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重视和加强结核病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宗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253-4254,共2页
结核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耐多药结核病的蔓延、结核/HIV双重感染的流行、人口流动的加剧等使结核病控制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更为值得关切的是结核病基础研究薄弱,迄今为止我们还未弄清结核杆菌如何致病,自卡介... 结核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耐多药结核病的蔓延、结核/HIV双重感染的流行、人口流动的加剧等使结核病控制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更为值得关切的是结核病基础研究薄弱,迄今为止我们还未弄清结核杆菌如何致病,自卡介苗以后没有研制出更为有效的新型疫苗,近50年没有开发出1种抗结核新药,主要利用"涂片+培养+X线检查"这种效率不高的结核病主体诊断模式依旧没有改变,严重阻碍了人类控制结核病的进程!在本专题中,有对重视和加强结核病基础研究的激情呼吁,有对结核病基础研究现状的评述和未来发展的展望,有目前鲜见同类文献的研究报道,我们热切地希望通过这个专题能使结核病的基础研究得到更多的关注,并期待有更多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结核病 公共卫生问题 人类健康 结核病控制 双重感染 人口流动 结核杆菌 诊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小体中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曦 姜广路 +1 位作者 贾红彦 张宗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14-122,共9页
目的分析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感染小鼠中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无免疫缺陷的野生型(widetype,WT)C57BL/6小鼠、半胱天冬酶... 目的分析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感染小鼠中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无免疫缺陷的野生型(widetype,WT)C57BL/6小鼠、半胱天冬酶-1-/-小鼠、ASC-/-小鼠及NLRP3-/-小鼠用于体内MTB感染实验,各种系小鼠骨髓和腹腔巨噬细胞用于体外MTB感染实验。体内感染实验小鼠分为2组:第1组中4种小鼠各感染30只,用于细菌载量分析、细胞因子检测及生存期评价;第2组中4种小鼠各感染15只,用于组织病理学分析及肺组织细胞流式分析;实验第1、2、3、4周时各种系小鼠各取1只未感染小鼠作为对照。检测感染小鼠的生存率及肺组织匀浆中细菌载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未感染野生型小鼠、感染小鼠肺组织匀浆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2p40(IL-12p40)、IL-1β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感染后肺组织中的浸润细胞组分及细胞坏死情况,并以ELISA法分析支气管灌洗液和血清中坏死相关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IL-1α的分泌情况;对感染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半胱天冬酶-1的成熟情况;采用ELISA法测定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1β水平。结果感染MTB24h后,野生型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水平明显高于半胱天冬酶-1-/-小鼠、ASC-/-小鼠及NLRP3-/-小鼠[分别为:(316.29±4.64)pg/ml、(21.30±2.37)pg/ml、(22.99±0.46)pg/ml、(32.61±0.22)pg/ml;F=30.53,P〈0.01];野生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水平也明显高于半胱天冬酶-1-/-小鼠、ASC-/-小鼠及NLRP3-/-小鼠[分别为:(2970.36±11.53)pg/ml、(130.48±2.52)pg/ml、(120.24±3.43)pg/ml、(121.66±2.48)pg/ml;F=549.92,P〈0.01]。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半胱天冬酶十和NLRP3-/-小鼠未表现出对MTB抵抗力的降低,感染29周后生存率分别为72.2%(13/18)、66.7%(12/18)、61.1%(11/18),但ASC-/-小鼠对MTB高度易感,感染4-12周后全部死亡。感染4周时,ASC-/-小鼠肺脏细菌载量较野生型小鼠、半胱天冬酶-1-/-及NLRP3-/-小鼠升高约100倍(菌落计数分别为0.93×10^7±426、5.07×10^5±221、5.32×10^5±209、5.26×10^5±606;F=87.74,P〈0.01),显微镜检表现为急性坏死性肺炎,坏死细胞数量明显增高,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且全肺细胞计数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半胱天冬酶-1-/-小鼠及NLRP3-/-小鼠[分别为(10342.64±103.56)×10^5、(3014.26±22.87)×10^5、(2919.28±36.75)×10^5、(2974.77±17.35)×10^5;F=349.11,P〈0.01);ASC-/-小鼠中与细胞坏死相关的血清HMGB-1、支气管灌洗液HMGB-1和支气管灌洗液中IL-1α水平较野生型小鼠明显升高[血清HMGB-1水平分别为(155893.36±168.30)pg/ml、(5112.56±43.62)pg/ml;t=-206.98,P〈0.01;支气管灌洗液HMGB-1水平分别为(137.80±1.67)ng/ml、(75.16±1.47)ng/ml;t=-21.71,P〈0.01;支气管灌洗液IL-1水平分别为(848.17±4.40)ng/ml、(197.04±2.93)ng/ml;t=-54.78,P〈0.01]。结论在MTB感染中,ASC分子具有独立于炎性小体NLRP3和半胱天冬酶-1的关键保护性作用。ASC-/-小鼠中肺组织病理异常与增强的细胞坏死相关,细胞过度坏死引起组织损伤,可能造成的细菌载量升高及过度的免疫反应都可能导致宿主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质类 自身免疫 抗生作用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24
3
作者 杨新婷 杨扬 +4 位作者 杜凤娇 卜建玲 梁清涛 李琦 陈效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探讨菌量负荷、疾病活动性、影像学累及范围、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等因素对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结核患者106例(包括44例菌阳肺结核患者、47例菌阴肺结核患者和15例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和健康对照组35名,所有患... 目的探讨菌量负荷、疾病活动性、影像学累及范围、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等因素对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结核患者106例(包括44例菌阳肺结核患者、47例菌阴肺结核患者和15例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和健康对照组35名,所有患者(健康对照者)抽取外周血并以肝素抗凝分别与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分泌抗原靶-6(ESAT-6)、ESAT-6/培养滤过蛋白-10(CFP-10)融合抗原、PPD共同孵育,并用ELISA的方法检测血浆中IFN-γ的含量,各组间差异的比较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阳组和菌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AT-6(114.7 pg/ml vs 82 pg/ml,Z=-0.500,P>0.05),ESAT-6/CFP-10(3488 pg/ml vs 2350 pg/ml,Z=-0.949,P>0.05),PPD(4514 pg/ml vs4326 pg/ml,Z=-0.822,P>0.05)];ESAT-6和ESAT-6/CFP-10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阴组和陈旧性肺结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AT-6(82 pg/ml vs 137 pg/ml,Z=-0.781,P>0.05),ESAT-6/CFP-10(2350 pg/ml vs 1784 pg/ml,Z=-1.685,P>0.05)],ESAT-6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阳组和陈旧性肺结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7 pg/ml vs 137 pg/ml,Z=-0.757,P>0.05),但ESAT-6/CFP-10融合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阳组和陈旧性肺结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88 pg/ml vs 1784 pg/ml,Z=-0.242,P<0.05);ESAT-6、ESAT-6/CFP-10融合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肺部病变累及少和肺部病变累及多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AT-6(117 pg/ml vs 42 pg/ml,Z=-2.341,P<0.05),ESAT-6/CFP-10(3055pg/ml vs 1562.5 pg/ml,Z=-2.850,P<0.05)];ESAT-6、ESAT-6/CFP-10融合抗原、PPD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外周血淋巴细胞≥1.0×109/L和<1.0×109/L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AT-6(97.5 pg/ml vs 48 pg/ml,Z=-2.745,P<0.05),ESAT-6/CFP-10(3082 pg/ml vs 1190 pg/ml,Z=-2.911,P<0.05),PPD(4322 pg/ml vs 3200 pg/ml,Z=-2.216,P<0.05)]。结论基于RD1区的抗原刺激后外周血分泌IFN-γ的量不受菌量负荷的影响,但可能受到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病变累及范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N 诊断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结核脓液中结核杆菌的复苏培养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忠泉 张宗德 +7 位作者 邢爱英 马俊 陈曦 李自慧 古淑香 贾红艳 杜博平 马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10-714,I0009,共6页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复苏因子(rpf)对脊柱结核脓液中结核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由宁夏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提供的临床诊断为脊柱结核的住院患者手术获取的脓液标本25份,氢氧化钠溶液常规处理后,每份标本分为低浓度培养组、高浓度培养...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复苏因子(rpf)对脊柱结核脓液中结核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由宁夏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提供的临床诊断为脊柱结核的住院患者手术获取的脓液标本25份,氢氧化钠溶液常规处理后,每份标本分为低浓度培养组、高浓度培养组和对照组。高浓度和低浓度组各设6管,分别含高、低两种浓度的rpfA、B、C、D、E及各种复苏因子组合,每管中加入7ml7H9液体培养基,并加入处理后的标本和相应的rpf;对照组1管,不加rpf。37℃培养,分别在第6天、第11天、第16天、第30天检测培养物600nm处的吸光度(OD值),同时于上述各时间点每管取10!l培养物涂7H11平板培养,取第30天培养物行抗酸染色检查,以证实培养物为结核杆菌。同时将处理后的脓液标本进行集菌法涂片抗酸染色和改良罗氏培养检测结核杆菌。结果:结核杆菌复苏培养阳性率(84%)显著高于涂片阳性率(60%)和改良罗氏培养阳性率(44%)(P<0.05或0.01)。复苏培养低浓度各组与高浓度各组在培养第11天、第16天和第30天时培养物O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苏培养同一组内第11天、第16天和第30天时培养物OD值均显著高于第6天(P<0.01),而第16天和第30天与第11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第11天、第16天和第30天培养物OD值与第6天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时间、同一浓度时,5种复苏因子单独应用与联合应用之间两两比较,除高浓度rpfA、B在培养第30天时分别与同一浓度、同一时间的rpfC、D、E和组合组之间及rpfA与B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同一种复苏培养,在同一时间高、低浓度比较,第30天时高浓度rpfA、B的OD值高于低浓度rpfA、B(P<0.05),低浓度rpfD高于高浓度rpfD(P<0.05),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11例改良罗氏培养阳性和21例复苏培养阳性者的培养生长物抗酸染色检查均为抗酸杆菌,复苏培养生长物7H11平板培养第20d时可见淡黄色菜花状菌落,证实为结核杆菌。结论:结核杆菌复苏因子能有效促进脊柱结核脓液中结核杆菌的迅速生长,复苏培养法能提高脊柱结核脓液中结核杆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结核杆菌 培养 复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