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用于治疗大鼠实验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袁庆东 肖向茜 +2 位作者 梁承 张琚 赵建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2-534,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前列腺增生大鼠的前列腺指数、血清睾丸酮(T)、血清雌二醇(E2)、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的影响,为针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提供实验参考。方法:选用Wistar成年大鼠30只。按随机分组法将大鼠均分为3组:正常组... 目的:观察电针对前列腺增生大鼠的前列腺指数、血清睾丸酮(T)、血清雌二醇(E2)、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的影响,为针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提供实验参考。方法:选用Wistar成年大鼠30只。按随机分组法将大鼠均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前列腺间质增生造模后,电针组给予针刺三阴交、肾俞、关元、秩边穴,持续刺激20min,1次/d,9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模型组和正常组予以相同的抓取和固定。观察各组指标的变化。结果:电针组前列腺指数、血清T水平、血清E2水平、PAP活力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l);电针组NO含量较模型组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电针通过对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能抑制血清T、E2水平升高,降低前列腺组织的NO含量和PAP活力,减轻平滑肌的增生,抑制前列腺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电针 前列腺指数 睾丸酮 雌二醇 一氧化氮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