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探析——评《绿色发展的政治经济学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磊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0-230,F0003,共2页
人类的一切都来源于自然环境,而人类行为又会反过来作用于自然环境。人类无节制的资源开发和不当排污行为,可能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去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中... 人类的一切都来源于自然环境,而人类行为又会反过来作用于自然环境。人类无节制的资源开发和不当排污行为,可能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去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蕴含的大量生态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生态观念 排污行为 政治经济学 自然环境 无节制 生态危机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生平 张晶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一种文明形式只有形成相对系统的制度体系,才标志着文明形态的完成。人类文明新形态根源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既是对社会历史规律和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蕴含中华文明的内在机理;不仅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核心的文明形态,也是以人民... 一种文明形式只有形成相对系统的制度体系,才标志着文明形态的完成。人类文明新形态根源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既是对社会历史规律和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蕴含中华文明的内在机理;不仅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核心的文明形态,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崭新文明形态,同时是充满活力的和谐发展的文明形态,彰显着跨越式文明发展的内在特质。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妥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填补西方文明的精神空缺,从根本上突破“中心—外围”依附体系的束缚和各种终结论思维的限定,拓展了人类文明进步的空间,彰显着命运与共、谋求共同发展的价值理念,为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形态 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制度 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电影文化认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魏士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92,共4页
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都有诸多体育电影诞生,它们吸引并创造了一系列积极和消极的多重身份,根植于个人、家庭和社会。这一背景下,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性表征,体育电影内部的文化认同与交流,为人们提供了许多观赏的理由和不断强化的身份感,... 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都有诸多体育电影诞生,它们吸引并创造了一系列积极和消极的多重身份,根植于个人、家庭和社会。这一背景下,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性表征,体育电影内部的文化认同与交流,为人们提供了许多观赏的理由和不断强化的身份感,成为了地域、民族、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使得观众的各种情感投入得以延续。如何实现从“体育”到“文化”的转变;如何解决当前体育电影存在的文化认同问题是我们亟需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体育电影 情感投入 多重身份 身份感 研究的问题 重要载体 符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诉即办治理场域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被引量:17
4
作者 孙照红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42,共8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治理取向的民主,其优势在“全”,关键在“过程”,本质在“人民民主”。接诉即办是首都人民原创的“治理革命”,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北京样本”。全渠道接诉、全领域响应、全主体参与、全时空覆盖等民主治理机制体现了...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治理取向的民主,其优势在“全”,关键在“过程”,本质在“人民民主”。接诉即办是首都人民原创的“治理革命”,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北京样本”。全渠道接诉、全领域响应、全主体参与、全时空覆盖等民主治理机制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诉”“接”“派”“办”“评”等民主治理实践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依靠谁”“为了谁”“由谁来评判”等民主治理理念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民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诉即办 全过程人民民主 治理民主 北京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建设的探索历程与基本经验 被引量:3
5
作者 尤国珍 杨凤城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11,共8页
思想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础性建设,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任务。马克思最早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作出科学阐释,初步确立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原则。回顾中国共产党100年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党的思... 思想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础性建设,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任务。马克思最早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作出科学阐释,初步确立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原则。回顾中国共产党100年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党的思想建设不断发展完善,确保了不同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成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显著特点。总结百年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经验,要把思想建设始终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作,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把理论创新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把自我革命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方法,把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思想建设 历程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尤国珍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7,共9页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新时代迈向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劲精神动力。伟大建党精神产生于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革命运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形成的理论基...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新时代迈向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劲精神动力。伟大建党精神产生于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革命运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形成的理论基础。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彰显,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以大力加强思想引领为首要前提,以充分发扬斗争精神为重要基础,以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为关键所在,以着力抓好队伍建设为基本保障,为新征程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共产党 时代价值 实践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自主性建构路向探索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磊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24,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得到极大丰富,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稳步建构。在世界格局呈现“东升西降”的形势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核与实践发展不断创新完善之时,...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得到极大丰富,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稳步建构。在世界格局呈现“东升西降”的形势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核与实践发展不断创新完善之时,应尽快厘清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普遍规律、独有特质、核心支撑和文明形态。在此基础上实现突破创新,逐步打破西方现代化话语本体的元建构,凝聚多元力量夯实话语主体的核心支撑,寻求话语载体空间中的“互惠性”理解,进而增强国际化表达,实现与自身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和地位,更好地回应时代变革所提出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话语体系 自主性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纳入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被引量:4
8
作者 魏士国 冯珺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1期113-125,共13页
行政公益诉讼经过试点后,在行政诉讼法中确立了四个受案范围。这并不意味着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仅限于此。原因在于“等”字的兜底从规范角度为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扩张提供合法性,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决定了其监督范围也不会拘于... 行政公益诉讼经过试点后,在行政诉讼法中确立了四个受案范围。这并不意味着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仅限于此。原因在于“等”字的兜底从规范角度为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扩张提供合法性,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决定了其监督范围也不会拘于一隅,且“公益”的内涵也处在一个动态变化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从申请主体和功能定位来看,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且在实践中已有相关案件与社会公共利益产生密切联系。因此有必要将证明商标保护纳入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可以先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典型案例的方式加以认可,后续再通过出台司法解释等方式进一步确认。对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其受理标准仍需与当前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标志 证明商标 行政公益诉讼 受案范围 拓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结奋斗精神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及实践路径
9
作者 尤国珍 《北京社会科学》 2024年第3期13-20,共8页
团结奋斗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并随社会实践的变化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特质,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践行群众史观和历史合力作用的必然结果。依靠团... 团结奋斗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并随社会实践的变化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特质,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践行群众史观和历史合力作用的必然结果。依靠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稳定了新生政权;在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造了新的伟业。要深刻把握团结奋斗精神的实践要求,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锚定目标任务不放松,坚持凝聚最大合力不懈怠,坚持接续奋斗不松劲,从而以新的更大的团结奋斗汇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 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 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