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异性配体蛋白SMAD2检测法用于 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1
作者 谢忠尧 张慕丽 +2 位作者 曹廷明 曹洋 孙照刚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4-700,共7页
目的:分析基于SMAD2配体蛋白捕捉多种结核抗原的检测方法(简称“SMAD2方法”)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3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152例,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痰涂片、痰培养、荧光PCR... 目的:分析基于SMAD2配体蛋白捕捉多种结核抗原的检测方法(简称“SMAD2方法”)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3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152例,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痰涂片、痰培养、荧光PCR检测等结核病相关检查,并选取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者177名作为研究对象。基于SMAD2配体蛋白捕捉多种结核抗原的特性,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血清中的结核抗原含量(用A 450值表示),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其诊断结核病的价值。结果:结核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结核抗原含量分别为0.589(0.426,0.807)和0.257(0.209,0.3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050,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MAD2方法区分结核病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17(95%CI:0.889~0.946);最大约登指数下的诊断敏感度为90.13%(95%CI:84.36%~93.93%),特异度为78.53%(95%CI:71.91%~83.94%)。SMAD2方法诊断结核病的阳性预测值为78.29%(137/175)、阴性预测值为90.26%(139/154),准确率为83.89%(276/329),误诊率为21.47%(38/177),漏诊率为9.87%(15/152)。菌阳患者、菌阴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0.37%(122/135)、88.24%(15/1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7,P=0.781),PCR阳性患者、PCR阴性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18%(97/110)、95.24%(40/4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02,P=0.192)。结论:SMAD2方法对于活动性结核病尤其是菌阴结核病的诊断具有潜在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2蛋白质 分枝杆菌 结核 抗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o2014年版《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伙伴手册》解读之五(耐药结核病实验室检测)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伟 刘京铭 李传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55-658,共4页
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是确诊结核病,尤其是耐药结核病的重要依据,标准化操作是保证实验室质量的重要前提。耐药结核病的确诊需要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并且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是确诊结核病,尤其是耐药结核病的重要依据,标准化操作是保证实验室质量的重要前提。耐药结核病的确诊需要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并且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DsT),通过培养分离细菌菌株鉴定种属,采用液体或固体培养进行D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结核病 实验室检测 管理指南 TUBERCULOSIS 药物敏感性试验 解读 手册 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结核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田娜 褚洪迁 孙照刚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732-737,共6页
目前,结核病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然而,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存在疗程长、药物不良反应多以及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常导致治疗失败,故亟需可以控制结核病的新药或新剂型。装载抗结核药物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可以将抗结核药物主动或被动... 目前,结核病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然而,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存在疗程长、药物不良反应多以及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常导致治疗失败,故亟需可以控制结核病的新药或新剂型。装载抗结核药物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可以将抗结核药物主动或被动靶向到被感染的细胞或病灶部位内,杀菌的同时,还具有缓释给药、减少给药频率、减少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等优势。本文综述了纳米递药系统在结核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情况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纳米技术 治疗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研究进展及其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浩然 李传友 +1 位作者 王伟 高孟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130-1133,共4页
结核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亟需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二甲双胍(MET)作为2型糖尿病(D2M)的一线治疗药物,在其他多种疾病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作者简述了MET的研究历史和进展,介绍了MET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中的潜在作用和机制.ME... 结核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亟需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二甲双胍(MET)作为2型糖尿病(D2M)的一线治疗药物,在其他多种疾病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作者简述了MET的研究历史和进展,介绍了MET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中的潜在作用和机制.MET可以通过激活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通路、促进活性氧(ROS)的产生、抑制细菌氧化呼吸链复合体等多种途径加强宿主对抗结核分枝杆菌的能力.MET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在结核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MET还可以促进被感染细胞的自噬作用,以及加强常规抗结核药物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结核 治疗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亚单位疫苗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杜京津 逄宇 李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3-677,共5页
结核病是造成全世界成年人死亡的主要传染病,在过去25年里也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的挑战。目前唯一批准的结核疫苗只有卡介苗,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结核疫苗任重而道远。重组亚单位疫苗成分明确、安全性高、可诱导高效的免疫应答、提供... 结核病是造成全世界成年人死亡的主要传染病,在过去25年里也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的挑战。目前唯一批准的结核疫苗只有卡介苗,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结核疫苗任重而道远。重组亚单位疫苗成分明确、安全性高、可诱导高效的免疫应答、提供长期的免疫保护效果,因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结核病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组分、临床研究现状、应用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亚单位疫苗 抗原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9例结核病患者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郭少晨 朱慧 +6 位作者 郭超 王彬 刘忠泉 徐建 付雷 陈效友 陆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44-749,共6页
目的分析结核病患者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并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测定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09例;其中,服用INH者909例,服用EMB者783例,服用PZA者... 目的分析结核病患者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并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测定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09例;其中,服用INH者909例,服用EMB者783例,服用PZA者587例,服用RFP者503例。患者服药剂量:INH300mg/d、RFP450mg/d或600mg/d、PZA1500mg/d、EMB750mg/d。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并发糖尿病情况,以及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服用INH、EMB、PZA和RFP(450mg/d和600mg/d)2h后,患者血药浓度低于目标浓度范围者分别占57.3%(521/909)、82.2%(644/783)、29.8%(175/587)、51.6%(190/368)和36.3%(49/135)。其中,男性患者中INH、EMB、PZA、RFP(450mg/d)出现低血药浓度者分别占67.2%(396/589)、85.9%(451/525)、39.9%(153/383)、60.0%(135/225),均高于女性患者[39.1%(125/320)、74.8%(193/258)、10.8%(22/204)、38.5%(55/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7.26、14.59、54.10、16.24,P值均〈0.01)。体质量≥50kg的患者,INH、EMB、PZA、RFP(450mg/d)出现低血药浓度者分别占61.7%(428/694)、83.3%(513/616)、35.3%(159/451)、55.6%(154/277),均高于体质量〈50kg者[30.3%(40/132)、72.4%(76/105)、4.7%(4/86)、37.1%(23/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4.44、7.12、32.00、6.95,P值均〈0.05)。结核病并发糖尿病患者,INH和PZA出现低血药浓度者分别占72.6%(143/197)和53.8%(71/132),高于未并发糖尿病者[53.1%(378/712)和22.9%(104/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3.98和46.78,P值均〈0.01)。结论结核病患者服用一线抗结核药物后出现低血药浓度情况较为普遍,患者性别、体质量、并发症等因素均会影响其血药浓度水平;提示开展一线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工作,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对结核病治疗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监测 药代动力学 利福平 异烟肼 乙胺丁醇 吡嗪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蛋白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价值研究
7
作者 张慕丽 孙照刚 +1 位作者 曹廷明 谢忠尧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8-814,共7页
目的:探讨Krüppel样转录因子2(krüppel-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2,KLF2)、鸟苷酸结合蛋白5(guanylate-binding protein 5,GBP5)、双特异性磷酸酶3(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 3,DUSP3)等3种蛋白及其不同组合对于结核分... 目的:探讨Krüppel样转录因子2(krüppel-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2,KLF2)、鸟苷酸结合蛋白5(guanylate-binding protein 5,GBP5)、双特异性磷酸酶3(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 3,DUSP3)等3种蛋白及其不同组合对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患者和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结核病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活动性结核病(ATB)组(145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组(145例)、健康对照(HC)组(200名)。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KLF2、GBP5、DUSP3蛋白水平[450 nm波长吸光度值;中位数(四分位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蛋白单独或联合诊断MTB感染的价值。结果:KLF2在HC组的蛋白水平为0.317(0.198,0.496),明显高于ATB组的0.234(0.160,0.297)及LTBI组的0.224(0.145,0.3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GBP5在ATB组的蛋白水平为0.327(0.259,0.402),明显高于LTBI组的0.196(0.150,0.273)及HC组的0.180(0.125,0.2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DUSP3在ATB组的蛋白水平为0.329(0.223,0.458),明显高于LTBI组的0.213(0.160,0.248)及HC组的0.196(0.132,0.2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GBP5与DUSP3双蛋白组合区分ATB和LTBI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为0.800]优于KLF2(AUC为0.534)、GBP5(AUC为0.761)、DUSP3(AUC为0.720)等单一蛋白及其不同组合的诊断效能,最大约登指数下的敏感度为73.79%,特异度为75.86%;GBP5、DUSP3双蛋白组合区分ATB和HC的诊断效能(AUC为0.781)优于KLF2(AUC为0.629)、GBP5(AUC为0.740)、DUSP3(AUC为0.716)等单一蛋白及其不同组合的诊断效能,最大约登指数下的敏感度为77.93%,特异度为71.50%;三种蛋白及其不同组合区分LTBI与HC的诊断效能较差,其AUC均小于0.700。结论:研发基于蛋白水平的MTB感染免疫检测方法存在可能性,蛋白联和应用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感染 免疫测定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醇乙酰基转移酶mshD对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和应对压力刺激的研究
8
作者 张蓝月 王颖超 +5 位作者 刘唯夷 尚雪恬 贾红彦 朱传智 张宗德 潘丽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5-941,共7页
目的:探索硫醇乙酰基转移酶MshD对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外生长、应对压力刺激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NHEJ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结核分枝杆菌mshD基因敲除株(ΔmshD株)和回补株(ΔmshD::mshD株)。... 目的:探索硫醇乙酰基转移酶MshD对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外生长、应对压力刺激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NHEJ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结核分枝杆菌mshD基因敲除株(ΔmshD株)和回补株(ΔmshD::mshD株)。分别检测H37Rv野生株(WT)、ΔmshD株和ΔmshD::mshD株在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以及外源添加L-半胱氨酸和过氧化氢酶对菌株生长的影响;检测3种菌株对不同刺激剂如H 2O 2、二硫苏糖醇(DTT)、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敏感性,以及外源添加过氧化氢酶对压力条件处理后菌株的恢复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DS处理3种菌株前后菌株的ROS水平。结果:与WT和ΔmshD::mshD株相比,ΔmshD株在固体平板上的生长较为缓慢,外源添加过氧化氢酶可以恢复其生长趋势;ΔmshD株应对DTT[WT(6.96±2.02)%,ΔmshD(0.02±0.00)%,ΔmshD::mshD(6.64±0.77)%;F=29.700,P<0.001],H 2O 2[WT(0.23±0.06)%,ΔmshD(0.01±0.00)%,ΔmshD::mshD(0.26±0.06)%;F=25.520,P=0.001]和SDS[WT(0.12±0.03)%,ΔmshD(0.01±0.00)%,ΔmshD::mshD(0.18±0.04)%;F=19.540,P=0.002]刺激的存活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外源添加过氧化氢酶可以恢复其存活率。ΔmshD株自身ROS水平高于WT(WT:95.100±2.553,ΔmshD:106.000±4.000,ΔmshD::mshD:94.667±3.055;F=11.650,P=0.009),SDS处理ΔmshD株的自身ROS水平进一步升高(WT:436.000±8.000,ΔmshD:533.667±4.726,ΔmshD::mshD:441.333±2.517;F=292.90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hD基因缺失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减慢,mshD基因协助结核分枝杆菌抵抗各种应激压力,ΔmshD菌株内源性ROS水平增加。外源添加过氧化氢酶可一定程度恢复mshD基因敲除株生长和存活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乙酰基转移酶类 过氧化氢酶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调控宿主抗结核作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段淑娟 王伟 +1 位作者 逄宇 李凌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4-589,共6页
尽管现有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在药物敏感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药物毒性及耐药菌株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寻找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以期更好地治疗结核病。宿主导向治疗(host-directed therapy,HDT)可利用小分... 尽管现有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在药物敏感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药物毒性及耐药菌株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寻找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以期更好地治疗结核病。宿主导向治疗(host-directed therapy,HDT)可利用小分子化合物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进而保护组织并清除病原体。HDT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宿主的抗结核免疫功能,同时缩短传统抗生素治疗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被视为治疗结核病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法。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主要参与激活细胞信号转导,从而调节细胞生长、增殖、死亡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是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可靶向过表达细胞通路,也可通过诱导自噬并激活其他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TKI也可以在巨噬细胞中调节信号转导过程,降低胞内结核分枝杆菌的载量,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因此,TKI可作为HDT的潜在候选药物,应用于临床辅助治疗结核病。笔者将从PTK及信号转导入手,针对潜在的HDT治疗结核病的靶向药物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HDT疗法更好地应用于现有药物及研发新药,从而辅助治疗结核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结核药 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并发各种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素婷 付育红 +2 位作者 赵立平 薛毅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964-968,共5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各种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347例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男199例,女14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肺...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各种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347例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男199例,女14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肺外结核并发感染部位等临床特征,同时对痰菌培养阳性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比较分析并发不同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结果347例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中,中位年龄33(24-52)岁,其中高发年龄为20-39岁,占41.8%(145/347)。常见并发肺外结核的类型依次为:骨关节结核112例(32.3%,112/347),淋巴结结核96例(27.7%,96/347),结核性脑膜炎82例(23.6%,82/347),结核性腹膜炎23例(6.6%,23/347),结核性心包炎9例(2.6%,9/347),肠结核8例(2.3%,8/347),泌尿系结核和结核性多浆膜炎各5例(各占1.4%,5/347),肾结核2例(0.6%,2/347),脾结核、女性盆腔结核、肝结核、附睾结核和鼻结核各1例(各占0.3%,1/347)。并发骨关节结核、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和其他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47(26~60)岁、26(20~42)岁、34(25~50)岁、26(20~46)岁和47(31-66)岁;上述各组中位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25,P=0.000)。347例患者中有189例患者进行了痰培养,对其中70例细菌培养阳性的临床分离株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的总体耐药率为44.3%(31/70),单耐药率、多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11.4%(8/70)、2.9%(2/70)和30.0%(21/70)。结论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的累及部位广泛,其中最为常见的累及部位为骨关节、淋巴结和脑膜。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的总体耐药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骨关节 结核 淋巴结 结核 脑膜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测序在结核分枝杆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洁 任怡宣 +1 位作者 潘丽萍 张宗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7期737-740,共4页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中,包括结核分枝杆菌谱系或亚种鉴定、区分患者的发病模式,以及识别传染源、超级传播者和确定传播方向,以及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预测和微进化研究等,在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发挥了...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中,包括结核分枝杆菌谱系或亚种鉴定、区分患者的发病模式,以及识别传染源、超级传播者和确定传播方向,以及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预测和微进化研究等,在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即便如此,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作者对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研究中的相关内容、应用成果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分子诊断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淋巴结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贾红彦 潘丽萍 +6 位作者 刘菲 杜博平 孙琦 邢爱英 杜凤娇 马玙 张宗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67-471,共5页
目的 探讨评价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淋巴结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募集北京胸科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住院的淋巴结肿大患者185例,最终分为确诊结核性淋巴结组(51例)、非结核性淋巴结疾病组... 目的 探讨评价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淋巴结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募集北京胸科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住院的淋巴结肿大患者185例,最终分为确诊结核性淋巴结组(51例)、非结核性淋巴结疾病组(105例),其余诊断不明确或临床诊断淋巴结结核患者予以剔除.所有患者均行外周血T-SPOT.TB及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数据用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两组间斑点形成个数(SFCs)数据比较采用Mann WhitneyU检验,组间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T-SPOT.TB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敏感度分别为92.2%(47/51)和60.8%(31/51),特异度分别为79.0%(83/105)和77.1%(81/105),T-SPOT.TB敏感度显著高于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5,P<0.01).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刺激下结核性淋巴结组SFCs中位数为242个(57,621个)/10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非结核性淋巴结疾病组SFCs中位数为0个(0,20个)/106 PBMCs,结核性淋巴结组SFCs数量显著高于非结核性淋巴结疾病组,应用Mann Whitney U检验,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472.0,P<0.01).在T-SPOT.TB结果阳性的69例患者中,47例结核性淋巴结患者SFCs的M(P25,P75)为280个(98,684个)/106 PBMCs,显著高于对照组22例非结核性淋巴结疾病患者SFCs的M(P25,P75)52个(35,93个)/106 PBMCs(U=146.5,P<0.01).结论 T-SPOT.TB方法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中有着较高的敏感度,有可能成为淋巴结结核辅助诊断的一项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淋巴结/诊断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敏感性与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扩增多重PCR体系的建立与评估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自慧 潘丽萍 +5 位作者 孙琦 吕翎娜 杜博平 张洪静 孙照刚 张宗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793-798,共6页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多重PCR反应体系,评估该体系以临床分离株DNA和痰菌DNA为模板扩增耐药相关基因的成功率。方法常规提取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47株)及涂阳肺结核患者(21例)痰菌DNA。根据目前研究已发现的结核分...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多重PCR反应体系,评估该体系以临床分离株DNA和痰菌DNA为模板扩增耐药相关基因的成功率。方法常规提取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47株)及涂阳肺结核患者(21例)痰菌DNA。根据目前研究已发现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合成引物,建立2个多重PCR体系以扩增目的基因。扩增片段经测序证实后,计算该体系用于两种样本的扩增成功率。结果针对临床常用8种抗结核药物,选取结核分枝杆菌rpoB、katG、inhA、embB、gyrA、rpsL、rrs、eis共8个耐药相关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建立2个多重PCR体系扩增8个耐药基因,该体系扩增47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DNA和21例菌阳肺结核患者痰菌DNA的成功率分别为100.0%(47/47)和76.2%(16/21)。结论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扩增8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的多重PCR体系,结果对进一步研发结核病耐药分子诊断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测定 核酸扩增技术 技术评估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结核标本及其联合玻璃珠磨菌法检测价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戴广明 王芬 +3 位作者 曹廷明 褚洪迁 黄海荣 孙照刚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索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联合玻璃珠磨菌法对检测不同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菌载量的优化作用。方法:回顾性搜集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和门诊诊治的疑似结核病患者11570份不同临床... 目的:探索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联合玻璃珠磨菌法对检测不同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菌载量的优化作用。方法:回顾性搜集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和门诊诊治的疑似结核病患者11570份不同临床标本的qRT-PCR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痰液1487份、脓液273份、脑脊液1391份、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41份和血液4650份等。再通过建立伪随机函数的方法从中选取82份临床诊断为肺结核的痰液标本,对其进行玻璃珠(直径0.3 mm)振荡磨菌前后qRT-PCR定量检测效果分析。结果:11570份不同临床标本的总检测阳性率为12.16%(1407/11570)。其中,气管(支气管)灌洗液的检出率最高[36.59%(15/41)],以门诊患者来源的阳性率最高[43.48%(10/23)];其次是脓液标本[35.53%(97/273)],以住院患者来源的阳性率最高[36.26%(95/262)];痰液标本位居第三[30.33%(451/1487)];其他标本阳性率介于10.43%(485/4650)~15.03%(209/1391)之间。对选取的82份痰标本行5 min的玻璃珠磨菌处理后,qRT-PCR检测的核酸浓度[44.45(9.05,71.62)×10^(7)拷贝/ml]较处理前[4.03(1.87,5.92)×10^(7)拷贝/ml]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20,P=0.016)。其中,有28份(34.15%)痰标本提高了菌株数量级,尤其是21份含菌量为10^(2)拷贝/ml的临床痰标本经振荡研磨后有14份(66.67%)提升到了10^(3)拷贝/ml菌量数量级,使阳性检出率由磨菌处理前的60.98%(50/82)提高到磨菌处理后的78.05%(64/82)。结论:qRT-PCR对灌洗液、脓液和痰液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高,在其他标本中检出率低。采用玻璃珠振荡磨菌处理后可提高临床标本的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分子诊断技术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自慧 张宗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42-448,共7页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最严重和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快速确诊和及时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确诊结核性脑膜炎目前仍非常困难。作者针对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的现状、最新研究进展...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最严重和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快速确诊和及时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确诊结核性脑膜炎目前仍非常困难。作者针对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的现状、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论述和讨论,呼吁进一步通过合作加强结核性脑膜炎的实验室诊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早期诊断 基于问题的学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苏因子薄层琼脂快速培养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邢爱英 杜凤娇 +6 位作者 李自慧 杜博平 孙琦 贾红彦 魏荣荣 潘丽萍 刘忠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02-806,共5页
目的建立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复苏因子薄层琼脂(Rpfs-TLA)快速培养法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11月北京胸科医院103例结核性胸膜炎和34例其他胸膜疾病患者的胸腔积液,经过离... 目的建立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复苏因子薄层琼脂(Rpfs-TLA)快速培养法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11月北京胸科医院103例结核性胸膜炎和34例其他胸膜疾病患者的胸腔积液,经过离心、消化处理后进行M.tb复苏因子薄层琼脂和普通薄层琼脂培养,比较Rpfs-TLA与普通TLA培养M.tb的阳性率、平均报阳时间、菌落形成单位数的组间差异。结果胸腔积液Rpfs-TLA培养组和普通TLA对照组M.tb的阳性率分别为43.7%和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4.56,P<0.001)。Rpfs-TLA培养显微镜下微菌落与肉眼可视菌落平均报告时间为11.87 d和18.1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2,P<0.001)。Rpfs-TLA与普通TLA培养显微镜下微菌落的平均报告时间为11.87 d和20.6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2,P<0.001)。Rpfs-TLA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为43.7%,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57.7%。结论Rpfs-TLA是一种准确、快速、廉价且易于培养的方法,可为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复苏促进因子 薄层琼脂 胸膜积液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乙酰转移酶fadA3对宿主蛋白乙酰化修饰及其体内存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玉衡 张蓝月 +9 位作者 董静 史雨婷 贾红彦 李自慧 邢爱英 杜博平 孙琦 潘丽萍 朱传智 张宗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91-400,共10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乙酰转移酶fadA3对宿主蛋白乙酰化修饰、基因表达和MTB在体内存活的影响。方法: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选取MTB标准株(H37R...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乙酰转移酶fadA3对宿主蛋白乙酰化修饰、基因表达和MTB在体内存活的影响。方法: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选取MTB标准株(H37Rv),利用CRISPR-cas系统辅助的非同源性末端接合技术(CRISPR-NHEJ)构建H37Rv-fadA3基因敲除株(ΔfadA3),利用微孔板法分别检测H37Rv和ΔfadA3在7H9液体培养基中的吸光度值(A值)和细菌活性,绘制生长曲线图和最低抑菌浓度表。运用免疫印迹和转录组学测序分析H37Rv和ΔfadA3感染巨噬细胞(巨噬细胞系THP-1分化得到)后蛋白质乙酰化修饰变化及基因表达的差异情况;采用菌落计数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分析H37Rv和ΔfadA3在C57BL/6J小鼠肺组织和巨噬细胞中的存活及病理变化。结果:fadA3经敲除1116 bp片段后成功获得ΔfadA3敲除株。H37Rv和ΔfadA3在培养第3、6、9和12天的A 600值(分别为0.245±0.005和0.232±0.013、0.403±0.122和0.385±0.009、0.444±0.010和0.442±0.005、0.675±0.027和0.662±0.0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23、2.351、0.178、0.848,P值均>0.05);二者对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左氧氟沙星、PA-824、利奈唑胺、氯法齐明、利福平、贝达喹啉、德拉马尼等一线/二线抗结核药物的90%最低抑菌浓度相同(分别为0.006、2.000、0.313、0.156、0.250、0.625、1.250、0.003、0.125、0.320μg/ml)。H37Rv感染巨噬细胞中全蛋白乙酰化修饰灰度值(243.100±7.125)与未感染组(204.800±9.348)和ΔfadA3感染组(154.500±14.89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94,P=0.013;t=9.350,P=0.003)。与H37Rv相比,ΔfadA3感染上调的差异基因有94个,下调有7个。同时,在巨噬细胞模型(72 h)和小鼠肺组织中(28 d),H37Rv感染后的菌落形成单位计数[分别为(41.000±4.583)×10^(4)和log 10(5.531±0.203)]与ΔfadA3感染[(18.670±1.155)×10^(4)和log 10(4.541±0.276)]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15,P=0.001;t=6.466,P<0.001);ΔfadA3感染小鼠肺组织病理炎症性浸润较H37Rv感染小鼠明显减弱。结论:抗结核药物对ΔfadA3敲除株与H37Rv的杀菌效果一致。fadA3可显著调控宿主蛋白乙酰化修饰和基因表达,可能是维持H37Rv在巨噬细胞胞内和小鼠肺组织中存活,并导致肺组织炎症性浸润的重要毒力因子。这些发现将为靶向fadA3和宿主蛋白乙酰化的宿主导向治疗提供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乙酰转移酶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乙酰化作用 基因表达 细胞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谢中间产物对结核病患者T细胞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荧 朱慧 +4 位作者 梁倩 赵立平 黄海荣 黄娟 孙照刚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33-338,共6页
目的 明确结核病患者T细胞亚群的失衡状况,以期发现色氨酸(TRP)-犬尿氨酸(KYN)代谢中间产物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以解释结核病患者T细胞亚群发生变化的可能机制。 方法 结核病患者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9月至201... 目的 明确结核病患者T细胞亚群的失衡状况,以期发现色氨酸(TRP)-犬尿氨酸(KYN)代谢中间产物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以解释结核病患者T细胞亚群发生变化的可能机制。 方法 结核病患者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经细菌学、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无合并糖尿病等其他合并疾病,共104例,经数字表法随机抽样选取45例作为试验组;健康对照患者来源于同期北京市昌平区结核病防治所的健康体检志愿者,共100名,经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其中39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检测试验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T辅助细胞17(Th17)的水平;进一步通过体外添加TRP及其代谢中间产物KYN和喹啉酸(QA)来刺激CD4^+和CD8^+ T淋巴细胞,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TRP及其代谢中间产物对T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所获数据符合方差齐性和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0.41±0.26)%]相比,试验组的Treg细胞的比率[(1.49±0.82)%]显著上升(t=33.64,P=0.000),而Th17的比率[健康对照组(0.73±0.43)%、试验组(1.04±0.72)%]虽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4.46,P=0.071)。体外细胞刺激试验发现:高浓度的KYN(2.0 mmol/L)对CD4^+ T淋巴细胞[健康对照组(8.40±3.28)%、试验组(30.07±7.37)%;t=7.49,P=0.000]和CD8^+ T淋巴细胞[健康对照组(15.31±1.88)%、试验组(26.36±1.09)%;t=4.89,P=0.003]具有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对CD4^+ T淋巴细胞而言,添加高浓度的TRP(2.0 mmol/L)和 QA(2.0 mmol/L)后,试验组TRP和 QA的细胞凋亡比率分别为(6.66±0.96)%和(6.85±0.43)%,与健康对照组(8.40±3.28)%和(8.40±3.28)%相比略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42,P=0.189;t=8.21,P=0.107);对CD8^+ T淋巴细胞而言,添加高浓度的TRP(2.0 mmol/L)和QA(2.0 mmol/L)后试验组的细胞凋亡比率分别为(16.48±4.75)%和(17.18±2.07)%,与健康对照组(15.31±1.88)%和(15.31±1.88)%相比,凋亡比率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P:t=7.41,P=0.238;QA:t=8.02,P=0.121)。 结论 Treg细胞的含量在结核病患者中有明显的升高。TRP-KYN途径代谢中间产物KYN能够影响CD4^+ T和CD8^+ T淋巴细胞凋亡,推测通过这种细胞凋亡的途径促进了T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免疫学 T淋巴细胞亚群 色氨酸 犬尿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蛋白鉴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盛钢 褚洪迁 +1 位作者 刘丁一 孙照刚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363-1368,共6页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的严重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其传播隐匿,防控难度大。目前的结核病快速发现技术存在一定缺陷,亟需新的诊断技术。抗原检测技术具有适用广泛、操作简便、快速精确的优点,但尚未发现具有良好的稳定检测效果的...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的严重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其传播隐匿,防控难度大。目前的结核病快速发现技术存在一定缺陷,亟需新的诊断技术。抗原检测技术具有适用广泛、操作简便、快速精确的优点,但尚未发现具有良好的稳定检测效果的靶标。另外,即使是针对同一抗原靶标,不同研究的检测效能差异也较大。因此,笔者对不同鉴定方法和实验研究证实的各种临床标本中存在的抗原蛋白的检测状况进行综述,以重新思考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在临床标本中实际存在的状态和含量,以及改进抗原发现和鉴定的方法,为结核病抗原诊断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抗原 免疫学 生物学鉴定法 综述文献(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DNA介导模式识别受体激活天然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文敬 孙宏 孙照刚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26-433,共8页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是引起机体发生结核感染的重大病原体。天然免疫在宿主抵抗MTB入侵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机体细胞内的多种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参与了针对MTB的识别。PRR作...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是引起机体发生结核感染的重大病原体。天然免疫在宿主抵抗MTB入侵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机体细胞内的多种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参与了针对MTB的识别。PRR作为天然免疫的“启动器”,在识别MTB后经过信号通路的转导激活天然免疫的产生。可被PRR识别的MTB组分种类繁多,包括:DNA、脂多糖、蛋白质等。本文重点关注可被PRR识别的MTB DNA,从其来源、可被识别的PRR种类,以及PRR以MTB DNA为病原相关分子模式介导相关分子信号通路激活天然免疫的机制3个方面综述了MTB DNA经由PRR激活天然免疫的过程,并着重探讨了Toll样受体9、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和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样受体等PRR激活天然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MTB DNA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开发MTB DNA相关疫苗和结核病的诊断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DNA 受体 模式识别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