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满学研究视角下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被引量:1
1
作者 常越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7,共10页
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有关北京史的学术史回顾和理论探讨,集中在文化史、城市史、区域史、社会史的范畴。与之相比,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则较少被纳入学术史讨论的范... 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有关北京史的学术史回顾和理论探讨,集中在文化史、城市史、区域史、社会史的范畴。与之相比,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则较少被纳入学术史讨论的范畴。在传统区域史研究视角下,其主要以通论性研究为主,涉及北京民族融合的历史、民族文化、民俗、饮食、医学等方面。满学作为专门之学,探讨了清代八旗制度与北京、满语文与北京话、北京地区多语种文献、清代京师文化与当代京味文化等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新时代的满学研究应更好地关注首都,关注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从首都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挖掘丰富的多民族融合因素。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论坛(2023)聚焦“推动满学研究高质量发展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主题,展现了满学领域对北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学 各民族交往交流 民族融合 北京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的满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江桥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德国的满学研究江桥一、回顾德国的满学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并且在国际满学研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德国人很早就通过传教士认识了满文及其重要意义。明末清初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可以说是一个较著名的例子。而在德国本土进行现代意... 德国的满学研究江桥一、回顾德国的满学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并且在国际满学研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德国人很早就通过传教士认识了满文及其重要意义。明末清初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可以说是一个较著名的例子。而在德国本土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满学研究,还是从十九世纪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学研究 德国 满文文献目录 研究领域 基础研究工作 拼音文字 满文档案 语言特点 研究者 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北京旗人社会》述评
3
作者 赵志强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8-112,共5页
刘小萌著《清代北京旗人社会》一书填补了北京旗人社会研究的空白。本文对该书的内容进行评述,并对清代北京旗人社会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旗人社会 北京 清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洲著姓与顺康年间的政治——以他塔喇氏岱图库哈理家族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常越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76,共9页
他塔喇,为清代满洲著姓,居地以辽宁、吉林两省居多。清前期满洲他塔喇氏,以扎库木地方岱图库哈理家族最为显著。达音布、英俄尔岱、阿济格尼堪、苏纳海、宜里布、萨弼图等人,皆出自该家族。在后金、清朝的军事战略中,岱图库哈理家族的... 他塔喇,为清代满洲著姓,居地以辽宁、吉林两省居多。清前期满洲他塔喇氏,以扎库木地方岱图库哈理家族最为显著。达音布、英俄尔岱、阿济格尼堪、苏纳海、宜里布、萨弼图等人,皆出自该家族。在后金、清朝的军事战略中,岱图库哈理家族的成员贡献颇多,其中尤以其侄达音布一支为著。该家族在清初的参与力度较大,显示了其政治影响力。岱图库哈理家族的兴衰与顺康时期的政治息息相关。该家族隶满洲正白旗,与睿亲王多尔衮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介入了顺治年间多尔衮摄政、康熙初年鳌拜辅政的派系之争、正白旗、两黄旗的旗籍斗争等。清前期的皇位更迭、皇权斗争,直接影响了岱图库哈理家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塔喇氏 岱图库哈理 顺治 康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王朝与女真诸部的人员跨境流动
5
作者 王桂东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6,共12页
朝鲜王朝与女真诸部居地山水相依,交往密切,因而存在着长期的人员跨境流动情形。在人员的流动方向上,呈现出显著的双向性流动特征。在人员跨境流动的类型上,则大体可分为长居型人员流动和往返型人员流动两种。双方人员的跨境流动,历时... 朝鲜王朝与女真诸部居地山水相依,交往密切,因而存在着长期的人员跨境流动情形。在人员的流动方向上,呈现出显著的双向性流动特征。在人员跨境流动的类型上,则大体可分为长居型人员流动和往返型人员流动两种。双方人员的跨境流动,历时长达二百余年,每一次成功或失败的人员流动,皆展现了每一个生命个体在大的时代背景下的命运遭际,也体现了朝鲜与女真双方人员跨境流动的复杂性。阻遏本方人口流失,同时吸收、消化对方流入人口,是朝鲜与女真双方共有的真实意图,也是双方共同的政策取向,体现出人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贵重资源。长时段的双向性的人员流动,必然催生两大族群之间互有同化的现象,现代分子人类学的DNA测序数据亦为传世史料中跨图们江—鸭绿江的族群交流乃至融合提供了新的侧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王朝 明代女真 人口流动 人口同化 族群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贞石永固定中轴——北京中轴线碑刻探微
6
作者 关笑晶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5-57,共3页
位居老北京城正中、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区域,保有数量众多的碑刻文物,遍立于宫苑坛庙、庙宇、会馆、城市设施等处,自唐朝至今,横亘千年。除汉文碑刻外,还有数量可观、形制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字碑刻。镌刻于砖石上的文字,承载着北京中轴... 位居老北京城正中、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区域,保有数量众多的碑刻文物,遍立于宫苑坛庙、庙宇、会馆、城市设施等处,自唐朝至今,横亘千年。除汉文碑刻外,还有数量可观、形制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字碑刻。镌刻于砖石上的文字,承载着北京中轴线重要的历史信息,展现其延续不断的历史脉络,提供独特的一手史料文献价值,也向人们徐徐倾诉着北京中轴线那刻入贞石的历史、文化和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中轴线 少数民族文字 史料文献 碑刻 贞石 北京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北京的冰床旧忆
7
作者 王美珏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2-53,62,共3页
冰床,又称凌床、拖床、法喇、冰排子等,是一种专行于坚冰之上的木制交通工具。它主要由人力拖拽向前滑行。明清以来,在大量官私文献尤其是诗、画记载中,冰床皆与“帝京”紧密地联系起来。帝京冰床形制的多样性、宫廷冰床的游玩趣味及民... 冰床,又称凌床、拖床、法喇、冰排子等,是一种专行于坚冰之上的木制交通工具。它主要由人力拖拽向前滑行。明清以来,在大量官私文献尤其是诗、画记载中,冰床皆与“帝京”紧密地联系起来。帝京冰床形制的多样性、宫廷冰床的游玩趣味及民间冰床的旺盛生命力,这三者的交汇构成了老北京的冰床旧忆。“文字的冰床”与“图像的冰床”之下,实际蕴含着京城人士鲜活的生活痕迹,是明清乃至民初时期北京社会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床 交通工具 明清以来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季北京开埠谈判始末
8
作者 王美珏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54,共4页
清季中外商约谈判期间,英、美、日三国向中方提出“北京开埠”之诉求。以吕海寰、盛宣怀为首的中方代表在很长时间内都给出不容回寰的否定答复。为了守住谈判底线,中方与外方或主动或被动地进行着利益置换——“裁厘加税”、东北开埠与... 清季中外商约谈判期间,英、美、日三国向中方提出“北京开埠”之诉求。以吕海寰、盛宣怀为首的中方代表在很长时间内都给出不容回寰的否定答复。为了守住谈判底线,中方与外方或主动或被动地进行着利益置换——“裁厘加税”、东北开埠与护馆兵、护路兵撤退相继成为谈判筹码。经过艰难的交锋,北京开埠谈判走向终点——英、美决定放弃;中日就此达成折中协议,后也不了了之。谈判还引发了民间社会的“关怀之音”,既有支持清政府的“拒开”声音,也有反对清政府的“求开”声音。谈判场域内外不同声音牵出的有关王朝未来的思考,都是对中西、新旧漩涡中清季社会不确定性的真实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商约谈判 北京 通商口岸 清季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语和满语的系属关系探析
9
作者 戴光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5-175,共11页
高句丽人发源于我国东北地区,后迁居朝鲜半岛中段及其以北立国。从高丽史书《三国史记》的地名表来看,高句丽统治时期的朝鲜半岛中段及其以北,大量地名所包含的词汇语义同满—通古斯语及日本语相通,而和韩语关系相对疏远。因此它们很可... 高句丽人发源于我国东北地区,后迁居朝鲜半岛中段及其以北立国。从高丽史书《三国史记》的地名表来看,高句丽统治时期的朝鲜半岛中段及其以北,大量地名所包含的词汇语义同满—通古斯语及日本语相通,而和韩语关系相对疏远。因此它们很可能来自上古时期就已存在于东北腹地和朝鲜半岛北半部、占高句丽人口绝大多数的土著民族秽人的语言,而原居我国东北地区西部、后东迁与众多秽系部落融合的貊人可能是上古时期来自草原东部和辽西一带的原蒙古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语 地名 满语 秽人 貊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司徒琳教授所著《南明史》 被引量:1
10
作者 阎崇年 何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2期93-100,共8页
评司徒琳教授所著《南明史》阎崇年,何平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司徒琳(LynnStruve)教授的学术专著《南明史》,先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用英文出版①,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用中文出版②。十七世纪中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 评司徒琳教授所著《南明史》阎崇年,何平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司徒琳(LynnStruve)教授的学术专著《南明史》,先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用英文出版①,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用中文出版②。十七世纪中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最剧烈的变革时期之一。本世纪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明史 弘光政权 明朝灭亡 隆武政权 宰相制 永历政权 大难题 大学士 教授 马士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舍里氏“巴克什”家族与清初政治文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常越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39,共8页
赫舍里氏是满洲"著姓"之一。有清一代,都英额地方的赫舍里氏涌现出重要的文化世家、人物,其代表为希福、额尔德尼"巴克什"家族。他们凭借语言、文学等优势,在绥服蒙古、创立满文、编纂典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 赫舍里氏是满洲"著姓"之一。有清一代,都英额地方的赫舍里氏涌现出重要的文化世家、人物,其代表为希福、额尔德尼"巴克什"家族。他们凭借语言、文学等优势,在绥服蒙古、创立满文、编纂典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清初政治文化建设功绩尤著。赫舍里氏的发展显示了清初统治者重视政治文化建设,以及满洲文化的特色与兼容性。而该家族的衰落,也正是皇权与世家大族之间力量失衡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赫舍里氏 巴克什家族 政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啙窳:用京话写寓言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鸿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109,共8页
啙窳是清末北京下层启蒙运动中最重要的白话文作者之一,曾发表白话演说百余篇,在当时颇有影响。作为晚清北京白话文的代表作者,啙窳显示出独特的白话写作面貌和京话特色;在启蒙大众直接宣讲的同时,他又坚持了寓言这一有悖于直接启蒙的... 啙窳是清末北京下层启蒙运动中最重要的白话文作者之一,曾发表白话演说百余篇,在当时颇有影响。作为晚清北京白话文的代表作者,啙窳显示出独特的白话写作面貌和京话特色;在启蒙大众直接宣讲的同时,他又坚持了寓言这一有悖于直接启蒙的特殊文体。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两方面的阐释,深入认识啙窳,并丰富对于晚清白话文运动和晚清启蒙运动的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啙窳 白话 京话 寓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康雍乾时期清帝的治官理念——以官员选任、考核为中心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越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68,共10页
“治人”与“治法”是中国古代探讨治国理政的重要命题。康雍乾时期,清帝对“治人”与“治法”多有提及,并体现在用人行政等方面。如何“治人”“治官”,是古代王朝用人行政的重要内容,尤其体现在官员的选任和考核方面。清帝在选拔、考... “治人”与“治法”是中国古代探讨治国理政的重要命题。康雍乾时期,清帝对“治人”与“治法”多有提及,并体现在用人行政等方面。如何“治人”“治官”,是古代王朝用人行政的重要内容,尤其体现在官员的选任和考核方面。清帝在选拔、考核官员时,对官员操守、才具、政事、年力等方面提出要求,对官员的臣道做出价值观的界定,尤其对地方大吏选用属员做出要求,并对不同层级的官员制定相应的标准,分别管理。文官管理的实践,贯穿着清帝的治官理念,包括事君以诚,君臣一体;以人事君,察吏安民;首倡官德,重视政绩;各司其职,上下相维。清帝的治官理念有其积极因素,这种理念是否能够贯彻并发挥作用,与清朝文官管理的实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雍乾 清帝 治官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康熙重修本辩证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丹俍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1期102-108,86,共8页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康熙重修本辩证徐丹俍清代《不祖高皇帝实录》有康熙朝重修十二卷本和雍正、乾隆两朝校订十三卷本两种。清亡以降,传抄、刊布的清代历朝实录,皆取雍、乾校订本《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为首①。不失清代官方以雍、乾...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康熙重修本辩证徐丹俍清代《不祖高皇帝实录》有康熙朝重修十二卷本和雍正、乾隆两朝校订十三卷本两种。清亡以降,传抄、刊布的清代历朝实录,皆取雍、乾校订本《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为首①。不失清代官方以雍、乾校订本《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为定本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 《清太祖实录》 康熙朝 校订本 努尔哈赤 康熙帝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三十年代 写本 实录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中朝边疆地带与两国的使行往来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桂东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49,共9页
作为明代中朝边疆地带的辽东都司与平安道地方,与两国的使行往来关涉甚密,无论是对使团的支应接待,还是对使团的输运护送,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两国使行往来的顺利成行进而实现两国宗藩关系的长期融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 作为明代中朝边疆地带的辽东都司与平安道地方,与两国的使行往来关涉甚密,无论是对使团的支应接待,还是对使团的输运护送,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两国使行往来的顺利成行进而实现两国宗藩关系的长期融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由于明朝与朝鲜宗藩之间尊卑有别地位不对等,反映在辽东与平安道地方同使行往来的关涉上也有差异,即辽东地方对朝鲜使团的协助体现的是一种上对下的字小优礼行为,而平安道地方对明朝使团的供给接待则体现的是一种下对上的事大尊奉行为。此外,使团在边疆地带从事的诸种政治外交以及经济文化活动,为边疆社会带来了诸多的新变化,在有效促进边疆开发的同时,也丰富了两国之间的外交形式与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中朝边疆地带 辽东都司 平安道 使行往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沿与枢纽:明代中朝交涉与两国边疆地带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桂东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0-168,共9页
明朝的辽东都司与部分女真羁縻卫所以及朝鲜国的平安道和咸吉(镜)道地方,作为明代中朝两国相邻的边疆地带既是双方开展各层面交涉的最前沿,又是沟通两国的联结枢纽。在两国的交往过程中,边疆地带凭借着其自身独特的地缘价值,对于明鲜宗... 明朝的辽东都司与部分女真羁縻卫所以及朝鲜国的平安道和咸吉(镜)道地方,作为明代中朝两国相邻的边疆地带既是双方开展各层面交涉的最前沿,又是沟通两国的联结枢纽。在两国的交往过程中,边疆地带凭借着其自身独特的地缘价值,对于明鲜宗藩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丰富了两国之间外交的形式与内容。而明代中朝边疆地带在两国交涉过程中所具有的前沿与枢纽的典型特征,对于阐释历史上东亚邻国之间的交涉也具有显著的普遍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中朝关系 边疆地带 邻国之间交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朝鲜同女真人的交往——基于朝鲜通过“边疆地带”开展交往的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桂东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8-99,共12页
明代朝鲜同女真人之间有着长期且频繁的交往,其中咸吉道、平安道等朝鲜边疆地带凭借其地缘优势,成为串联起双方交往的纽带,同时也是朝鲜方面对女真人开展交往的具体执行者之一。朝鲜通过“边疆地带”开展同女真人的交往,背后隐含着深层... 明代朝鲜同女真人之间有着长期且频繁的交往,其中咸吉道、平安道等朝鲜边疆地带凭借其地缘优势,成为串联起双方交往的纽带,同时也是朝鲜方面对女真人开展交往的具体执行者之一。朝鲜通过“边疆地带”开展同女真人的交往,背后隐含着深层次的政治意图既可以使朝鲜在对明朝的外交以及同女真人的“私交”上留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向女真人彰显其“小中华”的光辉形象。朝鲜与女真人交往的实质是明帝国的外藩属国与帝国的边疆部落之间发生的交往,其违背了“人臣无外交”这一古代东亚世界的政治法则,而明朝也适时且有节制地进行了干预和遏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朝关系 女真人 边疆地带 “人臣无外交” “小中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江户时代绘制中国地图里的东北和蒙古地区 被引量:1
18
作者 N.哈斯巴根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77,共4页
江户时代,一些明清时代的地图传入日本,影响了日本所绘制的包括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在内的中国地图。其中,19世纪初绘制出的《唐土皇舆全图》,不仅标有自然地理情况,而且还标注了部族、旗、城镇等人文地理信息。到江户末期绘制《大清一... 江户时代,一些明清时代的地图传入日本,影响了日本所绘制的包括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在内的中国地图。其中,19世纪初绘制出的《唐土皇舆全图》,不仅标有自然地理情况,而且还标注了部族、旗、城镇等人文地理信息。到江户末期绘制《大清一统图》时,主要参考了清《一统志》的《皇舆全图》《直隶全图》等图。不过,可以明确的是,至迟到江户时代末期,日本还没有绘制出详细的有关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的单幅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江户时代 中国地图 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