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演进逻辑与国际比较研究
1
作者 孔锋 孙慧颖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211,共9页
该文构建了“理念—目标—过程—工具”分析框架,运用文本比较法探究了中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演进特征、逻辑与发展进路。结果发现:(1)演进特征表现为治理理念从传统应急思维向现代风险治理思维转型,治理目标以风险防控为核心提升... 该文构建了“理念—目标—过程—工具”分析框架,运用文本比较法探究了中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演进特征、逻辑与发展进路。结果发现:(1)演进特征表现为治理理念从传统应急思维向现代风险治理思维转型,治理目标以风险防控为核心提升治理体系效能与社会韧性,治理过程呈现以灾前预防为核心的全过程综合防御,治理工具随风险情境与治理需求的变化而动态调整。(2)演进逻辑呈现为基于外部情境响应的动态调适、内部治理需求的价值选择、内外驱动下的耦合机制三方驱动。(3)通过梳理国内外防灾减灾规划,发现仙台减灾框架对中国防灾减灾工作具引导价值,尤其在风险理解、治理体系建设、韧性投资、应急准备与恢复方面。完善中国防灾减灾规划需坚持以预防为主的理念,注重多元目标的统筹平衡,加强全过程的韧性建设,增强治理工具的协调性和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救灾 国家 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规划历程 演进逻辑 国际比较 仙台减灾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北京城市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与优化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孔锋 米胤瑜 王一飞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5,共8页
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建设是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提升的关键环节,事关城市防灾减灾成效。该文以S社区为例,从制度韧性、组织韧性、社会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和技术韧性维度出发,全面分析了城市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存在的问题。基于“制度-网... 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建设是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提升的关键环节,事关城市防灾减灾成效。该文以S社区为例,从制度韧性、组织韧性、社会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和技术韧性维度出发,全面分析了城市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存在的问题。基于“制度-网络-能力”框架阐述了城市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欠缺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①在制度方面,各主体结构性缺位与权责不明,工作内容不明确,导致社区制度韧性不足。②在网络方面,社区居委会号召力弱、各主体参与度低,居民间连接感弱、自救意识和能力薄弱,导致社区组织韧性和社会韧性不足。③在能力方面,基础设施上社区规划不合理、防洪工程功能退化,技术上管理手段落后、老年人运用技术困难等,导致社区基础设施韧性和技术韧性不足。最后该文提出了针对城市老旧社区洪涝灾害韧性提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减灾 社区洪涝灾害韧性 城市老旧社区 基础设施韧性 制度韧性 社会韧性 组织韧性 技术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世”背景下的灾害风险科学复杂性及前沿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孔锋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3,共6页
灾害风险科学复杂性问题研究已成为当前学科发展的难题和热点。该文首先从“人类世”概念出发,阐述了环境变化对灾害风险的影响和解决灾害风险科学中复杂性议题的重要性。论述了系统思维下灾害风险科学的本质是探索区域灾害系统特征和机... 灾害风险科学复杂性问题研究已成为当前学科发展的难题和热点。该文首先从“人类世”概念出发,阐述了环境变化对灾害风险的影响和解决灾害风险科学中复杂性议题的重要性。论述了系统思维下灾害风险科学的本质是探索区域灾害系统特征和机制,并探讨了区域灾害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联系。在分析灾害风险科学发展新特征的基础上,对复杂系统和复杂网络的特点及其与灾害系统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复杂系统视角下的灾害系统过程和机制特点。最后阐述了灾害风险科学复杂性研究面临的秩序机遇、技术机遇和数据机遇,并提出了灾害风险科学复杂性研究的前沿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世 灾害风险科学 灾害系统 复杂灾害事件 灾害耦合效应 系统性风险与多重跨界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理解韧性治理视角下的城市社区洪涝灾害韧性及分析框架 被引量:4
4
作者 孔锋 米胤瑜 王一飞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频发重发的洪涝灾害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该文首先从洪涝灾害治理的转变出发,深入探讨了从传统的洪涝风险管理向洪涝风险治理转变的深层含义,并概述了韧性城市发展的关键特征。接着,文章对韧性概念... 气候变化背景下频发重发的洪涝灾害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该文首先从洪涝灾害治理的转变出发,深入探讨了从传统的洪涝风险管理向洪涝风险治理转变的深层含义,并概述了韧性城市发展的关键特征。接着,文章对韧性概念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对比分析了不同韧性理论及其侧重点。在城市韧性多学科视角下,提出了城市洪涝灾害韧性的主要特征与核心内涵,并回顾了相关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社区韧性评价的主要聚焦点。再次,论述了城市社区在面对洪涝灾害时的稳健性、适应性和可转换性特征。最后,从韧性治理的角度,构建了“制度-网络-能力”的分析框架,并详细阐释了城市社区洪涝灾害韧性分析的五个维度:制度韧性、组织韧性、社会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和技术韧性,以及这些维度之间的内容特征和逻辑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韧性 脆弱性 社区洪涝灾害治理 气候变化 灾害治理的复杂性 工程韧性 生态韧性 演进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洪涝灾害韧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孔锋 龚靖愉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8,132,共9页
该文阐述了社区洪涝灾害韧性的概念、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方向。结果表明:①洪涝灾害韧性概念多从城市尺度和韧性范式角度,缺少社区尺度和韧性研究对象视角的研究;②韧性评价范畴包括:环境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制度... 该文阐述了社区洪涝灾害韧性的概念、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方向。结果表明:①洪涝灾害韧性概念多从城市尺度和韧性范式角度,缺少社区尺度和韧性研究对象视角的研究;②韧性评价范畴包括:环境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制度韧性、技术韧性,彼此具有密切的逻辑联系;③韧性测度方法以半定量评估指标法为主,尚未形成统一评估指标体系;④韧性治理研究多为定性分析,以个案研究为主,阐述现存的问题及优化路径;⑤存在三种韧性机制:互动机制、协同应对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⑥未来四个研究方向:建立适合国情的社区韧性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三对韧性关系、探索韧性的作用过程与机制、注重新技术在社区韧性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减灾 灾害韧性 洪涝灾害 应急管理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理解农村应急管理碎片化特征与驱动机制及治理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伍琼 武晋 孔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共10页
【目的】农村应急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碎片化特征,严重制约了应急管理效能的发挥,已成为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点的焦点议题。【方法】在阐述应急管理碎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理念-体系-能力”分析框架,综合剖析了农村应急管理碎片化的多... 【目的】农村应急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碎片化特征,严重制约了应急管理效能的发挥,已成为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点的焦点议题。【方法】在阐述应急管理碎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理念-体系-能力”分析框架,综合剖析了农村应急管理碎片化的多元化表现及驱动因素。【结果】结果发现:(1)农村应急管理呈现出理念碎片化、体系碎片化和能力碎片化。(2)理念碎片化体现为“重发展”但“轻安全”的价值偏差、“重处置”但“轻预防”的目标偏差、“高风险社会”但“低风险意识”的认知偏差。(3)体系碎片化体现为分散且权责不对等的组织失衡、缺失且衔接不顺畅的制度失衡、缺位且合作不充分的主体失衡、多元且需求不均等的客体失衡。(4)能力碎片化体现为业余化且经验化的全过程能力不足、细碎化且自媒体化的信息能力不足、机械化且粗放化的“智”理能力不足。【结论】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提出了农村应急管理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策略:(1)对于理念碎片化,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全过程应急管理、构建应急文化提升风险意识。(2)对于体系碎片化,要加强组织设计的平衡性、完善制度设计和实施、推动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协调统筹多元客体利益诉求。(3)对于能力碎片化,要提升全过程应急能力、提升信息能力、推动智慧应急。研究成果对于破解农村应急管理碎片化问题,提升应急管理整体性治理效能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安全 基层防灾减灾 农村应急管理 农村碎片化 整体性治理 乡村振兴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学科视角下的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孔锋 康欣蕊 王一飞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是凝聚力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在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对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的研究既是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需求,也是总结和优化中国综合减灾模式的需求。该文综述了不同... 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是凝聚力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在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对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的研究既是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需求,也是总结和优化中国综合减灾模式的需求。该文综述了不同领域凝聚力的研究特征,梳理了不同领域凝聚力的作用机制和逻辑关系,阐述了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运作的中国实践。研究发现:①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运行受到灾害经济学、政府治理体制机制和社会网络的影响。②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与灾害韧性和应急管理能力在主体特征、运作逻辑和灾前、灾中、灾后三阶段的任务有明显区别。③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多元主体的利益取向、主体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和规章制度的完善程度等。提高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模式运作效率的路径包括增加多元主体参与渠道和完善非政府主体参与的奖励机制、提高资源分配公平度、适当放权和完善监督机制、加强防灾减灾常态化建设、推动综合减灾的“举民体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灾害风险防范 凝聚力模式 防灾减灾 气候变化 复杂灾害 自然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系统视角下的灾害耦合效应探讨 被引量:9
8
作者 孔锋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灾害耦合效应是灾害风险科学领域关注的焦点议题,与复杂灾害事件具有密切的联系。该文首先从词源角度阐述了“耦合”的内涵,提出了灾害耦合效应的概念,对比了灾害耦合与灾害叠加的差异,阐述了灾害耦合效应的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和目... 灾害耦合效应是灾害风险科学领域关注的焦点议题,与复杂灾害事件具有密切的联系。该文首先从词源角度阐述了“耦合”的内涵,提出了灾害耦合效应的概念,对比了灾害耦合与灾害叠加的差异,阐述了灾害耦合效应的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和目的性特征。其次从灾害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灾害系统结构体系和功能体系及演化过程与灾害耦合效应的联系,提出灾害耦合效应具有灾害形成要素耦合和灾害演化过程耦合,并探讨了两种耦合内在的特征及两者互动作用。再次从复杂灾害事件角度出发,探究了灾害群、灾害链和灾害遭遇与灾害耦合效应的关系,提出灾害演化过程耦合与灾害演化网络视角下的灾害链过程具有一致性,灾害形成要素的耦合与广义的灾害遭遇具有一致性。最后该文提出了加强灾害耦合效应研究与实践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系统 灾害耦合 复杂灾害事件 灾害风险科学 复杂系统科学 灾害群 灾害链 灾害遭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