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多酸肽联合NP与NP方案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唐俊舫 徐丽艳 +7 位作者 朱允中 史鹤玲 刘哲 孟弃逸 张新勇 吴羽华 武玮 郭丽丽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36-539,共4页
背景与目的尿多酸肽是从健康人尿中分离提取、纯化的一组细胞分化诱导剂。临床前实验表明,尿多酸肽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生长、诱导分化凋亡的作用。本研究拟比较尿多酸肽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NVB、顺铂DDP)化疗与单纯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 背景与目的尿多酸肽是从健康人尿中分离提取、纯化的一组细胞分化诱导剂。临床前实验表明,尿多酸肽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生长、诱导分化凋亡的作用。本研究拟比较尿多酸肽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NVB、顺铂DDP)化疗与单纯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生存期及毒性。方法42例晚期NSCLC病例被随机分入尿多酸肽联合NP化疗组与NP化疗组。NP方案NVB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DDP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天为一个周期,化疗2周期。尿多酸肽联合NP化疗尿多酸肽注射液300mL锁骨下静脉置管给药,每天1次,于化疗前7天开始用药,再与NP方案联合治疗2周期,化疗药使用当日停用尿多酸肽。结果尿多酸肽联合NP化疗组有效率为44.4%,NP化疗组有效率为20.0%(P>0.05);尿多酸肽联合NP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NP化疗组为6个月(P=0.0287)。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脱发,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多酸肽联合NP化疗治疗晚期复治NSCLC疗效肯定,毒性可耐受,尤其在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尿多酸肽 长春瑞滨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徐丽艳 朱允中 +7 位作者 游泳红 史鹤玲 刘哲 唐俊舫 张新勇 孟弃逸 吴羽华 郭丽丽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81-385,共5页
目的 评价去甲长春花碱 (vinorelbine ,NVB)联合顺铂 (cisplatin ,DD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中位生存期及生存率。方法 对 2 2 0例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NVB联合DDP化疗 ,NVB 2 5~ 3 0mg/(m2 ·d) ,... 目的 评价去甲长春花碱 (vinorelbine ,NVB)联合顺铂 (cisplatin ,DD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中位生存期及生存率。方法 对 2 2 0例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NVB联合DDP化疗 ,NVB 2 5~ 3 0mg/(m2 ·d) ,第 1、5 (或第 8)天 ;DDP 60~ 80mg/(m2 ·d) ,第 2天 ,2 8天为一周期。完成两周期以上评价疗效 ,观察毒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 全组有效率 (RR)为 3 0 .9% ( 68/2 2 0 ) ,初治者有效率为 3 1.3 % ( 5 1/163 ) ,复治者为 2 9.8% ( 17/5 7)。全组中位生存期 8.3月 ,1年生存率 3 9.2 3 % ,2年生存率 19.3 1% ,3年生存率 6.3 2 %。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 NVB联合DDP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且耐受性好的方案 ,骨髓抑制为其剂量限制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长春花碱 顺铂 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VB DDP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YH-16)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史鹤玲 徐丽艳 刘哲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YH 16)联合NP方案 (去甲长春花碱NVB +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并与NP方案比较。方法  18例ⅢB~Ⅳ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A组 9例采用NVB +DDP +YH 16方案 ,B组 9例选用NP方案...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YH 16)联合NP方案 (去甲长春花碱NVB +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并与NP方案比较。方法  18例ⅢB~Ⅳ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A组 9例采用NVB +DDP +YH 16方案 ,B组 9例选用NP方案。分别进行 2~ 3周期治疗。观察有效率、肿瘤进展时间、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结果 A组化疗有效率为 2 2 .2 %,B组为 0 %(P >0 .0 5 ) ;A组临床受益率为 10 0 %,B组为 44 .4%(P <0 .0 5 )。A组TTP为 ( 178.8± 70 .8)天 ,B组为 ( 85 .4± 48.2 )天 (P <0 .0 5 )。两组化疗有效率与既往治疗、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恶心呕吐等 ,两组间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初步观察到血管内皮抑制素与NP化疗方案联合应用具有提高化疗疗效及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趋势 ,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维本联合顺铂治疗NSCLC9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朱允中 徐丽焱 +1 位作者 史鹤玲 刘喆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 评价诺维本 (navelbine ,NVB)与顺铂 (cisplatin ,DDP)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自 1994年 4月至 1998年 12月对 90例中晚期NSCLC患者进行NVB +DDP联合化疗 ,第 1、8天用NV... 目的 评价诺维本 (navelbine ,NVB)与顺铂 (cisplatin ,DDP)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自 1994年 4月至 1998年 12月对 90例中晚期NSCLC患者进行NVB +DDP联合化疗 ,第 1、8天用NVB 2 5~ 3 0mg/m2 ,第 3天用DDP 60~ 80mg/m2 ,每 2 8天为一周期 ,每例患者至少完成 2周期化疗方可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总有效率为 2 7.8% ( 2 5 /90 ) ,其中Ⅲ期患者总有效率为 41.0 % ( 16/3 9) ,而Ⅳ期有效率仅为 16.5 % ( 8/48)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本方案主要的副反应是白细胞降低和静脉炎 ,Ⅲ和Ⅳ度白细胞降低发生率分别为 2 0 %和18.9% ,静脉炎发生率为 3 2 .2 % ( 2 9/90 )。通过G CSF的辅助治疗 ,本组无一例因重度骨髓抑制而危及生命 ,而改变NVB的给药方法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结论 NVB +DDP方案治疗NSCLC有较好的疗效 ,白细胞降低是其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癌 诺维本 顺铂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对肺癌骨转移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5
作者 王群慧 张树才 +1 位作者 顾艳斐 李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39-539,共1页
关键词 肺癌骨转移 转移治疗 唑来膦酸 肺癌患者 随机对照研究 患者生活质量 帕米膦酸二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