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新基建提升区域经济韧性的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1
作者 李珊 张彦军 杨婷茹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11-116,共6页
作为支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底座,数字新基建对提升我国区域经济韧性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各省份数字新基建与区域经济韧性水平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数字新基建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 作为支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底座,数字新基建对提升我国区域经济韧性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各省份数字新基建与区域经济韧性水平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数字新基建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新基建能够对区域经济韧性提升发挥积极作用,且其影响效应呈现非线性特征。当信息基建、创新基建跨越门槛值后,数字新基建对区域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更大,而当融合基建跨越门槛值后,数字新基建对区域经济韧性的积极作用变小。(2)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水平对数字新基建提升区域经济韧性的效果存在正向调节作用。(3)数字新基建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带动周边区域抵抗恢复能力与适应调节能力的显著提升,但可能会对相邻区域创新转型能力产生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区域经济韧性 调节效应 门槛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伦理失范的理论解构与治理创新 被引量:14
2
作者 肖红军 张丽丽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32,共18页
ChatGPT系列和Sora等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前沿,在助力人类生产生活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速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伦理失范现象,成为全球性治理难题。本文对大模型伦理失范进行理论解构发现:大模型伦理失范的缘起是其区别于传... ChatGPT系列和Sora等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前沿,在助力人类生产生活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速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伦理失范现象,成为全球性治理难题。本文对大模型伦理失范进行理论解构发现:大模型伦理失范的缘起是其区别于传统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技术非中性、内嵌人类伦理和将人类伦理与机器伦理糅合其中等属性特征,技术起点是算法,关键中介是数据,行为主体是人类。大模型所引发的诸如模型黑箱、数据版权侵害且主体责任难确定、冲击人类主体资格等伦理失范现象对现行伦理治理模式提出挑战。因此,本文以大模型生命周期为时间维度,以关键要素为核心,构建了基于大模型关键要素的全生命周期伦理治理框架。同时,为推动新伦理治理框架的有效运行,本文构建了包含两层行为主体的自我治理、两级守门人和全球性合作治理网络等子体系的大模型伦理治理生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伦理失范 伦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科技伦理国际规则与中国应对 被引量:2
3
作者 肖红军 张丽丽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83,共17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更迭,相关伦理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且成为全球性治理难题。国际经贸规则和数字治理国际规则中已有数字科技伦理治理相关内容,独立成文的数字科技伦理规则也已出台,对中国数字科技伦理治理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数字...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更迭,相关伦理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且成为全球性治理难题。国际经贸规则和数字治理国际规则中已有数字科技伦理治理相关内容,独立成文的数字科技伦理规则也已出台,对中国数字科技伦理治理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数字科技伦理国际规则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13年之前以个人数据保护为核心的分散化建设阶段、2013—2019年以跨境数据流动为核心的碎片化建设阶段、2020年至今以人工智能伦理为核心的快速涌现阶段,并呈现三方面的特征,即与数字技术创新、主要伦理失范领域紧密相关;不断寻求数字科技发展、数字贸易便利化、伦理治理三者间的平衡;数字科技伦理国际规则无约束或软约束,区域性规则约束力逐渐增强。当前数字科技伦理国际规则体系由内嵌于国际经贸规则的相关要求、数字治理国际规则的相关条款以及独立成文的数字科技伦理国际规则构成,它们均对数字科技伦理的主要核心议题给予了关切。数字科技伦理国际规则体系给中国的数字科技伦理治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此中国在总体策略上应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引领转变、从局限于国内转变为放眼全球,在具体举措上应加快中国数字科技伦理规则的高水平供给,形成覆盖相关主体且责任清晰的规则体系;不断提高中国数字科技伦理规则的开放程度;形成数字科技伦理治理生态,发挥多元主体的伦理治理作用,提高全社会数字科技伦理健康水平以应对高标准数字科技伦理国际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科技 科技伦理 国际规则 伦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样的制度环境更利于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基于多元制度逻辑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裴秋亚 范黎波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52,共15页
本文基于技术、市场和场景三个维度,将数字经济产业分为技术-市场驱动型、技术-场景驱动型和市场-场景驱动型三种类型,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能够引致不同类型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制度路径。研究发现:(1)驱动各类型... 本文基于技术、市场和场景三个维度,将数字经济产业分为技术-市场驱动型、技术-场景驱动型和市场-场景驱动型三种类型,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能够引致不同类型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制度路径。研究发现:(1)驱动各类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主导逻辑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政府逻辑、市场逻辑和混合逻辑并存;(2)三种类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所需的核心驱动因素各有侧重,技术-市场驱动型数字经济产业突出创新或法治环境作为增长主引擎的推动作用,技术-场景驱动型数字经济产业更多依靠基础设施与法治环境的双轮驱动,市场-场景驱动型数字经济产业的培育则需要更多关注创新与金融相关要素的有效供给;(3)偏激励型与均衡型政府规制模式更有利于数字经济产业的成长,强规制型监管易阻碍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环境 制度逻辑 数字经济产业 规制 制度组态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是否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
5
作者 王峥 刘维刚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5,共11页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使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考察了2006—2019年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使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考察了2006—2019年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通过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民营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底层技术和应用技术的数字化转型都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因此,为充分发挥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引导和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制定相关政策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创造良好氛围和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 数字化转型 技术创新 人力资本积累 底层技术转型 应用技术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数字科技伦理监管:进展及启示 被引量:19
6
作者 肖红军 张丽丽 阳镇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89,共17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科技伦理问题日益凸显。欧盟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政策体系,并设置相关监管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欧盟数字科技伦理监管进展进行分析后发现:第一,欧盟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主体包括立法层...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科技伦理问题日益凸显。欧盟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政策体系,并设置相关监管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欧盟数字科技伦理监管进展进行分析后发现:第一,欧盟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主体包括立法层的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在制度执行层,主要包括欧盟和成员国相应的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机构;行业组织和协会则发挥着提供意见和咨询等作用。第二,监管政策布局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重点领域,重点议题主要面向人工智能的可信赖与负责任式创新、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互联网安全。第三,监管模式与机制为欧盟统一框架引领下成员国各具特色的双重监管,注重综合性监管政策与细分监管政策的配合且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其中。欧盟相关实践对中国开展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启示在于:在制度设计上,要注重软性约束与硬性监管相结合、全局性监管与专门性监管并行,加强双边和多边伦理监管制度建设;在监管模式上,要广泛吸纳多元主体参与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政策的制定,形成中央和地方一致且协调的双重监管,并设置相应的伦理监管机构来保障制度的有效执行;在社会生态赋能上,要加大数字科技领域的创新投资力度,推动数字科技的广泛应用和协调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科技 科技伦理 监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