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老院老年人孤独、抑郁状况及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胡慧秀 王志稳 +1 位作者 李小卫 李颖堃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10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调查养老院老年人的孤独、抑郁状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孤独量表、老年人抑郁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对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116位老人进行调查。结果:116名老年人的孤独得分为(31.04±8.53)分,104名(89.70%)有孤... 目的:调查养老院老年人的孤独、抑郁状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孤独量表、老年人抑郁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对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116位老人进行调查。结果:116名老年人的孤独得分为(31.04±8.53)分,104名(89.70%)有孤独感,其中轻度孤独感80名(69.00%),中度孤独感24名(20.70%)。抑郁得分为(6.10±4.81)分,19名(16.40%)存在抑郁情绪,其中17名(14.70%)为轻度抑郁,2名(1.70%)为中重度抑郁。回归分析显示,孤独、抑郁情绪相互影响。结论:部分养老院老年人存在孤独、抑郁情绪,且两者相互影响。养老院管理者应重视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疏导,减少其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院 老年人 孤独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机构的标准化实践案例与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国建 常华 《中国标准化》 2016年第7期103-107,共5页
本文结合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工作实际,就标准化建设在保障老年人安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养老服务 标准体系 标准理念 政策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血肌酐水平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崔颖 贺建勋 林红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4期95-96,共2页
目的:研究血尿酸(UA)、血肌酐(Cr)指标应用于判断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的价值与意义。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期行体检的健康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血液检查;比较两组U... 目的:研究血尿酸(UA)、血肌酐(Cr)指标应用于判断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的价值与意义。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期行体检的健康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血液检查;比较两组UA、Cr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UA、Cr、TC、TG、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UA、Cr水平显著降低,且此两项指标与糖尿病肾病预后情况呈正相关,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UA、Cr及血脂水平可作为评估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可为临床指导疾病治疗提供客观、准确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血肌酐 糖尿病肾病 预后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检验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崔颖 林红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7期92-94,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者确诊后均先予以常规糖尿病治疗策略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选择自愿接受血糖检验,间隔3个月进行...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者确诊后均先予以常规糖尿病治疗策略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选择自愿接受血糖检验,间隔3个月进行1次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观察组则每周进行1次血糖检验,间隔3个月进行1次糖化血红蛋白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6.41±1.02)mmol/L、餐后2 h血糖(8.52±1.3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61±1.42)%均低于对照组的(7.26±1.15)mmol/L、(9.41±1.45)mmol/L、(7.46±1.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定期开展血糖检验,结合检验结果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可更好地促进血糖指标达到正常范围,从而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血糖检验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亲相爱一家人
5
作者 吴世友 尚振坤 《社会工作》 2007年第05S期59-61,共3页
一、小组背景 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一福”)内设颐养区、生活照料区、养护区和医疗区等,各科区老年人之间沟通交流少,由于区与区之间界限划分得很清晰,院内老年人一般只和自己科区内老年人交往,不愿意或者觉得“不适... 一、小组背景 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一福”)内设颐养区、生活照料区、养护区和医疗区等,各科区老年人之间沟通交流少,由于区与区之间界限划分得很清晰,院内老年人一般只和自己科区内老年人交往,不愿意或者觉得“不适合”去其他科区。颐养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高,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每况愈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人 相亲 社会福利院 老年人 生活照料 沟通交流 精神状态 身体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学的综合辨证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血糖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高旻 胡可馨 +2 位作者 崔述生 刘殿龙 刘铁钢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7期150-153,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中医学的综合辨证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血糖水平及施护满意度的影响。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以是否接受中医综合辨证护理干预为暴露因素,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各60例。非暴露组采用常规护理,暴露组在常规护... 目的观察基于中医学的综合辨证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血糖水平及施护满意度的影响。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以是否接受中医综合辨证护理干预为暴露因素,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各60例。非暴露组采用常规护理,暴露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中医综合辨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后2周、出院后2周的血糖指标及护理后2周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周、出院后2周,暴露组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为(9.21±1.54)、(10.00±1.88)mmol/L,均低于非暴露组的(11.7±2.47)、(13.38±2.0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周、出院后2周,暴露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为均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周,暴露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56±1.09)分高于非暴露组的(7.34±1.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辨证护理方案可进一步改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早日应用于基层养老服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综合辨证护理 2型糖尿病 老年 血糖控制水平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设计技术在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设计中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闫永明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34-236,共3页
通过应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NGINEER进行三维建模,在虚拟装配环境下检查部件间状况。再通过mechanic模块对支架的强度进行分析,优化仿真模型,整个设计过程均为可视化操作,设计直观,减少了样机试验环节,大大提高了支架设计效率,同时节约... 通过应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NGINEER进行三维建模,在虚拟装配环境下检查部件间状况。再通过mechanic模块对支架的强度进行分析,优化仿真模型,整个设计过程均为可视化操作,设计直观,减少了样机试验环节,大大提高了支架设计效率,同时节约设计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移液压支架 PRO/E 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安全问题调查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尚振昆 彭嘉琳 曹苏绢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5期49-51,共3页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护理安全现状及影响老年人护理安全方面的各种因素。方法:采用由北京市护理学会设计的社区及家庭老年人医疗护理安全问题调查问卷,对北京市养老机构1025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方面存在很...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护理安全现状及影响老年人护理安全方面的各种因素。方法:采用由北京市护理学会设计的社区及家庭老年人医疗护理安全问题调查问卷,对北京市养老机构1025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方面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讨论:大部分老年人对安全护理知识、疾病救护常识和安全防御措施缺乏了解,需在这些方面加大宣传和规范管理力度;护理人员和老年人自身应提高护理安全意识,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护理安全问题发生;政府部门要制定技术规范,加强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安全护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老年人 护理安全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陶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给予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治疗组加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口服;...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给予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治疗组加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睡前口服,疗程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控制情况及血脂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效果较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 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陶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9年第4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的发生率、发病机制、防治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高龄患者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并发MODSE的为MODSE组36例,无MODSE为对照组116例,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2例高龄...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的发生率、发病机制、防治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高龄患者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并发MODSE的为MODSE组36例,无MODSE为对照组116例,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2例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MODSE 36例,发生率为27.08%。MODSE组病死率45.35%,无MODSE组病死率4.35%,两组病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容易受累的脏器依次为肺脏、心血管系统、脑、肾脏、消化道、肝脏;随着所累及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梗死面积越大,MODSE发病率越高。死亡的主要原因系继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跳骤停、脑损害及脑疝、肾功能衰竭。结论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MODSE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继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跳骤停、脑损害及脑疝、肾功能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打印病历的缺陷及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焦学会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9期171-172,190,共3页
目的通过对计算机打印病案的缺陷分析,制定对策,提高计算机打印病历质量。方法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分析我院728份出院病历中发现的354份缺陷病案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总结缺陷原因。结果缺陷集中体现为简单复制,时效性差,签名不及... 目的通过对计算机打印病案的缺陷分析,制定对策,提高计算机打印病历质量。方法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分析我院728份出院病历中发现的354份缺陷病案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总结缺陷原因。结果缺陷集中体现为简单复制,时效性差,签名不及时,打印细节存在问题等几方面。结论应加强医院病案管理责任制,加强病案管理的培训,加强风险意识及法律法规的培训,加强对打印病历的研发设计四方面入手,不断提升病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印病历 病案管理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病医院卧床老人的院内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焦学会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7期123-124,130,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病医院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医院感染的控制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12月约250名入住的卧床老人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医院卧床老人感染发生率为6.3%~1... 目的研究老年病医院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医院感染的控制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12月约250名入住的卧床老人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医院卧床老人感染发生率为6.3%~19.6%。其中,以冬季为高发,均在10%以上。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高发,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其次是上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院内感染前4位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应针对老年人特点,治疗院内感染。加强老年病医院老人,尤其是卧床老人院内感染的防控工作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床老人 医院感染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