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我国文化跨区域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林生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共12页
构建文化跨区域治理机制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探索。构建文化跨区域治理机制,在国际竞争层面能提升区域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在区域差异化发展层面能发挥区域文化比较优势,在缩减区域发展层面能加强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根... 构建文化跨区域治理机制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探索。构建文化跨区域治理机制,在国际竞争层面能提升区域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在区域差异化发展层面能发挥区域文化比较优势,在缩减区域发展层面能加强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根据区域发展基础等因素的差异,我国在文化跨区域协同治理机制上形成了多中心式治理促进文化跨区域合作共赢、疏解式治理实现文化跨区域均衡发展、整体式治理加强文化资源跨区域整合利用、综合式治理破解城乡文化二元结构体制、系统式治理推动跨区域文化生态保护传承等多种模式,并呈现出战略规划从国内向国际、内容整合从个体向一体、方法举措从单一向多元、治理成效从高速度向高质量等几个层面的“转变”趋势。进一步推动文化跨区域协同治理的创新,应在治理规划的系统化、治理内容的IP化和治理路径的数字化等层面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跨区域 协同治理 路径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学20年发展及其社会文化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许苗苗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6-150,共5页
网络文学发展20年来,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在点击量和产业数据之外,它还具备更大的社会文化价值。当前网络文学以类型网文为主流,这一来自通俗小说的流行文体紧密关注日常生活,在不同文化阶层群体之间进行解释和沟通,因其流行性和受关... 网络文学发展20年来,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在点击量和产业数据之外,它还具备更大的社会文化价值。当前网络文学以类型网文为主流,这一来自通俗小说的流行文体紧密关注日常生活,在不同文化阶层群体之间进行解释和沟通,因其流行性和受关注度成为构建社会文化议程的一个新维度。网络文学创作逐渐由非专有性社会生产向专业写作过渡,当前商业化的文学网站保障在线原创内容的稳定供给、实现作者收益,同时也使得这一创作领域不再自由开放。从媒介技术和传播能力角度看,与读者即时互动的网络文学具备满足多样化阅读需求的能力,但类型网文自身的容量和本质上对外部力量的迎合性限制其取得新的突破。网络文学的局限性不仅仅由于类型小说的盛行,也是数字技术对注意力再分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类型小说 媒介文化 社会文化议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推动北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建盛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共5页
北京的文化建设要站在国家首都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履行全国文化中心的职能,推动首都城市四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发展。本文围绕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支撑和战略措施对推进北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粗浅的理论思考并提出初步的建议。
关键词 北京文化 发展 繁荣 战略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话语变迁视角下的北京古城墙兴废 被引量:3
4
作者 黄仲山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18,共7页
从20世纪初开始,北京古城墙在时代变迁下经历了种种曲折的命运。时代大环境的变换导致社会话语的不断变迁,北京古城墙的兴废历史裹挟在这种社会话语的变迁过程中,记录了话语变迁的轨迹,同时也成为话语变迁的一个巨大牺牲品。结合社会话... 从20世纪初开始,北京古城墙在时代变迁下经历了种种曲折的命运。时代大环境的变换导致社会话语的不断变迁,北京古城墙的兴废历史裹挟在这种社会话语的变迁过程中,记录了话语变迁的轨迹,同时也成为话语变迁的一个巨大牺牲品。结合社会话语变迁来考察北京古城墙的惨痛命运,使我们能够从更大的社会语境下进行反思,最终穿越种种社会历史话语,回归到更为纯粹的文化话语,守护残存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话语 话语变迁 北京古城墙 文化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化创新驱动推进北京创意之都建设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红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3,共5页
创新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本质特征。建立在文化创新驱动之上的北京创意城市战略,必将带来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巨大飞跃。北京申请加入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正是这一飞跃的里程碑。北京创意之都建设需要逐步培育城市创新精神,形成创意... 创新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本质特征。建立在文化创新驱动之上的北京创意城市战略,必将带来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巨大飞跃。北京申请加入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正是这一飞跃的里程碑。北京创意之都建设需要逐步培育城市创新精神,形成创意城市的文化特质,壮大创意群体,建立以文化创新为核心的创意城市文化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创意城市 文化创新 文化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首都网络优势 促进北京文化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徐翔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8,共5页
北京是全国网络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推动北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充分发挥首都网络的技术优势和文化优势,进一步提高管理理念,转变和创新首都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式,提高网络建设的文化自觉、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城市文化 文化发展 文化繁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社会”的文化挑战
7
作者 沈望舒 《人民论坛》 2007年第24期58-59,共2页
媒体全面开放的奥运文化挑战,将美好作为标识加速融入世界"景观社会"的压力,在北京"硬件"建设基本到位之际,已经是上升到首位的待解命题。
关键词 文化挑战 社会 景观 全面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到地方:网络文化时代的地方感 被引量:14
8
作者 徐翔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8-132,共5页
网络文化中的时空逻辑尽管发生了超地域化、去距离化的转变,但地方感的生成依然是其基础性重要主题。网络时代的地方感不仅仅是对超地域性的补充,或与之抽象对立、受之压制的另一面,而是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和本体论意义。网络文化对地... 网络文化中的时空逻辑尽管发生了超地域化、去距离化的转变,但地方感的生成依然是其基础性重要主题。网络时代的地方感不仅仅是对超地域性的补充,或与之抽象对立、受之压制的另一面,而是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和本体论意义。网络文化对地方性以及"地方—地方间性"的影响和改变必须放置在"地方—主体间性"和"地方—网络地方间性"的整体语境下。不能把在线地方感问题降低到技术文化的层面,而应在文化社会与文化哲学的高度加以考量。网络文化研究需要提出和完善"回到地方"的理论范式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主体 流动空间 地方性 地方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艺术与城市的文化空间建构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建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空间中为公众共享的艺术,既是一种城市空间中的艺术表达,更是一种城市文化的空间生产。它体现和诠释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意识形态、美学话语、公共意识和文化价值,公共艺术以其特有的方式建构复杂多样的艺术与城市的文... 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空间中为公众共享的艺术,既是一种城市空间中的艺术表达,更是一种城市文化的空间生产。它体现和诠释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意识形态、美学话语、公共意识和文化价值,公共艺术以其特有的方式建构复杂多样的艺术与城市的文化关系,积淀城市的文明,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创造新的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建构城市的文化精神,并且最终塑造人类的生活世界或人类世界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城市文化 空间生产 文化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矛盾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建盛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86,共8页
公共艺术无论作为一个艺术概念,还是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的艺术实践,都体现出既肯定自身又否定自身的多重复杂性和矛盾性。本文结合公共艺术理论和公共艺术实践,从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公共艺术与政治赞助学、公共艺... 公共艺术无论作为一个艺术概念,还是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的艺术实践,都体现出既肯定自身又否定自身的多重复杂性和矛盾性。本文结合公共艺术理论和公共艺术实践,从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公共艺术与政治赞助学、公共艺术与公众四个方面论述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矛盾性及其复杂的张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公共空间 公共领域 城市文化 矛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网络空间中国潮现象的兴起与青年文化实践 被引量:14
11
作者 晏晨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5期210-216,共7页
当代网络空间中的国潮兴起是一种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国潮以传统风格和民族文化元素融入青年多元网络文化实践,成为当代青年的独特文化标签。渐成主力的新国货、众声喧哗的非遗短视频和多元样态的国风影视综艺成为网络空间中国潮文化... 当代网络空间中的国潮兴起是一种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国潮以传统风格和民族文化元素融入青年多元网络文化实践,成为当代青年的独特文化标签。渐成主力的新国货、众声喧哗的非遗短视频和多元样态的国风影视综艺成为网络空间中国潮文化的基本面貌,也构成青年网络文化实践的主要形态。国潮现象的兴起,既联系着现代性语境下青年群体的怀旧情感抒发以及个性彰显的需求,也进一步与青年对自身文化身份的确认和认同感构建相关。回溯传统,致敬经典,青年在网络空间的国潮文化实践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鲜明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潮 传统文化 网络空间 青年怀旧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审美趣味个体性与社会性的交互式建构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仲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111-118,共8页
审美趣味在个体精神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分别显现出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特征。趣味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存在交互式建构的关系,个体的趣味努力突破个体精神的牢笼,趋向社会性,使趣味成为审美交流的方式;趣味社会性所包含的共同范式和普遍标... 审美趣味在个体精神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分别显现出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特征。趣味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存在交互式建构的关系,个体的趣味努力突破个体精神的牢笼,趋向社会性,使趣味成为审美交流的方式;趣味社会性所包含的共同范式和普遍标准,又会深刻影响个体趣味的成长和演变。趣味在个体性与社会性交互建构的过程中,伴随着社会批判和权力博弈,逐渐沉淀为相对固定的、可供传承的文化趣味。文化趣味综合了趣味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有助于我们在文化的意义上打破审美壁垒,建构既符合审美规律、又顺应社会文化发展的审美文化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趣味 个体性 社会性 文化趣味 交互式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的文化自信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凯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84,共5页
文化自信是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文化主体性建设和文化自觉的高度体现。"互联网+"时代文化建设具有高度融合、共建共享、实时互动等新特征。增强文化自信应当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文化传播和共享方面的优势,... 文化自信是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文化主体性建设和文化自觉的高度体现。"互联网+"时代文化建设具有高度融合、共建共享、实时互动等新特征。增强文化自信应当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文化传播和共享方面的优势,推进中华文化主体性和自觉的建设,构建"互联网+文化自信"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文化主体性 “互联网+”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漫节庆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文化意义——以日本东京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林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67,共5页
东京动漫节庆产业基于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文化发展双重因素的需要而发生、发展,并且呈现出了多种文化类型和组织形式,在东京城市发展中发挥着延续与挖掘城市传统文化、推动城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的作用。
关键词 东京 动漫节庆产业 城市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方案、历史意识与新文化的形成——清末民初语言改革运动中的世界语 被引量:8
15
作者 季剑青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93,共15页
清末以降,在西学的冲击下,建立能够承载和表达现代知识和文化的新语言,成为语言改革运动的核心关切之一。深受无政府主义影响的《新世纪》作者群立足于工具论的语言观和科学主义的进化论思想,提出用世界语取代汉语的激进方案,而以章太... 清末以降,在西学的冲击下,建立能够承载和表达现代知识和文化的新语言,成为语言改革运动的核心关切之一。深受无政府主义影响的《新世纪》作者群立足于工具论的语言观和科学主义的进化论思想,提出用世界语取代汉语的激进方案,而以章太炎为代表的语言民族主义论者则针锋相对地强调汉语作为本民族历史文化之结晶的意义。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中,钱玄同等人重提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的主张,同时沿着章太炎思考的逻辑,给语言变革的论述自觉地增添了反传统的文化批判的维度。通过对清末民初围绕世界语的论争的分析和梳理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语言改革运动始终是和输入新文明创造新文化这一时代命题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语言改革运动 世界语 《新世纪》 章太炎 钱玄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文化与首都文化建设 被引量:7
16
作者 沈望舒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3期6-11,共6页
首都文化是立足于首都价值所提出的国家文化代表性概念 ,是对北京文化含义的拓展和清晰化。它源于首都的城市地位 ,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建设首都文化是首都文化人的神圣使命 ,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 ,重视软件建设 ,以观念、纽带... 首都文化是立足于首都价值所提出的国家文化代表性概念 ,是对北京文化含义的拓展和清晰化。它源于首都的城市地位 ,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建设首都文化是首都文化人的神圣使命 ,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 ,重视软件建设 ,以观念、纽带、环境、结构建设为切入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文化 北京 历史文化 城市文化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翔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1-205,共5页
城市网络文化软实力关系到城市的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是城市在一定基础上进行网络文化生产和应用、产生网络文化扩散力和影响力、发挥网络文化对城市文化发展的融合带动功效的能力。在当前和未来网络文化的地位日益突出的情境... 城市网络文化软实力关系到城市的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是城市在一定基础上进行网络文化生产和应用、产生网络文化扩散力和影响力、发挥网络文化对城市文化发展的融合带动功效的能力。在当前和未来网络文化的地位日益突出的情境下,网络文化软实力关系到城市在网络信息时代的文化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关系到城市网络话语权和网络形象的建构,有助于城市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取得和积累优势,并进一步推动城市综合实力提升。因此,对城市网络文化软实力评估体系的建构,具有现实需求的迫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传播 文化软实力 城市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帝国主义及其文化逻辑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翔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6-120,共5页
在当前全球文化体系扩张和文化政治格局中,需要重视"城市帝国主义"的后殖民文化逻辑和强调"回到城市"的文化诉求。城市帝国主义具有不同于文化帝国主义的内在逻辑,其文化"后殖民"的手段和标的不是文化而... 在当前全球文化体系扩张和文化政治格局中,需要重视"城市帝国主义"的后殖民文化逻辑和强调"回到城市"的文化诉求。城市帝国主义具有不同于文化帝国主义的内在逻辑,其文化"后殖民"的手段和标的不是文化而是城市,不是文化的本土性而是城市的本土性,对城市生态、话语、安全等带来重要冲击和潜在风险,应成为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构建中加强重视和前瞻关注的战略性问题。中国在城市崛起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自身城市文化价值和"城市自觉",避免城市地位的日趋重要以沦丧文化与城市的关系为代价。城市文化研究要注重从文化帝国主义的城市谱系转向城市帝国主义的文化谱系,从文化城市性转向文化城市间性,从城市文化学转向城市政治学,从城市再生产转向城市再生产方式的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帝国主义 文化权力 意识形态 后殖民城市 城市自觉 文化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化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构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翔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5-140,共6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与网络传播在城市文化软实力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并使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发生了不同于"前网络"时代的重要变化。因此有必要提出城市"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这就需要全面发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与网络传播在城市文化软实力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并使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发生了不同于"前网络"时代的重要变化。因此有必要提出城市"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这就需要全面发挥网络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大力提升城市的网络文化资源力、网络文化生产力、网络文化传播力、网络文化服务力、网络文化创造力,适应网络时代对城市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网络媒介城市、网络文化产业中心、网络内容中心、网络文化技术创新引领中心、网络总部基地建设等城市文化工程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 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网络传播及其文化软实力构建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翔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4期70-74,共5页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文化与网络传播在城市文化软实力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和突出。要全面挖掘和深入发挥网络在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中具有的功能;明确城市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构成和要素指标,大力提升城市的网络文化资源力、网络...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文化与网络传播在城市文化软实力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和突出。要全面挖掘和深入发挥网络在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中具有的功能;明确城市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构成和要素指标,大力提升城市的网络文化资源力、网络文化生产力、网络文化传播力、网络文化服务力、网络文化创造力;适应网络时代对城市发展路径和发展范式转型的要求,积极推动网络媒介城市、网络文化产业集群中心、网络内容生产高度繁荣的文化名城、网络文化技术创新引领中心、网络总部基地城市等城市文化竞争力范型的战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传播 城市文化 文化软实力 媒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