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京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管理现状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何士大
汤哲
+2 位作者
吉训明
王建平
刁丽君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9期79-80,共2页
1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 联合国规定,一个地区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7%以上,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我国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
关键词
老年医疗保健
疾病防治
现状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市老年人就医难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王建平
汤哲
+2 位作者
孙菲
刁丽君
何士大
《中国医院》
2012年第12期26-28,共3页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人及时就医,导致老年人就医困难的主要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城区(西城区)1个点和郊区(大兴区、怀柔区)2个点。对调查点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按20%的比例抽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11.0%的老年人...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人及时就医,导致老年人就医困难的主要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城区(西城区)1个点和郊区(大兴区、怀柔区)2个点。对调查点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按20%的比例抽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11.0%的老年人认为就医不方便,且城区老年人的比例高于郊区老年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认为就医不方便的老年人比例也随之增高。就医不方便的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就医手续繁琐",其次是"行动不便"和"无人陪同"。结论:为了解决老年人就医难的问题,应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流程,提供有效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就医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竞争风险模型的北京市老年人健康自评与卒中发生关系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侯城北
李海彬
+5 位作者
汤哲
陶丽新
郑德强
方向华
吉训明
郭秀花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年龄≥55岁老年人健康自评与卒中发生的风险。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1992年1月至201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集的北京市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数据共2 101名,年龄≥55岁。排除基线患有卒中121名、信息不完整92名,最终1 88...
目的探讨北京市年龄≥55岁老年人健康自评与卒中发生的风险。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1992年1月至201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集的北京市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数据共2 101名,年龄≥55岁。排除基线患有卒中121名、信息不完整92名,最终1 888名基线无脑血管病的老年人纳入分析。健康自评的判定是调查对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良好、一般、差"中选择符合自身当前状态的项目。调查截止日期为2012年12月31日。采用竞争风险模型评价健康自评状态与卒中发生的风险,将非卒中死亡,包括癌症、车祸等作为竞争事件处理。结果纳入的1 888名研究对象中,健康自评良好者946名(50.1%)、一般者616名(32.6%)、差者326名(17.3%);发生卒中438名(23.2%),非卒中死亡751名(37.8%),右删失数据699名(37.0%)。采用竞争风险模型,调整年龄、性别、居住地区、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体质量指数,健康自评差者发生卒中是良好者的1.44倍(95%CI:1.11~1.87,P<0.01)。结论北京市年龄≥55岁老年人健康自评中,考虑竞争风险后,健康自评差者增加了卒中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自评
卒中
竞争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与健康自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1
4
作者
李蕾
孙菲
+1 位作者
汤哲
刁丽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3-518,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状况及其与健康自评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来自北京市城区和农村的2 411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家庭与经济状况、卫生行为、躯体健康及生活...
目的了解北京市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状况及其与健康自评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来自北京市城区和农村的2 411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家庭与经济状况、卫生行为、躯体健康及生活活动能力等多个维度的内容。结果在接受健康自评调查的2 335名老年人中,分别有6.38%和40.21%的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为"很好"或"好",17.26%和2.01%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为"差"或"很差"。农村老年人在日常活动中的非完全自理比例均明显高于城区老年人。女性老年人"洗澡"、"自己乘车"、"上街购物"、"走半里路"、"剪脚趾甲"和"上下一层楼"等项目的非完全自理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老年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健康状态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生活非完全自理的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结果明显较自理老年人差。在各因素中,进食(OR=7.51,95%CI:3.55~15.89)和室内活动(OR=7.36,95%CI:4.29~12.64)是与健康自评有关的、主要的、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生活自理能力是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生活自理能力
健康自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
24
5
作者
李娜
任长虹
+2 位作者
孙菲
李宁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发病时间<24h的脑梗死患者95例作为脑梗死组。另选择同期体检者61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发病时间<24h的脑梗死患者95例作为脑梗死组。另选择同期体检者61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对象的血浆ATⅢ、FIB、DD的水平。将脑梗死组患者分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5分组和5~19分组,分析ATⅢ、FIB、DD水平对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①脑梗死组FIB的水平为(3.1±0.9)g/L,DD为0.15(中位数)mg/L,高于对照组的(2.6±0.6)g/L和0.07mg/L;ATⅢ的水平为(101±11)%,低于对照组的(109±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脑梗死<12h组与脑梗死≥12h比较,FIB、DD、AT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在脑梗死组中,NIHSS<5分者的FIB、DD水平低于NIHSS5~19分者的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TⅢ水平高于NIHSS5~19分者的水平[(105±11)%比(98±10)%],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OR=8.489×103,95%CI:91.587~78.67×104)、FIB(OR=2.736,95%CI:1.446~5.176)水平升高、ATⅢ(OR=0.929,95%CI:0.877~0.984)水平降低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P<0.05。结论 FIB、DD、ATⅢ在脑梗死急性期有明显变化。3者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ATⅢ可能是影响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急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管理现状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何士大
汤哲
吉训明
王建平
刁丽君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
出处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9期79-80,共2页
基金
卫生部行业基金科研专项(201002011)
文摘
1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 联合国规定,一个地区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7%以上,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我国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
关键词
老年医疗保健
疾病防治
现状
分析
分类号
R197.1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市老年人就医难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王建平
汤哲
孙菲
刁丽君
何士大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处
《中国医院》
2012年第12期26-28,共3页
基金
卫生部行业基金科研专项课题(201002011)
文摘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人及时就医,导致老年人就医困难的主要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城区(西城区)1个点和郊区(大兴区、怀柔区)2个点。对调查点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按20%的比例抽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11.0%的老年人认为就医不方便,且城区老年人的比例高于郊区老年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认为就医不方便的老年人比例也随之增高。就医不方便的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就医手续繁琐",其次是"行动不便"和"无人陪同"。结论:为了解决老年人就医难的问题,应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流程,提供有效服务。
关键词
老年人
就医难
Keywords
elderly
difficult to see a doctor
分类号
R195 [医药卫生—卫生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竞争风险模型的北京市老年人健康自评与卒中发生关系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侯城北
李海彬
汤哲
陶丽新
郑德强
方向华
吉训明
郭秀花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北京市
临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循证医学
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15-41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530087)
文摘
目的探讨北京市年龄≥55岁老年人健康自评与卒中发生的风险。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1992年1月至201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集的北京市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数据共2 101名,年龄≥55岁。排除基线患有卒中121名、信息不完整92名,最终1 888名基线无脑血管病的老年人纳入分析。健康自评的判定是调查对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良好、一般、差"中选择符合自身当前状态的项目。调查截止日期为2012年12月31日。采用竞争风险模型评价健康自评状态与卒中发生的风险,将非卒中死亡,包括癌症、车祸等作为竞争事件处理。结果纳入的1 888名研究对象中,健康自评良好者946名(50.1%)、一般者616名(32.6%)、差者326名(17.3%);发生卒中438名(23.2%),非卒中死亡751名(37.8%),右删失数据699名(37.0%)。采用竞争风险模型,调整年龄、性别、居住地区、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体质量指数,健康自评差者发生卒中是良好者的1.44倍(95%CI:1.11~1.87,P<0.01)。结论北京市年龄≥55岁老年人健康自评中,考虑竞争风险后,健康自评差者增加了卒中发生的风险。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自评
卒中
竞争风险模型
Keywords
Elderly
Self-rated health
Stroke
Competitive risk model
分类号
R181.3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与健康自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1
4
作者
李蕾
孙菲
汤哲
刁丽军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
北京
脑重大
疾病
研究院临床流行病学
北京市
重点实验室
出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3-518,共6页
基金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业基金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002011)~~
文摘
目的了解北京市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状况及其与健康自评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来自北京市城区和农村的2 411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家庭与经济状况、卫生行为、躯体健康及生活活动能力等多个维度的内容。结果在接受健康自评调查的2 335名老年人中,分别有6.38%和40.21%的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为"很好"或"好",17.26%和2.01%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为"差"或"很差"。农村老年人在日常活动中的非完全自理比例均明显高于城区老年人。女性老年人"洗澡"、"自己乘车"、"上街购物"、"走半里路"、"剪脚趾甲"和"上下一层楼"等项目的非完全自理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老年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健康状态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生活非完全自理的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结果明显较自理老年人差。在各因素中,进食(OR=7.51,95%CI:3.55~15.89)和室内活动(OR=7.36,95%CI:4.29~12.64)是与健康自评有关的、主要的、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生活自理能力是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老年人
生活自理能力
健康自评
Keywords
elderly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elf-rated health
分类号
R212.7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
24
5
作者
李娜
任长虹
孙菲
李宁
吉训明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低氧医学研究所
北京市
仁和医院神经内科
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268-27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71241)
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资助项目(PXM2011_014226_07_000070)资助
北京市优秀人才D类资助项目(2011D005018000007)
文摘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发病时间<24h的脑梗死患者95例作为脑梗死组。另选择同期体检者61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对象的血浆ATⅢ、FIB、DD的水平。将脑梗死组患者分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5分组和5~19分组,分析ATⅢ、FIB、DD水平对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①脑梗死组FIB的水平为(3.1±0.9)g/L,DD为0.15(中位数)mg/L,高于对照组的(2.6±0.6)g/L和0.07mg/L;ATⅢ的水平为(101±11)%,低于对照组的(109±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脑梗死<12h组与脑梗死≥12h比较,FIB、DD、AT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在脑梗死组中,NIHSS<5分者的FIB、DD水平低于NIHSS5~19分者的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TⅢ水平高于NIHSS5~19分者的水平[(105±11)%比(98±10)%],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OR=8.489×103,95%CI:91.587~78.67×104)、FIB(OR=2.736,95%CI:1.446~5.176)水平升高、ATⅢ(OR=0.929,95%CI:0.877~0.984)水平降低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P<0.05。结论 FIB、DD、ATⅢ在脑梗死急性期有明显变化。3者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ATⅢ可能是影响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急性期
Keywords
Brain infarction
Fibrinogen
Antithrombin Ⅲ
D-dimer
Acute phase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京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管理现状分析
何士大
汤哲
吉训明
王建平
刁丽君
《中国医院管理》
201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京市老年人就医难相关因素分析
王建平
汤哲
孙菲
刁丽君
何士大
《中国医院》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竞争风险模型的北京市老年人健康自评与卒中发生关系的队列研究
侯城北
李海彬
汤哲
陶丽新
郑德强
方向华
吉训明
郭秀花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与健康自评的相关性研究
李蕾
孙菲
汤哲
刁丽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水平的变化
李娜
任长虹
孙菲
李宁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