转化现状,同时对国家和北京市相关专利资助政策予以阐述。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医疗机构的专利授权数量明显增加,但是其成果转化进程相对缓慢。面对专利成果转化缓慢和不足的问题,建议医院应该加强对专利转化工作的重视,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成熟的推介平台,为专利转化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专利 知识产权 转化医学 专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血浆中α-突触核蛋白及其寡聚体形成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予东 尹娜 +3 位作者 李昕 杨巍巍 李旭冉 于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26-829,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浆中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含量的变化,以及血浆对α-Syn寡聚体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科诊断为脑卒中的住院患者50例,另收集年龄和性别与之相匹配的30例健康人...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浆中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含量的变化,以及血浆对α-Syn寡聚体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科诊断为脑卒中的住院患者50例,另收集年龄和性别与之相匹配的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各组人群血浆中的α-Syn总量及寡聚体形成量。结果脑卒中患者血浆α-Syn总含量及寡聚体形成量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增加。结论脑卒中患者血浆中α-Syn含量增高增强其寡聚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脑卒中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董雯 王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610-614,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发病机制复杂,理想的动物模型对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关于阿尔茨海默病多种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模型观察和评价指标进行综述,以为今后的基础与临...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发病机制复杂,理想的动物模型对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关于阿尔茨海默病多种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模型观察和评价指标进行综述,以为今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疾病模型 动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设备测量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常红 李佩佩 +2 位作者 田思颖 张欣悦 赵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3期339-343,共5页
目的:验证基于光电原理的可穿戴设备对急性期脑卒中住院患者血压监测的准确性。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评价研究设计,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9月—12月选择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时... 目的:验证基于光电原理的可穿戴设备对急性期脑卒中住院患者血压监测的准确性。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评价研究设计,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9月—12月选择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时间分别使用可穿戴设备和床旁心电监护仪采集血压数值,以床旁心电监护仪测量的血压数据为金标准,对比可穿戴设备血压监测的准确性。结果:测得414组血压值,可穿戴设备与床旁心电监护仪测得的收缩压(SBP)kappa值为0.768,灵敏度为89.1%,特异度为87.7%;两种方式测得舒张压(DBP)的kappa值为0.648,灵敏度为94.6%,特异度为67.9%。使用两种方法测量SBP与DBP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可穿戴设备对急性期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可用于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脑卒中 可穿戴设备 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pitx3基因多态性与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庆玲 蔡彦宁 +3 位作者 丁晖 顾朱勤 马敬红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4-766,共3页
目的分析pitx3基因多态性与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的遗传关联。方法使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法,分析509例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和494例正常对照者中pitx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rs2281983、rs4919621... 目的分析pitx3基因多态性与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的遗传关联。方法使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法,分析509例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和494例正常对照者中pitx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rs2281983、rs4919621和rs3758549。随机选取10%样品直接测序进行验证。结果 pitx3基因SNP位点rs2281983、rs4919621和rs3758549的基因频率在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SNP位点与晚发散发性PD无关联。结论中国人群中,pitx3不是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 pitx3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离子在脑缺血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森 刘克建 赵咏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75-79,共5页
近期研究表明,锌离子是介导脑缺血损伤的一种重要离子。缺血时,大量的锌离子从突触末端释放出来,聚集于突触后神经元内。缺血时产生的氧化应激和酸中毒也促使锌离子从胞内锌结合位点如金属硫蛋白释放。急剧的胞内锌超载可引起严重的线... 近期研究表明,锌离子是介导脑缺血损伤的一种重要离子。缺血时,大量的锌离子从突触末端释放出来,聚集于突触后神经元内。缺血时产生的氧化应激和酸中毒也促使锌离子从胞内锌结合位点如金属硫蛋白释放。急剧的胞内锌超载可引起严重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及活性氧簇产生,继而引起细胞坏死,而轻度的胞内锌超载则可能放大凋亡通路,导致细胞凋亡。深入研究锌离子在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有可能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 脑缺血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肽42及神经生长因子在实验性糖尿病脑病小鼠海马内表达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咏梅 闫颖 赵志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51-855,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β淀粉样肽(amyloidβpeptide,Aβ)42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实验性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脑病小鼠海马表达的长时程变化,探讨DM脑病发病的相关机制。方法 64只雄性昆明小鼠采用数字表法...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β淀粉样肽(amyloidβpeptide,Aβ)42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实验性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脑病小鼠海马表达的长时程变化,探讨DM脑病发病的相关机制。方法 64只雄性昆明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32)和DM组(n=32)。小鼠禁食12 h后,按200 mg/kg腹腔注射新鲜配制的链脲佐菌素,3 d后尾部测非禁食血糖,大于15 mmol/L者为DM模型复制成功。分别在造模后1、4、8及12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C组与DM组小鼠海马CA1区Aβ42及NGF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 1)C组小鼠海马CA1区Aβ42阳性细胞数量少,染色浅;而造模后1、4、8及12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Aβ42阳性细胞数量较C组增多,染色深。细胞计数结果显示,造模后1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Aβ42阳性细胞数量14.10±3.60比C组13.20±3.08略有增加,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4、8及12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Aβ42阳性细胞数量(16.10±3.67,16.20±2.86,17.50±3.10)比C组(11.70±2.54,12.00±2.67,10.80±2.92)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组小鼠海马CA1区NGF阳性细胞数量较多,染色深;造模后1、4、8及12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NGF阳性细胞染色较C组稍浅。细胞计数结果显示,1、4、8及12周DM组小鼠海马CA1区NGF阳性细胞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中期(4周)小鼠海马内Aβ42表达明显增加,并持续至实验终点(DM 12周)。DM小鼠海马内NGF表达在本研究中没有明显变化。Aβ42参与DM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变性过程,在DM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病 海马 β淀粉样肽42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症信号传导通路异常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娜 王奇 尹琳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7-80,共4页
多发性硬化症的病因涉及多种信号传导途径改变,这就为我们研发更加有效的治疗药物提出了更大挑战。已知在多发性硬化症中多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信号传导异常,根据其下游效应分子不同分为:Jak/Stat,NF-κB,ERK1/2,p38 or Jun/Fos通路等。... 多发性硬化症的病因涉及多种信号传导途径改变,这就为我们研发更加有效的治疗药物提出了更大挑战。已知在多发性硬化症中多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信号传导异常,根据其下游效应分子不同分为:Jak/Stat,NF-κB,ERK1/2,p38 or Jun/Fos通路等。目前仅有部分多发性硬化症治疗药物靶向上述信号通路,本文将综述系统生物学最新研究成果分别阐述多发性硬化症发生发展过程中信号通路的异常,为今后靶向上述通路的新药研发提供个体化或复合型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症 信号传导通路 药物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突胶质细胞与小胶质细胞的细胞间通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一帆 王奇 尹琳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90-992,共3页
正常生理情况下,大脑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存在广泛的细胞通讯,但少突胶质细胞与小胶质细胞之间的细胞通讯却知之甚少。当脱髓鞘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发生时,少突胶质细胞是主要受损细胞。其实少突胶质细胞也具有较强免疫功能,它可通过... 正常生理情况下,大脑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存在广泛的细胞通讯,但少突胶质细胞与小胶质细胞之间的细胞通讯却知之甚少。当脱髓鞘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发生时,少突胶质细胞是主要受损细胞。其实少突胶质细胞也具有较强免疫功能,它可通过表达多种受体调节中枢神经免疫反应、启动一系列保护或再生机制应对大脑应激并阻止进一步神经退行性变的发生。加强对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之间细胞通讯的认识将有助于发现脑中免疫调节的新途径,有利于神经炎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本文将对这两种细胞之间的细胞通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热休克蛋白 免疫反应 神经退行性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相关机制在颅脑创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源 王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4-798,共5页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世界范围内年轻人和成年人致残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病死率高,而幸存者常伴有身体的残疾、精神障碍等后遗症,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自噬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近年来关于TBI继发性...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世界范围内年轻人和成年人致残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病死率高,而幸存者常伴有身体的残疾、精神障碍等后遗症,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自噬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近年来关于TBI继发性损害机制中自噬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仍有许多机制有待阐明,本文将从TBI后自噬的变化以及其相关机制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自噬 自噬相关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在急性颅脑创伤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源 王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340-1341,共2页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我国的TBI发病率为(100~200)/10万人,其中重型TBI患者占18%~20%,其死亡率占30%~50%。至今我国TBI所致的死亡率仍处于居高不下的态势,伤残人数...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我国的TBI发病率为(100~200)/10万人,其中重型TBI患者占18%~20%,其死亡率占30%~50%。至今我国TBI所致的死亡率仍处于居高不下的态势,伤残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对社会劳动力和人口质量造成相当严重的影响。TBI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脑组织创伤又可分为原发性创伤和继发性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颅脑损伤 头部损伤 穿透性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对大脑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予东 杨巍巍 +1 位作者 李昕 于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01-603,共3页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对海马神经元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NMDARs)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模式记录正常培养10~12 d左右的海马神经元和经α-Syn处理1 h的海...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对海马神经元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NMDARs)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模式记录正常培养10~12 d左右的海马神经元和经α-Syn处理1 h的海马神经元NMDA诱发电流。结果与正常培养10~12 d左右的海马神经元相比,经α-Syn处理的海马神经元NMDA诱发电流明显减小。结论α-Syn可减少海马神经元膜上NMDARs数量,并抑制NMDARs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NMDA受体 全细胞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