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伊彤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发展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抢抓机遇、占领产业制高点的必然要求。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应立足地方实际、直面地方问题,以实现汇聚地方力量、激发地方活力的效果。本文在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发展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抢抓机遇、占领产业制高点的必然要求。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应立足地方实际、直面地方问题,以实现汇聚地方力量、激发地方活力的效果。本文在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北京市近年来因地制宜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做法进行归纳阐述,并从提升战略科技力量的协同攻关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优化区域创新空间布局、完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地制宜 新质生产力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模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洋 伊彤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91,共6页
在数字经济浪潮的席卷下,科技已全面赋能文化产业。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不仅改变了文化产业创意、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传统模式,并且随着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对文化产业的作用日益显著。本文基于文化产业价值链,梳理科技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在数字经济浪潮的席卷下,科技已全面赋能文化产业。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不仅改变了文化产业创意、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传统模式,并且随着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对文化产业的作用日益显著。本文基于文化产业价值链,梳理科技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将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划分为以下五种典型模式:要素聚合模式、工具更新模式、渠道拓展模式、场景创新模式、价值引领模式。在此基础上,总结科技赋能文化产业的特点,并针对如何把握和利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模式、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科技融合 文化产业价值链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比较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艳辉 伊彤 陈海燕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共8页
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竞争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本文对区域创新、科技创新中心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通过定量分析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 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竞争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本文对区域创新、科技创新中心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通过定量分析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科技创新表现,明确了三地各自的相对优势和不足,从释放创新潜力、提升整体效能、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对三地提出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上海 粤港澳大湾区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参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路径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博文 伊彤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8-126,共9页
随着我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企业已经成为直面国际竞争的重要主体,有必要研究支持企业参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可能路径,努力提升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本文通过对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保障产业链安全、引领未来产业... 随着我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企业已经成为直面国际竞争的重要主体,有必要研究支持企业参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可能路径,努力提升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本文通过对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保障产业链安全、引领未来产业等方面的必要性分析,结合当前我国企业在承担战略科技任务方面的成效与问题分析,提出可以从企业投入原始创新、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企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等方向设计企业参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路径建议,同时建议政府从加大资金支持、支持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参与项目布局、优化人才政策、完善创新环境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创新能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大模型普惠发展时代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5
作者 曹静 王书华 任浙豪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2,共4页
[目的/意义]AI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以其技术突破性创新和全球井喷式应用发展而引发关注。[方法/过程]本文研究指出AI大模型进入普惠发展时代,其在模型技术、产业化落地和创新生态角度具有智能涌现等显著的时代特点,... [目的/意义]AI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以其技术突破性创新和全球井喷式应用发展而引发关注。[方法/过程]本文研究指出AI大模型进入普惠发展时代,其在模型技术、产业化落地和创新生态角度具有智能涌现等显著的时代特点,但智能跃迁时代AI治理也面临着数据安全、决策黑箱化、多重社会性挑战、地缘政治安全等诸多挑战。[结果/结论]研究提出坚持分级分类制度化监管、推进市场与社会协同治理、加强人才体系化建设、技术标准建设和赋能智库研发范式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普惠时代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着力点
6
作者 伊彤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列入了年度政府工作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将三者进行一体统筹,是当前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列入了年度政府工作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将三者进行一体统筹,是当前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基础性支撑 教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 被引量:51
7
作者 刘冬梅 杨瑞龙 +1 位作者 朱旭峰 伊彤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自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后,“新质生产力”一词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为了进一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深挖其与科技创新、社会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之间的关系,本刊编辑部邀请来自智库、科研... 自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后,“新质生产力”一词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为了进一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深挖其与科技创新、社会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之间的关系,本刊编辑部邀请来自智库、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的专家分享和交流其理论与实践思考,为读者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理论与实践 科研院所 生产力 新质 高质量发展 丰富内涵 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型质谱仪器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8
作者 杨丽 岳琦 +1 位作者 类淑霞 王晋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共8页
质谱仪器是基础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目前,我国科学研究持续高质量发展,但质谱仪器自主研发生产水平较低,这种供给现状形成的结构性矛盾日渐凸显。该文首先梳理了质谱仪器技术发展和我国质谱仪器产业格局;然后结合高校院所质谱... 质谱仪器是基础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目前,我国科学研究持续高质量发展,但质谱仪器自主研发生产水平较低,这种供给现状形成的结构性矛盾日渐凸显。该文首先梳理了质谱仪器技术发展和我国质谱仪器产业格局;然后结合高校院所质谱仪器使用现状,分析了我国质谱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困境;最后提出保持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示范应用顶层设计、推动良好产业生态的完善、促进科研端与产业端协同发力等对策建议,以期加速国产质谱技术的迭代升级,提高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仪器 仪器分布 国产仪器 自主研发 进口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距全球科学中心还有多远?——基于CELL、NATURE和SCIENCE期刊文章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振伟 黄露 +1 位作者 谭龙 陶晓丽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0,共20页
基于2010—2019年国际期刊Cell、Nature和Science论文数据,采用科学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国家和城市(区域)两个空间视角进行比较分析,测算得到我国与全球科学中心的距离。研究发现:我国与美国之间“量的距离”和“质的距离”均... 基于2010—2019年国际期刊Cell、Nature和Science论文数据,采用科学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国家和城市(区域)两个空间视角进行比较分析,测算得到我国与全球科学中心的距离。研究发现:我国与美国之间“量的距离”和“质的距离”均在快速缩小,但是“质的距离”仍然较大,在科学合作网络中还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基于此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中心 CNS论文 科学合作网络 科学人才 科学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鹿肠道中关键基因和途径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美慧 钟震宇 +6 位作者 白加德 单云芳 程志斌 张庆勋 孟玉萍 董玉兰 郭青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47-2157,共11页
鹿的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erfringens)病主要表现为肠毒血症,致死率高。本研究旨在探究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鹿肠道的关键基因和途径。通过构建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鹿空肠结扎环模型,HE染色检测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 鹿的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erfringens)病主要表现为肠毒血症,致死率高。本研究旨在探究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鹿肠道的关键基因和途径。通过构建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鹿空肠结扎环模型,HE染色检测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后空肠的病理学变化,采用Illumina NovaSeq对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鹿肠道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利用qPCR技术进一步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最后通过STRING网站预测多基因蛋白互作网络。结果显示:形态学分析显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后鹿肠道组织出现明显的坏死和出血。转录组分析显示,一共存在70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在感染组肠道中有276个上调的差异基因,有429个下调的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DEGs主要富集在生物调节、对刺激的反应和免疫系统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DEGs富集的通路主要是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途径、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造血细胞谱系等,造成肠道损伤和出血,促进鹿肠毒血症的进程。此外,qPCR结果证实了分析结果准确可信。DEGs蛋白互作分析结果表明TLR6、CLDN1、CD3E、IL1A和CCL20与其他蛋白有较多互作关系,并且GO分析和KEGG分析显著富集的通路高度重合。其中,TLR6可能通过抑制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和免疫炎症反应在鹿产气荚膜梭菌诱导的肠毒血症中发挥关键作用。综上所述,C型产气荚膜梭菌通过破坏细胞膜,并抑制紧密连接蛋白表达,诱导免疫炎症反应,造成肠道出血和损伤。本研究为鹿感染产气荚膜梭菌后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该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产气荚膜梭菌 肠毒血症 空肠结扎环模型 鹿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伦理:路标还是刹车阀? 被引量:2
11
作者 伊彤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基因技术等新兴科技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所具备的风险性、不确定性、“双刃剑”等特点引发了一系列实质性和程序性的科技伦理问题。人类应当使用何种新技术和如何应用新技术,正在成为科技伦理治理需要关注的核...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基因技术等新兴科技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所具备的风险性、不确定性、“双刃剑”等特点引发了一系列实质性和程序性的科技伦理问题。人类应当使用何种新技术和如何应用新技术,正在成为科技伦理治理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多年来,我国的科技伦理研究以及重点领域的伦理规制不断推进,取得了可喜进展,但较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态势,仍处于相对滞后的局面。特别是近几年来,由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高技术快速发展引发的伦理挑战相对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数据分析 科技伦理 新兴科技 伦理治理 伦理规制 伦理挑战 生物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安全审查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尤丹 王珊珊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26,共18页
知识产权是国家战略性科技资源,知识产权关系国家安全,加强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安全审查对维护科技安全和国家安全十分重要。既有研究着眼于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安全审查机制的实施效果分析,缺乏基于制度现状的法律机制研究,难以回应日益复杂... 知识产权是国家战略性科技资源,知识产权关系国家安全,加强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安全审查对维护科技安全和国家安全十分重要。既有研究着眼于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安全审查机制的实施效果分析,缺乏基于制度现状的法律机制研究,难以回应日益复杂的治理难题。文章全面梳理了中国知识产权安全审查机制的制度现状和法律渊源,分析了知识产权安全审查的特殊性、复合性和间接性等基本特征,明确了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安全审查在国家安全审查、技术贸易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中的体系定位。在理论上厘清了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安全审查机制的法律构造,在实践上可为我国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安全审查工作提供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对外转让 国家安全 安全审查 知识产权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