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热量油脂的制备和精炼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何川 王海清 +1 位作者 赵敏生 黄少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15,共2页
  利用化学酯交换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性能优良的低热量油脂———长短链甘油酯类。食用油脂甘油解后,再用短链酸(乙酸酐)酯化制备粗产品,再经脱酸、脱色、脱臭等工艺,制备出可食用的低热量油脂产品。
关键词 低热量油脂 制备 乙酸酐 酯化 酯交换 甘油解 精炼工艺 食用油脂 脱酸 脱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质的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家丰 蔡立志 +1 位作者 宋玉兰 朱文利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1-24,共4页
本文研究了温度、pH、氧化剂等因素对大豆蛋白的氦溶解指数(NSI%)、乳化活性(EA)、粘度(VS)和凝胶强度(GS)等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NSI下降,当温度为80℃,时凝胶强度最大。Na2SO3、K... 本文研究了温度、pH、氧化剂等因素对大豆蛋白的氦溶解指数(NSI%)、乳化活性(EA)、粘度(VS)和凝胶强度(GS)等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NSI下降,当温度为80℃,时凝胶强度最大。Na2SO3、KBrO3能有效地降低大豆蛋白溶液的粘度,pH对大豆蛋白功能特性也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改性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油中芝麻素含量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敏生 娄羿 +1 位作者 王春立 孔宏卫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5-77,共3页
采用先皂化芝麻油,然后用石油醚萃取不皂化物,再用甲醇溶解定容不皂化物的前处理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芝麻油中芝麻素的含量。色谱柱为GL Sciences(ODS-3,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80∶20),流速1 mL/min... 采用先皂化芝麻油,然后用石油醚萃取不皂化物,再用甲醇溶解定容不皂化物的前处理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芝麻油中芝麻素的含量。色谱柱为GL Sciences(ODS-3,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80∶2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7 nm,柱温40℃。所得芝麻素的保留时间为8.5 min,芝麻素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3%(RSD=1.89%),精密度为0.77%。建立的方法能简便、快速、准确测定芝麻油中芝麻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油 芝麻素 高效液相色谱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方便米食用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安红周 金征宇 赵晓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5-149,共5页
本文以大米粉作为主原料,复配食品添加剂,采用挤压技术生产“工程重组米”的新思路,完全克服传统工艺对大米进行表面处理的局限性,试图为制备具有良好品质的方便米另辟蹊径。本文研究了挤压工艺和传统工艺制备的方便米以及商用产品的食... 本文以大米粉作为主原料,复配食品添加剂,采用挤压技术生产“工程重组米”的新思路,完全克服传统工艺对大米进行表面处理的局限性,试图为制备具有良好品质的方便米另辟蹊径。本文研究了挤压工艺和传统工艺制备的方便米以及商用产品的食用品质。挤压工艺制备的方便米颜色浅白、不透明,糊化度高、表观密度较小、复水率稍高。传统工艺制备的方便米颜色较白、呈半透明,糊化度低、表观密度较大、复水率稍低。通过对复水后方便米饭的质构分析和感官评价发现,挤压工艺生产的方便米食用品质,除色泽外,均优于传统工艺制备的方便米食用品质,其品质接近杂交籼米新鲜米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技术 方便米 复水特性 质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猪油改性制人乳脂替代品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何川 杨天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3,共3页
人乳是人类提供给婴儿的最佳食品,其脂肪具有独特的结构,棕榈酸主要分布在Sn-2位,猪油的Sn-2位有与其相似的结构。采用具有Sn-1,3催化专一性的LipozymeIM作催化剂,游离脂肪酸作酰基供体进行酯交换改性猪油来制备人乳脂替代品。采用响应... 人乳是人类提供给婴儿的最佳食品,其脂肪具有独特的结构,棕榈酸主要分布在Sn-2位,猪油的Sn-2位有与其相似的结构。采用具有Sn-1,3催化专一性的LipozymeIM作催化剂,游离脂肪酸作酰基供体进行酯交换改性猪油来制备人乳脂替代品。采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实验。其最优条件为:水分含量3.7%(以酶量计);反应温度61℃;底物比:脂肪酸∶猪油2.4∶1(摩尔比);酶量10%(以底物质量计),反应时间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 猪油 改性 人乳脂替代品 婴儿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电子辐照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卢志恒 王安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0-22,共3页
研究结果表明 ,经过 1~ 10kGy辐照后小麦基本营养成份没有变化。但是 ,经过 5kGy和 10kGy辐照的样品的面团流变学特性、面筋指数和气味色泽明显变坏。为保持基本的营养品质 ,2 .
关键词 小麦 电子辐照 营养品质 贮藏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酶法酯交换中甘二酯含量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何川 杨天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37,共3页
甘二酯是酶法酯交换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体。较高的甘二酯含量影响最终产品的纯度 ,也导致副产物的产生。研究了酶法催化酯交换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含量、酶用量、底物比对甘二酯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反应体系中酶量是影响... 甘二酯是酶法酯交换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体。较高的甘二酯含量影响最终产品的纯度 ,也导致副产物的产生。研究了酶法催化酯交换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含量、酶用量、底物比对甘二酯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反应体系中酶量是影响甘二酯含量的最大影响因素 ,且为正相关。在符合产品结构的较优的反应中 ,甘三酯含量为 88.2 % ,甘二酯含量为 6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二酯 酯交换 油脂 酶法催化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特色油脂的营养功能特性及冷榨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钊 管伟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4-277,共4页
介绍了几种特色食用油脂的营养功能特性,探讨了低温制取工艺条件下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精品油脂 功能特性 低温冷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油中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黄少强 刘志同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研究了直接滴定法测定食用油中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方法。用甲醇对油样中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进行提取,对提取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用水解产物对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进行滴定。该方法灵敏性高、准确可靠。
关键词 食用油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2 6-二氯酚靛酚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脂替代品以及酶使用寿命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川 杨天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8-101,共4页
人乳脂具有独特的结构,棕榈酸主要分布在sn-2位,猪油的sn-2位有与其相似的结构。采用具有sn-1,3催化专一性的LipozymeIM作催化剂,进行酯交换改性猪油来制备人乳替代品。应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实验。其最优条件为:水分含量3.7%(以酶量计... 人乳脂具有独特的结构,棕榈酸主要分布在sn-2位,猪油的sn-2位有与其相似的结构。采用具有sn-1,3催化专一性的LipozymeIM作催化剂,进行酯交换改性猪油来制备人乳替代品。应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实验。其最优条件为:水分含量3.7%(以酶量计);反应温度61℃;底物比脂肪酸:猪油2.4:1(mol比);酶量10%(以底物质量计),反应时间1h。该条件下酶可以重复使用39h,得到结构符合人乳脂的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使用寿命 人乳脂替代品 猪油 响应面法 LipozymeIM 婴儿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油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管伟举 陈钊 谷克仁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41,共3页
该文介绍核桃油营养成份、功能特性、提取工艺、抗氧化性能,并针对我国核桃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核桃油 保健油 核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预处理提取大豆异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永忠 石冬冬 《粮油食品科技》 2003年第3期8-10,共3页
本研究以低温脱脂豆粕为原料,利用微波对其进行前处理,以提高浸提效率。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微波处理不但可以提高大豆异黄酮的溶出率,同时可提高提取操作的选择性,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微波法预处理 提取 大豆异黄酮 低温脱脂豆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磷脂的脱色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川 程红侠 +1 位作者 刘小炜 安志远 《粮油食品科技》 2002年第4期30-31,共2页
在溶剂体系下 ,用活性白土作脱色剂对大豆磷脂脱色进行了初步研究。考察了溶剂比、活性白土用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获得了最佳条件。
关键词 大豆磷脂 脱色 活性白土 溶剂比 温度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甾醇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4
作者 管伟举 谷克仁 《粮食与油脂》 2007年第3期5-9,共5页
该文总结近年来有关植物甾醇研究进展,包括植物甾醇来源、摄取及安全性,植物甾醇结构与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及应用,植物甾醇提取、分析方法。
关键词 植物甾醇 胆固醇 谷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皂甙研究概况 被引量:2
15
作者 管伟举 谷克仁 《粮油食品科技》 2007年第5期42-45,共4页
大豆皂甙是一种天然的、具有良好生理活性和药理功能的化合物,被广泛地用于医药方面。综述了大豆皂甙的结构、组成、含量与分布;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研究;提取与精制;结构鉴定及分析检测;应用及开发前景。
关键词 大豆皂甙 概况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磷脂在面包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管伟举 谷克仁 《粮食与油脂》 2007年第4期26-28,共3页
磷脂酶A1催化酶解大豆磷脂获得溶血磷脂,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溶血磷脂在面包中应用,发现在面包中添加0.65%~0.9%范围内溶血磷脂能有效增大面包体积。利用质构仪对添加溶血磷脂面包和浓缩磷脂面包储存期物性参数进行测定,硬度值变化... 磷脂酶A1催化酶解大豆磷脂获得溶血磷脂,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溶血磷脂在面包中应用,发现在面包中添加0.65%~0.9%范围内溶血磷脂能有效增大面包体积。利用质构仪对添加溶血磷脂面包和浓缩磷脂面包储存期物性参数进行测定,硬度值变化表明,溶血磷脂能有效缓解面包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 面包 质构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法精制劣变棕榈油的研究
17
作者 何川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7-58,共2页
研究了吸附法精制劣变棕榈油,分析了吸附温度、吸附剂用量、活性白土与活性炭的质量比、吸附时间对降低劣变棕榈油过氧化值的影响,较优的条件是吸附温度70℃,吸附剂用量5%,活性白土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5:1,吸附时间40min,过氧化值从47... 研究了吸附法精制劣变棕榈油,分析了吸附温度、吸附剂用量、活性白土与活性炭的质量比、吸附时间对降低劣变棕榈油过氧化值的影响,较优的条件是吸附温度70℃,吸附剂用量5%,活性白土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5:1,吸附时间40min,过氧化值从47.5meq/kg降到0.9meq/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法 精制 劣变棕榈油 吸附温度 吸附剂用量 过氧化值 活性白土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棉籽油为基料油的煎炸专用调和油煎炸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佳宁 陈海涛 +5 位作者 田文秀 揭金潮 兰向东 张亚楠 姚佳 孙晓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71-75,共5页
以棉籽油为基料油,添加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进行调配,制成煎炸专用的植物调和油。用制得的煎炸调和油进行不间断地煎炸薯条试验,考察煎炸油在煎炸过程中油脂色泽、理化指标及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煎炸调和油的脂肪酸组成合理,... 以棉籽油为基料油,添加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进行调配,制成煎炸专用的植物调和油。用制得的煎炸调和油进行不间断地煎炸薯条试验,考察煎炸油在煎炸过程中油脂色泽、理化指标及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煎炸调和油的脂肪酸组成合理,满足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4.0∶0.6的最佳摄入比例。煎炸过程中色泽变化较慢,极性组分超过27%限量的时间为67 h,酸价由(0.18±0.05) mg/g增加至(3.53±0.10) mg/g,羰基价由(9.42±0.12) meq/kg增加至(36.0±0.14) meq/kg,过氧化值和苯并(α)芘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丙烯酰胺未检出;与河北地区常用于煎炸的三级棉籽油46 h的煎炸寿命和较高的羰基价、过氧化值和苯并(α)芘相比,配制的煎炸调和油的煎炸寿命延长了18 h,稳定性提高了37%,煎炸薯条的平均含油率为18%煎炸感官效果好,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煎炸调和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炸 调和油 理化指标 品质稳定性 棉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鞑靼荞食用药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明和 何玲玲 李慧娟 《粮食与油脂》 1995年第4期4-7,共4页
本文叙述了鞑靼荞为主要原料,与药、食两用;中草药和生物类黄酮复配成的制品。临床证明鞑靼荞制品为有药理作用,而无毒、无副作用的降血糖、降血脂食品。生物类黄酮为活血化瘀、消炎抗菌、拔毒生肌性药物。
关键词 鞑靼荞 生物类黄酮 血糖 血脂 荞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蓖麻饼去毒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仁林 《中国油脂》 CAS 1981年第S1期483-490,共8页
前言 蓖麻是经济价值很高的作物,蓖麻油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惟蓖麻饼因含少量毒素,目前只能作肥料。北京年产蓖麻六、七百万斤,可得饼粕三百余万斤。蓖麻饼含蛋白质达35%左右,为粮食作物的三倍,如能转为饲料,则可节约数百万斤饲料粮... 前言 蓖麻是经济价值很高的作物,蓖麻油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惟蓖麻饼因含少量毒素,目前只能作肥料。北京年产蓖麻六、七百万斤,可得饼粕三百余万斤。蓖麻饼含蛋白质达35%左右,为粮食作物的三倍,如能转为饲料,则可节约数百万斤饲料粮,为畜禽提供大量高蛋白质精饲料。 蓖麻籽中含有的毒素,迄今已查明的有数种,其数量和性质如表1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碱 去毒 毒蛋白 饼粕 待测样品 蛋白质总量 营养价值 饱和硫酸铰溶液 已知浓度 试管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