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民法院党支部学习机制的检视与完善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秀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8,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1)人民法院作为党的政权机关的重要组成部门,审判权也是党的领导权和执政权的组成部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深化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1)人民法院作为党的政权机关的重要组成部门,审判权也是党的领导权和执政权的组成部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深化理论学习。当前人民法院党支部学习中存在的虚化、弱化、表面化等问题,究其原因有诸多因素,根本原因在于党支部学习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学习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有待加强,学习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人民法院党支部作为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法院各项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人民法院党支部学习是坚持党对人民法院绝对领导的重要一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不利于充分发挥法院基层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不利于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必须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指路明灯,始终站稳党领导下的人民立场,从人民法院党支部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如何检验学习成效四个环节入手,探索完善人民法院党支部学习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党的领导 人民法院 党支部学习 优良传统 执政根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型法治政府建设的路径——基于枫桥经验的法治服务实践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赫 王锡柱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9-19,共11页
枫桥经验坚持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理念,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具有重大法治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面依法过程中,应接续优秀传统,回应社会现实,顺应世界潮流,从枫桥经验中提取新的法治理念,发展新时代服务型法治... 枫桥经验坚持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理念,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具有重大法治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面依法过程中,应接续优秀传统,回应社会现实,顺应世界潮流,从枫桥经验中提取新的法治理念,发展新时代服务型法治。新时代的服务型法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服务理念贯穿于法治实现进程的各个阶段。服务型法治的建设以全面依法治国为基本前提,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理念,把注重服务视为本质特征,将共治共享定位为价值追求。同时,服务型法治建设中需要以保障公民权利、化解群众矛盾、保障社会和谐为目标。服务型法治建设应坚持党的领导、政法工作者贯彻、群众参与,通过转变法治理念,创新服务方法,发展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来实现新时代的良法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经验 服务型法治 党的领导 人民主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 被引量:1
3
作者 房京鸿 李潇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71-180,共10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社会利益格局正在改变,国家行政治理模式也在不断重塑。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给社会各个层面带来全面的变革,不仅促进了技术层面的升级发展,也给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思考。一方面,信息技...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社会利益格局正在改变,国家行政治理模式也在不断重塑。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给社会各个层面带来全面的变革,不仅促进了技术层面的升级发展,也给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思考。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机关处理信息的能力,为现代社会节约了行政成本,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与此同时,由于信息红利的价值愈发凸显,促使人们不断进行信息的挖掘利用。公民的个人信息在新型技术的支持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传播和公共化,隐私保护问题愈发受到关注。针对这种趋势,仅仅从传统司法角度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加强对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来促使行政机关不断完善个人信息保护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个人信息 信息泄露 行政法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媒体侵犯名誉权的免责事由
4
作者 白雪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10-117,共8页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诸多方面有显著区别,前者更加个性化,运营门槛更低,传播模式具有更强的互动性,表达内容主观性更强,自媒体已成为我国网络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缺少对自媒体的相应规制,自媒体侵权行为频频发生,司法实践中...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诸多方面有显著区别,前者更加个性化,运营门槛更低,传播模式具有更强的互动性,表达内容主观性更强,自媒体已成为我国网络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缺少对自媒体的相应规制,自媒体侵权行为频频发生,司法实践中对于自媒体是否侵权的认定需要法院自由裁量。文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司法实践,以侵权内容生产者、侵权内容使用者、网络服务提供者为主体,对其各自的免责事由予以详述,利于厘清其在不同环节中的责任承担。通过对《民法典》相关条文的解释与适用,探讨如何将《民法典》中对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更好地适用于自媒体,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意见,有助于保障自媒体在合法限度内的表达自由,促进自媒体平台长远发展,落实民法典对人格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自媒体 名誉权 免责事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协议订约主体与被告分离的司法规制
5
作者 王同鑫 李世邦 王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60-170,共11页
伴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行政主体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行政协议成为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方式。实践中,涌现出大量非行政机关作为主体订立行政协议的情形。然而,行政协议司法解释沿用普通行政诉讼确定被告的规定... 伴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行政主体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行政协议成为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方式。实践中,涌现出大量非行政机关作为主体订立行政协议的情形。然而,行政协议司法解释沿用普通行政诉讼确定被告的规定,造成被告与订约主体的分离,一定程度上给人民群众寻求司法救济带来了不便利。本文以被告与行政协议订约主体分离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站在司法规制的立场,将行政协议被告和行政主体理论做适度分割,主张行政协议的被告的确定应与诉讼阶段的结构和功能结合,构建了行政协议类型化背景下按照行为标准确定被告的规则,妥当处理了行政协议实体与程序衔接不畅的基础难题,实现“职权法定”与“契约自由”原则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协议 订约主体 被告 司法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非诉执行和解机制的完善——以S、Z、H三地行政争议和解机制为样本
6
作者 刘津宁 于玮宁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35-148,共14页
实现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的实质化解宜将重点置于完善该类案件的非诉纠纷解决机制,促成案件和解。本文以S、Z、H三地行政争议非诉化解机制为样本,通过对其机制运行规则的对比梳理,发现目前三地仍以化解行政诉讼矛盾纠纷为重点,行政非诉执... 实现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的实质化解宜将重点置于完善该类案件的非诉纠纷解决机制,促成案件和解。本文以S、Z、H三地行政争议非诉化解机制为样本,通过对其机制运行规则的对比梳理,发现目前三地仍以化解行政诉讼矛盾纠纷为重点,行政非诉执行和解存在实践运用尚不成体系、规则欠缺精细度和准确度、缺乏强有力社会认同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顶层设计缺位影响实践主动性、和解机制设计与实践需求脱节、信息公开未纳入制度考核体系等,难以充分发挥其实质化解的功能。对此,笔者提出和解程序与审查程序有效衔接、和解程序与强制执行程序有效衔接以及纠纷化解与规则之治有机耦合的完善思路,以诉源治理为视角对行政非诉执行和解机制运行规则进行完善,以期实现行政非诉执行争议化解效果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非诉执行和解 多元化解纠纷 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