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1例肺曲霉菌病误诊为肺结核原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红梅 张海青 +3 位作者 韩志荣 李福根 张同梅 孙怡芬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43-147,共5页
目的分析肺曲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对误诊为肺结核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曲菌病的3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17~55岁,平均35.8岁,病程6月~20年,平均36.8月。主要症状为咳嗽、咯痰28例次,占90.... 目的分析肺曲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对误诊为肺结核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曲菌病的3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17~55岁,平均35.8岁,病程6月~20年,平均36.8月。主要症状为咳嗽、咯痰28例次,占90.3%,咯血29例次,占93.5%,发热9例次,占29%。胸部X线表现为团块或结节影12例,占38.7%,均为单发;形态各异的片状、条索状阴影17例,占54.8%;一侧肺损毁2例,占6.45%;有典型“新月征”表现18例,占58%。病变位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及一侧肺24例,占77%。所有病例痰结核菌检查均阴性,经正规抗结核及抗炎治疗,其中6例术前曾抗真菌治疗,病情变化不明显。结论误诊原因主要是肺曲霉菌病与肺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相似,痰曲霉菌检查阳性率低。部分病例既往有肺结核病史,如病情有变化,易认为是结核复发。因此对反复咯血、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或X线胸片有“新月征”表现者应想到肺曲霉菌病,如果有条件者及时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曲霉菌病 误诊 肺结核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大小对其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树库 许绍发 +2 位作者 刘志东 李福根 韩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68-70,共3页
背景与目的 肿瘤大小对预后的影响在肺癌的不同分期组间已明确,但其在同一分期中,尤其是直径小于3cm的肿瘤中对预后的影响尚未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IA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肿瘤大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月至2003年1... 背景与目的 肿瘤大小对预后的影响在肺癌的不同分期组间已明确,但其在同一分期中,尤其是直径小于3cm的肿瘤中对预后的影响尚未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IA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肿瘤大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胸外科手术治疗IA期非小细胞肺癌142例,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不同肿瘤大小患者的生存率,并对发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手术方式以及是否接受放化疗等因素进行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肿瘤直径≤2.0cm者60例,2.1~3.0cm者82例。全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4.41%、70.89%,其中肿瘤直径≤2.0cm组分别为94.91%和81.40%,2.1~3.0cm组分别为82.18%和64.91%(P=0.0353)。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肿瘤大小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肿瘤大小是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临床工作中应进一步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使患者获得更早期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大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顾艳斐 张树才 +2 位作者 赖百塘 汪惠 湛秀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 探讨代谢活化酶细胞色素P45 0 1A1(CYP1A1)、2D6(CYP2D6)、2E1(CYP2E1)和代谢解毒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GSTM 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及重度吸烟对肺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PCR RFLP等技术检测 180例原发性肺癌... 目的 探讨代谢活化酶细胞色素P45 0 1A1(CYP1A1)、2D6(CYP2D6)、2E1(CYP2E1)和代谢解毒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GSTM 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及重度吸烟对肺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PCR RFLP等技术检测 18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及 2 2 4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正常人 (对照组 )外周血代谢酶基因型。结果 CYP1A1突变等位基因 (m )、CYP2D6野生型等位基因 (w )、CYP2E1A基因型和GSTM 1功能缺失型 ( -)可使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到 1.5 0~ 1.5 8倍 (P <0 .0 5 )。携带GSTM 1( -)者若同时携带CYP1A1、2D6或 2E1中任意 1个易感基因型 ,可使患肺癌的危险性升高到 2 .2 4~ 2 .69倍 (P <0 .0 5 )。携带相同基因型者 ,重度吸烟比不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显著升高。重度吸烟人群中携带 4种易感基因型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显著增高 ,达 9.85倍 ( 95 %CI =2 .3 0~ 45 .71)。结论 代谢酶基因的易感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肺癌的危险性上升 ,且与烟草致癌物暴露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酶 基因多态性 肺癌 易感性 细胞色素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多酸肽联合NP与NP方案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唐俊舫 徐丽艳 +7 位作者 朱允中 史鹤玲 刘哲 孟弃逸 张新勇 吴羽华 武玮 郭丽丽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36-539,共4页
背景与目的尿多酸肽是从健康人尿中分离提取、纯化的一组细胞分化诱导剂。临床前实验表明,尿多酸肽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生长、诱导分化凋亡的作用。本研究拟比较尿多酸肽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NVB、顺铂DDP)化疗与单纯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 背景与目的尿多酸肽是从健康人尿中分离提取、纯化的一组细胞分化诱导剂。临床前实验表明,尿多酸肽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生长、诱导分化凋亡的作用。本研究拟比较尿多酸肽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NVB、顺铂DDP)化疗与单纯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生存期及毒性。方法42例晚期NSCLC病例被随机分入尿多酸肽联合NP化疗组与NP化疗组。NP方案NVB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DDP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天为一个周期,化疗2周期。尿多酸肽联合NP化疗尿多酸肽注射液300mL锁骨下静脉置管给药,每天1次,于化疗前7天开始用药,再与NP方案联合治疗2周期,化疗药使用当日停用尿多酸肽。结果尿多酸肽联合NP化疗组有效率为44.4%,NP化疗组有效率为20.0%(P>0.05);尿多酸肽联合NP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NP化疗组为6个月(P=0.0287)。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脱发,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多酸肽联合NP化疗治疗晚期复治NSCLC疗效肯定,毒性可耐受,尤其在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尿多酸肽 长春瑞滨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80例手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多因素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树库 许绍发 +3 位作者 骆宝剑 刘志东 李福根 韩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65-468,共4页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旨在结合临床资料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1月至2003年1月1380例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对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旨在结合临床资料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1月至2003年1月1380例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对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85%、49.78%和38.96%,中位生存时间38.77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类型(中心型和周围型)、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术后是否化疗及化疗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是否化疗和化疗的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化疗情况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手术治疗 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徐丽艳 朱允中 +7 位作者 游泳红 史鹤玲 刘哲 唐俊舫 张新勇 孟弃逸 吴羽华 郭丽丽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81-385,共5页
目的 评价去甲长春花碱 (vinorelbine ,NVB)联合顺铂 (cisplatin ,DD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中位生存期及生存率。方法 对 2 2 0例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NVB联合DDP化疗 ,NVB 2 5~ 3 0mg/(m2 ·d) ,... 目的 评价去甲长春花碱 (vinorelbine ,NVB)联合顺铂 (cisplatin ,DD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中位生存期及生存率。方法 对 2 2 0例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NVB联合DDP化疗 ,NVB 2 5~ 3 0mg/(m2 ·d) ,第 1、5 (或第 8)天 ;DDP 60~ 80mg/(m2 ·d) ,第 2天 ,2 8天为一周期。完成两周期以上评价疗效 ,观察毒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 全组有效率 (RR)为 3 0 .9% ( 68/2 2 0 ) ,初治者有效率为 3 1.3 % ( 5 1/163 ) ,复治者为 2 9.8% ( 17/5 7)。全组中位生存期 8.3月 ,1年生存率 3 9.2 3 % ,2年生存率 19.3 1% ,3年生存率 6.3 2 %。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 NVB联合DDP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且耐受性好的方案 ,骨髓抑制为其剂量限制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长春花碱 顺铂 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VB DDP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YH-16)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史鹤玲 徐丽艳 刘哲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YH 16)联合NP方案 (去甲长春花碱NVB +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并与NP方案比较。方法  18例ⅢB~Ⅳ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A组 9例采用NVB +DDP +YH 16方案 ,B组 9例选用NP方案...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YH 16)联合NP方案 (去甲长春花碱NVB +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并与NP方案比较。方法  18例ⅢB~Ⅳ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A组 9例采用NVB +DDP +YH 16方案 ,B组 9例选用NP方案。分别进行 2~ 3周期治疗。观察有效率、肿瘤进展时间、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结果 A组化疗有效率为 2 2 .2 %,B组为 0 %(P >0 .0 5 ) ;A组临床受益率为 10 0 %,B组为 44 .4%(P <0 .0 5 )。A组TTP为 ( 178.8± 70 .8)天 ,B组为 ( 85 .4± 48.2 )天 (P <0 .0 5 )。两组化疗有效率与既往治疗、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恶心呕吐等 ,两组间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初步观察到血管内皮抑制素与NP化疗方案联合应用具有提高化疗疗效及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趋势 ,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A6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顾艳斐 张树才 +2 位作者 赖百塘 湛秀萍 张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97-299,共3页
背景与目的代谢活化酶细胞色素P4502A6(CYP2A6)在尼古丁氧化及其他烟草致癌物的活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认为携带CYP2A6缺失型等位基因的个体患肺癌的危险性降低。本研究旨在探讨CYP2A6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为确定肺癌易感性遗传... 背景与目的代谢活化酶细胞色素P4502A6(CYP2A6)在尼古丁氧化及其他烟草致癌物的活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认为携带CYP2A6缺失型等位基因的个体患肺癌的危险性降低。本研究旨在探讨CYP2A6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为确定肺癌易感性遗传标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及巢式PCR技术检测原发性肺癌组(180例)及对照组(224例)的CYP2A6代谢酶基因型。结果对照组只检测出1例纯合型CYP2A6缺失,CYP2A6杂合缺失型所占比例为13.4%。在肺癌组中CYP2A6杂合缺失型所占比例为12.8%,未能检测出纯合型CYP2A6缺失。两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YP2A6突变基因在肺癌组及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多态性现象(遗传学) 细胞色素P450 2A6(CYP2A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维本联合顺铂治疗NSCLC9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朱允中 徐丽焱 +1 位作者 史鹤玲 刘喆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 评价诺维本 (navelbine ,NVB)与顺铂 (cisplatin ,DDP)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自 1994年 4月至 1998年 12月对 90例中晚期NSCLC患者进行NVB +DDP联合化疗 ,第 1、8天用NV... 目的 评价诺维本 (navelbine ,NVB)与顺铂 (cisplatin ,DDP)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自 1994年 4月至 1998年 12月对 90例中晚期NSCLC患者进行NVB +DDP联合化疗 ,第 1、8天用NVB 2 5~ 3 0mg/m2 ,第 3天用DDP 60~ 80mg/m2 ,每 2 8天为一周期 ,每例患者至少完成 2周期化疗方可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总有效率为 2 7.8% ( 2 5 /90 ) ,其中Ⅲ期患者总有效率为 41.0 % ( 16/3 9) ,而Ⅳ期有效率仅为 16.5 % ( 8/48)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本方案主要的副反应是白细胞降低和静脉炎 ,Ⅲ和Ⅳ度白细胞降低发生率分别为 2 0 %和18.9% ,静脉炎发生率为 3 2 .2 % ( 2 9/90 )。通过G CSF的辅助治疗 ,本组无一例因重度骨髓抑制而危及生命 ,而改变NVB的给药方法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结论 NVB +DDP方案治疗NSCLC有较好的疗效 ,白细胞降低是其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癌 诺维本 顺铂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用粘质沙雷氏菌菌苗(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允中 史鹤龄 +10 位作者 钱浩 黄雯霞 洪专 张忻平 徐农 张力 刘冬耕 佟仲生 李淑芬 张力建 郑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 评价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经胸穿或闭式引流抽净胸水后 ,胸腔注入S3110 .32mg ,每周 1次 ,连续 3周 ,停药后观察 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2 41例患者完成胸腔注入S311治疗 ,总有效率 92 .1%。主要的不良... 目的 评价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经胸穿或闭式引流抽净胸水后 ,胸腔注入S3110 .32mg ,每周 1次 ,连续 3周 ,停药后观察 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2 41例患者完成胸腔注入S311治疗 ,总有效率 92 .1%。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和胸痛 ,发生率分别为 81.0 %和 5 2 .2 %。少数患者出现寒战、呼吸困难、恶心、呕吐 ,个别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结论 粘质沙雷氏菌菌苗 (S311)是一种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药物疗法 粘质沙雷氏菌菌苗 临床试验 Ⅱ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泽钢 谢汝明 周新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5-297,共3页
目的 评价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收集 21例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支气管肺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的X线和CT影像学主要表现分为炎性浸润阴影 (5例 )、不规则团块影 (3例 )、实性球形影(8例)及分... 目的 评价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收集 21例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支气管肺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的X线和CT影像学主要表现分为炎性浸润阴影 (5例 )、不规则团块影 (3例 )、实性球形影(8例)及分支管状阴影(5例)。其中 18例支气管肺囊肿进行了平扫及增强扫描。炎性浸润性肺囊肿影像学无特征性,以病灶实质无强化,临床上反复感染为特点;不规则团块影、实性球形影及分支管状支气管肺囊肿以病灶无强化,病灶周围肺野肺气肿及有(或无)片絮、条索为主要表现;分支管状肺囊肿以沿支气管走行分布区一致为特征。结论 反复发生的感染灶、病灶周围有肺气肿及有(或无)片絮状、条索状影,病灶实质无强化或沿支气管走行分布区一致的管状病灶应考虑支气管肺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大剂量化疗自体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弃逸 朱允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63-165,共3页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剂量 化疗 骨髓移植 外周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生物学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对肺癌骨转移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13
作者 王群慧 张树才 +1 位作者 顾艳斐 李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39-539,共1页
关键词 肺癌骨转移 转移治疗 唑来膦酸 肺癌患者 随机对照研究 患者生活质量 帕米膦酸二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孟弃逸 朱允中 +4 位作者 徐丽艳 史鹤玲 刘哲 游泳红 唐俊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40例复治患者 ,每周紫杉醇方案 4例 ,紫杉醇 60mg/m2 静脉滴注 3h ,第 1、8、15天 ,顺铂 75mg/m2 第 2天 ,每 4周为一个周期 ;常规化疗 3 6例 ,紫杉醇 13 5mg/m2... 目的 初步探讨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40例复治患者 ,每周紫杉醇方案 4例 ,紫杉醇 60mg/m2 静脉滴注 3h ,第 1、8、15天 ,顺铂 75mg/m2 第 2天 ,每 4周为一个周期 ;常规化疗 3 6例 ,紫杉醇 13 5mg/m2 静脉滴注 3h ,第 1天 ,顺铂 75mg/m2 或卡铂 3 0 0~ 3 5 0mg/m2 静脉输注第 2天 ,每 3~ 4周为一个周期 ,进行 2~ 4周期。结果  40例患者中 3例死亡未评价疗效 ,1例因毒副反应未完成治疗 ,总有效率 13 .9% ( 5 / 3 6)。肿瘤相关症状改善率 5 8.3 % ( 2 1/ 3 6)。随访 2 7例 ,中位生存期 2 6.4周 ,1年生存率 8% ( 4 / 3 6)。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肌肉、关节疼痛。结论 紫杉醇用于二线治疗有一定疗效并能改善症状 ,但给药方式及剂量仍需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联合化疗 治疗 复发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静脉滴注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树库 陈肖嘉 +3 位作者 张海青 李世业 支修益 邓立宏 《肺癌杂志》 1999年第2期109-110,共2页
肺硬化性血管瘤是一种肺内罕见的良性肿瘤。1956年Liebow[1]首先报道了7例肺硬化性血管瘤,1982年毛贞坚等[2]报道1例。本组报告19例,占同期肺内肿瘤患者的0.29%(19/6527)。收集文献报道,结合本组19例临床资料,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 肺硬化性血管瘤是一种肺内罕见的良性肿瘤。1956年Liebow[1]首先报道了7例肺硬化性血管瘤,1982年毛贞坚等[2]报道1例。本组报告19例,占同期肺内肿瘤患者的0.29%(19/6527)。收集文献报道,结合本组19例临床资料,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组织发生、病理、临床特征、诊断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血管瘤 硬化性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